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为未来讨好雍正

12为未来讨好雍正

林倾玉想到眼前的人,十有□是雍正后,心里那可真的是百回千转,各种心思交杂。

说实话,她不怎么喜欢清朝。

要知道清朝的男人,基本上都留着金钱鼠尾、阴阳头发型,不论长得怎样的标志、俊美,给人的感觉都不见得有多好看。

这对于喜欢看美人的她来说,简直是一种可怕的煎熬。

但是,她却独独对书上说的雍正大帝感兴趣。

雍正,他是被众说纷纭的人物。

冯尔康在《雍正帝》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批写奏折最勤、最多的皇帝;接见(引见)中下级官员最多、最认真的皇帝;才华横溢的皇帝;活的最累的皇帝;性格多面而鲜明的皇帝;多面人生的皇帝;朝野议论中心的皇帝;后世有大争议的皇帝;毁誉交集的皇帝;有杰出贡献的皇帝。

当时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林倾玉通过书上,仿佛能看到雍正,每天披星戴月的在养心殿严谨认真的批阅着奏折的情景。

有句话不是说:认真的女人最美吗?同样,放到男人身上也一样适用!!认真的男人,一样的可以令人移不开眼。

当然,对他感兴趣,并不是她爱上这样一个逝去的古人,只是当做偶像一样的敬佩。

人们对他的人品、功过、登基、死因等都很有争议,也流下了许多的不解之谜。

尽管他或许真的很残暴、无情,但是他的那份勤政爱民,已经足以让林倾玉感动!!!他那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为康乾盛世做铺垫的历史功绩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试想,若没有他的铺垫,或许就没有了康乾盛世。

易中天说:“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无情。”

林倾玉认为易中天说得很对!!!

一直都很令她好奇的雍正帝,如今人就在眼前,却令她有种不真切的感觉,望着胤禛就那么恍惚了起来。

胤禛看着面前当着自己的面走神的女孩,心里有些好笑,但是面上还是面无表情。要是,高无庸在的话,就会知道胤禛的心情正好着哩。一定会对令王爷心情愉悦的人,另眼相看。

如果是其他人胆敢在自己面前这样的话,早就被自己罚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对她就发不出脾气!

也许是看她长得像阿福吧(以前养的哈巴狗,不过被胤禟给剪了毛,他知道后去把胤禟的辫子给剪了,被皇阿玛知道后,批评他喜怒不定。),都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望着自己;也许是,看在她救了自己的份上吧!!况且,他还想要把给自己解毒的人,收为己用。所以,才会容忍她的吧!(乃这是好感懂不懂!!好吧!不懂感情的娃伤不起啊~~~)

“谁给我解得毒???”胤禛是真的很好奇,要知道见血封喉可是无解的,连宫里的太医都毫无办法,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了。毫不夸张的可以说,只要有了这个人,那么就相当于多了一条命。所以,对此人,他势在必得。

“格格,格格,格格……”紫莲见自家小姐走神中,唤道。

林倾玉回过神来,“什么事??”

紫莲简直有捂脸的冲动,她是知道自家格格时不时的会走神,可是不要在外人面前也这样啊!很丢林府的脸呀,格格!!“这位公子在问您话。”

“什么??”好吧,完全不在状况中。(女主不是很小白,只是偶尔有些不着调罢了。)

胤禛面对面前的女孩,出乎意料的有耐心,又重复了一遍:“谁给我解得毒?”

“哦!那个啊……”

林倾玉一脸的纠结,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怎么说了,“那个……当时在江上把四爷你捞起来,离靠岸还要好久,这毒发得还挺快的,就将就着用船上的药材,只想试一试,没想到真的解了毒。你这人的运气真好!!”

胤禛闻言嘴角抽个不停,这是‘见血封喉’,这是剧毒的有木有??

一沾上就必死的剧毒呀!!

借口也应该找个好点的,不带这样乱说!

只见,胤禛轻瞟了林倾玉一眼,才漫不经心道:“我中的是见血封喉!!”

林倾玉一下子眼睛瞪圆了,噎得说不出话来。就算是她再不学无术,再缺少见识,也知道见血封喉此为天下剧毒之一。

如今,中了必死的毒,他却好好的,这要怎么解释???

尼玛的,林倾玉风中凌乱了……

她还真不知道胤禛(乃好像认定此人就是胤禛了……)中的什么毒,当时离靠岸请大夫还要好久,照他的情况来看,根本就不可能撑到那个时候。

而林倾玉看他是三包子的救命恩人的份上,才决定救人的。不然,见此,肯定又叫下人把其扔回水里。

她又不是圣母玛丽苏,见人就救!

难道,要告诉他,我有万能泉水,可解天下奇毒!!老天来个雷,劈了她吧!又不是脑袋坏了!

果然啊,她就知道不应该救人!!!!

有木有后悔药卖啊~~~

她奉行的是有恩必还,有仇必报!!她一向都承认自己很自私、很冷漠!与自己无关的人,管他去死,只在乎自己在乎的人。

“好吧!”林倾玉一脸‘你真神奇,这都能猜到’的表情,水汪汪的眼睛眨啊眨的,显得特纯洁、特清澈。

“我说实话吧!看在你是弟弟们的恩人份上,我可是把师父留给我的救命药丸子,都给你服下了。”

说完,林倾玉一脸求表扬、求赞美、求夸奖、求感激的表情,看着胤禛。(亲,乃真是说谎不眨眼!)

果然好像阿福啊~~~

阿福每次想要自己摸它,都是这样子的看着自己的!胤禛眼里的笑意一闪而过,“还有多少??”

问这话的时候,他就心里的小算盘拨的哗啦哗啦的响。

林倾玉一听这问话,就知道眼前的这只在打什么主义!

哼哼哼,林倾玉很想傲娇的扭头不理。

但是,一想到眼前的这只可是雍正帝,那个据说心眼小的不能再小,还记仇得不得了。什么事情都会一一记得,什么时候报复回去,你都不知道为什么!

林倾玉表示鸭梨很大!!

虽然自己并不想像小说中的穿越女一样,非要嫁给雍正,好获得更多的荣华富贵、地位权势。

她知道在清朝,要求一世一双人,那完全是妄想。她要的很简单,只要家人平安,在夺嫡的漩涡中能够全身而退,如此而已!

为了未来自己和家人能够过得舒适、安逸一些,林倾玉觉得自己有必要讨好一下胤禛。

毕竟,在未来,他可是最大的boss。最起码要在他心里留个好印象(乃确定乃不是要嫁给他~~~~),如果能够让他欠个人情什么的,当然那就更好啦!

“还有十一粒!师傅他老人家总共只给了我十五粒!”林倾玉说这话,总觉得有些心虚,缩了缩脖子道:

“你是弟弟们的恩人!!!看情形,你又容易中毒(乃是在诅咒吗??是吧!是吧!!),那就送你三粒,防身好了!”

林倾玉在心里庆幸,好在以前做了不少加了泉水的养身丸子,如今空间里有不少。假装从怀里掏了出来,递给胤禛。

本来她是想多给点的,但是没有好的理由。

总不能告诉他:唉,我知道你以后会是雍正帝,所以,多送点给你,好巴结你!

胤禛接过来贴身放好,认真道:“以后,有需要,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会尽力帮忙!”

“好!!”

能够得到这样的承诺,林倾玉已经非常满意了。古代的人重承诺,只要下了诺,就基本上会完成。

再说了,她对于胤禛的人品是信得过的。

“记住,这个东西不能外传,小心惹祸上身!”胤禛不想自己的那群兄弟们得到如此神药,但心里也为眼前的人担心,莫名的不想让她受到伤害。

“嗯!嗯!嗯!”

林倾玉点了点自己的小脑袋,一脸的郑重。

14 贾敏番外17 小蝶报仇辉亡那拉逝40 昏迷56第五十六章第七十三章1 穿越成林家庶女64第六十四章40 昏迷30 过招38 查抄24 大婚下第六十七章2 坦白为兄长排毒65第六十五章64第六十四章28 九龙第六十六章70第七十章24 大婚下9 初闻选秀全家回京26 觐见18 选秀一40 昏迷69第六十九章41 传承28 九龙55 魔物35 算计35 算计26 觐见72第七十二章32 晕倒1 穿越成林家庶女36 中招29 小妾48 坦白70第七十章第六十八章6 不动声色上眼药29 小妾5 她真好运连生三胎13 进荣国府众生相70第七十章35 算计第六十章9 初闻选秀全家回京27 德妃46 露馅26 觐见53 筑基18 选秀一第六十六章36 中招20 选秀三31 归宁11 胤禛醒来初相识6 不动声色上眼药51 一年18 选秀一第六十章15 姐妹聊天惊现穿越女48 坦白46 露馅25 晨运35 算计第五十八章30 过招29 小妾44 玉牒下14 贾敏番外第六十章6 不动声色上眼药22 备嫁与荣国府的反应23 大婚上第六十八章6 不动声色上眼药39 生产34 后续17 小蝶报仇辉亡那拉逝36 中招65第六十五章14 贾敏番外43 玉牒上19 选秀二9 初闻选秀全家回京52 抓周第五十八章64第六十四章22 备嫁与荣国府的反应56第五十六章47 痊愈13 进荣国府众生相36 中招第五十九章11 胤禛醒来初相识42 药典42 药典22 备嫁与荣国府的反应
14 贾敏番外17 小蝶报仇辉亡那拉逝40 昏迷56第五十六章第七十三章1 穿越成林家庶女64第六十四章40 昏迷30 过招38 查抄24 大婚下第六十七章2 坦白为兄长排毒65第六十五章64第六十四章28 九龙第六十六章70第七十章24 大婚下9 初闻选秀全家回京26 觐见18 选秀一40 昏迷69第六十九章41 传承28 九龙55 魔物35 算计35 算计26 觐见72第七十二章32 晕倒1 穿越成林家庶女36 中招29 小妾48 坦白70第七十章第六十八章6 不动声色上眼药29 小妾5 她真好运连生三胎13 进荣国府众生相70第七十章35 算计第六十章9 初闻选秀全家回京27 德妃46 露馅26 觐见53 筑基18 选秀一第六十六章36 中招20 选秀三31 归宁11 胤禛醒来初相识6 不动声色上眼药51 一年18 选秀一第六十章15 姐妹聊天惊现穿越女48 坦白46 露馅25 晨运35 算计第五十八章30 过招29 小妾44 玉牒下14 贾敏番外第六十章6 不动声色上眼药22 备嫁与荣国府的反应23 大婚上第六十八章6 不动声色上眼药39 生产34 后续17 小蝶报仇辉亡那拉逝36 中招65第六十五章14 贾敏番外43 玉牒上19 选秀二9 初闻选秀全家回京52 抓周第五十八章64第六十四章22 备嫁与荣国府的反应56第五十六章47 痊愈13 进荣国府众生相36 中招第五十九章11 胤禛醒来初相识42 药典42 药典22 备嫁与荣国府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