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7 礼之用,和为贵

陶氏就打着看看侄女兼外甥媳妇,去了百合轩。

小陶氏把姑母迎进来,下人进来倒了茶,陶氏喝了口放下,招呼侄女坐下说话,问桐姐儿哪,说在书房学写字哪。

看着侄女规矩的端坐好,陶氏开口道:“雨菲,你跟着你祖母长大,自幼读书,不比儿郎念书少,我问你,论语学而篇读过吧?”

小陶氏点头说道:“是,大舅母。”因为出嫁了,就得跟着夫家来称呼自己的姑母。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你说下。”

小陶氏不解何意,踌躇了会,说道:“应用礼,以和谐为贵,之前的先王之道,就是用礼达到一个完美,但大事小事只用礼,也有所行不通,只用礼而不讲和是不行,反之,只讲和而不用礼,也是不行。”

陶氏点头,继而说道:“我看你明白这话呀,嫁了人,谦让恭敬,以事夫主,而不是让你以礼来束缚自己,这样是和谐吗?这是你自己的相公,你的夫家,有时礼多必诈。”

“可是,大舅母,恭而有礼,何言为诈?”

陶氏真是要大喘气,就这还不明白的?这就像锦娘说的,有的人读书是读傻了。

“恭敬在心,不在虚文,我问你,你读女戒也好,你出嫁前你娘有没有教你,要以夫家为重?有没有看过庄季裕的新婚别:嫁得鸡逐鸡飞,嫁得狗逐狗走?如果没有,有没有听过那句:嫁乞随乞,嫁叟随叟?你是你的意见重要还是你婆家夫婿的意见重要?家鑫有没有给你说过,你婆家没那么多规矩,你听了没?你自己愿意这样,你婆家随你,你不是媳妇,你是姑奶奶,遇见个好婆婆,那么我问你,桐姐儿姓谢还是姓陶?你按照你陶氏的规矩来教谢家的小娘子,你问过你婆婆了吗?家鑫同意了吗?你这会怎么不记得女戒上的谦让恭敬,以事夫主?怎么你就非得按照自己的来?如果你婆家不愿意,你是不是还要说这就是女子的规矩?那么你的规矩哪?”

陶氏越说越大声,小陶氏吓得跪下,扑扑掉眼泪。

“你书读的好,可是都没用上,现在我是你姑母,陶家人,我来教你该怎么做,把桐姐儿交给你婆婆那的女先生读书去,你既然懂规矩,就按规矩的上来办,不要自己拿主意,得听夫家的才是女子规矩,所以家鑫怎么说你怎么听,你自己读书读傻了,难道还要把谢家子孙教成呆子不成?那么你的规矩哪?你要是觉得你这么过不顺心,得让婆家和相公按照你的规矩来,那么你提出和离,我能替你父母做主,让你归家,再去嫁个让你顺心顺意的讲你的规矩的夫家去。”

小陶氏是抽抽的哭,又不敢发出声音,眼泪都硬憋回去,陶氏心里直叹气。就想了个主意,说道:“你收拾收拾,跟我回府,伺候我一个月。”

小陶氏抬头,吃惊,但也没敢反抗,心里是怕急,是不是婆婆给姑母说什么了,难道因为这个就要休她?太委屈了。

陶氏让小陶氏收拾东西,不要带任何一个伺候的,说苏府下人多。

然后回到燕旻堂,给苏氏说了带侄女回去住一个月,苏氏诧异,但也没多问,还说让媳妇放心,她绝对把桐姐儿照顾的好好的。

然后小陶氏就委委屈屈的跟着去了苏府,等九爷知道,媳妇已经走了,女儿也让母亲搬到妹妹那里住了。

不过九爷心里松了口气,他也担心,这样下去,或许他不会再有嫡出的子女了,有时真觉得娶了个书本,如今看着桐姐儿,那真是恨不得想让桐姐儿远离这个娘。

母亲从没这么教过七妹,可七妹懂礼而知事,和妹夫过得也和美,怎么自己媳妇就这么呆板的?

苏氏明白大嫂的意思,估计是看她侄女还是这么执拗的要讲她的所学的女子规矩,干脆把她带回去教教,不然将来,自己儿子过得憋屈,她能硬按着儿子进媳妇的房?

她认为夫妻和美就该一双人,她也尽量给媳妇这个理念了,但也心疼自己儿子呀,难道就要媳妇顺心,就逼自己儿子委屈?

转眼十月了,天已冷,桐姐儿猛地不见了母亲,但也没像别的小儿那般哭哭啼啼的要找娘,而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听到祖母说以后就和八姑母住一起,她还福身谢了祖母,八娘子走进拉着她,她又给八娘子福身行礼。

伺候她的下人苏氏都留在百合轩了,她们肯定都是听惯了陶氏的吩咐,估计跟在桐姐儿身边,看到哪里不合规矩,肯定就会下意识的提醒,所以才没让她们跟过来,可是看到桐姐儿这么孤零零的,面上虽然做的规规矩矩,可是眼里还是露出恐慌。

可怜呀,苏氏心疼,嘱咐春花一定要照顾好了,春花和善,人又有耐心,笑模样,看着就让人舒心。

苏氏又去找了秋枝,让她给桐姐儿挑几个下人,找两个性子活泛的,年龄不大的伺候桐姐儿,再找个老成的,但也不是死板的给桐姐儿,等陶氏回府,这帮人马都跟过去。陶氏原来的下人全部换掉。

现在吃饭,苏氏是让宋家哥三和从和,还有八娘子雪莲都在她屋吃,从和见陌生的桐姐儿,张嘴叫妹妹,苏氏赶紧说,这是侄女桐姐儿,不是妹妹。

从和现在慢慢能分清自家的亲戚了,还走过去拉着手笑道:“是四哥家的,桐姐儿,我是五叔,快叫五叔。”

桐姐儿有点害怕,叫了声五叔,声音都有点抖。

都坐下后,上了菜,从和首先给桐姐儿夹了个小鸡腿,那是素食做的高仿鸡腿,“桐姐儿吃,可好吃了。”

给父母夹了,又给八娘子和雪莲都夹了一个,然后对宋家兄弟说:“你们就自己夹吧,吃饭吧。”

桐姐儿是看着碟子里的鸡腿,没见有下人来把鸡腿给分成小块,从和看她不动,就又夹起来,硬塞给她,桐姐儿都快要哭了,但看旁边的八姑母和雪莲姑母都拿着鸡腿在吃,她也哆嗦的拿着小口的啃。

苏氏看着,虽然觉得好可怜的娃,但也不干涉,总的要有个开始。

871 林昭容的观点938 八角山药781 三字经781 三字经301 不想哄了073 古韵轩067 三老爷的主意199 谢伍结亲655 反差328 关宋氏返京053 别扭的苏四娘子481 告知124 棒槌也是有好处的395 出事624 苏戴氏314 铺床叠被331 没浪漫成253 宋四的心思381 宅子350 夫妻吵架933 怀山府845 改变104 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213 不要脸二楞子组合071 臭美的三太太803 包家女婿458 放松071 臭美的三太太657 自家人426 六奶奶生子078 宴会 三232 头次进宫275 算账275 算账909 好女婿585 尽心062 要被休了094 又见美姨娘065 五爷和丑鸟188 放榜286 返祖现象383 简单思维637 二房之事214 满城都是大帽子672 老爷的发愁114 姨娘生女385 陶氏气晕770 耍赖躺倒288 看铺子839 钟情005 委屈的大嫂330 臭流氓632 魔障742 预定099 背黑锅的三老爷811 传世之家666 保媒135 皇上与八痴251 古人思维709 文太医118 亲家来拜访578 又一个吕姨娘306 反面例子044 长英县主的情思373 百合轩879 罪该万死630 八月十五670 俞管家709 文太医914 活的久一点048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360 我也是为了你好025 啰嗦好事的大姑姐675 神采奕奕727 贺新郎251 古人思维155 挽留365 保媒拉纤625 损话801 太夫人的狠招157 晋王府506 老棉袄852 太夫人被打152 五体投地长磕头601 叶府055 发现二儿的猫腻726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960 啰嗦的宋八077 宴会 二605 拜托二姑母063 武陵侯松柏夫人234 发愁生计607 小弟弟109 又见穿者161 养儿不是教条主义956 桔梗581 点名907 娘给你挑的人103 二十四好相公119 三老爷撵亲家
871 林昭容的观点938 八角山药781 三字经781 三字经301 不想哄了073 古韵轩067 三老爷的主意199 谢伍结亲655 反差328 关宋氏返京053 别扭的苏四娘子481 告知124 棒槌也是有好处的395 出事624 苏戴氏314 铺床叠被331 没浪漫成253 宋四的心思381 宅子350 夫妻吵架933 怀山府845 改变104 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213 不要脸二楞子组合071 臭美的三太太803 包家女婿458 放松071 臭美的三太太657 自家人426 六奶奶生子078 宴会 三232 头次进宫275 算账275 算账909 好女婿585 尽心062 要被休了094 又见美姨娘065 五爷和丑鸟188 放榜286 返祖现象383 简单思维637 二房之事214 满城都是大帽子672 老爷的发愁114 姨娘生女385 陶氏气晕770 耍赖躺倒288 看铺子839 钟情005 委屈的大嫂330 臭流氓632 魔障742 预定099 背黑锅的三老爷811 传世之家666 保媒135 皇上与八痴251 古人思维709 文太医118 亲家来拜访578 又一个吕姨娘306 反面例子044 长英县主的情思373 百合轩879 罪该万死630 八月十五670 俞管家709 文太医914 活的久一点048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360 我也是为了你好025 啰嗦好事的大姑姐675 神采奕奕727 贺新郎251 古人思维155 挽留365 保媒拉纤625 损话801 太夫人的狠招157 晋王府506 老棉袄852 太夫人被打152 五体投地长磕头601 叶府055 发现二儿的猫腻726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960 啰嗦的宋八077 宴会 二605 拜托二姑母063 武陵侯松柏夫人234 发愁生计607 小弟弟109 又见穿者161 养儿不是教条主义956 桔梗581 点名907 娘给你挑的人103 二十四好相公119 三老爷撵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