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会州(中)

时间没用多久,李德明派出了两个信使——干木朵和他手下一个叫做李明义的本家族人,两个人骑着马手里举着李德明原本使用过旗子一路招摇而去。

看着他们离去的是守在山坡上的老罗和李德明,还有一众正在布置防御营地的守备营弩炮营士兵。

“卫慕乙黑其人若何?”马蹄声渐渐远去,老罗低头询问身旁的李德明。

昔日神气自得的党项人大统领脸上的表情很复杂,过了好一会儿才嗓音有些沙哑的说道:“卫慕老将军现年四十七岁,体魄……很是类似冈萨斯将军,行事公允赏罚分明,从不苛待属下民众,作战勇猛而不莽撞,阿父在世时常说卫慕老将军是他的右臂,前年初春阿父死于潘罗支的诡计,还是卫慕老将军把阿父的遗骸夺回!”

这种秘闻可不是后世的史书中能够记载的!

“请节哀,李将军既然愿为罗某属下,汝父之仇……罗某誓不会袖手旁观!”拍拍李德明的肩膀,老罗安慰了一句,转而继续回到正题,“如此说来,卫慕将军该是李将军的支持者?”

老罗的安慰话可不是刁买人心,从某些角度来说,他这样的家伙还是有些帮亲不帮理的,李德明如果真的甘心做他的手下,他真的不介意帮忙报仇,至于那个潘罗支是否正义是否无辜?他是不在意的,何况这个混乱的年代,真的有所谓无辜与正义吗?

“多谢将主!”李德明显然是听明白了老罗的言外之意,道了一声谢之后收敛了感慨的神色,接着说道:“昔年家祖病逝,赵宋表面上对我李家恩宠如山,实际上不过是为了削蕃统令兵权,然后把我李家人当作猪彘来养,就像潘家、曹家一样,如果仅仅这样还则罢了,赵宋派驻的文官却不把我党项部民当人看,每有争执总是偏执汉家。”

这话是真是假暂时没法证实,但参照“历史”的记录,老罗却知道汉唐之后,民族之间的仇恨难分,农耕与畜牧的习俗不同,当有争议的时候,汉人官吏偏向自己族人的做法不是没有可能。

他轻轻点了点头,示意李德明接着说下去。

李德明手里抓着一个水囊饮了两口,继续说道:“是年,职下伯父①承爵,宋历太平兴国七年,为表诚意至汴京叩首赵宋光义皇帝②,却被假借名义扣留,我父为保全部族,无奈之下只得聚兵自保,惜乎先父壮志未酬,死于蕃贼与宋官宵小的阴谋之下……职下得卫慕、野利、没移、没藏几大部族支持,得以继承父志……几部族之人,卫慕忠勇、野利阴鸠、没移忠厚、没藏勇悍,此乃先父评断,以上,供将主体察!”

罗开先也不得不慨叹,比之眼前的李德明,李继迁更是个富于远见的人物,听眼下李德明的话语就能分辨出来了——这一口半文半白的话可不像是一般草原部族的首领能说的出来的。

这一番话不但是诉说几十年来所有事情的经过,还把宋人描述成了无恶不作的恶霸地主,党项人反而成了屡次被人惦记欺负的小媳妇。这样的说法当然不够公允,老罗却听出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譬如李德明对宋的仇恨是埋在骨子里的,后面则诉说了在党项内部他的支持者都有谁。

听明白了这个老罗去了一些心事——至少短时间内不用担心李德明背叛并于宋人合伙的攻击,至于对方是否说出了所有的底细,老罗并不相信。

不过这也不必强求,谁不会有点秘密?只有这个秘密不构成威胁就好。

何况,只要他罗开先的人在这里站稳脚跟,这片土地上的话语权就绝不会旁落。

当然,即便他如今还只是刚刚抵达这里,也不容许失了主动权。

崇奉进攻的老罗想到这里,先是扫了一眼远处没什么动静的小城,然后低头对着旁边的李德明说道:“某记得在路上曾经给李将军讲过,罗某不许有族群歧视,所以李将军尽可不必担心罗某会有什么私心。如果李将军真的是为了党项部的繁衍,当明白罗某说的不是空话,一路行来,想必李将军也了解甚多。”

“是,将主!”李德明自是无话可说。

老罗坦然说道:“想必一路空闲的时候,李将军也听说了很多罗某的事情……没错,罗某远从几万里之外的地方归来,回到这方土地不是为了专门教训你党项人结仇的。说句实话,如果不是渴望回到这里,凭借罗某的本事,在罗马……你知道罗马否?”

“是,职下听西来的商旅说起过,他们自称罗马人,也有人叫他们拜占庭,汉人称呼他们为西秦。”李德明对老罗要说的内容很好奇。

“没错,就是那个国度,时下他们有直属人口约两千万,不是罗某夸口,如果罗某停留在那里,用不了十年,就能成为他们的皇帝!”当初索拉提诺克发出邀请的时候,罗开先并不是一点没有心动,真要想成为罗马人的皇帝,对他来说真的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啊……”低声感叹了一句,李德明并不觉得老罗在说大话,但两千万人口这个数字仍旧令他有些吃惊。

“不信?”很随意的伸手拍了拍李德明的肩膀,老罗说道:“跟着罗某多走多看,或许有生之年你可以亲自去拜访那片国度。”

老罗说的随意,旁听的李德明却难称随意了,而是心下里大为震惊。自从继承了父亲李继迁的地位,他也经常自认可以纵横河西,乃至在赵宋、北辽、吐蕃、回鹘几个势力之间游走无间了,却从未想过跳出这番天地看看远方的世界,随着对话,心中不免升起了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的感觉。

说这样的话有什么意义?老罗从未小看这时代能够在史书上留名的人,除了所谓“时势造英雄”之外,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莫不是有着超过常人心智的家伙,幸运儿或可幸运一时,却绝不可能凭借幸运安然几十年。

在老罗眼中,眼前这个李德明就是个心智很不一般的家伙,虽然还不够老辣,却有着足够的韧性,先前败在自己手中并不说明什么,只是被眼界经验还有未知打乱了手脚而已。

老罗没有收集名将的癖好,至少没指望有人对自己叩首垂拜,却是真切希望能给这方土地上出类拔萃的自己人换换脑子,眼下的李德明就是他做的一次试验。

说话间,老罗身后的众多将士已经开始驻扎营地——守备营的人构筑环形车垒、弩炮营的肌肉男们埋设松树炮、骑兵营的人则在挂甲换马,一切有条不紊的在筹备,无论是进攻还是驻守都不影响自家人的安定自若。

远方那个不起眼的小城突然响了几声爆响,引起了老罗身旁众人的注意。

“什么声音?是在敲鼓吗?”老罗转头问道。

“是,将主!”回话的人正是李德明,“定难军的战法承自先唐,鼓响为攻,磬响收兵。行军则配备牛角号为呼应。”

“嗯,这个时候擂鼓……卫慕氏是要进攻了?!”老罗有些不解,眼前的会州小城能够容纳五千人驻守就很不错,但是向自己这方进攻?除非守将脑子进水了。

“不,将主……主将出营也是要敲鼓的,应该是干木朵见到了卫慕乙黑,他们要出城来了。”李德明脑门上的汗都要滴下来了,这个罗某人率军独有一套,但却不清楚东方的军伍习俗,真的不知道他的军中操范是从哪里传承来的。

好吧,老罗清楚自己可能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有点尴尬的抹了抹额头并不存在的汗水。

连续的短促湍急的鼓点声响起,会州城的厚重大门哄然大开,一个骑兵百人队从里面涌了出来,为首的可以看出是个身材魁伟留着花白长须的主将,那人与守在城下的干木朵李明义二人交谈了几句,就带着手下百多人冲着老罗这方骑行而来。

“是卫慕乙黑将军,他们应该是看了我的信件过来的,将主!”注目看了所有的动静,李德明提醒道。

“那个留着长胡子的是卫慕乙黑?”老罗轻伤问道。

“哦……”距离超过三千步,还能看得清?李德明惊愕之后下意识的说道:“卫慕将军确实留着长胡子。”

“嗯……”沉默的看了一会儿远处过来的会州骑士们,老罗提高声音吩咐了下去。“奥尔基,挑选一百亲卫,离阵三百步,随我出迎!李将军和我一起去!”

很显然从会州城内涌出的人不可能有攻击的想法,凭借老罗身后的大队人马,别说一个小小的白人队,即便万人骑兵也不会放在眼里,更何况,方圆不过五里的区区会州城,能有多少人力?

值得老罗看重的只是李德明口中评定为“忠勇”的卫慕乙黑!

——————————————————————————————

①李德明口中的伯父,指的是李继棒,李继迁的同族兄长,曾在李光睿死后继承定难军节度使的职位,只是同时面临赵宋的压迫和族人的不认可,选择亲去汴京表达诚意,后被赵宋皇帝扣留宋境。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事情,定难军从九世纪晚期880年李思恭(鲜卑拓跋)开始就变成了拓拔李家的囊中之物,沿袭脉络是李思恭-李思谏-李彝昌-李仁福-李彝超-李彝殷-李光睿-李继筠-李继棒-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这当中李光睿死后,李继筠和李继棒都只做了不到两年的定难军节度使,其中的原因已经难以考证,不过继李继棒之后,原本作为银州防御使的李光俨一系异军突起,李继迁则顺势成为定难军节度使,猜测应该是家族旁系和直系的争端导致。

所以,文中李德明的说辞不过是遮掩家丑,把责任都推给赵宋朝廷。

②光义皇帝,指宋太宗赵光义。李德明的这种说话的方式并不合乎东方的礼节,按照当时的礼仪,应该是称作“太宗皇帝”这种把谥号加在前面的提法,而不是直呼其名然后加个皇帝称呼,不过李德明的这种说法是表明对赵宋的排斥与愤怒,同样也是对罗开先的有意试探。

………………………………………………………………

附:城市大了真的很麻烦,堵车加意外,想做点什么事都会比较烦,这两天有事外出,去了几个朋友介绍的公司,几乎是绕着京城兜了两个圈,里程还是以百公里来计数的。

抱歉晚了点,感谢书友“li小李老四”“wadexun”“kgb136”的点币打赏!

第八十六节 谈话(中)第九十三节 魔窟?宝藏!(下)第五十三节 守战(下)第六十节 换人,开打?第四节 装傻的第九十二节 秦大将军(下)第二十二节 糊涂事与精明事(一)第九十一节 倒计时(一)第四十三节 触战第四十五节 进程与秩序第九节 总结、计划与改造第七十二节 决断第三十六节 收服第七十三节 刑罚第一百二十五节 雪色,血色(六)第四十五节 进程与秩序第一节 统万城外第五十九节 艰难的沟通第十九节 亚历山大港的酒馆第七十四节 交心第二十九节 埃尔祖鲁姆修整第七十一节 筹备关于空间戒指的毒素问题第三十七节 我送你一千色雷斯人第八节 赫尔顿的消息第二十二节 克里特岛上第十九节 李德胜与贾仁(上)第三十六节 情报与决策(三)第二十一节 战利品第九十节 夜宴第六十五节 交流(四)第六十五节 安排第九十七节 比拼之后(下)第四十节 收宫(一)一百二十七节 后续与秦翰的突然到访第三十四节 情报与决策(一)第三十四节 战前第六十五节 安排第二十六节 童子营的常态第四十七节 偷战(三)第一百零九节 杜衍入庄院第一百零七节 最后的整编与筹备第八十节 巴格拉特三世写在百万字之后第三十九节 应对第五十节 郑三七(上)第一百零六节 寻仇(三)第十八节 欣慰第八十三节 回归希尔凡第四十五节 见闻(三)第四十四节 收宫(四)第四十七节 偷战(三)第二十九节 雅典海岸上的谈话第九十节 筹备第九十三节 倒计时(三)第七十五节 向北第四十九节 种子第一百零三节 买买买第三十六节 收服第二节 人潇潇第三十节 信任与信念第一百一十四节 开拔第七节 添乱的第十二节 转变第三十三节 悬崖与异人第九十五节 初雪(上)还是继续前行吧第五十一节 问题与细节第六十七节 涟漪(七)卫慕家父与子第十节 铁锤与核桃第五节 薮猫花彪第十二节 转变第十四节 商业大臣第三十九节 人心(上)第十三节 杀与罚(下)第四十四节 离开雅典第五十节 中场(下)第四十一节 工匠营内第一百零七节 阴影(下)第四十四节 收宫(四)第三十八节 长谈(上)第七十三节 卫四郎与丁老怪(下)第三十四节 情报与决策(一)第五十五节 雪夜(下)第十一节 主动权第八十三节 探问(下)第一节 天山脚下(上)第一百零七节 阴影(下)第二十九节 杀与罚(下)第十四节 安卡拉的赫克斯第二十一节 关于众神的讨论第五十二节 争议(上)第四十五节 李继冲的建议(下)第十六节 夜议(二)第四节 还是非洲第六十九节 涟漪(九)环州城内第五十四节 伤兵第二十七节 迫不得已的谈判(下)第五十节 郑三七(上)第六节 夏州议(下)
第八十六节 谈话(中)第九十三节 魔窟?宝藏!(下)第五十三节 守战(下)第六十节 换人,开打?第四节 装傻的第九十二节 秦大将军(下)第二十二节 糊涂事与精明事(一)第九十一节 倒计时(一)第四十三节 触战第四十五节 进程与秩序第九节 总结、计划与改造第七十二节 决断第三十六节 收服第七十三节 刑罚第一百二十五节 雪色,血色(六)第四十五节 进程与秩序第一节 统万城外第五十九节 艰难的沟通第十九节 亚历山大港的酒馆第七十四节 交心第二十九节 埃尔祖鲁姆修整第七十一节 筹备关于空间戒指的毒素问题第三十七节 我送你一千色雷斯人第八节 赫尔顿的消息第二十二节 克里特岛上第十九节 李德胜与贾仁(上)第三十六节 情报与决策(三)第二十一节 战利品第九十节 夜宴第六十五节 交流(四)第六十五节 安排第九十七节 比拼之后(下)第四十节 收宫(一)一百二十七节 后续与秦翰的突然到访第三十四节 情报与决策(一)第三十四节 战前第六十五节 安排第二十六节 童子营的常态第四十七节 偷战(三)第一百零九节 杜衍入庄院第一百零七节 最后的整编与筹备第八十节 巴格拉特三世写在百万字之后第三十九节 应对第五十节 郑三七(上)第一百零六节 寻仇(三)第十八节 欣慰第八十三节 回归希尔凡第四十五节 见闻(三)第四十四节 收宫(四)第四十七节 偷战(三)第二十九节 雅典海岸上的谈话第九十节 筹备第九十三节 倒计时(三)第七十五节 向北第四十九节 种子第一百零三节 买买买第三十六节 收服第二节 人潇潇第三十节 信任与信念第一百一十四节 开拔第七节 添乱的第十二节 转变第三十三节 悬崖与异人第九十五节 初雪(上)还是继续前行吧第五十一节 问题与细节第六十七节 涟漪(七)卫慕家父与子第十节 铁锤与核桃第五节 薮猫花彪第十二节 转变第十四节 商业大臣第三十九节 人心(上)第十三节 杀与罚(下)第四十四节 离开雅典第五十节 中场(下)第四十一节 工匠营内第一百零七节 阴影(下)第四十四节 收宫(四)第三十八节 长谈(上)第七十三节 卫四郎与丁老怪(下)第三十四节 情报与决策(一)第五十五节 雪夜(下)第十一节 主动权第八十三节 探问(下)第一节 天山脚下(上)第一百零七节 阴影(下)第二十九节 杀与罚(下)第十四节 安卡拉的赫克斯第二十一节 关于众神的讨论第五十二节 争议(上)第四十五节 李继冲的建议(下)第十六节 夜议(二)第四节 还是非洲第六十九节 涟漪(九)环州城内第五十四节 伤兵第二十七节 迫不得已的谈判(下)第五十节 郑三七(上)第六节 夏州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