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4 偏心眼

夫妻俩就合计了,给每个儿子五千两的投资,老大直接给银子,不够的他自己想办法,以后等于书画坊属于他大房的,老二的旻雕已经开了,核算下,多了,让他贴补,少了就补贴他,但拿笔当初是算苏氏的嫁妆,就等于公中要给苏氏五千两,老三老四和旻山的先记着,等想开啥时再给。

苏氏是想要给娘家大嫂的那笔银子,拖到现在了,正好收回来,自己私下补贴上,多给一些,哪天回娘家的时候就给了大嫂,免得总惦记又总忘。

三老爷见太太这时还不忘当初的算法,也不敢多问,黄姨娘回府没多久,他可不敢问了后,太太说你是不是要留给你的彩鸟呀,那他可不是自讨没趣。

三老爷起草了份协议,就是证明这个是提前分给儿子们的家产。

都列好了,苏氏看了没啥问题,就把儿子们都召集到书房,把这事宣布。

几个成年儿子一头雾水,不知父母又抽啥风,但也只好点头。

三老爷见儿子们点头应了,说道:“老大找好地方了,定下了,银子再给你,老二你也合算下旻雕的成本,老三的等科考后再说,老四你好好考虑,以后是继续读书还是干点啥?你娘说不如开个百合园,既然那么爱种花花草草,还不如当个营生哪。”

几个儿子脸色各有表情,三老爷说完打发他们出去,还给太太说:“将来旻山的我可得管,我就靠旻山给我养老,别他把银子给折腾没了。”

偏心眼子!苏氏懒得和他争嘴,旻山的将来最起码十几年后,现在说没用的话太早。

二爷在蔡先生的帮助下,找了个离长安书院不远的地方买了个铺子,理旻雕也不远,都是文化区域。三老爷和苏氏看过后,把银子给了他。

二奶奶万分心喜,提了一个陪房去当掌柜,让二爷找了刘师傅来整修铺子。于是,二爷开始了发挥他细心话唠的能耐之路。

等苏氏听三老爷说,老大的书画坊叫旻卷时,不懂,三老爷笑道:“书,卷也,画卷也是卷,不是有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我可没给老大出主意,是他自己起的。”

苏氏纳闷的是为何跟着起个旻字?

“跟着沾光呗!旻庄旻福旻雕旻饼都打出名气了,他开了现成的一串。”

“不忌讳是弟弟的名字开头呀?”

三老爷笑道:“他弟弟叫谢家锭,大了谁还记得小名,我还想让法师给儿子起个字哪,再说,锦娘不是说旻字是我三房的招牌吗?”

忘记当初忽悠老爷说以后家谱里上记下旻字招牌是三老爷所创了。

苏氏赶紧奉承道:“对对,是三房的,这是老爷给儿子们创下的招牌,儿子们应该用,用的好,这才显得兄弟一家亲哪。”

三老爷笑纳,还说要不这招牌还是他来写?

“当然!老爷好好练下这两个字,写好了给老大看看,老爷的字可配的上书画坊,让人没进来就是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记住的词不多,反正文化气息是夸人的就好,多说别人也爱听。

三老爷美得哈哈笑,赶紧的要去书房练字去了。

旻山白天都不在府,苏氏没那么忙了,还天天的去陪下八娘子和雪莲,没事去春草那坐坐,看看小婴儿,再去太夫人那奉承下,听听侯夫人来找闲聊家常,小日子舒服的很,没那么成天没干啥事还忙乎的不行的感觉,难怪前世的家长说孩子去了幼儿园可算轻省了。

黄姨娘养了半个多月身子,这回开的药都喝了,苏氏让秋枝挑了两个丫鬟一个粗使婆子去服侍。

等慢慢能起身了,她在小院里四处打量,见罗姨娘那总是传来笑声,她心底暗恨。

在庄子里就知道罗姨娘生的七娘子成了皇子正妃,她心里又是一丝爽又是几分不爽,爽是这下太太可被个姨娘给压一头了吧,再生四个嫡子,有何用?没一个出息的,将来还得看庶女脸色,不爽的是我的优秀的儿子如今却被太太压着,早晚也得像七娘子一样,风风光光的给姨娘争气。

把自己弄病了才能回来,那就要先稳住,为了儿子的将来,首先就要忍下来,不能让太太抓住把柄再把自己打发出府。

所以黄姨娘就老实的猫着,还对罗姨娘亲切交往,不过被杜桂给挡了。

苏氏让王花花做了点吃食给太夫人送去,适合老年人吃的,松软,好吞咽,

太夫人当时就吃了,还说刚好饿了,刘婆子笑着说吃了早饭没多久就说饿,苏氏说道:“母亲哪是饿了,那是给媳妇面子,总得尝两口,母亲尝尝看,喜欢以后就让厨房隔几天做了送过来,这个虽然好吃,就是甜了点,不能见天的吃,不然头脑会晕。”

反正人老少吃糖,啥都玩头晕上推,太夫人是最怕头晕的,那种躺着也天旋地转太难受。

正说着话,就见大姑太太进来了,太夫人脸一沉,放下碗,苏氏也打算起身告辞,可宋谢氏说道:“刚好弟妹在,正要找你哪。”

太夫人急道:“有啥给我说,找你弟妹干嘛?她忙着哪,你三弟今儿在府里。”

宋谢氏撇了下嘴,转眼笑着对苏氏说道:“弟妹,是这样,你外甥几个在府里也没事做,你那买卖多,干脆让你外甥帮帮你,总比交给外人强,我家老大认识人多,那办事绝对没问题,宋表弟都能在旻庄干的好好的,老大可是三弟亲外甥。”

都认识的狐朋狗友吧!

没等苏氏开口,太夫人摆手:“老三家的,你赶紧回去,一会德儿该找你了。”

苏氏就笑着告辞了,走出门就想大乐,如今的太夫人是尝到好处,玩乐去旻庄,送人用旻饼,走出去哪个不夸她有福,她也知道是享了三儿子的福,这要是让大女给搅合了,那犟糊再犯了混,不让她去,那她可就要在老友跟前丢人了。

屋里的宋谢氏气的对母亲瞪眼睛,太夫人还说:“别瞪,又不是二八小娘子,瞪那眼睛难看。”

“娘就不帮帮我?如今个个看我不顺眼,就是娘也烦我了?我还不如二房庶出的孙女?”

太夫人一噎,六孙女生嫡女,她是送了好些补品,没给大女捎个啥,就找上门来了?

宋谢氏看母亲噎住,继续控诉:“娘偏心眼,她个没福的,嫁个庶子生个小娘子,娘都惦记着,我是你亲闺女,娘怎么不惦记我?”

觉得有点理亏的太夫人恼怒大女不体谅她,张口就说:“我就是没福才生了你,你不也生了外孙女?”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029 小娘子们110 庶子成亲536 江南之事396 偷跑的妾654 智障439 出主意949 轮回105 添乱的罗姨娘856 梁修的异常391 姑侄002 好脾气的苏氏744 独自莫凭栏004 要换个人选580 忿恨844 科考826 无言502 冒然443 贾兰芝500 我的表哥数不清591 世情372 学子就该呆在学院551 容妃097 带发修行565 母女471 捐款939 厚福906 日渐消瘦268 岔辈了434 压寨女婿695 拜托883 提出和离706 背媳妇187 普及磕长头630 八月十五667 给儿子赚银子不丢人752 何名?665 出动053 别扭的苏四娘子096 昏厥289 不悦的三老爷594 定亲820 惊艳770 耍赖躺倒929 混淆皇家血脉493 三姑奶奶的幺蛾子317 孟二奶奶435 变化121 三太太又犯老毛病871 林昭容的观点499 浮云113 打蛋器385 陶氏气晕765 望子女成龙成凤840 设想481 告知166 赤玉269 皇上掉坑里474 姑祖母851 奇怪之事762 着急的少年郎651 打发二太太853 舅为大034 酱菜治好了孕吐806 木娘子820 惊艳312 霸道223 亲有过谏使更584 被骗入庵915 云娘的道理387 劳碌命257 迎刃而上195 哄大嫂340 抠门的宋表弟826 无言669 李家800 忘形069 怪爹和怪儿子们678 大笑话!真笑话!320 婆婆的心思065 五爷和丑鸟096 昏厥224 苏氏大收获529 怪异955 我就来种地的130 赖着不出来的小子864 步步高升萝卜糕291 侯爷的担心339 争吵049 二太太的鹦鹉事件934 我冤呀656 六娘子成亲390 避暑去908 称呼323 又不是圣母883 提出和离788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897 两盆花491 白家463 专业黑964 美滋滋
029 小娘子们110 庶子成亲536 江南之事396 偷跑的妾654 智障439 出主意949 轮回105 添乱的罗姨娘856 梁修的异常391 姑侄002 好脾气的苏氏744 独自莫凭栏004 要换个人选580 忿恨844 科考826 无言502 冒然443 贾兰芝500 我的表哥数不清591 世情372 学子就该呆在学院551 容妃097 带发修行565 母女471 捐款939 厚福906 日渐消瘦268 岔辈了434 压寨女婿695 拜托883 提出和离706 背媳妇187 普及磕长头630 八月十五667 给儿子赚银子不丢人752 何名?665 出动053 别扭的苏四娘子096 昏厥289 不悦的三老爷594 定亲820 惊艳770 耍赖躺倒929 混淆皇家血脉493 三姑奶奶的幺蛾子317 孟二奶奶435 变化121 三太太又犯老毛病871 林昭容的观点499 浮云113 打蛋器385 陶氏气晕765 望子女成龙成凤840 设想481 告知166 赤玉269 皇上掉坑里474 姑祖母851 奇怪之事762 着急的少年郎651 打发二太太853 舅为大034 酱菜治好了孕吐806 木娘子820 惊艳312 霸道223 亲有过谏使更584 被骗入庵915 云娘的道理387 劳碌命257 迎刃而上195 哄大嫂340 抠门的宋表弟826 无言669 李家800 忘形069 怪爹和怪儿子们678 大笑话!真笑话!320 婆婆的心思065 五爷和丑鸟096 昏厥224 苏氏大收获529 怪异955 我就来种地的130 赖着不出来的小子864 步步高升萝卜糕291 侯爷的担心339 争吵049 二太太的鹦鹉事件934 我冤呀656 六娘子成亲390 避暑去908 称呼323 又不是圣母883 提出和离788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897 两盆花491 白家463 专业黑964 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