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根据地

萧铣与姑母、表妹告别,带了沈光和独孤凤俩跟班保镖出京归任。行了数日,在洛阳等到了处置完并州的生意产业后来和自己会和的武士彟,然后走陆路到宿州,换上一直住在宿州等自己的从人,然后乘来去迅捷的车轮舸重返江东。

萧铣一行人中,只有武士彟是北方人,而且是新归附萧铣的马仔,所以自然是第一次见到车轮舸这样的静水航行快船,开始时看得惊诧不已,觉得此船竟然日夜换人蹬船可以行三百里之多,着实匪夷所思,只可惜相对于人力消耗来说运载量不大,不然用来经商的话肯定能获巨利。

走到二月初三,众人便回到了杭州——虽然萧铣如今得到的新任命是扬州水曹佐史,按说这个职务是要去扬州交割上任的,但是因为他的钱塘县令需要先卸职,所以只能先回一趟杭州,与新人县令把钱粮人事的账目统统交割清楚。

新任钱塘县令也是老熟人,便是去年给萧铣打副手的县丞陆鸿鸣了。因为萧铣修河有功,带掣着杭州本地不少官员都在年底吏部的考功中得了上等考绩,县丞陆鸿鸣便是因为辅佐之功,就地转正提拔成了县令,相当于是从正八品跳过从七品,直升正七品,喜得陆鸿鸣心中对萧铣着实感恩戴德。

若不是因为要给萧铣空降过来腾位子,原本的钱塘县令是不会出缺的,少不得还要留任好多年。结果为了给萧铣镀金——当然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二代来镀金,毕竟萧铣也是干出了真正的功绩的——钱塘县令的位置被腾出来,让萧铣坐了一年,谁知一年之后又高升,才便宜了陆鸿鸣。

……

钱塘县衙,接风宴上。陆鸿鸣举盏劝酒,口中美言不断,堂下请来诸般舞伎助兴,极尽招待之能事。

“唉,陆某在杭州,做官从曹佐到主簿,从县丞到如今县令,也见过十几年了,前前后后送走四任县尊,就没见过官声如萧大人这般好的——不是咱说,前年秋天,萧大人来接任的时候,还认下了两千石的常平仓亏空。要某说,萧大人若是依照常例,也留下这么些账目让陆某将来去平,陆某也就认了,可是萧大人偏偏不,高升走人,居然粮账户调丝毫不差,真是前所未见呐。

此前历任,手头不干净不说,而且还没为百姓办过什么事儿,十几年来杭州城里该是啥样还是啥样,哪像萧大人。区区在任不满一年半,民不加赋而西湖浚、运河开、百姓饮水灌溉之苦尽数根治。”

陆鸿鸣陪着萧铣喝了一杯,一边感慨,他把这些话说出来,也是不和现场其他作陪的人生分,笼络示好地意思,另一方面也是给萧铣贴金。

“陆县令不必如此,岂不闻韩非子‘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土橐,非下也,权重也。’萧某不争,倒也不是萧某品性高洁,不过是富贵足用,看不上这些败坏名节的蝇营狗苟小利罢了。”

“照啊!萧大人真可谓是当今之古人矣。”陆鸿鸣一副悠然神往的样子,倒也不是作伪,而是今日才觉得见识到了累世簪缨的诗礼名门气度。

列位看官可别小看了这一句赞誉。在独尊儒术的年代里,在孔夫子看来,越是末世越是礼崩乐坏,天下最美好的时代就是“三代之治”。所以赞美一个人是“当今之古人”,那就相当于是赞美可以媲美上古圣贤了。

萧铣笑纳了陆鸿鸣的赞誉,等他说完,才顺势开口:“却怕是陆县令要失望了,萧某恰才不过是说不屑于搜刮那些来自百姓的钱财,却没说不打算将来自己在杭州城里城外经营一些产业,不加赋于民而取私财——若是到了那一天,却不知陆县令会不会觉得萧某可憎。”

“哦?萧大人这是看上了什么营生?莫非是做些丝茶、田庄?不介意的话,陆某倒是想打听一二。”

“萧某如今得了朝廷特许,在扬州水曹任上,可以督办经营漕运往来,想着江南丝茶在北地价值颇丰,故而想自己在城外买些荒地,垦荒经营田庄。”

这话听在陆鸿鸣耳中,却是颇不以为然,便劝说萧铣:“怎么,只是要荒田?丝茶生意不比粮米,要想产出,从荒田开垦做起,只怕要有些年头呢——稻麦等物,只要田亩垦熟了,次年种下去,便有收成。而丝茶生意,需要的是桑树、茶树。种树不比种粮,哪怕田亩熟透了,还要三年五载才有出息。若是求财,不如从人手中购买熟田才是啊。以萧大人在钱塘县内的威望,只要您开口,想来各方乡佐豪绅也都是愿意割爱一些肥田美宅的。”

萧铣对于劝说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坚持说:“萧某说了,不愿与民争利,只想为民创利,赚的多少那是不在意的。其实只是希望开江南河北段乃至邗沟时,若有官中钱粮不济的时候,私产能够接济其中一二便可以了。若是陆县令觉得不方便为萧某办理,那萧某也不强求。”

“不麻烦不麻烦!方便的很。萧大人真是高风亮节,为朝廷主持河政,居然还有想着朝廷钱粮不足时拿私财接济周转的,下官真是不知如何崇敬是好了。萧大人尽管开口,看上了哪片地方,某这便去办。”

“来人,取本县舆图来。”萧铣霸气地一挥手,自有户曹佐条件反射一样取了图册来,虽然按说喝这顿酒的时候萧铣在钱塘县的职务已经卸任了,但是架不住他的威望已经让下面的小吏习惯了。展开舆图后,萧铣指点江山一般信手一指:

“这儿,还有这儿,从西湖西北面的将军山往外,再往西、往北,一直到西溪河、东苕溪、南苕溪围拢的地段。萧某去年治水时看了,原本都是沼泽湿地,绝无田亩,后来为了给西湖寻一源头活水,让县里民夫治理了那些沼泽,填沟浚河,那儿才略有可观。萧某的意思,便是把那些地方包下,垦作桑田,将来自然依法向朝廷缴纳户调。

另外,除了这一处用于种桑养蚕外,萧某还看上了西湖西南边龙井山一带的荒山、直达九溪、富春江边。这些地方,按照本县籍册,如今也并没有民户民田。萧某从太子那里得知,如今朝廷利用义成公主与突厥和亲之利好,极力推动突厥及其余北狄胡人饮茶之俗,而且已经略见成效,将来我大隋边榷贸易卖给突厥、高丽、吐谷浑等茶叶定然会激增。虽然富春江边那些山地不宜种植稻米粮食,却也可以种茶。只要朝廷愿意将来对这些田亩以山田标准课税,某便愿意包下。”

陆鸿鸣的眼神随着萧铣的手指头上下翻飞,几乎要看得呆了。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有人买地圈地是直接在大地图上比比划划的——常人圈地,哪怕是一方豪绅乡佐,最多拿着本乡的土地籍册和户曹的小吏斤斤计较而已,哪有拿县城甚至州郡的大地图的?

“这这这……从西溪河下游到东苕溪,这东西之间怕得有四十里地呢,南北也有十几里宽。总数怕有……20多万亩吧?南边龙井山、五云山虽然难以统计,只怕也不下于这个规模,这也太大手笔了吧。”

“怎么,陆县令这就舍不得了?”萧铣拈起一颗梅子,脸上佯笑着。

“那哪能呢,既然是萧大人开口,而且又是荒地,断没有舍不得的,某只是觉得要是真圈了那么多,而实际上又种不了,将来朝廷按此计税,那不是反而赔补出来了么。”

萧铣摆手示意无妨,只是强调了一下在计税面积方面的讨价还价:“某既然吃下了,定然有把握完成朝廷赋税,这些地方在旁人眼中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荒地,某却有办法尽快生利——不过,西溪河周遭本是沼泽,经过疏浚治理,干燥排水的田亩也不过半数,还有半数是水面,这些水面,不该计入朝廷的计税籍册吧?南边龙井山、五云山知道九溪,其实也就九溪溪畔可以开辟茶田,真正深山险峻之处,如何得用?某只要朝廷如实入册便好。”

陆鸿鸣擦着汗水,忙不迭地应承:“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这些方面,自然不会占萧大人的便宜。按照朝廷度支律令,萧大人也是熟络的。民间垦荒田亩,若为课田、露田,其始三年免税,此后两年半税;若荒地垦作桑田,则增五年为成树之期,即免税八年、此后两年半税。办理籍册时,按照五年应税总额,百取其三为契,百取其五为勘丈之费——这百取其三的契税,是无论登记造册新田还是买入他人民田都要缴纳的,这勘丈之费,则是新田独有……”

“这些某都知晓,若是可以,那便估个价吧。”

陆鸿鸣马上让户曹佐屁滚尿流地先来估算。要说实际丈量清楚,那就是大工程了,肯定等不及,所以只能是按照地势随便估计一下而已,而且还要尽量往少里计税算钱。大约过了足足几顿饭的功夫,钱塘县户曹佐才磕磕巴巴地汇报说:

“二位大人,经计点,南苕溪、东苕溪、西溪河等块围拢及河沿两里内地块,计东西最长四十六里、均长四十三里,南北最宽处二十一里,均宽十九里。总计面积三十一万四千亩有奇。折去水面五成,并除阡陌、垄丘,实计十四万亩整。水咸土碱,当为下田。

龙井山、五云山、九溪等处,群山总面积二十五万五千亩有奇,去河谷、峰岭等不可开采、保留用地,可垦田计八万亩,灌溉不易,亦当为下田。而且此间还有一些麻烦,便是大人划下的东苕溪边一些地块已经算是余杭县境内,本县只怕无权管辖。同理龙井山、五云山地块的最西南边,也已经进入富阳县境内……”

小吏胆小不敢大包大揽,陆鸿鸣却正在讨好旧上司的当口,自然不会被这些小事阻挠了,立刻训斥道:“这些小事,还拿来说干嘛,不拘是余杭县还是富阳县,都有本县让人去交涉,代理手续便是。你只管说正事儿:契税多少,勘丈多少,一并报给萧大人便是。”xh118

第24章 传说中的老三届第50章 萧太阁之中国大回转第19章 堂堂之战第8章 侥幸的群贼第39章 王霸之气第82章 价值洼地第62章 以战促和第96章 历史的相似第26章 裴家使命第11章 军事第二后勤第一第13章 刘备摔儿子第22章 惊天大逆转第20章 摧枯拉朽第36章 两淮贼情第61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26章 今科头名第50章 是个男人就行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21章 骁果种子第23章 貌似乌龙第39章 雕虫小技第61章 冬日琐事第36章 南北断绝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30章 图穷匕见第19章 堂堂之战第63章 平淮何须十万兵第47章 死要面子第40章 神补刀第9章 梁唐争锋第41章 丹阳宫成第22章 吴中豪侠第25章 舍身为国第18章 幕后英雄谁人知第24章 漕运迫迁都第6章 沧浪客第47章 死要面子第35章 时间差第32章 分化瓦解第77章 坦白从宽第34章 杨广南下第50章 滔天毒计第94章 风紧扯呼第97章 如愿过关第1章 鸣凤元宝第26章 困龙入海第27章 狂揽小弟第44章 曾母逾墙第6章 彼之战败,我之摘桃第22章 惊天大逆转第98章 六礼具第6章 彼之战败,我之摘桃第48章 苦肉计第7章 家大业大第56章 谈笑间第57章 上任潜规则第65章 试船第93章 狭路相逢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37章 抢到软柿子第38章 以退为进第1章 辽东城下第35章 时间差第22章 吴中豪侠第74章 更高起点第39章 王霸之气第40章 神补刀第五 卷鸡犬不留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52章 江都决战第43章 缩头乌龟第29章 浴血之夜第40章 关中易帜第14章 运粮截粮第47章 大逃杀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55章 摆平后院好出京第51章 爆种时刻第60章 缺军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18章 愣头青导火索第51章 亡国灭种第36章 两淮贼情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还第73章 完工议赏第4章 全军整编第64章 几多皇后变公主,几多公主变皇后第55章 诸事皆先关白铣第42章 创造谋反温床第19章 讨伐吐谷浑第84章 行商见闻第9章 梁唐争锋第60章 缺军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65章 试船第91章 验收回京第42章 议取平壤第46章 谋反前夜第56章 不带走一丝云彩第38章 李建成遇险
第24章 传说中的老三届第50章 萧太阁之中国大回转第19章 堂堂之战第8章 侥幸的群贼第39章 王霸之气第82章 价值洼地第62章 以战促和第96章 历史的相似第26章 裴家使命第11章 军事第二后勤第一第13章 刘备摔儿子第22章 惊天大逆转第20章 摧枯拉朽第36章 两淮贼情第61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26章 今科头名第50章 是个男人就行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21章 骁果种子第23章 貌似乌龙第39章 雕虫小技第61章 冬日琐事第36章 南北断绝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30章 图穷匕见第19章 堂堂之战第63章 平淮何须十万兵第47章 死要面子第40章 神补刀第9章 梁唐争锋第41章 丹阳宫成第22章 吴中豪侠第25章 舍身为国第18章 幕后英雄谁人知第24章 漕运迫迁都第6章 沧浪客第47章 死要面子第35章 时间差第32章 分化瓦解第77章 坦白从宽第34章 杨广南下第50章 滔天毒计第94章 风紧扯呼第97章 如愿过关第1章 鸣凤元宝第26章 困龙入海第27章 狂揽小弟第44章 曾母逾墙第6章 彼之战败,我之摘桃第22章 惊天大逆转第98章 六礼具第6章 彼之战败,我之摘桃第48章 苦肉计第7章 家大业大第56章 谈笑间第57章 上任潜规则第65章 试船第93章 狭路相逢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37章 抢到软柿子第38章 以退为进第1章 辽东城下第35章 时间差第22章 吴中豪侠第74章 更高起点第39章 王霸之气第40章 神补刀第五 卷鸡犬不留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52章 江都决战第43章 缩头乌龟第29章 浴血之夜第40章 关中易帜第14章 运粮截粮第47章 大逃杀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55章 摆平后院好出京第51章 爆种时刻第60章 缺军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18章 愣头青导火索第51章 亡国灭种第36章 两淮贼情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还第73章 完工议赏第4章 全军整编第64章 几多皇后变公主,几多公主变皇后第55章 诸事皆先关白铣第42章 创造谋反温床第19章 讨伐吐谷浑第84章 行商见闻第9章 梁唐争锋第60章 缺军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65章 试船第91章 验收回京第42章 议取平壤第46章 谋反前夜第56章 不带走一丝云彩第38章 李建成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