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陈宗泽看到安定侯前来接应的人, 高兴非常,这可真是及时雨啊。

自己这一行又是赶路又是沿途抵挡的, 真是有了强弩之末之感,幸好安定侯派人来了。

退走强敌后, 安定侯派来的领头人立即就给陈宗泽递了一番封信过来,陈宗泽赶紧忙忙的去看信了。黄真如则是赶紧安排修整队伍, 顺便再赶紧问问来人京城的一些情况。

陈宗泽打开书信一看, 安定侯这次的来信非常详尽。信中透露了几个十分重要的信息, 原来,将萦绕在陈宗泽心头的疑惑也解了开来。

原来陈宗泽这次回京的职位已经定了下来,乃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左少卿。看到这里,陈宗泽不禁感叹, 皇上对他是真不错,好些人进京都是要先谋划找官儿的, 可他就不用了, 皇上已经给他定好了。

正四品的大理寺左少卿, 这职位跟陈宗泽现有的品级是相当的,虽说确实有另眼相待之处,但是也不算太过逾越的。按说跟吴王的干系不大, 但这次吴王之所以派人来截杀,一个是因着陈宗泽找端王求助的事儿吴王已经知晓,甚至吴王还知道了陈宗泽透露给端王兵部尚书要致仕的消息的。

这也就罢了,不过是过往之事,现在也不能改变, 且端王现在也没明显的占了上风,只不过是让人心头生恨,如果机会趁巧杀了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是要说在这紧要关头来做这事儿,确实有点多余。

安定侯在信中说道,端王为了整倒吴王,将先前兴安铜矿的事儿挖了出来。这次端王连苦主都弄来了,将当年替吴王被黑锅,抑或是不是主谋的人找到进京告状了。其中还有个得力的证人就是当年铜洞村的包家族长包厚存的孙子包积功了。

包积功已经招认当年他们家的账册是全部交给了陈宗泽,这个陈宗泽认同,那包积功没说错,当日那账本还是黄真如去取的呢。这账本后面陈宗泽是全部交了上去给湖广按察使了的。

这个账本只有产出,没有后面的出处交接的,所以吴王当年还是不太担心的。可是,这次又有人说陈宗泽还有一套关于铜矿销路等的账本。

陈宗泽跟吴王一系一直都有嫌隙,且这次又有账本,又有大理寺左少卿的职位,到时不是可以明正言顺的查他们了么?关于陈宗泽将要查他们的消息不是吴王一系无的放矢,这是因为端王已经使人去告御状了,说上次铜矿的事儿有猫腻,还将苦主弄了过来,而皇上确实有意要让陈宗泽主管审理此案。

这对吴王一系来说,这太危险了,一定要先行除去陈宗泽才行的。估计这就是吴王要痛下杀手的原因了。

陈宗泽看完这信,真是惊喜交加,当然了,这其中的惊是远远大于了喜的。这下是将他逼到墙角了,可以说是,这次他一回京,就立马要跟吴王当面锣对面鼓的干起来了。

面对一个有称雄天下野心的王爷,自己一个小小的四品大理寺左少卿确实太不够看了。陈宗泽揉揉眉头,看来,这次自己回京,那要寄希望于吴王在京城有所顾忌,不敢再下手了,不然,可不是得天天防备的,可不是要累死人么?

不过,寄希望于别人,这一向不是陈宗泽的风格。这世上万事要靠自己才安稳,靠别人太虚无缥缈了。看来,自己得想个办法才是,最好是能一击致命。不然,跟吴王缠斗,自己肯定不是对手的。

陈宗泽在这儿头痛的事儿,安定侯他们是早就烦忧了好久的。当日陈宗泽的人命刚下,接着就是流言出现。不管这个流言是真是假,吴王估计都是不会放过的,这个对他太重要了,一不小心,他的所图就会暴露。这种攸关生死的大事,吴王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当时这接二连三的消息传了出来,安定侯、陈尚书他们就知道这陈宗泽路上不会太平的,所以二人急急商议了一下,决定立即将消息传给陈宗泽,要他做好准备。安定侯细细的推敲了陈宗泽进京的路线,就立马派人前去接应了。事实证明,安定侯这一决策太重要了,可是帮了陈宗泽大忙了。

有了安定侯的人马加入,陈宗泽一行现在也算的上兵强马壮了。也因着离京越来越近,尔后进京很是顺利,也不再有肖小前来骚扰了。

见到这一情景,黄真如是松了一大口气,高兴的对陈宗泽说道:“看来吴王几次不中也是有所收手了。”

陈宗泽也很高兴,从吴王后面不再派人来看,估计要么是觉得随着自己一行离京的速度越近,风险越大;要么就是现在手头事务太繁忙,腾不出手来了。抑或是二者皆有。

不过,不管是哪类消息,对陈宗泽来说,那都是好事。至少给他喘息的机会。

陈宗泽这几日也终于能跑过来抱抱儿子,逗弄逗弄他了。想到这么玉雪可爱的儿子,这头次进京,竟然受到如此的攻击,陈宗泽的后槽牙都咬酸了,更是心头发狠的要给吴王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路上袭扰少了后,陈宗泽命人加紧行程,早早的赶紧京去,也好让人安心的。

一行人加急行进,终于在六月底进京了。

快到京城了,陈宗泽就已经让人先行送信给安定侯府还有陈尚书府上。知道陈宗泽他们马上就要进京了,安定侯这些时日一直都有安排人在城门口守着,等他们一到也好给自己报信。

这日,陈宗泽他们刚一进京,安定侯的人就接到了他们,见到他们,一部分人护卫着陈宗泽他们往双桂街走去,另有人赶紧先去安定侯府报平安了。

一行人进得双桂街陈府,胡管家听得消息是早早的就守在了门口迎接了。因着知道陈宗泽他们不日进京,胡管家这些时日一来可是早早的将府邸收拾好了,只等爷、奶奶到了就可以舒舒服服的住了。

看到胡管家安排的这些,黄真如颇是满意,叫过胡管家满意的夸道:“胡管家辛苦了。”接着又亲手递了一个大大的红包给胡管家以示奖励。

这沿途可是将人累坏了,好容易到家了,众人也终于能好好歇口气了。陈宗泽、黄真如洗嗽过后,可口的饭菜也立马送了上来。

二人也是饿了,也不多话,忙忙的相对吃了起来。

吃完饭,再去看儿子,团团已经睡的香甜的不得了了。黄真如命人奶嬷嬷好好看着,赵嬷嬷赶紧在旁道:“奶奶请放心,我来看着小少爷,刚回来事多,奶奶你先请忙去吧。”

听了赵嬷嬷的话,黄真如直是不许:“嬷嬷这一路进京也是累的紧了,这里让奶嬷嬷先看着,你先去歇息一下。”

黄真如说完,见赵嬷嬷还是不大放心,想想自己一行也是刚回府,诸事还是小心些才好。于是,黄真如又一半解释道:“嬷嬷,你先去歇着吧,这里让念西先盯着好了。”

念西在旁听了,非常认同的答道:“就是,小少爷这边是要好好照看才行。奶奶,我就在这儿看着小少爷好了。赵嬷嬷,你赶紧下去歇着吧。您歇好了,才好帮奶奶做事啊。”

赵嬷嬷被说服了,何况这老胳膊老腿的确实也累的慌,见念西并乳娘在这儿看着小少爷,想来是无碍的。于是也就不再多说什么,自下去歇息去了。

陈宗泽方才是跟真如一起来看儿子的,见黄真如在安排事体,就先行出来了。黄真如这边安顿好儿子,来到外间儿,陈宗泽已然不见了。不用问,肯定是去书房了。

陈宗泽在书房忙碌,黄真如也赶紧忙忙的吩咐人将这次带回来的人还有行李安顿好。等她这边忙的差不多时,陈宗泽也从书房回来了。

看到陈宗泽那有些疲惫的样子,黄真如赶紧迎了过来,对他道:“宗泽,可是累的紧了?快些歇下吧,明日说不得还要面君呢,可是要休养好身子才行。”

陈宗泽摇摇头笑道:“没那么快的,我们今儿个进京有点晚,我的请见折子估摸着明日才能送到皇上面前的。最快估摸着也要后天才能面圣了。”

黄真如不赞同道:“快别哄我了。你当我不懂呢,明儿个不面圣,你也是要先去一趟吏部的。”

陈宗泽笑道:“可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的。我前边儿的公事都忙得差不多了,我就想今日刚回来,你这边的事儿也多,就想帮着搭把手的。”

就知道陈宗泽想帮自己,所以才着急催他去歇息的。听得陈宗泽这话,黄真如感觉浑身舒坦,这疲累的感觉都快一扫而空了。黄真如嗔道:“我这边能有些什么事儿,不过就是些府里的安排,还有各处的送礼,这算什么,还能劳动你了?你忙你的大事儿就行了,别惦记着这些许小事儿。”

陈宗泽听完笑道:“也是,我是知道你的,这些事儿是难不倒你的。行,那我就不管了。我先歇歇去了,你也赶紧忙完了睡去吧。”

一夜无话,第二天陈宗泽忙忙的赶到吏部报道,对于这个年轻官员里的明星人物,吏部的官员丝毫不敢怠慢,忙忙的帮他将一应手续办了。

陈宗泽办完这些就立马到大理寺报道去了。现任的大理寺寺卿史达知道陈宗泽来报道了,赶紧命人请过来说话。今日刚刚见面,好些事儿不便说的太明,今日来见面,就只是报道而已了。

从吏部还有大理寺转了一圈儿,时候还挺早的,但因着还没面圣,陈宗泽也不好四处走动的。因此,这两处的事儿完了后,陈宗泽就立马转回了家。

回到家中,胡管家就迎了出来,对陈宗泽道:“爷,方才有信儿来了,爷明日要前去面圣,请您做好准备。”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儿,陈宗泽点点头表示知了。

不过,明日要面圣,还是要准备好才是。陈宗泽去到后院跟黄真如打了个照面,再看了看儿子,就回到书房去准备明日面圣的资料去了。

将自己明日要说的话反复过了几遍,又将自己明日献给皇上的东西细细的理了一番,陈宗泽方才定了定心。

这时,丁全来报:“爷,陈尚书使人来了。”

陈宗泽连忙问道:“是谁来了?”

丁全道:“回爷的话,是刘云来了。”陈宗泽一听,赶紧站起来就要往外走去,边走边急急的问道:“怎么,你没将刘公请进来,自己先跑进来了?”

丁全赶紧解释道:“爷,你放心,我哪会这么没分寸的。我没见到刘公,是方才门房上的人匆忙来报,说是刘公已经在门口下车了,所以我就赶忙跑进来跟爷说的。爷请放心,门房上的人我是早就按爷的吩咐交待过了,有哪些人是不用通报可以直接请进来的。”

陈宗泽听完点点头:“嗯,如此甚好。你们一定得谨记,有哪些人是一定要客气相对的。”

丁全忙忙的点头:“爷请放心,我都记得。今儿个我找个空儿再跟门房上的人好好交待一下。必不会误了爷的事儿的。”

不怪陈宗泽如此看重这个刘云。实在是这刘云地位特殊,乃是陈尚书的心腹幕僚,跟随陈尚书多年,在陈府的地位一向超然。今日陈尚书能派他前来,那必是有要事交待了。

陈宗泽刚刚走到书房院门口,丁原已经将人请进来了。看到须发半百,长髯飘飘的刘云,陈宗泽先自拱手笑道:“不知刘公大驾光临,子季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刘云哈哈笑着拱手还了一礼:“陈大人客气了,老朽也是听闻陈大人已然进京,所以就赶紧前来看看可好?陈大人一路安好吧?”

陈宗泽笑道:“还好,还好。”

陈宗泽他们路上好不好?当日京中的流言一起,陈尚书他们就知道好不了的。再加上昨天安定侯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刘云当然知道他们路上不大平安的。可现在听得陈宗泽这轻描淡写的话,见陈宗泽神情很是镇定安然,刘云暗自点头,这陈宗泽不愧是东翁最看重的后辈,就是这份儿定力也是同辈人力不多见的吧。

两人寒暄了两句,陈宗泽侧身请刘云进去:“刘公,书房请。”

见陈宗泽侧身微倾,很是有礼,刘云却是不能大喇喇的就受着的,可不能真格的就走到了陈宗泽前面。

这陈宗泽可不是一般的陈家小辈,眼前这位说不定日后就是陈家人里的执牛耳者。人家现在客气,那是给陈尚书面子、给自己面子,自己可得识趣的好。不然,再多的面子也会被折腾光的。

因此,刘云很是客气的笑道:“陈大人客气了,陈大人先请。”

陈宗泽见刘云这礼让坚决的样子,也知道他不是客气,而是真要自己走前面的。见状,陈宗泽也就多加纠结,现在事情很多,不可将时间浪费到这些许小事上。于是,陈宗泽也不再推辞,而是率先走进了书房。

两人进得书房后,丁全亲自捧了茶,又将屋里屋外的人摒退了去,然后自己站在书房门口守着。

陈宗泽拿起桌上的茶盏,对着刘云请到:“刘公,这是我从兴安带过来的绞股蓝茶,刘公尝尝味道如何?”

刘云闻言举起茶杯品了几品,很是赞了几句。接住就又问了陈宗泽方才的话,当然,这次是不复先前寒的意思,而是真正的问候陈宗泽他们路上如何?只听刘云问道:“陈大人这次路上可好走?”

闻听此问话,陈宗泽长叹一口气道:“唉,这次路上可是不好走的很呐。真可谓是艰险无比......”陈宗泽将自己这次路上遇袭的事儿大概的说了一遍。

刘云听完,也是心里震荡不已,想不到吴王已然忌惮陈宗泽到了如此地步?刘云叹道:“如此看来,陈大人这一路可真是辛苦。不过,俗话说的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陈大人的福气还在后头呢,刺杀之人能如此前来刺杀陈大人,那足以看来,陈大人分量是极重的。”

听得刘云这安慰之辞,陈宗泽苦笑道:“嘿嘿,也只能如此苦中作乐的想了,要不然,还不得将人愁死。”

两人就陈宗泽路上遇袭的事儿说了一阵儿后,接着刘云又将目前京中的形势给陈宗泽说了一说:“陈大人,目前京中形势很是焦灼,现在端王跟吴王两人是混战成一片,兵部尚书一职到现在也没吵出了个所以然。因着还没有继任之人,现在王以训王老尚书的致仕折子皇上还压住没批。”

“......现在端王跟吴王两人手段进出,不过,看情形,端王好像占了点上风,听说端王已经找到了攻击吴王的致命把柄。就是兴安铜矿的事儿,你知道的吧,安定侯想来也已经跟你说过了,端王找人去告吴王了。现在案子还压在大理寺卿史达的手上呢。一直没有敢接,敢问的......估摸着皇上这次让你做这大理寺少卿,说不定就是为的此事。你可是要做好准备才好。”刘云细细给陈宗泽分析道。

对于此事,先前安定侯也提了一题,现在再听刘云这样讲,陈宗泽心中是再无侥幸了,看来,这次自己真的要跟吴王对上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这次就算没有这个事儿,陈宗泽估计也会找个机会干翻这吴王的,不然,天天有把刀悬在头上,这过的可是不大舒坦的。陈宗泽跟刘云好一番详谈,刘云是至晚方归。

第二日早朝后,陈宗泽就被内侍带到了乾清宫。袁忠接报,知道陈宗泽来了,连忙对建文帝回到:“皇上,陈宗泽陈大人殿外求见。”

“哦,我还正要问他来了没有呢。没想到他就求见了。宣他进来吧。”建文帝心情颇好的道。

陈宗泽进得殿来,一眼见到高高在座的建文帝,赶紧倒头就拜:“微臣陈宗泽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建文帝一抬手道:“陈卿免礼。”说完,建文帝又对着站在一旁的袁忠道:“给陈大人赐座。”

袁忠立马亲手搬了个凳子过来,陈宗泽连忙对着袁忠客气道:“多谢公公。”

帝王面前,虽然说是赐座,但也不能大喇喇的坐了满座,陈宗泽腰背挺直的半坐在凳子上跟建文帝说起了话来。

远道而来的臣子来给自己述职,皇上当然要客气的问一下路上如何的?只听建文帝问道:“陈爱卿路上可还好?”

一听建文帝这个问话,陈宗泽苦笑不已,自己路上如何?那真是危险重重,路上艰险无比的啊,真是刀光剑影中前行。

可是帝王面前,却是不能说这种大实话的。毕竟天子治下,四海升平,当然是一路平安顺利的回来。陈宗泽赶紧欠身答道:“多谢皇上动问,微臣路上都很好。”

有了开头后,两人就慢慢说的开来。陈宗泽对答间也越来越自如。陈宗泽将兴安的祥和繁盛做了一番描述,顺道又将新任知府杨文道夸奖了一番。最后,陈宗泽又拿出了一卷册子呈到御前。

看到陈宗泽递出的册子,建文帝一挑眉:“怎么,子季又写了本书要献给朕?”

陈宗泽一听“子季”二字,知道今日皇上对自己的述职果然是满意的。现在听的皇上如此问,陈宗泽赶紧站起来抱拳答道:“回皇上,这个册子不是微臣首创的,真要算起来,微臣最多也只能算是整理了一番。”

“这是微臣将兴安目前勘探到的矿产以及兴安目前主要的蚕桑等资源整理成册,现今进献给皇上,也让皇上看看兴安物产之丰饶。”陈宗泽解释道。

听完陈宗泽的话,建文帝还没打开册子,就已经轻拍案几笑道:“好好,子季,你可是有心了。”不怪建文帝如此高兴,毕竟,先前只是听陈宗泽说现在自己的治下乃是歌舞升平,繁花盛景的,虽是银子收入确实不错。但到底没有如同现在一样,直观的看到大好河山秀丽富饶的。

建文帝夸完就立马打开书册看了起来,越看越高兴,快速的翻了一遍更是高兴的哈哈大笑:“好好,子季有功了。朕心甚慰。”

建文帝本就看好陈宗泽,对陈宗泽此次进京也是寄予厚望的,先前还在想,不知道陈宗泽能不能顶的住自己给他的任务呢。现在看来,这陈宗泽能力果然卓著,做事有条理,有闯劲儿。

于是,心中主意已定的建文帝问陈宗泽道:“子季可是已经去过吏部了?”

陈宗泽点头答道:“回皇上,微臣已经去过了,就连大理寺,微臣昨日也已经去过了。”

建文帝捋了捋胡须道:“嗯,朕让你去大理寺,你可有疑虑?如有难处,现在也可以跟朕说说。”

陈宗泽一听,汗都快下来了,君王让你做什么,你还敢挑拣?陈宗泽赶紧对着建文帝一抱拳:“皇上,微臣乃是圣上的臣子,圣上旨意所向,微臣必将全力以赴。微臣没有疑虑。”

听得陈宗泽这话,建文帝很是满意。哈哈笑道:“也是,你小子也忒急了些,朕还没说什么呢。你竟然就已经去了大理寺做具结了。好,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朕就将近日有人状告吴王贪污铜矿的事儿交给你处理了。”

第12章第131章第172章第182章第61章第4章第210章第19章第67章第315章第51章第128章第295章第226章第19章第198章第290章第115章第100章第192章第296章第147章第83章第295章第104章第266章第63章第174章第190章第273章第245章第169章第4章第247章第115章第156章第267章第23章第265章第41章第300章第177章第161章第264章第99章第72章第202章第89章第199章第97章第257章第202章第128章第273章第233章第262章第289章第100章第116章第234章第221章第83章第160章第232章第87章第254章第254章第266章第221章第21章第42章第62章第170章第290章第195章第131章第273章第177章第215章第251章第111章第166章第308章第286章第299章第45章第29章第313章第199章第138章第151章第101章第316章第110章第128章第13章第62章第96章第293章第311章
第12章第131章第172章第182章第61章第4章第210章第19章第67章第315章第51章第128章第295章第226章第19章第198章第290章第115章第100章第192章第296章第147章第83章第295章第104章第266章第63章第174章第190章第273章第245章第169章第4章第247章第115章第156章第267章第23章第265章第41章第300章第177章第161章第264章第99章第72章第202章第89章第199章第97章第257章第202章第128章第273章第233章第262章第289章第100章第116章第234章第221章第83章第160章第232章第87章第254章第254章第266章第221章第21章第42章第62章第170章第290章第195章第131章第273章第177章第215章第251章第111章第166章第308章第286章第299章第45章第29章第313章第199章第138章第151章第101章第316章第110章第128章第13章第62章第96章第293章第3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