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荣辱之责在乎己

bookmark

……

秦国素来有异地调任的传统,县里的三名长吏,也就是县令、县丞、县右尉三人,都不得由本县人担任。

安陆县右尉杜弦便是关中秦人,他本人虽来安陆赴任,可家眷却留在了籍贯地。所以杜弦并没有购买宅院作为自己的居所,只住在县城官寺之后,专门提供给官吏的院落里。

院子不大,二进而已,陈设也不奢华,院子里仅有几名奴仆、侍妾伺候起居。原本有片楚国士大夫种下的清雅竹林,也被杜弦让人砍了,将院子一角腾出来,当做练武的空地——典型的秦国武吏思维。

这一日傍晚,杜弦前脚才让竖人送前来拜访的湖阳亭亭长黑夫离开,后脚就听一名从集市买粮归来仆役说起,外面正在传黑夫“慷慨好义”的事迹。

“竟有此事?方才并未听他说起啊……”

杜弦跪坐在案几后,身穿常服,诧异地说道。方才黑夫是来拜访感谢杜弦”知遇之恩“的,亭长是县尉直属下级,更别说黑夫是杜弦一手征召的,算是加入了右尉一系。

杜弦见黑夫刚刚上任就立下了功劳,还升爵为上造,也十分高兴,于是就留黑夫用飨,但席上当着他和陈百将的面,黑夫却丝毫没有提及散财之事。

陪坐的陈百将有些吃味地说道:“这黑夫也是,真不把钱当钱,四千余钱可不少,做什么不好,却用来替别人偿还赀甲。那人只是一个匿名投书的案犯,与他非亲非故,何必呢……”

对于黑夫飞速的升爵,还时常被右尉夸赞,陈百将是有一丝妒忌的,此子的运气,也太好了一些,所以言语间有些阴阳怪气。

杜弦却对陈百将说道:“你觉得他这四千钱花得不值?”

陈百将听出右尉语气中的不满,有些不知所措,却听杜弦教训他道:“你啊,还是目光太短浅了,我且问你,对吾等为吏之人来说,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莫不是军爵权位?还有源源不断的钱粮?”

陈百将小心地答,在秦国,爵位和财富是挂钩的,爵位越高,田宅越大、仆役越多,产出也越丰厚。

杜弦点了点头:“不错,我听闻,廷尉当年入秦时曾说过一句话,叫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大丈夫生于世上,岂能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但为吏所追求的,只是这两样?”

陈百将拱手道:“下吏愚钝,想不出其他来,还请右尉解惑。”

杜弦点着陈百将道:“还有名望!”

所谓功名,便是功业和名望,在世人看来,若是事业有成却籍籍无名无名,不足以标榜成功富贵。

正因如此,再过二十年,吼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那人,思念的不只是故乡风物,西楚之音,还有乡亲们的赞誉。

所以在杜弦看来,黑夫以四千钱就在县中得到了名声,被县人夸赞,实在是一笔很划得来的买卖。名望可遇不可求,可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甚至能转化为实际的利益。

虽然秦国提拔官吏,看得是政绩,但名声也是能力的一部分。那篇《为吏之道》里总结为吏者的“五善”,其中一条就是“喜为善行”。一个秦吏若能多做善举,在当地风评极佳,很容易得到上司的注意,还有可能被推举提拔。

“这黑夫,日后前途不凡啊。”

杜弦捋着胡须,开始庆幸自己征召了此人,对杜弦而言,黑夫越是干练,越是受人称赞,就越是证明他这右尉的识人善任……

……

杜弦在夸赞黑夫之“善行义举”,家住县城南里闾右的左尉郧满,却在对黑夫的行径破口大骂。

郧满是昔日古郧国的后代,在楚国时是郧君若敖是氏手下的大夫,负责管理车苑。到了秦国统治时期,陨氏因积极合作,俨然成为当地第一大氏。

哪怕有分居令限制,他们家依旧极其富庶,高门大院,粉墙朱瓦,宅院中有亭台楼榭,楚人喜欢的苑池竹林,还养了数十名绿帻好衣的奴僮和美服薄裙的婢女。

装点奢华,摆满漆器的堂上膏灯通明,郧满正与自家的几个子侄议论今天在集市上发生的事。

“这黑夫刚上任就闹出事端,藉此获取功劳,如今更被升为上造,运气实在是太好了!”郧满的一个侄儿愤愤不平地说道。

郧满也一脸不快,应道:“此人看似朴实,实则狡诈。所谓的义举,也是假惺惺的,汝等可听说过齐国孟尝君焚券市义的故事?以老夫看来,这黑夫,绝对也是个钓名之人!”

虽然因为之前两次事件,郧氏对黑夫恨得咬牙切齿,但现如今,那黑夫傍上了县右尉的大船,又在县中得了名望,郧满要收拾他,却又难了几分。

“父亲,且让那竖子再得意一些时日。”

郧满的儿子建议道:“待一年半载后,杜弦调走,这安陆县尉官署,依然是父亲说了算!到时候再收拾那黑夫不迟!”

……

狱掾喜一家也住县城南里闾右,但宅院却朴素得不似官吏人家。一个三进小院落,院中有树、有菜畦,房屋略显陈旧,但很干净,屋内收拾得十分整齐,也没有多余的隶臣妾,仅有一个老仆役在庖厨伺候。

喜有两子,长子获生于秦王政十一年十一月,已经10岁了。次子恢生于秦王政十八年,现在才2岁半,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孩。

每天结束办公回家,喜都会与妻、子一家四口坐在案几前,吃完今日的飨食,食物清淡,话也不多,但妻贤子孝,家庭也算温馨和睦。

喜是个不太有趣的人,没有更多的娱乐活动,十多年来,他用完饭食后都要雷打不动地坐在案几前,将每日工作的案件爰书抄录下来。

这个习惯源于他刚刚做吏时,目睹了一次因狱吏不精通律令,屈打成招而导致的冤假错案。

那一次,一个无辜的士伍被认为是盗牛者,被罚为黥面城旦,最后在上诉到郡上后,这场冤案才得以昭雪。虽然秦国官府主动帮那士伍买回了他被罚为隶臣妾的妻女,但她们早已受尽苦楚,秦国的社会对一个黥面之人绝不宽容,这一家人只能在隐官中度过余生。

所以目睹了这一切的喜,一直告诫自己,要牢记每一条律令,谨慎对待每一场判决,自己手中,决不允许出现冤屈。

在他抄录律条时,他那个做学室夫子的弟弟敢经常笑着说,兄长你抄这些有什么用?每日忙于案牍就够辛苦的了,难道还想把它们抄下来带进坟墓里去不成?

对此,喜也只是笑笑不说话,习惯形成自然。他总觉得,自己有义务记录每日发生在南郡的种种案件,这一方小天地的百态,善恶,都浓缩在监案件卷宗里。这相当于是法家法吏的“日三省吾身”。

这天傍晚,抄到一半时,他的弟弟敢又登门拜访了,并告知了喜,那湖阳亭长黑夫今日在集市上所做的“义举”。

“兄长怎么看?”敢坐在喜的对面笑着问道。

喜沉吟许久,和县右尉、左尉的关注点在黑夫得名、钓名不同,喜关心的是,黑夫这么做,是否违反了律令?

“黑夫是借钱给去疾,让他还清罚款,秦国只是不允许用屋舍等财产抵押借债,但单纯借钱,只要契券符合规程,并不违法。至于黑夫自己当场毁契,不要那四千钱,是他自己能够决定的事,也无人能追究他的过错,但是……”

喜拿起案几上的一根竹简,上面记录的,正是他今日对公士去疾的判决,简明扼要的判处,却能决定一个人的后半生,决定一个家庭的存亡,这竹简很轻,却也重。

喜很明白它的重量,他不是薄性无情之人,只是觉得,这世上最大的公正,便是一切按照法度办事。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喜恶情绪,都要统统撇去。

“商君言,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不符合法律的事,不听从,不提倡,不推崇,也不去做。

在喜看来,黑夫的所作所为,没有违反律令。但黑夫以私人市恩于犯罪者,虽然得到了全县的赞誉,却已经逾越了秦律的精神,是一种危险的行为。

他以为自己是谁?区区一个小亭长,才上任没几天,才办了一次案,就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比律令公正,能代律令行赏罚么?

安陆县人也是糊涂,对这样的行为,怎能一味推崇赞赏?

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

“兄长要追究斥责那亭长么?”并不是每个秦吏都奉律令如神明,喜的弟弟敢便无法理解兄长偏激的想法,他和安陆县百姓一样,对黑夫的义举较为赞赏。

喜却摇了摇头:“身为法吏,对法禁以内的事情不可宽容,对法禁以外的事情也不必苛刻。”

准绳就摆在那里,执法者只需要看人们是否逾越了它,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喜恶,把准绳无限扩大,将明明踩在绳外的人,也给套进来。

虽然心中有些不快,但喜并不会为此追究黑夫,那样的话,他岂不是也成了那种凭借自己好恶行事的人了么?

“只要他的所作所为依然在法度之内,那就随他去吧!”

送走弟弟后,喜看着案几上抄了一半的律令文书,突然想到黑夫今日请教他时说过的话,想起自己刚刚为吏时,经历的那起冤案。

“审当赏罚,毋罪无罪,我当真做到了么?”

但片刻动摇之后,他便恢复了昔日的坚持。

“我问心无愧,至少,无愧于律令!”

……

黑夫这时候尚不知道安陆县百姓、官吏对他的种种毁誉评价。

他也不太在意,因为黑夫一直觉得,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这次的事,他也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无愧于心。

在甩掉公士去疾后,黑夫先是在夕市的牛马栏转了转,看了下耕牛,这是黑夫得到一万多钱巨款后,第一样想买的东西。

“春耕就要到了,虽说今年不会再有里吏刁难我家,但若是家里有头耕牛,伯兄和惊耕田犁地,也能少些劳累。”

黑夫考虑到自己今年没几次回家的机会,便没人在农活上帮衬衷了,而家里多一头牛,相当于多了三个劳动力。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等他在牛马栏那边转了一圈,问了问价钱后,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原来,一头耕牛最便宜也要七八千钱,好点的甚至上万。这时候,黑夫才觉得,方才一眨眼就烧了的4000钱债券,的确有点壕过头了。但他并不后悔,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黑夫认为那是自己该做的。

耕牛如此贵重,是许多中人之家最值钱的财产了,相当于后世买辆车,可不能随便挑一头……

挑牛挑马是一门学问,民间甚至有专门的相马者、相牛者,还编了一些口头禅,比如看牛,就是“眼圆且大,眼白与瞳仁相通,脖长脚大股阔毛短者为佳”,但黑夫只是听人说过,自己亲自看时,依然一头雾水。

所以黑夫暂时放弃了买牛的打算,决定等休沐回家时,再和衷商量此事,大哥是农事好手,他可是懂行的。

随后,黑夫又买了点礼物,去拜访了县右尉杜弦。跟领导,尤其是对你有提携之恩的领导,要时刻搞好关系,黑夫还得指望靠着右尉,让左尉不敢动自己呢。他很清楚,自己虽然做了亭长,可在安陆县,依旧是一个小人物。

待到他从右尉府中出来,天色已黑,黑夫便匆匆走过街巷,赶在宵禁之前,抵达了县城木工坊旁边的一处院落。

他的姐夫橼因为献踏碓,被县工师留在了县城里,负责传授工匠们踏碓的制作方法,还安排了一个住处给橼,待遇还算不错。

这些天里,黑夫每逢来县城参与审案、作证,夜深无法返回湖阳亭,便会来这里打地铺,凑合一晚。

不曾想,今天他才到那小院门前,就看见橼搓着手,神情焦躁地在门边踱步。

“姊丈,出什么事了?莫不是又忘了带管籥(yuè)?”黑夫走过去问道。

说来他这憨厚的姊丈也是搞笑,自己住的地方,还老是忘了带钥匙,有一天还糊里糊涂地敲门喊着黑夫他阿姊的名,说妻你快些来开门……

估计是长期在外,想家了吧。

不过今日,橼在门外徘徊,另有原因。

看见黑夫回来,橼顿时大喜过望,几步过来,一双大手猛地拍着黑夫的肩膀,差点没将他拍脱臼了……

“黑夫,是好事!”

橼咧嘴笑道:“吾等献上踏碓的赏赐,郡里终于发下来了!”

第874章 木牛流马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146章 沸鼎第375章 乌氏倮第826章 从散约败第781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316章 蓝田日暖玉生烟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954章 东出第496章 窃钩者诛第633章 甜枣第89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516章 择世所需第168章 烽火连三月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53章 乡里乡亲第346章 仓颉造字第621章 天罚第967章 江与夏之不可涉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趋敌第191章 若驱群羊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62章 七何第629章 办不到一定要看看,写在第五卷开始前的话第811章 误会第477章 落子第241章 胜者即是正义!第99章 邦亡人第104章 谎言第413章 善马爱妻第658章 阳山第951章 没有皇帝的帝国第425章 三窟第166章 居则有礼上传的章节一直在审,大家别着急第788章 久违了第982章 去留第49章 善假于物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鸽了第84章 鸡血第620章 黄石第177章 高歌猛进第72章 乱世铜炉第16章 要小心……第202章 红糖第916章 斩项籍者邑万户!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98章 没那么容易第314章 娶妻当娶……第26章 重振士气第708章 罚天子之剑第194章 诺!第476章 得国不正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622章 故人第184章 你可认识黑夫?第656章 斧钺之诛第410章 丧家之犬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174章 表演第391章 良弓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375章 乌氏倮第821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253章 兵成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1018章 韩信之信第632章 伯乐与千里马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913章 一饭之恩必偿第679章 闽在海中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307章 只手岂可建城都第308章 水蛊第366章 解梦第259章 章邯第1003章 移席第451章 诸夏亲昵第861章 武关第319章 柱下第536章 要有光第263章 这不是足球……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144章 起于微末第7章 喜第173章 人之贤与不肖第755章 尉即墨携民渡江第845章 遗臭万年第146章 沸鼎第236章 威慑第513章 法今王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273章 百年仇雠第622章 故人第266章 千钧之力第884章 刑徒七十万第824章 赵客缦胡缨
第874章 木牛流马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146章 沸鼎第375章 乌氏倮第826章 从散约败第781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316章 蓝田日暖玉生烟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954章 东出第496章 窃钩者诛第633章 甜枣第89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516章 择世所需第168章 烽火连三月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53章 乡里乡亲第346章 仓颉造字第621章 天罚第967章 江与夏之不可涉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趋敌第191章 若驱群羊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62章 七何第629章 办不到一定要看看,写在第五卷开始前的话第811章 误会第477章 落子第241章 胜者即是正义!第99章 邦亡人第104章 谎言第413章 善马爱妻第658章 阳山第951章 没有皇帝的帝国第425章 三窟第166章 居则有礼上传的章节一直在审,大家别着急第788章 久违了第982章 去留第49章 善假于物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鸽了第84章 鸡血第620章 黄石第177章 高歌猛进第72章 乱世铜炉第16章 要小心……第202章 红糖第916章 斩项籍者邑万户!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98章 没那么容易第314章 娶妻当娶……第26章 重振士气第708章 罚天子之剑第194章 诺!第476章 得国不正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622章 故人第184章 你可认识黑夫?第656章 斧钺之诛第410章 丧家之犬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174章 表演第391章 良弓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375章 乌氏倮第821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253章 兵成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1018章 韩信之信第632章 伯乐与千里马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913章 一饭之恩必偿第679章 闽在海中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307章 只手岂可建城都第308章 水蛊第366章 解梦第259章 章邯第1003章 移席第451章 诸夏亲昵第861章 武关第319章 柱下第536章 要有光第263章 这不是足球……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144章 起于微末第7章 喜第173章 人之贤与不肖第755章 尉即墨携民渡江第845章 遗臭万年第146章 沸鼎第236章 威慑第513章 法今王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273章 百年仇雠第622章 故人第266章 千钧之力第884章 刑徒七十万第824章 赵客缦胡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