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刁难(六)

林宣汐寻了椅子坐下,把弘盼放在他的膝头。从袖笼之中抽出手绢,递给了弘盼,“额娘怎么会怪你,别哭了。你让伍嬷嬷都担心了。”

弘盼用手绢擦了眼泪,才抬起头孙悟空大闹异界。眼眶和鼻头还是红彤彤的,睫毛上挂着没有滴落的晶莹的泪珠,长长的睫毛轻轻闪动,泪珠滚落到了脸颊之上,李筠婷的拇指滑过他的脸颊给他抹去了泪珠。

李筠婷从弘盼的手中拿过帕子,给他擦脸,“哭得这么委屈,怎么了?现在不是有额娘陪着你吗?”搂着弘盼,因为抽泣,这会儿弘盼打嗝,李筠婷拍他的背部。“刚刚还一直站着,昨儿是不是跪久了?”轻柔的吻落在弘盼的额头上,伸手揉着弘盼的膝盖,“膝盖伤着了?”

“我不知道。”弘盼略过了第一个问题,抓着李筠婷的衣裳,闷闷地说道,昨个膝盖虽然上了药,此时李筠婷的碰触还是有些涨疼,接着开始回答后面的问题,“您脸色不好看,不想让您受累。昨日里你走了之后,我就打定注意惹福晋和阿玛生气,让我过来陪着你。阿玛不想我过来,我就跪在书房门口。后来福晋也来了,在书房内和阿玛说了几句,最后我便被许了可以过来。”

“这次也就罢了,何苦来哉,若是跪废了腿,可有你哭得。”李筠婷点了点弘盼的额头。

弘盼摇摇头说道:“他不会的,就算是再恼怒,也不能让我跪废了腿,说不过去。他又是爱面子守规矩的。”

李筠婷扑哧一笑,“可巧福晋也不想你在府中,全了你的念想。”

弘盼想了想,虽然依旧难过也有些得意,“可不是。”接着仰着头问道:“那您呢?”手中抓着李筠婷的衣襟,心中紧张。“我跟着您在庄子里,可否全了您的念想。”

“你在府中是好的,福晋不会亏待你。”李筠婷顿了顿接着说道,“过来了也好,额娘怎会怪你。”

“额娘的脸色很苍白,”弘盼小声说道,“您也很在意阿玛…福晋把你赶出来,您很难过?我应当在府中帮着您回去。”想了想又说道,“如果是唤作是瓜尔佳格格或者其他几个格格,都会这样的。她们受不了阿玛的震怒。我惹了阿玛生气,也会牵连到您,让阿玛不喜您。”

李筠婷失笑着摸了摸弘盼的额头,新生的青色发茬有些扎手,“除了脸色不大好看,你觉得我很难过?”

弘盼看着李筠婷,诚实地摇摇头。

李筠婷说道:“额娘不喜欢紫禁城,也不喜欢雍亲王府,在塞外的时候,便很好,现在庄子里清静,又不会被福晋等人为难。这件事你看得明白,不论是府中的几个格格,又或者是福晋,都不愿意被你阿玛冷落。后院之中的奴才都是踩低捧高的,若是你失了雍亲王的宠爱,在后院行走就艰难。额娘觉得没人过来反而清静,这辈子,吃喝过得去也就罢了,其余的并不求。若……当年的选秀也不会参加。”若不是原身的李雅茜有那般的要求,她也不会做了雍亲王的侧福晋。

弘盼看着李筠婷的眼,眼眸如同秋水般澄澈,说到这里很好的时候,唇角微微扬起,眼眸也带了浅淡的笑意。到后面说道若字,轻轻叹息,仿佛做了雍亲王的侧福晋并不大愿意一般。

弘盼觉得欣喜又有些难过,欣喜的是额娘对阿玛并没什么眷顾,难过的也是如此,他是两人的儿子。

弘盼的难过和委屈李筠婷看在眼里,“你可要比你阿玛贴心多了。”

弘盼眼睛一亮,刚刚那一丁点儿的难过也抛诸脑后,“我对额娘好,额娘也对我好。那我们就在庄子上,阿玛也恼了我,可以多留一会儿,我也不喜欢雍亲王府,喜欢这里。”

府邸里的福晋要多讨厌就有多讨厌。

“早晨吃过了没有?”李筠婷说道。

“跟福晋一块儿吃得,也没有吃饱。”弘盼说道。

“跟着我用一点古武天道。”李筠婷说道,“总归是庄子上,也没人盯着,日子过着自己舒心就是。”

弘盼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重重地点头。

伍嬷嬷此时见着弘盼虽然红着眼但是脸上带着笑,单手拍着胸口念了一句佛号。

东篱笑着说道:“伍嬷嬷,弘盼阿哥跟着侧福晋也是好事,侧福晋不会同他置气。”

“还愣着作甚,准备吃饭了。”

吃过了饭,弘盼打了个哈欠。“先到我房里吧,你的屋子还没收拾出来。”

若是在王府,多睡会觉也要被人说,弘盼已经体会到了庄子里的第一桩好处。

弘盼睡下之后,李筠婷到了书房,正准备翻看丹书的时候,东篱说道:“奴婢这里还保管着王爷的信件。”

“拿来吧。”

李筠婷接过信件,打开之后,书信小楷带着些许凌乱,满满都是不客气的愤怒之意,其中更是说到既然外面清静,待到年前。李筠婷看过之后让东篱点火烧掉,便没有丝毫痕迹了。

孙嬷嬷很识相连着几日都没有过来打搅,因为担心受到李筠婷的迁怒。钱嬷嬷临走前说的那些话很明显是在挑拨,孙嬷嬷生怕自己受到了迁怒。只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时常听到弘盼小阿哥的欢笑声,似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心中窦疑,却也躲着,很少出现在李筠婷的面前。

弘盼过了几天庄子上的生活,也喜欢上了这里,虽然屋里的东西不如在府中精致,入口的食材不如府中美味。但在府中见到了嫡福晋要请安,见到了阿玛要听话,这里全然是李筠婷同自己做主子,睡到日头升起也不打紧。李筠婷晚间的时候在芥子空间用灵气温养丹田,面色不弱第一日那般憔悴,看上去好了些,因为时常和李筠婷呆在一处,并不会察觉,若是许久不见李筠婷的人,见到了便会发觉还是要比之前憔悴和衰老,似乎是原本停驻的时光复又开始走动,在她的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每年的七八月,白日里火伞高张,炎热日升,今年尤甚,听说宫里头也热得不行了,用了不少冰。这庄子里的冰库存得冰并不多,虽然是炎炎夏日,角落里摆放的冰盆消缺了些暑气。

老天见怜,终于在多日酷热后的一个傍晚,降下了一场豪雨。

夏日里的晨光从窗漏了进来,轻柔舒适,撒下一室明亮。窗前大大的书案上,最外侧是景德镇白底红桃花大瓶,瓶肚一只飞鸟展翅,内侧是垒在一块儿的籍后则是一架尺高的黄梨木座嵌玉砚屏,支架上悬着数支毫笔。书案的正中是一座三彩的砚山,峰峦叠张间隐隐有生云之气,形态极其逼真。这些物件都是从库房里搬出来的,洗刷之后发现虽然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装饰屋子却是合适。

这库房里,好看的物件不值钱,只有个屏风算是古物。

李筠婷斜坐在书桌边,弘盼写满了宣纸之后,舒了一口气,“额娘,好不容易凉快了些,等会我们出去好不好。”弘盼带了些跃跃欲试。

李筠婷沉吟半晌说道:“你想去哪里?”

“听说新近有洋人在京城里开了教堂,我们去看看。”弘盼说道,“听说还有洋人的房,也要学习洋人的玩意呢。”

康熙对西洋的术学颇为推崇,皇家的课程里有西洋的术学,还教习西洋文字。若是康熙对西洋之学带着兴致勃勃,那么雍亲王则不以为然。府中虽也有从西洋运过来的自鸣钟,还有西洋宝石头面,四阿哥胤禛本身对西洋并无太大的好感,事实上,以户部为首的带头要求海禁,就有胤禛的意思在里头。

“我们换身衣裳。”李筠婷说道。

孙嬷嬷听闻李筠婷同弘盼要出去,表情微变,弘盼开口说道:“孙嬷嬷去备下马车吧非常玩美。”孙嬷嬷转念一想,原本是思过,侧福晋却同大阿哥外出,岂不是又给福晋那里递过去了把柄,脸色有些奇怪,因着两人是主子,这件事对福晋又是有利,孙嬷嬷便让人备下了马车,同时让人把消息送往了福晋那里。

伍嬷嬷给弘盼换衣裳,一边念念叨叨:“王爷让您在庄子里思过呢。”

“额娘既然无过,自然无过可思。我这个做儿子的也无从同额娘一块儿思过的道理。”弘盼声音脆生生的,“天气又好不容易舒爽,我和额娘也就在京城里走走。”

“伍嬷嬷您就放下心吧。”李筠婷浅笑着说道,“自从生了二阿哥,你也看到了福晋总是看我不惯,我就算是精心呆在院子里也会被她寻出错处,不如出去走走,也难得是个机会,同时也让弘盼开开眼界。”弘盼的眼眸弯起,额娘昨日还应了他寻个骑马的师傅,等到天气凉快了,许他外出骑马。

“您真是太宠着他了。”伍嬷嬷说道,“若不是瑞哥儿原本就乖巧,还不被你宠到了天上。”

李筠婷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身上穿着浅绿色百蝶穿花冰丝裳,缕金缠花马面裙,单髻上一只单螺并无点缀,因着苏木手里捧着的帷帽,下了马车之后,李筠婷带着帷帽,洁白的长纱遮住了她的面貌。

青石街道被昨夜的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李筠婷同车夫约定了时辰来这里再接她,之后马蹄声响起,车辙驶过青石板发出匝匝的声响。

烟灰色的尖顶教堂静静伫立,与周围的建筑并不相容,却又另一番的滋味。教堂修筑的位置在西城门不远处,没有东城门的喧哗与热闹,汉家百姓身着凉爽,在大街上走过。

进入到教堂,空荡荡的红木长桌长椅,最前方是耶稣受难十字架,有一穿着黑袍的男子在扫地。同他交流之后才知道,今日里这群传道士面圣去了。弘盼的眼里划过明显的失望,男子说道:“若是夫人和小公子对宗教或者西洋的术学感兴趣,教堂内还有一个小书局,两位若是不嫌弃,我可以带几位过去看看。”

从教堂的侧门而出,便是局里,那男子复又出去。屋子里开着窗户,坐着一金发碧眼的胖子,用着生硬的中文,让他们自己挑书。脸上挂着笑容,碧绿色的眼眸犹如上好的猫眼石。

弘盼对这个洋人颇感兴趣,自个儿跑到他面前,两人一边比划一边说话,对方还给弘盼推荐了几本书。

李筠婷见着他们说得开心,也不打搅,伸手取下了帷帽,东篱接了过来。除了东篱,苏木和柳梢都是识字的,李筠婷说道:“若是看中了,都放在一处。”自己在旁边翻看各种书籍。西洋人的书颇为有趣,李筠婷选了不少,甚至有些书还是洋文写成的也都选了下来。

见着洋人同弘盼说得认真,到后来自个儿做到了屋子的角落,翻看书籍。

柳梢和苏木选了两本画册,西洋的画风同大清的画风截然不同,和历史上中华的任何一个朝代的画风都不一样,色彩亮丽,把人画得惟妙惟肖,下面还有注释,两人便个选了一本。“你母亲的品位棒极了!”安德烈用中文英文夹杂同弘盼说道,一边用手势比划。“这些书能够很好地帮助她了解我们国家的各个方面,哦,是的,如同我说的那样,毫不夸张。”

弘盼脸上带着笑,用英文表示感谢,这也是这位外国人刚刚教给他的。

安德烈显然很喜欢聪慧的弘盼,结账的时候硬是送了他们一套羽毛笔和墨水。同时还叮嘱若是弘盼有空可以常来,他在学习语言上很有天赋,可以教导他英文。

“我可以吗,额娘?”

“当然。”李筠婷说道。

第152章 齐妃(四)第23章 归巢(二)第53章 偏院(一)第149章 齐妃(一)第118章 嫡子(七)第37章 浪起(四)第82章 宫中(二)第99章 瑞哥(二)第38章 浪起(五)第68章 进宫(六)第148章 雍正(九)第19章 破局(二)第139章 子殇(三)第7章 困境(四)第71章 宅斗(二)第139章 子殇(三)第114章 嫡子(三)第16章 缘法(四)第102章 开府(二)第148章 雍正(九)第28章 归去(四)第36章 浪起(三)第85章 上位(三)第151章 齐妃(三)第70章 宅斗(一)第24章 番外 -前世今生第95章 孕事(三)第106章 大婚(二)第24章 番外 -前世今生第146章 雍正(七)第112章 嫡子(一)第88章 错棋(三)第57章 选秀(一)第114章 嫡子(三)第133章 一废(一)第38章 浪起(五)第149章 齐妃(一)第80章 承德(八)第75章 承德(三)第22章 归巢(一)第67章 进宫(五)第4章 苦境(一)第35章 浪起(二)第20章 娇客(一)第63章 进宫(一)第85章 上位(三)第127章 刁难(七)第86章 错棋(一)第53章 偏院(一)第27章 归去(三)第63章 进宫(一)第50章 微醺(四)第15章 缘法(三)第127章 刁难(七)第13章 缘法(一)第9章 困境(六)第98章 瑞哥(一)第11章 荣华(二)第21章 娇客(二)第76章 承德(四)第96章 孕事(四)第141章 雍正(二)第73章 承德(一)第59章 选秀(三)第28章 归去(四)第106章 大婚(二)第146章 雍正(七)第2章 夺舍(二)第27章 归去(三)第89章 滑胎(一)第111章 大婚(七)第38章 浪起(五)第65章 进宫(三)第141章 雍正(二)第115章 嫡子(四)第39章 赴京(一)第151章 齐妃(三)第67章 进宫(五)第35章 浪起(二)第2章 夺舍(二)第62章 空间(二)第45章 王府(一)第80章 承德(八)第15章 缘法(三)第149章 齐妃(一)第12章 荣华(三)第60章 选秀(四)第58章 选秀(二)第59章 选秀(三)第70章 宅斗(一)第107章 大婚(三)第114章 嫡子(三)第109章 大婚(五)第13章 缘法(一)第56章 还乡(二)第7章 困境(四)第140章 雍正(一)第133章 一废(一)第144章 雍正(五)
第152章 齐妃(四)第23章 归巢(二)第53章 偏院(一)第149章 齐妃(一)第118章 嫡子(七)第37章 浪起(四)第82章 宫中(二)第99章 瑞哥(二)第38章 浪起(五)第68章 进宫(六)第148章 雍正(九)第19章 破局(二)第139章 子殇(三)第7章 困境(四)第71章 宅斗(二)第139章 子殇(三)第114章 嫡子(三)第16章 缘法(四)第102章 开府(二)第148章 雍正(九)第28章 归去(四)第36章 浪起(三)第85章 上位(三)第151章 齐妃(三)第70章 宅斗(一)第24章 番外 -前世今生第95章 孕事(三)第106章 大婚(二)第24章 番外 -前世今生第146章 雍正(七)第112章 嫡子(一)第88章 错棋(三)第57章 选秀(一)第114章 嫡子(三)第133章 一废(一)第38章 浪起(五)第149章 齐妃(一)第80章 承德(八)第75章 承德(三)第22章 归巢(一)第67章 进宫(五)第4章 苦境(一)第35章 浪起(二)第20章 娇客(一)第63章 进宫(一)第85章 上位(三)第127章 刁难(七)第86章 错棋(一)第53章 偏院(一)第27章 归去(三)第63章 进宫(一)第50章 微醺(四)第15章 缘法(三)第127章 刁难(七)第13章 缘法(一)第9章 困境(六)第98章 瑞哥(一)第11章 荣华(二)第21章 娇客(二)第76章 承德(四)第96章 孕事(四)第141章 雍正(二)第73章 承德(一)第59章 选秀(三)第28章 归去(四)第106章 大婚(二)第146章 雍正(七)第2章 夺舍(二)第27章 归去(三)第89章 滑胎(一)第111章 大婚(七)第38章 浪起(五)第65章 进宫(三)第141章 雍正(二)第115章 嫡子(四)第39章 赴京(一)第151章 齐妃(三)第67章 进宫(五)第35章 浪起(二)第2章 夺舍(二)第62章 空间(二)第45章 王府(一)第80章 承德(八)第15章 缘法(三)第149章 齐妃(一)第12章 荣华(三)第60章 选秀(四)第58章 选秀(二)第59章 选秀(三)第70章 宅斗(一)第107章 大婚(三)第114章 嫡子(三)第109章 大婚(五)第13章 缘法(一)第56章 还乡(二)第7章 困境(四)第140章 雍正(一)第133章 一废(一)第144章 雍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