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泰安血战(下)

阿济格虽然不将汉旗军的伤亡放在眼里,但为了避免出现反弹,所以并没有狠到让汉旗军冒着炮火攻城,直至经过了将近一个时辰的炮击,大炮发烫停歇了之后,阿济格才开始命令汉旗军攻城。

“杀----”

清军第一波攻城便有万人,声势浩大。

经过了清军四十余门大炮近一个时辰的炮击肆虐,此时的泰安城墙上,碎砖无数,近三丈高的城墙表面更是出现许多被炮弹摧残而来的大大小小的坑坑洼洼。

“清军停止炮击了,快,快上城墙守城!”刚才因为清军只是炮击,并没有让底下士兵冒着炮火攻城,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阎应元下来大部分士兵到城墙下躲避,如今听到清军大炮停歇了,必然开始第一波攻城。

除了留下大约一千五百的预备队外,三千多人随着阎应元登上城墙阻击清军攻城。

“咻咻---”

“啊----”箭支如雨,不断朝城上城下飞射,不时有人中箭,发出惨叫,这是无比血腥的一幕。

清军的二十几架云梯开始架设到城墙上,士兵密密麻麻的围在云梯下一个接一个的准备登城,随着云梯最前端的一个清军被砸了下去,后面的清军不断往上爬。

也有个别清军士兵侥幸登上城墙,但他绝对还没来得及高兴,便立刻就会被城墙上的泰安守军一拥而上砍成数节,非常凄惨。

双方惨烈攻防,任何时候,攻城都比守城艰难,阎应元毫无疑问在守城方面很有一套,泰安守军和攻城清军的死伤对比达到惊人的一比五的程度,这大大几乎超出了正常的攻守双方伤亡比的一倍。这得益于阎应元各种各样几乎称得上毫无瑕疵的安排,能把守城人力发挥到最大,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守军伤亡而更多的杀伤城外攻城清军。

这第一波攻防大约持续了一个时辰的样子,清军的大炮温度降了下来,又可以开始轰击了。攻城的清军如潮水般退了回去。

“不好,清军又要开始用大炮轰城了,快下去躲避。”眼见清军开始装填炮弹,阎应元等三兄弟立刻带领大部分将士下城躲避。

“轰轰轰--”清军四十余门大炮再次怒吼,声响震天,城池摇晃。

城墙上只留下了一百多人监视,但近一个时辰的轰击,还是有十几个被炮弹直接擦中,或者被飞射的碎砖石打中,当场身亡,或者残废,许多遗弃在城墙上来不及运下去的被打成肉酱,这一幕非常骇人,吓瘫了不少新招募的青壮。

随着第二,第三波清军攻击之后,城墙第四次被大炮摧残,天色渐渐昏暗了下去。

“轰轰轰----砰!”

终于,在清军第四次炮击结束的时候,泰安的城墙已经岌岌可危,那一节被大炮重点关注的地方甚至已经出现许多裂缝,最上端的墙面也被炸塌了近一仗,清军最多只要再有两轮炮击,这节城墙必然全面塌陷,形势危急。

“这面城墙怕是要塌了,怎么办啊,大哥!”陈明遇看着快塌陷的那面城墙,无比阴沉的问道。

“三弟,你动员一些百姓,在即将坍塌的那段城墙设置一些拒马等物,确保一旦城墙被炸塌,能阻挡清军铁骑的冲锋。”阎应元吩咐道。

“是,大哥!”冯厚敦立刻下去动员百姓。

此时此刻,阎应元也没有多余的办法了,只能听天由命,泰安能守得住一天算一天,照他设想,最多再有两至三天的时间,朝廷若是派兵救援山东,应该能赶到,若是朝廷没有派兵救援-----

身在泰安,阎应元也是知道皇上御驾亲征左良玉反军,但被围了这么多天,阎应元也不知道安庆那边的战局进行得怎么样了,所以虽然了解山东对于朝廷的战略地位有多重要,可他也不能确定,在皇上调遣了几乎全国兵马与左良玉决战的情况下,朝廷是否真还有多余的兵力支援山东,所以他不愿意去想。

哎!无论朝廷有没有派兵救援,他阎应元都尽了自己身为大明一员的本份,在此地拼死抵抗清虏,无愧于朝廷,也无愧于民族!

阎应元心中坚定,有了必死的决心,不愿意在多想,阎应元沉默的看了看星斗全无的夜空,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份,天气早就冷了下来,刺骨的寒风在夜晚吹得特别欢快。

“呼,呼-”突然,寒风呼啸,漆黑的夜空突然飘起了许多白点,这是下雪了,而且越下越大。

“下雪了!”清军大营,看着这场越下越大的大雪,又看了一眼几乎快要坍塌的泰安城墙,阿济格冷然一笑,夜晚攻城极为不利,反正泰安城墙也快塌了,他不着急,待明日一早雪停了,最多在轰击两次,泰安必破!

“停止攻城!”阿济格下令,随即转身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避雪。

许多士兵如蒙大赦,谁也不想冒着天黑和大雪攻城,毕竟又是天黑,又是大雪,这危险程度可比晚上高了近一倍。

经过一天的时间,泰安守军便伤亡过千,虽然也给清军带去了数千的伤亡,但清军人多,可以随时补充,而泰安人少,几乎死一个少一个。

泰安城楼,阎应元和陈明遇正在观察清军的东进。

“大哥,今夜的这场雪好大,你看清军似乎不准备连夜攻城了。”陈明遇指着远处的清军大营笑道。

清军若是不准备攻城,自然再好不过,他们最主要的目的是拖延时间,让朝廷能有调集兵马北上救援的时间,虽然他也不确定朝廷正在跟左良玉决战的时刻,是不是真能够派兵救援,但至少也要给自己和泰安百姓一个值得期待的念想吧。

阎应元点了点头,清军既然不打算连夜攻城,那么今夜便可以让将士好好休一晚了。

兄弟二人皆心情沉重,他们很清楚,依照泰安城墙现在的形势,城墙时刻会清军的大炮被轰塌,到时候数万清军一拥而入,大战定然无比惨烈,或许明日过后,泰安就不保了,他们兄弟三人也将实现结拜时的誓言,真个同年同月同日死了。

“二弟,你后悔吗?”阎应元突然突然问了一句。

“大哥怎么还说这样的话,我与三弟早就跟大哥说过了,我们兄弟三人能一同在这里跟清虏战一场,已经不枉此生,该感到荣幸才是,又怎会后悔。”陈明遇笑着说道,非常真诚。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但有一点,迟早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能为了保卫国家疆土抗击侵略的异族而死,他们觉得很值,这是民族大义,死得其所,他们不枉此生,又怎么会后悔。

阎应元和陈明遇相视一笑,期待明日大战的到来。

突然,就在这一刻,阎应元注意到了城外远处清军大营的一幕,心中猛然一动,嘴角也渐渐勾起了一丝笑意,或许还能有什么变故也不一定,清军想在明日攻破泰安,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嗯?大哥你莫不是想到了什么好办法!”陈明遇注意到阎应元的神色,双眼微睁,大喜的问道。

“不错,你看那里!”阎应元笑着朝清军大营的一处指去。

陈明遇顺着阎应元指去的方向看去,看了好一会才看明白,笑着问道:“大哥是想派人秘密出城,偷袭清营,炸毁清军大炮的弹药?”

“然也!”阎应元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双眼微微一眯,紧接着又说出了一句让陈明遇面色为之一变的话道:“不过不是派人前去,而是我一人单独前去,必能一举成功!”

第765章 合围东枝第123章 阎应元第22章 诛杀刘泽清(上)第446章 吴三桂的去路(二)第694章 趁火打劫的奥斯曼帝国第662章 准格尔投降(二)第824章 奥斯曼大军败退第447章 北伐前夕(一)第680章 库尔要塞第1053章 决战巴格达(二)第668章 迎击沙俄大军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541章 建立律法权威第624章 登陆本州岛第849章 弃城而逃第786章 暹罗国投降(二)第782章 缅甸国王投降第358章 少女之心第928章 决战巴拿马(三)第588章 决战九云岭(三)第840章 日新月异的大明第206章 济宁城破(四)第441章 东关镇之战第387章 炮弹被毁第464章 大汉奸的下场第1080章 十五年发展第1016章 奥斯曼帝国的灭亡(一)第442章 关宁军之殇(一)第86章 战还是妥协第436章 陈秀秀接掌火器局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战(一)第195章 第二次亲征开始第67章 锦衣卫再立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692章 全线溃败第376章 四川局势第664章 准格尔投降(四)第245章 清军退兵(一)第881章 多尔衮的雄心壮志第476章 攻占沈阳城第659章 杀戮第722章 找出贼人第380章 炮击成都(二)第938章 凄惨溃败(三)第851章 相持(一)第615章 东京湾海战第1053章 决战巴格达(二)第30章 淮安城下(下)第1012章 直指君士坦丁堡第672章 全歼沙俄大军(四)第940章 横扫南美洲(二)第541章 建立律法权威第148章 战后第464章 大汉奸的下场第287章 山雨欲来第468章 东光县城下(三)第1063章 攻占北非第121章 清兵进入山东第809章 大海战阴云(一)第340章 收复台湾(一)第1055章 多尔衮的后手?第986章 难以为继的奥斯曼帝国第93章 吐血三升(下)第1001章 人赃并获第292章 举旗造反第8章 生擒李岩第846章 莫卧儿帝国的悲剧(三)第660章 和亲?第953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一)第337章 郑家的恐惧(二)第837章 攻占西伯利亚(一)第724章 伦崮之死第122章 山东乱局第887章 说服莫卧儿皇帝第14章 逃出包围圈第126章 泰安之战第86章 战还是妥协第785章 暹罗国投降(一)第870章 马六甲大海战(八)第158章 ’请‘入皇宫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联盟第465章 进兵河北第575章 攻下新义州第660章 和亲?第442章 关宁军之殇(一)第562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之战(二)第519章 朝鲜来使第622章 进攻四国岛第470章 主力抵达第202章 大战济宁第124章 县衙泣血第47章 隐忍(下)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518章 中兴五年第614章 出兵倭国第804章 占领澳洲(四)第489章 决战燕砀山(六)第849章 弃城而逃第511章 密谋起兵第1016章 奥斯曼帝国的灭亡(一)
第765章 合围东枝第123章 阎应元第22章 诛杀刘泽清(上)第446章 吴三桂的去路(二)第694章 趁火打劫的奥斯曼帝国第662章 准格尔投降(二)第824章 奥斯曼大军败退第447章 北伐前夕(一)第680章 库尔要塞第1053章 决战巴格达(二)第668章 迎击沙俄大军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541章 建立律法权威第624章 登陆本州岛第849章 弃城而逃第786章 暹罗国投降(二)第782章 缅甸国王投降第358章 少女之心第928章 决战巴拿马(三)第588章 决战九云岭(三)第840章 日新月异的大明第206章 济宁城破(四)第441章 东关镇之战第387章 炮弹被毁第464章 大汉奸的下场第1080章 十五年发展第1016章 奥斯曼帝国的灭亡(一)第442章 关宁军之殇(一)第86章 战还是妥协第436章 陈秀秀接掌火器局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战(一)第195章 第二次亲征开始第67章 锦衣卫再立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692章 全线溃败第376章 四川局势第664章 准格尔投降(四)第245章 清军退兵(一)第881章 多尔衮的雄心壮志第476章 攻占沈阳城第659章 杀戮第722章 找出贼人第380章 炮击成都(二)第938章 凄惨溃败(三)第851章 相持(一)第615章 东京湾海战第1053章 决战巴格达(二)第30章 淮安城下(下)第1012章 直指君士坦丁堡第672章 全歼沙俄大军(四)第940章 横扫南美洲(二)第541章 建立律法权威第148章 战后第464章 大汉奸的下场第287章 山雨欲来第468章 东光县城下(三)第1063章 攻占北非第121章 清兵进入山东第809章 大海战阴云(一)第340章 收复台湾(一)第1055章 多尔衮的后手?第986章 难以为继的奥斯曼帝国第93章 吐血三升(下)第1001章 人赃并获第292章 举旗造反第8章 生擒李岩第846章 莫卧儿帝国的悲剧(三)第660章 和亲?第953章 孟加拉湾大海战(一)第337章 郑家的恐惧(二)第837章 攻占西伯利亚(一)第724章 伦崮之死第122章 山东乱局第887章 说服莫卧儿皇帝第14章 逃出包围圈第126章 泰安之战第86章 战还是妥协第785章 暹罗国投降(一)第870章 马六甲大海战(八)第158章 ’请‘入皇宫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联盟第465章 进兵河北第575章 攻下新义州第660章 和亲?第442章 关宁军之殇(一)第562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之战(二)第519章 朝鲜来使第622章 进攻四国岛第470章 主力抵达第202章 大战济宁第124章 县衙泣血第47章 隐忍(下)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518章 中兴五年第614章 出兵倭国第804章 占领澳洲(四)第489章 决战燕砀山(六)第849章 弃城而逃第511章 密谋起兵第1016章 奥斯曼帝国的灭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