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653 情书

bookmark

.,最快更新卿本贤妻最新章节!

祝姨娘听了女儿的话后笑了,拉着女儿的手说道:“你以为姨娘是个傻的?你兄弟能有今天,姨娘都谢天谢地,以前是想都不敢想,你不知道,这两年,二太太又不给你兄弟张罗亲事,姨娘整晚都睡不着,以后只要你姐弟平平安安的,姨娘就放心,姨娘想了,等你弟弟娶亲后,姨娘也学那严姨娘,找个地念经去,不留这给你弟媳添堵,再就是,你爹那样,肯定得有个人服侍,姨娘不躲开难道还要过那不是人的日子去?”

萍姑奶奶问道:“那王姨娘?”

祝姨娘轻蔑的一笑,“如今她给我献殷勤,当我忘了当年她害我的事了?姨娘如今是哄着她,就等你弟弟成亲,姨娘和严姨娘作伴去念经,正好她去伺候你爹去吧。”

萍姑奶奶也笑了,去念经总比伺候人不人鬼不鬼的父亲强。

苏氏是因为大房的七郎是十一月初五的婚期,就和陶杨氏商量九郎的婚期,因为苏氏府里情况,都是陶杨氏上门,原本是男方要主动的,所以苏氏就觉得很歉意,决定要在九郎的聘礼上多加点,让陶家也有面子,不然总不见亲家母上门,都是陶氏跑来跑去的,还以为苏氏嫌弃什么。

陶杨氏听了苏氏的打算,嘴上客气心里满意,对于每次都是她上门,是没办法呀,自己女儿拖了那么久,亲家走不开,她再端着架子,那可就是害了女儿了。

然后两个亲家母,也不找人看日子了,就把婚期定在了十一月十六,要是让陶杨氏的心里话,她是恨不得大房的是初五,二房的初六,她的女儿初八,可人家谢府不可能那么赶的,太难看了。

苏氏定下了日子,就去告诉了太夫人,是说八郎的婚期就可以在初五和十六的中间,太夫人想也不想的就说那就初十,得,就这样,十一月是谢府婚礼月,一房一个,都忙乎开了,太夫人是光操心八郎的婚礼了,亲自去看了新房。

李家也来了人看了房子好准备嫁妆,李家是聪明,嫁妆全部在旻福挑现成的,全挑贵的,变相向三房示好,都恨不得侯府的新房李家来花钱收拾。

苏氏发愁常宁公主的孙女宋慧娘她要添妆的问题,这个可不能像别的亲戚的添妆,公主的孙女,又是亲戚,又是嫁入亲王府,倒不是价格贵贱的问题,是送什么好,苏氏和三老爷商量,三老爷哪有主意,就是说挑贵的买几个就是。

苏氏心想问了也是白问,发愁呀,公主之前就在旻福定了好些嫁妆,都没给苏氏知道,都是全额付完银子,苏氏想公主就是怕只付定金,三房知道后,给她免了剩余的,所以苏氏就想在添妆上多买点。

正发愁哪,宋表弟从外省捎回来两大箱子东西,苏氏打开一看,笑了,添妆的有了,宋表弟抽风,不知买了好些南边的稀罕东西,有好几个的玛瑙原石,苏氏就想,管它的,挑个形状颜色好的,再去珠宝楼买些贵重的头面就可以了。

三老爷却在看宋表弟的来信,嘴角上翘,牛眼眯起,很是温情。

苏氏凑上前去,问道:“表弟的情书?”

三老爷一乐,“胡说什么?表弟说一路的趣事哪,是那姜老太爷有趣,一路和那个小土匪斗嘴,表弟还遗憾,都没遇见个欺男霸女的恶霸,他好英雄救美一回。”

苏氏也好奇道:“就是呀,怎么就没遇见哪?”

三老爷放下信,笑道:“那还不简单,京里都知堂舅去了江南,这京城做官的哪个老家每个至亲好友的?早就捎信了,肯定一路上的县城县令都知道,还不盯着呀,要是堂舅在他们谁管辖地出了啥事,可就完了,你看吧,这一年肯定去江南路线的个城县治安最好。”

苏氏一想就是,三老爷接着看信,边看边和太太说道:“姜太爷有次不见了,宋表弟一顿好找,他却带着孙子去了个乡下看戏去了,气的堂舅要轰他回京,姜太爷还说你让我来我就来,你让我走我就走呀,这会偏偏不听你的,呵呵,这个老太爷,好笑。”

苏氏心道:老顽童就是说的他,不过堂舅有他跟着一路,绝对不寂寞。

三老爷还在笑咪的看信,苏氏伸脖看了下,好家伙,好几章纸,字点大,还写的不错,没想到呀。

“咦!表弟字写的不错呀!”

“小时候表弟不是老跟着我吗,我心烦,就经常让他写完几张字才能跟着我,后来那次我练字,就把他叫来和我一道练的,他不乐意,我就说那好,以后兄弟没得做,他没办法就一块练了,为这,堂舅还给了一个好砚台,对了,那块砚台放哪了,想想,找出来给老四,要不放着也是放着,先生说明年让他下场考秀才。”

苏氏是头一回听说,九郎之前还说,先念着,考不考的以后再说。

夫妻俩就着表弟的来信说些家常事,苏氏发现三老爷还蛮关心几个儿子,老大在旻庄忙的怎么样,老二木雕弄的如何,老三老四(也就是六爷九郎)那他去找罗先生问过,从有了旻山,三老爷或许心里也知对孩子忽略太多,改变了些。

解决了添妆的问题,苏氏就不发愁了,刚好大嫂来约她去珠宝楼,也是给宋慧娘送的,于是苏氏就和陶氏一起去了珠宝楼。

路上侯夫人叨叨七郎的岳家,那个许府老爷,把迎亲的时辰、拜堂的时辰都算好了,一定不能错,苏氏笑,这许府她听大侄女抱怨过多回,太讲吉时了,家里人都被弄的紧张兮兮。

十月的天气冷了,买了首饰,苏氏提出去华裳纺看看,有中意的面料买几匹回去。侯夫人说对,马上喜事多了,得做几身新衣好出门穿。

好久不曾出门逛街了,买了面料,苏氏又想到前不久三老爷带回来的卤肉,味道很好,苏氏随意问了地址,是个小店,不知三老爷怎么逛到那去的。

问了问车夫,他说他知道,那次老爷坐车就是他赶车,苏氏对侯夫人说道:“今天既然出来了,咱妯娌就出去逛逛,到哪吃一顿去。”

侯夫人指着她一乐:“还没见你有兴趣逛街的哪,行,大嫂陪你一起。”

苏氏掩嘴:“对吃的我就有兴趣,如果方便,我都想哪天专门出门一天,就找吃的,吃了这家吃那家,没吃完的,下回继续。”

“弟妹不怕胖了?平时总说要闭嘴不能多吃的人,提起吃的就流口水。”

“哎呀大嫂,正馋哪,可别提这,等吃了这顿在闭嘴。”

“你呀你。”

397 教训二太太915 云娘的道理821 抱子回京690 听水阁526 打听713 百合秀才663 嫉妒708 愚仁709 文太医505 苏氏翻脸371 耳闻知不如目见之968 不嫌弃600 掀开361 信你还是信我?089 宋表姐的主意874 飞蛾扑火092 胎梦762 着急的少年郎233 御宴回家来碗面条586 磨性子842 要术669 李家266 沾沾自喜824 从和696 着想901 胡言乱语968 不嫌弃443 贾兰芝270 又想做梦655 反差694 喜乐695 拜托153 三太太又冒新主意361 信你还是信我?206 美姨娘补刀536 江南之事333 别留下我孤单单一个人410 雪莲642 上刀山651 打发二太太076 宴会 一032 自我反思051 棒槌的道理692 大笑075 唱小调175 各想各的355 又被人同情了667 给儿子赚银子不丢人880 决然566 白莲花195 哄大嫂285 胡铁121 三太太又犯老毛病642 上刀山101 洪水猛兽328 关宋氏返京887 老爷做的对952 嘚瑟的宋八678 大笑话!真笑话!369 没有爱的内心是荒凉的329 路遇郝家女眷479 小产881 异常487 真憨和假憨964 美滋滋809 伦理纲常714 通房259 婚姻和适合911 缔结良缘040 你让她生个鸟出来?100 瞎操心的三太太189 鬼祟的降香绿娥171 复杂的人琢磨事,简单的人忘事178 三座佛像882 廖家往事085 满月酒375 潜伏283 又生主意608 女娃103 二十四好相公367 宋四媳妇486 秦国夫人108 俩二货638 伤风297 春雪夏墨651 打发二太太853 舅为大889 惹不起784 养子155 挽留646 三老爷炸毛736 又是后娘647 可怜人386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602 都有娘家105 添乱的罗姨娘772 咯叽咯叽413 胡铁伤人925 你毁了我045 都有了别样心思
397 教训二太太915 云娘的道理821 抱子回京690 听水阁526 打听713 百合秀才663 嫉妒708 愚仁709 文太医505 苏氏翻脸371 耳闻知不如目见之968 不嫌弃600 掀开361 信你还是信我?089 宋表姐的主意874 飞蛾扑火092 胎梦762 着急的少年郎233 御宴回家来碗面条586 磨性子842 要术669 李家266 沾沾自喜824 从和696 着想901 胡言乱语968 不嫌弃443 贾兰芝270 又想做梦655 反差694 喜乐695 拜托153 三太太又冒新主意361 信你还是信我?206 美姨娘补刀536 江南之事333 别留下我孤单单一个人410 雪莲642 上刀山651 打发二太太076 宴会 一032 自我反思051 棒槌的道理692 大笑075 唱小调175 各想各的355 又被人同情了667 给儿子赚银子不丢人880 决然566 白莲花195 哄大嫂285 胡铁121 三太太又犯老毛病642 上刀山101 洪水猛兽328 关宋氏返京887 老爷做的对952 嘚瑟的宋八678 大笑话!真笑话!369 没有爱的内心是荒凉的329 路遇郝家女眷479 小产881 异常487 真憨和假憨964 美滋滋809 伦理纲常714 通房259 婚姻和适合911 缔结良缘040 你让她生个鸟出来?100 瞎操心的三太太189 鬼祟的降香绿娥171 复杂的人琢磨事,简单的人忘事178 三座佛像882 廖家往事085 满月酒375 潜伏283 又生主意608 女娃103 二十四好相公367 宋四媳妇486 秦国夫人108 俩二货638 伤风297 春雪夏墨651 打发二太太853 舅为大889 惹不起784 养子155 挽留646 三老爷炸毛736 又是后娘647 可怜人386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602 都有娘家105 添乱的罗姨娘772 咯叽咯叽413 胡铁伤人925 你毁了我045 都有了别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