第113章 龙旗飘扬

“哈哈哈哈,安庆即将被破,高杰老弟的陕西军果然战力强大,当此首功!”左良玉眼看着不断有人攻上安庆城墙,安庆已然岌岌可危,顿时高兴的大笑道。

“左兄缪赞了!若没有左兄手下的人马消耗了安庆守军的体力,我麾下的大军也会不那么容易攻上安庆城墙。”高杰也是笑了,若是真能得破城首功,对他往后是极为有利的。

安庆城墙,黄得功看着四处都开始有反军攻了上来,城墙上的守军渐渐被压制,面露绝望。

“总兵大人,安庆怕是保不住了,大人我们还是撤吧!”一名亲兵劝说黄得功说道。

黄得功看着即将失守的安庆城墙悲愤莫名,咬了咬牙,他已经知道皇上御驾亲征的消息了,皇上的援军很可能马上就要到了,他已经丢了九江,不能在这个时候再让安庆失守了,否则他如何对得起皇上。

“安庆还未失守,本总兵绝不撤退,立刻传令下去,朝廷的援军马上就到,只要撑下去,安庆就能守住,事后我黄得功定为大家请功!”黄得功下完命令猛的将射在自己左肩上的箭支掰断。

“杀!”黄得功带伤迎战,有黄得功这个表率在,又听闻朝廷援军马上就到,安庆守军士气大振,立刻重新将攻上城墙的反军压制住,但高杰精锐的陕西军不断登上城墙,安庆守军紧紧靠着一口气,到底能撑住多久黄得功心里也没底。

“报---,总兵大人,朝廷的援军到了!”这时,一名士兵冒着箭雨来到黄得功跟前禀报。

“可真?好!哈哈哈哈,太好了,援军真的到了!”黄得功瞬间精神一振,奋力将对面的一个反军砍杀后,老眼有泪,朝廷的援军竟然真的到了,安庆守住了,他黄得功并没有让皇上失望。

“杀啊---”城内响起一片震天的喊杀之声,上万大军从城内沿着阶梯登上城墙,伴随着火枪的响声,攻上城墙的千余反军瞬间被压制彻底,不断被击杀,尸体摔下城墙,安庆所有城墙全部又被夺了回来。

城外高台,左良玉和高杰震惊的看着刚刚攻城城墙的大批士兵变成尸体摔下城墙。

“发生了什么!不是有这么多人攻上去了吗,为何又被打下来了,可恶!”左良玉铁青着脸,高杰的面色更加不好看,那都是他的心腹子弟兵啊。

“嘶~~那是-----龙旗!”高杰突然睁大了眼睛指着安庆城楼的最高处,那里,一面明黄色的龙旗被竖了起来,上面绣着的五爪金龙栩栩如生,有一股慑人的气势,这是代表着皇帝的旗帜。

左良玉也是眼睛一瞪,随即立刻兴奋的大笑。

“哈哈哈哈,龙旗!定是小皇帝亲自带军前来了,真是天助我也啊!”左良玉的脸上因为兴奋,布满红晕,有一种红光满面的感觉。

“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攻城,务必杀进安庆,活捉皇帝者本大帅封他为候,赏黄金万两。”左良玉高兴之下,还没打下南京就许下了封侯的诺言。

这由不得左良玉不激动,因为若是他能在这里直接捉到皇帝,那么他不用攻进南京城就能胜利,有皇帝在手,南京城的百官便会投鼠忌器,甚至很可能有人直接向他献城,江南各地也会因为皇帝在他手里而纷纷改旗易帜,投降他左良玉,这真乃是天赐的良机啊!

然而,左良玉的想法倒是好的,但他却没有想到的是,他手下的大军毕竟原先都是属于大明的军队,现在占着造反的名号,如今皇帝亲自坐镇安庆,面对皇帝的龙旗,他手下的大军攻城的勇气还剩下多少,必定士气大落,不见得就是好事。

安庆城墙,纪锋率领着一队应龙军士兵,跟随着另外的一万大军一起重新夺回了安庆各处城墙,将安庆的防御彻底稳住。

“黄总兵,您没事吧。”纪锋来到黄得功旁边,眼见黄得功受伤了,不由得担忧的问道。

“区区箭伤,还要不了我黄得功的命!”黄得功忍着疼痛,洒然笑道。

只要安庆保住了,他这点伤算什么。

“对了,皇上是否亲自率军前来?”黄得功对着纪锋问道。

“不错,皇上亲率二十五万大军前来,已然进入安庆,皇上正要见黄总兵,您随我一同前去面见皇上吧。”纪锋笑着说道。

黄得功点了点头,在亲兵的搀扶下,跟随纪锋一起下了城楼前去面见朱慈烺。

随着朱慈烺的到来,二十五万大军涌入安庆,战马嘶鸣,安庆城内到处是士兵,安庆虽然不比九江小,但一下子这么多大军进城,也当即显得有些拥挤了起来,好在有朱慈烺事先严令,不许任何人骚扰百姓,违者杀无赦!没有人敢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犯事,所以士兵和城内的百姓倒是相安无事,百姓并没有因此被过多打扰,反而因为这么多大军到来,一下子安全感增加的不少。

“末将黄得功,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将军快快请起。”朱慈烺注意到黄得功左肩上的箭伤,立刻让人去把太医叫来:“黄将军誓死抵挡住了左逆大军的进攻,居功至伟,朕深表感激。”

“末将愧不敢当,末将有违皇上重托,没有守住九江,本就是罪人,当不得皇上如此夸赞。”

“黄将军此言差异,朕也并没有想到高杰会与左逆同流合污,所以就将失守怪不得黄将军,黄将军暂且安心养伤,待朕诛灭了左逆之后,必会大赏黄将军。”朱慈烺说道。

“末将谢皇上隆恩。”黄得功受伤不轻,太医来了之后朱慈烺便命人将黄得功扶了下去治伤。

这次朱慈烺亲征,特意带来了大半的御医,同时征调了南京城以及周边各县共数十名会治外伤的大夫组成一支医疗队,专门帮受伤的将士治伤。

安庆有了朱慈烺带来的二十几万大军镇守,防御一下子稳如泰山,左良玉虽然兵多,但一时半会想攻进安庆,也如登天还难,安庆即将进入一场更加惨烈的攻防。

左良玉知道朱慈烺就在安庆城内后,为了攻破安庆活捉朱慈烺,根本不惜代价,短短三天便付出了近十万人的死伤,安庆城下堆满了尸体。

安庆城墙,三千应龙军士兵分成五队,混迹在城墙上的守城大军当中辅助守城。

“散开,散开,放开这段城墙让反军上来。”一名应龙军的千总带着三百应龙军在东端的一处城墙,让守城士兵让开了一段大约数十米的距离。

这一幕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这数十米城墙的守城士兵听到这个这个命令顿时松了一口气,退开了去。

“杀--”

一名左良玉士兵顿时登上了这处城墙,在他身后,不断有左良玉的士兵登上城墙,短短片刻时间便有近百名左良玉士兵登上了这段故意放开的城墙。

“哈哈哈哈,攻上来了,杀啊---”这近百名左良玉士兵兴奋的大笑,一同向着城门所在的方向杀去,然而,还没等他们走上几步,便看到一群衣着怪异,手拿火枪的应龙军士兵阻挡在那里,数百支黑洞洞的火枪指着他们,顿时这些左良玉士兵吓得脸色都白了。

应龙军所穿的服饰跟普通的大明士兵不同,他们穿的是轻松的皮甲,只有胸口有一块护心镜,袖口上绣有一条青色的蛟龙,这就是应龙军的标志。

“嘿嘿!”看着眼前的百名左良玉士兵,应龙军千总嘿嘿一笑,笑得人毛骨悚然。

百名左良玉吓得亡魂皆冒,拼命的想往后退去,偏偏后面还不断有士兵从云梯爬上来,不清楚状况,不断的朝前挤来。

“第一队,射击!”

“砰砰砰---”第一轮枪响,最前面的二十几名左良玉士兵全部被打成塞子,惨不忍睹,有人直接被打在面目上,血肉横飞,整张脸都烂了,鲜血泊泊的流,没死的左良玉士兵倒地惨叫,其他左良玉士兵吓得一脸惨白。

一些应龙军士兵也被这血肉横飞的场面吓得浑身发颤,枪都差点拿不稳了,甚至有个别直接就弯腰吐了出来。

这些应龙军士兵都是新招的那些新兵,虽然经过训练,可到底是第一次上战场杀人,心理上的障碍还没有突破,看见这么血腥的场面,难免会被吓到。

这也是朱慈烺为什么没有立刻率领大军出城与左良玉决战,而是先守城的原因了,就是要让没有杀过人的应龙军先经过一番锻炼,每天三千人轮流守城,经历血腥洗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成为朱慈烺心目中的应龙军士兵,到时候朱慈烺才会命令大军出城与左良玉大军决战,一举击溃左良玉大军。

“一群懦弱的胆小鬼!”应龙军的千总和几个百总以及旗总都是以前应龙军的老兵,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多少次了,看到自己的手下这样,顿时讽刺道。

这些第一次杀人的应龙军士兵们,有一部分顿时咬了咬牙,回过神情,不想再被嗤笑。

左良玉的士兵经过一轮惊吓,见对面的应龙军迟迟没有动作,许多人应龙军士兵还面色惨白的呆愣在那里,马上有人惊喜的大喊:“兄弟们,他们手中的火枪放过一轮了,不用怕,杀啊!”

应龙军的千总冷笑一声。

“第二列,开火!突击式前进!”许多应龙军士兵虽然还没有从刚才血腥的一幕回过神来,但扎实的训练还是让他们下意识的听从命令。第二列士兵瞬间突击前进,并开火!

砰砰砰!!!

最前面的二十几名左良玉士兵又被打成塞子。

经过数轮的适应,应龙军士兵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如常的不断向前推进。

三百应龙军手持燧发枪,在纸壳弹的支持下,上弹速度很快,三排士兵接连不断的上好弹药,向前突进,开火!不断重复,很快便将这数十名城墙的左良玉士兵全部清了下!

“又是火枪!”左良玉看着城墙上不断升起的白眼,以及不断被打下来的士兵,咬牙切齿的道。

“大帅,安庆守军的火器太厉害了,大军死伤惨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柳宪棕面色难看的来朝左良玉禀报。

“将我们的士兵全部撤回来,让那些壮丁上。”左良玉阴狠的道。自从九江城下数千壮丁集体造反以来,左良玉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在用那些壮丁攻城,但现在皇帝就在安庆,他不能肆意消耗自己的大军了,反正那二十几万壮丁养着也是浪费粮食,不如驱赶他们当作炮灰消耗安庆守军的弹药和体力,最不济也可以用尸体填满安庆城墙,他就不信,他还剩下近七十万大军,不信拿不下安庆活捉皇帝。

左良玉造反之初六十三万大军,加上三十七万壮丁,一共整整一百万人马,如今还剩下四十四万大军和二十三万壮丁,加上高杰还剩下的一万多陕西军,一共六十八万人马,是安庆守军的近三倍,这也是左良玉的信心所在,就算这些人马死伤大半,只要他能攻破安庆抓住了皇帝,那他便是胜利者!

安庆城龙旗飘扬,经过三天的轮换,已经有近一万应龙军经过血的洗礼了,只要应龙军全部历练完毕,便是朱慈烺与左良玉一战定胜负的时刻。

第228章 炮轰清军大营(一)第1051章 伊斯法罕之战(三)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496章 满人西迁第600章 攻占朝鲜全境第271章 郑芝龙第334章 荷兰之败第508章 俘虏的问题第504章 血洗蒙古草原(六)第895章 尸横遍野的莫卧儿帝国(四)第669章 歼灭沙俄大军(一)第245章 清军退兵(一)第99章 九江攻防(下)第525章 首辅李岩第1026章 大清与大明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252章 军制革新(二)第651章 掳掠准格尔第419章 处置李定国第71章 契机(上)第861章 壮烈(二)第35章 战况第641章 中兴八年第490章 清军大败第770章 围歼暹罗大军(三)第943章 大明铁甲舰第762章 暹罗国趁火打劫第6章 城破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132章 最后一战到来第293章 举旗造反(二)第956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四)第404章 李定国的迷茫第6章 城破第575章 攻下新义州第186章 巨弩!第760章 缅甸军溃败第452章 北伐前夕(六)第672章 全歼沙俄大军(四)第2章 风雨大明第495章 满人西迁之始第121章 清兵进入山东第454章 亲征北伐(二)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572章 鸭绿江口海战(二)第466章 东光县城下(一)第1040章 决心灭清第814章 神权与王权(二)第404章 李定国的迷茫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153章 争论与妥协(上)第578章 攻陷平壤(上)第756章 南渡河之战(四)第438章 应龙军换装第425章 大街惊魂(一)第771章 围歼暹罗大军(四)第604章 门户洞开第846章 莫卧儿帝国的悲剧(三)第308章 潞王之败(三)第862章 壮烈(三)第1027章 紧迫第964章 欧洲大陆的颤抖(二)第503章 血洗蒙古草原(五)第1042章 战争阴云第985章 清军大胜第127章 应龙军北上第252章 军制革新(二)第257章 锄奸(二)第137章 清军撤退第186章 巨弩!第231章 炮击清军大营(四)第706章 满人俘虏回归大清之路(一)第1054章 决战巴格达(三)第814章 神权与王权(二)第353章 印尼总督赵德全(三)第588章 决战九云岭(三)第215章 救援(一)第2章 风雨大明第250章 抚恤事宜第949章 第二次欧洲联合舰队(三)第396章 清军入成都第470章 主力抵达第877章 对印尼原住民的惩罚第743章 易服前夕(二)第287章 山雨欲来第820章 决战巴拉平原(四)第252章 军制革新(二)第959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七)第122章 山东乱局第975章 多尔衮的毒计?第228章 炮轰清军大营(一)第712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四)第1064章 攻占阿拉伯半岛和印度第205章 济宁城破(三)第663章 准格尔投降(三)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155章 血腥警告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设想(二)第296章 遍布整片大地的火焰
第228章 炮轰清军大营(一)第1051章 伊斯法罕之战(三)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496章 满人西迁第600章 攻占朝鲜全境第271章 郑芝龙第334章 荷兰之败第508章 俘虏的问题第504章 血洗蒙古草原(六)第895章 尸横遍野的莫卧儿帝国(四)第669章 歼灭沙俄大军(一)第245章 清军退兵(一)第99章 九江攻防(下)第525章 首辅李岩第1026章 大清与大明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252章 军制革新(二)第651章 掳掠准格尔第419章 处置李定国第71章 契机(上)第861章 壮烈(二)第35章 战况第641章 中兴八年第490章 清军大败第770章 围歼暹罗大军(三)第943章 大明铁甲舰第762章 暹罗国趁火打劫第6章 城破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132章 最后一战到来第293章 举旗造反(二)第956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四)第404章 李定国的迷茫第6章 城破第575章 攻下新义州第186章 巨弩!第760章 缅甸军溃败第452章 北伐前夕(六)第672章 全歼沙俄大军(四)第2章 风雨大明第495章 满人西迁之始第121章 清兵进入山东第454章 亲征北伐(二)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572章 鸭绿江口海战(二)第466章 东光县城下(一)第1040章 决心灭清第814章 神权与王权(二)第404章 李定国的迷茫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153章 争论与妥协(上)第578章 攻陷平壤(上)第756章 南渡河之战(四)第438章 应龙军换装第425章 大街惊魂(一)第771章 围歼暹罗大军(四)第604章 门户洞开第846章 莫卧儿帝国的悲剧(三)第308章 潞王之败(三)第862章 壮烈(三)第1027章 紧迫第964章 欧洲大陆的颤抖(二)第503章 血洗蒙古草原(五)第1042章 战争阴云第985章 清军大胜第127章 应龙军北上第252章 军制革新(二)第257章 锄奸(二)第137章 清军撤退第186章 巨弩!第231章 炮击清军大营(四)第706章 满人俘虏回归大清之路(一)第1054章 决战巴格达(三)第814章 神权与王权(二)第353章 印尼总督赵德全(三)第588章 决战九云岭(三)第215章 救援(一)第2章 风雨大明第250章 抚恤事宜第949章 第二次欧洲联合舰队(三)第396章 清军入成都第470章 主力抵达第877章 对印尼原住民的惩罚第743章 易服前夕(二)第287章 山雨欲来第820章 决战巴拉平原(四)第252章 军制革新(二)第959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七)第122章 山东乱局第975章 多尔衮的毒计?第228章 炮轰清军大营(一)第712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四)第1064章 攻占阿拉伯半岛和印度第205章 济宁城破(三)第663章 准格尔投降(三)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155章 血腥警告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设想(二)第296章 遍布整片大地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