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势如破竹

半个月之后,九江郡。

自从那一夜萧铣军趁着林士弘立足未稳猛然反杀至今,同安郡、庐江郡已经先后易手、回到了官军的统治之下。

庐江郡连攻城战都没有爆发,官军进兵时只是小规模打了两场前哨野战,在完成了对庐江郡各县的包围之后,就由新投降的张善安出面招降,说服了庐江各县贼军归降。事实上,要不是看中了张善安还可以有这点儿用处,萧铣当初都不愿意许一个都尉的官职来招降他,这种贼帅,战场上杀了之后照样可以降服他的部众,何必浪费官职呢?只是人家到底还有根据地,有地盘,那便勉为其难了。

同安郡是在庐江郡易手之后,才被官军拿下的。这里毕竟不是张善安的势力范围,而是当初林士弘亲自打下的嫡系地盘,对林士弘的忠诚度自然要高一些。只是看到庐江郡都完蛋了、自己周边所有地盘都成了官军的势力范围、而林士弘退走之后再也没有要重新派援军来增援的意思,所以同安郡的守军稍微打了几场守城战后,眼看城池破败、伤亡不少,才在绝望中投降。

然后,萧铣军彻底打通了长江沿线的交通要道——不仅是水路,因为水运航道对于萧铣军来说一直是来去易如反掌如同自家后院,这里主要是说长江南岸沿江的陆路占领区——林士弘的势力范围,也就从长江流域被赶了出去,只能龟缩退往鄱阳湖流域,以及更南方的穷乡僻壤。

武昌郡也自不用说,那是林士弘在萧铣讨伐他之前几天才攻克的,原本林士弘撤走之前,那里官军的零星抵抗都还没有来得及彻底扑灭。如今不过二十来天之后,官军又重新杀回来了,武昌郡内心向朝廷的遗老遗少们自然是“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的了。只不过这里的地方官从原本朝廷委派的那些北方人。换成了萧铣安插过来的亲信罢了。但是老百姓和士绅是不在乎这些的。

因为武昌郡这个地界,已经不属于江南道的辖区了——当初天下按照汉制分为十三州部的时候。武昌郡便是古代的江夏,是荆州的地界,而非扬州的地界——所以萧铣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没有在这里派官统治的合法性,因此只能是打个暂领的名义。将来还是要找朝廷上报的。再往西面拓展势力范围的事情,萧铣也不打算做了,现在朝廷权威依然还在,自己扮演的是大隋朝忠臣的角色。目前为止,只从乱贼攻下的“沦陷区”收复地盘才是最好的选择。

同安、庐江、武昌全部收复之后,现在剩下的突入鄱阳湖流域的最大障碍,便是扼守湖口的九江郡了。萧铣军分兵抄略收复各郡的兵马重新云集整备,即将展开对九江郡的攻略。

……

林士弘那天带着嫡系部队逃入黄山山区之后,又被来整的东阳兵追杀了好一阵子,最后疲于奔命了两天才算逃脱,又因为逃跑的时候太过仓促,军粮辎重都丢在了营地里没能带上,进入山区之后马上遇到了严重的粮荒。最后还是靠着对那些山中村落见一个抢一个的就地征粮。才算没饿死多少人,筋疲力竭跑了出来,回到鄱阳郡地界。而后听说北方还有湖口的九江郡没有失守,急匆匆带着修整好的部队重新北上准备再战一场。

虽然经过那天的一战之后,林士弘军的作战部队折损近半,如今剩下的全部防区里头可用之兵全部算上,也就十万人光景了。而萧铣军此前的绝对伤亡居然只有万人上下、而且绝大多数是可以救治的伤员,战死者不过两三千,相形之下,此消彼长,林士弘也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和官军野战的能力了。他如今敢死守九江郡。也是看在了九江郡在还没被合围之前,他的部队就已经可以来得及入城增援、然后打一场毫无花巧的硬碰硬守城战罢了。

事到如今。林士弘算是已经用血的教训认识清楚了:官军的水师优势自己是绝对没有能力对抗的。官军想的话,那么在沿江沿湖的战斗中。他们随时可以通过水路包抄自己的后路。这不是说江西兵水性比江东兵差,而是农民军的物质条件决定了他们能够使用的战船太过惨不忍睹。自古相对于陆军而言,海军都是需要长期积淀的技术兵种,如果没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光靠士兵的勇敢和武艺高强要想取胜,无疑是白白送死。

林士弘甚至想到了,若是九江郡再失守之后,只要鄱阳湖的湖口被官军打开了,那么官军便是可以从水路杀入湖中四面开花,到时候鄱阳湖沿岸各处郡县,官军想打哪儿就打哪儿,而林士弘军自身只能坚守其中一个点,其余地盘必然全数陷落——因为林士弘军到时候就失去了内线作战的兵力调度优势,无论他们把重兵集结在哪个郡,官军都可以大大方方绕过这个郡,去挑别的软柿子捏。

萧铣好整以暇地带领大军来到九江的时候,看到的便是一座集中了至少七八万农民军严防死守的坚城。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如果算上临时把城内百姓强拉壮丁拉进来担土运石帮着修葺城墙的人手的话,总数达到十万人都有可能。这已经是林士弘能够抽调出来的最大限度的守城兵力了,毕竟他还有别的广大的疆域需要巩固,剩下起码七八个郡以上的地盘,总共只留下两三万战兵防御,已经薄弱到了极点。

一打听到林士弘军的守城兵力之庞大后,萧铣的第一反应便是马上迂回圈地,咱避实击虚,看看有没有别的捡漏的可能性,然而斥候哨船纷纷派出去之后,不过两日就都来回报了,带给萧铣一些不怎么好的讯息。

“想不到林士弘这厮倒还有三分脑子,居然知道用沉船和木桩设置暗礁、截断湖口航道,看来不拿下湖口的城池的话,是没工夫腾出手来清理航道让战船通过了。可惜,白白浪费了一个圈地的机会。”

萧铣叹息完毕。思忖半晌,觉得果然还是应该把火药兵器的第一次,浪费在林士弘身上了。而且如今的九江郡局面很明显,农民军都被死死围困在城内。城破之日想来也没什么人可以逃得出去,自己拿这座城池开刀实验新式武器,想来泄密的几率也会降到最低。练兵的同时,还能让先手优势继续保持一阵子,何乐而不为呢?

……

九江郡既然是一个郡,显然不可能只有一座城池.事实上,哪怕仅仅是为了扼住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那好歹也要两座县城:东岸、西岸各自一座才能实现。九江郡的郡治是在西岸。城池防御设施也最为坚固,东岸的县城就相对残破一些,显然没法对官军形成有效的阻滞。

萧铣军一边清除九江城的外围防御设施,诸如填平陷坑壕沟,一边清扫掎角的卫城、郊县,不过十日功夫,就把林士弘打算固守的九江郡蚕食到只剩中央那座孤零零的坚城了。不过九江城因为也是多面环水的有利地形,所以要彻底围困还有难度。在林士弘以沉船营造的暗礁阻断航道的情况下,官军的船只要想进入鄱阳湖根本不可能,林士弘军也就可以凭借他们原本根本不被官军看在眼里的小船运输物资、沟通消息。

甚至萧铣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林士弘军最后撑不住的时候,林士弘肯定还会从九江城东面或者南面的水门坐船逃命,直接进入茫茫鄱阳湖。让人无法追击。

幸好萧铣并不害怕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那么林士弘已经失去了根基膏腴之地,剩下的地盘都是赣南山区穷乡僻壤。到时候仅仅留下林士弘这个贼头,不但不能构成威胁,还能够给萧铣当成养寇自重的靶子来用,让自己拥兵扩军的理由显得更充分,也让自己继续深入控制那些原本属于江南道范围、但并非萧铣直辖的地盘的行为显得更有利。

既然不怕贼首逃跑,萧铣自然不会等鄱阳湖口的清障工作完成、官军水师可以进入鄱阳湖后再组织强行攻城了,给敌人一条逃跑的路子。说不定还能防止敌人因为无路可退做困兽之斗背水死战呢。外围防御清除后,戏肉很快就上演了。

萧铣军首先尝试的便是坑道作业——虽然已经打了使用火药爆破攻城的主意。穴地挖点坑道还是不碍事儿的,因为就算要使用火药爆破。也得先把火药埋到城墙根下头不是?与其用巢车顶着滚木礌石作业,不如挖挖坑道。

可惜的是,坑道作业一开始就失败了,还浪费了两天时间,原因也很简单:九江城地形太低、地下水太丰富,稍微一挖,就处处冒出地下水,甚至有些地下水脉是和鄱阳湖或者长江相通的,所有坑道都只有被淹没一种下场。

用不了坑道了,只好重新上冲车和巢车。萧铣军的士兵们顶着巨盾版屏、以弓弩火力压制城头,同时派出了上百架巢车、十几辆冲车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城墙。林士弘军弓弩不如萧铣军强大,几个时辰的对射之后,居然空有城墙之利都没法占到优势,反而被压得抬不起头来,让萧铣军各种攻城车可以靠近城墙作业。

也亏的林士弘算是下了血本,最后居然在城头用大锅煮沸了上百锅的麻油,然后让死士以机括倾倒下来。萧铣军的巢车虽然坚固不虞被击破,但是里面的士兵纷纷不堪炙烤,溃败下来,着实因此战死了好几百个工程兵。

“混蛋!林士弘这杂碎还有两下子么——把咱的人撤下来,让张善安带来的降卒上去挖坑!告诉他,若是他的人立功帮着攻破了九江城,回头让他那个庐江郡都尉的兵源配额增加到三千人!”

萧铣唾骂了两句,很快找到了办法,让投降来的农民军炮灰兵干这种苦差,反正张善安当初带来的投降战俘有两三万人,而战后萧铣原本只打算让他保留两千人领军饷入编制,自然有的是炮灰用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了,用不掉的再拿回去当农民也不迟。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让萧铣可以放心地坚持这种用炮灰消耗的战术,那就是这个时代中原汉人文明是没有猛火油这种大杀器的,那玩意儿要到唐朝中期黑衣大食商人到达岭南广州一带、广泛和汉人贸易之后。才从南洋的苏门答腊群岛带来——那地方也就是后世印尼的巨港油田,到二战为止,日本的整个战争机器都是靠巨港油田的石油撑起来的。可见那地方浅表油层之丰富。

既然没有猛火油,战争中要用到燃油就主要只有靠麻油。而麻油是植物油,比较珍贵,如今天下饥荒如此严重,要不是林士弘在九江需要死守、几乎是穷尽了他在整个江西地区可以搜刮到的作战物资来填坑的话,肯定是耗不起这个物资的。既然如此,萧铣只要充分用炮灰消耗,很快就可以把林士弘军的火油全部浪费完。

虽然被作为炮灰使用,让张善安带来的那些战俘总归很是胆怯、士气低落。不过作为不明真相的群众么,欺骗糊弄一下总归是容易的。尤其萧铣军的攻城器械看上去卖相都还很不错,自然更加缓解了一部分炮灰的紧张——

所有的巢车,都是厚实的硬木修建,起码有半尺厚的木板子,外头甚至还包覆了两层生牛皮、并且有些还在生牛皮之间夹了两分厚的薄铁板,若非萧铣军占领区如今已经有吴郡长兴铁厂和宣城郡的姑孰铁矿源源不断以划时代的钢铁产量产出的话,别的军阀绝对拿不出钢材如此浪费。最外层的生牛皮外头,还有用陶用黏土混合的泥浆涂抹,防火防燃。所以只要不是火油泼上来的话,别的火箭、燕尾炬都是丝毫不惧的。

张善安带来的炮灰前仆后继跟着巢车上去在城墙脚下挖坑,城头也不要钱一样泼油炙烤这些作业车。双方的血腥消耗战持续了大约两个时辰,城头消耗掉了上千桶麻油之后,终于用完了这种战略物资。城墙底下的炮灰也用铁锹铲子挖出了一些深达半丈有余、直径七八尺的大坑,然后两口棺材形状重逾千斤的大家伙被埋进了坑里头,外面重新夯实了封土,只留下引线。

在两处重点攻击的城门处,作业措施也差不多。其实因为城门比城墙薄弱的多,光靠一个多时辰的猛撞和利斧砍凿就已经砸得破破烂烂了。无奈林士弘军也是动了封城死守的念头、根本没考虑将来再从这两处陆路城门出城反击或者突围,所以一开始先用简易的塞门刀车御敌。后头干脆在内侧拼命用封土加固,彻底堵死。这样一来。普通的冲车战术撞门显然已经无效,不过在萧铣军即将动用火药兵器的情况下。这些小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

林士弘亲自站在九江城西门的城头督战,高大的城楼在官军的砲石打击下已经显得有些残破。不过也幸亏官军的远程火力凶猛,让他的督战更多是站在城楼的背坡处监视,不敢太过露头。在他身边,林药师依然跟随在侧,士气心情看上去都还算过得去,可能是因为官军持续的攻城破坏作业没怎么起到明显效果吧。

不过暂时无效归无效,总不能光挨打不还手,林药师看着着急,试图劝谏说:“大哥!我军的麻油已经耗竭了,官军还在挖掘不休,滚木礌石都没什么作用啊。要不要选一些精兵死士,找军中悍将带着出去反冲杀一阵,把官军挖城的那些辅兵都给杀散了?也好就近从内部破坏那些巢车。”

林士弘唉声叹息地摇摇头:“没用的,咱军中还能有什么猛将?半个多月前那一战,官军当中如秦琼、尉迟恭、罗士信、来整等名将何等悍勇,你又不是没有亲见?萧铣这是巴不得我军出城反击呢。为今之计,还是只有死守为上,城门被拆破了,咱可以从内侧加厚堵上,总归让官军锐气消磨几日,总有转机。自古攻坚血战,围城数月半年的都有,萧铣如今才强攻不到半个月,锐气还未耗尽。”

林药师听大哥这么说了,也不好再劝。然而就在两人说话的当口,突然之间,脚下一阵巨震,城楼上檐口的砖瓦纷纷崩落。随后一声巨响,震得所有守城士兵目瞪口呆。

“怎么回事!不要慌乱!不要慌……”林士弘条件反射地试图压制住惊慌。然而还没有站稳,就感觉脚下的城楼似乎是折断了一些柱子,变得有些倾斜。他立足未稳。自个儿便跌坐在地,回过神来之后。才发现自己也被不可抑止的未知恐惧所笼罩,恰才试图镇住士兵的言语,竟然都说不出来了。

“城墙塌啦!”“林大王肯定是被天谴了!刚才某便看到一道天雷劈塌了城墙!”“两丈宽深的口子?鬼啊……”

各种嘈杂的声音,在短暂的恐惧寂静之后,重新爆发开来.林士弘也顾不得惊怒,爬起来掸掉身上的土总算是亲眼看到了那令他终生震惊的一幕。

城墙果然被炸塌了一个大口子,那一段起码矮了一丈半以上,距离城外的地面仅有七八尺高了。而他脚下城门处的惨状由于视线受阻。目前还看不分明。不过从城门洞里被炸飞出来的塞门刀车、城门木板和封土石头等碎片的分布情况,也可以想见那里发生了何等恐怖的事情。

“天诛林士弘!大隋必胜!”城门外的官军恰到好处地爆发出山呼海潮一样的呼声,随后发动了迅猛的攻势,各种远程兵器不要钱一样对着缺口处猛烈覆盖了几分钟,然后各种身着重甲的士兵们沿着城墙缺口的缓坡和城门炸烂后的残骸杀了进来,迅速与林士弘军展开了巷战。

反观林士弘军,士气的低落和极度的混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很显然这些人类史上首次火药兵器投入作战的受害者,根本来不及反应过来。甚至于战后萧铣都觉得把火药兵器的第一次浪费在这些鱼腩身上真是浪费。

“大哥!已经守不住了!咱还是从东门入鄱阳湖速速退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大不了退到豫章郡,然后……然后……”林药师第一个回过神来。也顾不得体面,立刻劝说林士弘逃跑,可惜说到后来自己也有些语无伦次。无法自圆其说了。

“然后还能如何!等萧铣再杀到豫章郡的时候,咱再逃到山里去么?”

“大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萧铣这厮不可能没有野心,留着咱,肯定还是有用的啊!”

也许是林药师最后这句话点醒了林士弘,也许是因为林士弘骨子里天生有一股贪生怕死的韧劲儿——历史上的江西军阀林士弘,可是在他的老邻居、一直压着他打的湖南军阀萧铣被李渊的侄儿李孝恭灭了之后,收拢萧铣军的残部,继续和李孝恭周旋了许久。等到他在赣北的老巢被李孝恭端了之后。继续逃进赣南、闽南之间的山区躲避,最后是染了热带病而死。以至于后世史书上评价林士弘都说他是“赵佗之属”。

赵佗何许人也?南越武皇帝是也。是当初秦朝南征百越的副帅,在楚汉争霸天下之后。汉高祖刘邦依然奈何赵佗不得,任由他在南疆烟瘴之地自立。史书以赵佗比拟林士弘,可见这人就算打仗不咋的,但是生存能力当真非同小可。

“罢了!带上兄弟们能撤走多少撤多少。东门外的船能装下便好,暂且封锁消息,等咱上船了之后,传令准许弟兄们自行投降,免得多做无谓的死伤,也免得溃兵夺路,掀翻了船。”

最后一句话才是林士弘的主要目的,其实这些已经注定不是他的属下的士兵死多死少他并无所谓,但是溃兵夺路时如果船不够多的话,都争着上船肯定会造成超载沉没,逃命达人林士弘怎么能不未雨绸缪想到这一点呢?

仅仅半柱香的功夫之后,九江城的攻城战就已经转化为巷战了。随着入城通道的打开,萧铣麾下的官军已经不需要靠短兵刀盾手独力担任攻坚苦战,重甲长兵的勇士投入之后,一边倒的惨烈厮杀便进一步升级了。

林士弘军虽然是守城的一方,但是人数其实反而比攻城的萧铣军有优势,可惜巷战从来都是大兵团施展不开的场合,这种局面下,精兵远远比人数众多的杂兵更有用,何况是一群已经被惊吓和天谴吓得魂不附体连三成战斗力都发挥不出来的杂兵呢。

……

三个时辰之后,烟火渐熄的九江城内,数万之众的农民军降兵如同牲口一样被一连串地捆起来清点人数、安排去处,杀戮已经平息了下来,官军四处搜捕林士弘,但是多方消息都证明那家伙在城破之前从鄱阳湖岸边的水门坐船逃跑了,至于是逃去鄱阳郡还是豫章郡,抑或是湖东岸的那些穷乡僻壤,无人得知。

攻城的将领个个有些丧气,又觉得有些对不住萧铣的信任,却只有萧铣本人很是坦然,一副反过来安慰众将的样子。()

ps:虽然六千五,但还是懒得分章节了。反正数据对我没啥用。

最近还看到有弟兄们在投月票,不忍心大家白白浪费了。能够卖掉的就卖掉吧,回本几块钱的看书成本也好是不。月票给这种烂作,也是白瞎了。

将来咱准备好好写一本神作的时候,自然会跪求的。就当是先存下了。

当然不愿意存的,也没办法,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唉。

第70章 飞来横祸第88章 婚变危机第65章 试船第87章 工程艺术第50章 萧太阁之中国大回转第13章 人不惹祸祸自来第83章 基业初成第7章 得见第46章 棋高一着第47章 岂得羁縻女丈夫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4章 人走茶凉第16章 兵分两路第59章 首恶第66章 一种二熟第38章 神转折第28章 盗贼蜂起第40章 百万大军伐高丽第35章 苛政猛于虎第16章 表妹的秘密第26章 淘金遗珠第52章 江都决战第11章 始毕可汗的决断第8章 尘归尘 土归土第5章 论持久战第24章 漕运迫迁都第86章 贯通江河第30章 途遇海寇第90章 忍辱负重第23章 血染桑干河第58章 体察民情第7章 救回来一个脑残第63章 瞎了狗眼第90章 忍辱负重第22章 吴中豪侠第63章 平淮何须十万兵第36章 两淮贼情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32章 平定江西第45章 千载难逢第26章 今科头名第11章 将门子弟第37章 太原阴云第36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第8章 心病第8章 新三皇时代第54章 顺水推舟第55章 摆平后院好出京第42章 焚薮而畋第1章 辽东城下第45章 不好声伎第52章 江都决战第34章 杨广南下第44章 反心萌发第17章 三方推演第25章 把柄在手第89章 为逼生为逼忙第37章 最昂贵的皮条第三十 掌血战杀贼第45章 败中取胜第52章 江都决战第11章 始毕可汗的决断第44章 曾母逾墙第44章 曾母逾墙第48章 苦肉计第60章 白苏扼腕第26章 裴家使命第91章 验收回京第42章 议取平壤第10章 侥幸过关第42章 创造谋反温床第6章 沧浪客第2章 震惊的土鳖第46章 谋反前夜第19章 清平干济第23章 京师见闻第56章 不带走一丝云彩第28章 只要胜利就很好第35章 苛政猛于虎第29章 花开两头第56章 不带走一丝云彩第31章 泼天大祸第45章 败中取胜第36章 因祸得福第5章 乘桴浮于河第59章 首恶第9章 预料中的糜烂第22章 尽释嫌疑第35章 时间差第44章 招降秘计第35章 苛政猛于虎第3章 迎战许绍第55章 摆平后院好出京第100章 变天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板第18章 虞世南第63章 平淮何须十万兵第3章 不要钱一样的大杀器第9章 无缝天衣第77章 坦白从宽
第70章 飞来横祸第88章 婚变危机第65章 试船第87章 工程艺术第50章 萧太阁之中国大回转第13章 人不惹祸祸自来第83章 基业初成第7章 得见第46章 棋高一着第47章 岂得羁縻女丈夫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4章 人走茶凉第16章 兵分两路第59章 首恶第66章 一种二熟第38章 神转折第28章 盗贼蜂起第40章 百万大军伐高丽第35章 苛政猛于虎第16章 表妹的秘密第26章 淘金遗珠第52章 江都决战第11章 始毕可汗的决断第8章 尘归尘 土归土第5章 论持久战第24章 漕运迫迁都第86章 贯通江河第30章 途遇海寇第90章 忍辱负重第23章 血染桑干河第58章 体察民情第7章 救回来一个脑残第63章 瞎了狗眼第90章 忍辱负重第22章 吴中豪侠第63章 平淮何须十万兵第36章 两淮贼情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32章 平定江西第45章 千载难逢第26章 今科头名第11章 将门子弟第37章 太原阴云第36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第8章 心病第8章 新三皇时代第54章 顺水推舟第55章 摆平后院好出京第42章 焚薮而畋第1章 辽东城下第45章 不好声伎第52章 江都决战第34章 杨广南下第44章 反心萌发第17章 三方推演第25章 把柄在手第89章 为逼生为逼忙第37章 最昂贵的皮条第三十 掌血战杀贼第45章 败中取胜第52章 江都决战第11章 始毕可汗的决断第44章 曾母逾墙第44章 曾母逾墙第48章 苦肉计第60章 白苏扼腕第26章 裴家使命第91章 验收回京第42章 议取平壤第10章 侥幸过关第42章 创造谋反温床第6章 沧浪客第2章 震惊的土鳖第46章 谋反前夜第19章 清平干济第23章 京师见闻第56章 不带走一丝云彩第28章 只要胜利就很好第35章 苛政猛于虎第29章 花开两头第56章 不带走一丝云彩第31章 泼天大祸第45章 败中取胜第36章 因祸得福第5章 乘桴浮于河第59章 首恶第9章 预料中的糜烂第22章 尽释嫌疑第35章 时间差第44章 招降秘计第35章 苛政猛于虎第3章 迎战许绍第55章 摆平后院好出京第100章 变天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板第18章 虞世南第63章 平淮何须十万兵第3章 不要钱一样的大杀器第9章 无缝天衣第77章 坦白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