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七)

bookmark

十二月五日,陈佑才被嘉奖赐金银布帛就收到一个不算太好的消息:李明卿任枢密副使。

离任之前李明卿单独奏对,推荐了他认为合适的接班人选,可惜没被采纳,接掌吏部的是开封府尹温仁福,参政如故。

李明卿推荐的归德节度使薛崇兼任开封府尹,安州刺史楚羡忠调任宋州刺史,右金吾卫大将军高行周任安州刺史,节制归德军。

与温仁福不同,新任开封府尹薛崇没能参知政事,而是由中书舍人周敬思任黄门侍郎、参知政事。

中枢的调整告一段落,北面冯晖同辽军对峙数日之后,双方十分默契的退兵——这个默契是用数百上千士兵的命换来的。

燕国这一次并没有灭国,虽然一开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后来又有周国落井下石,但他们硬是守住了居庸关一线。

居庸关东南就是幽州城,因此停战之后,驻守幽、檀等州的辽军西边是占了居庸关的燕军,南边是威逼涿州的周军,权衡之下不得不放弃幽州退回塞外,幽州城重又回到燕国手中。

只不过北边的古北口——因为唐时这里是北口守捉,所以现在称为古北口——仍然在辽国手中,燕国虽拿回幽州,但都城却迁到了云州。

所谓云州,其实就是云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那个云中,后来又叫大同,白登山就在它北部。

总之,除去丢掉的几处关隘外,燕国这一次损失看起来不是很大。只要不去想那几处关隘不知道何时会变成一把直入腹心的利刃,就能继续心安理得地苟全下去。

北边战事结束,兵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冯晖罢成德节度、河北都监,册为北平县开国公。太原节度使、河阳都监焦继勋调任成德节度使、河北都监。

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主持军事巴宁泰接替焦继勋节度太原,都虞候郭振任副都指挥使主持军事。侍卫亲军内部又有好些人或调或迁,其中潘美从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虞候变成了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虞候。

随着冯晖入京,议论对沈国用兵的消息终于扩散到尚书卿监一级。

说终于也不太准确,之前通过各方面传出来的消息,大家都有了猜测,现在只不过是证实了这个猜测罢了。

嘉定二年似乎就这么平平淡淡过完了。

然而并没有。

十二月二十六日,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平章军国事、建德县公刘公讳明卒于汴梁私宅,帝为之辍朝三日。

二十九日,下诏追册刘明为池国公,赠少保,谥忠敏。

陈佑收到消息之后唏嘘不已,真要说起来,这是赵元昌即位之后,第二位在任上的去世的宰相。

感慨完了,就要回信给冯道安慰一番。没办法,刘明也比冯道小几岁,却同孙启祥一般走在他前头,便是冯道再怎么长乐,这时候也不免心有戚戚。

有人欢喜有人愁,时间走到了嘉定三年。

进入嘉定三年之后,一切仿佛进入了快车道。

书院在年后开始了第一次正式招生,河南府本地人,加上慕名而来士子,书院这一次总共招了,嗯,一百六十多人。

随着新学员的进入,听陈佑讲课的学生比例一下子下降许多。比例下降不代表人数下降,不过这也意味着书院里终于在明面上出现了不认同陈佑思想的团体。

对此,陈佑是乐见其成的。

有对比才有伤害,不是,有对比才有优劣。

自己教导出来的学生,只要秉持着实事求是和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态度,争论起来就不存在争不过的情况。

嗯,只看到部分事实被误导的情况除外。不过当对手用完整的事实来驳斥部分事实的时候,不也表明了他对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认同吗?

书院的情况总体向好,武学院却不容乐观。

虽然朝堂上还没对动兵与否做出最后决定,但赵元昌已经派人来催促陈佑了,核心思想就是这一届武学院几十个人需要在接下来的攻沈战争中派上用场,这也从侧面表明,战争一定会爆发。

对于官家的要求,陈佑也好,苏凤羽也好,便是蒋树,都清楚与其说是要这些人派上用场,不如说是一次毕业考核。

有出色表现的,只要没有半途夭折,出将入相不在话下;普普通通中规中矩的,或许也能成为镇守边疆或者参谋中枢的重臣;而那些表现不好的,这辈子再起来的机会几乎没有。

只是,就像武学院设立的目标是广撒网重点捕捞,很可能出了数百个庸才才能有一个天才,这第一期的成果并不合人意。

在陈佑等人的评估中,出色的学员没有,普普通通的学员倒有那么十来个,真上了战场,不知道有几个能活着完成任务。

对了,他们的评估没算上民政部分,陈佑现在没有条件去检测他们从政的能力。也就是说,到了最后或许有几人足以担当领兵将领,但合格的知兵文臣很可能一个都没有。

不管怎样,即便是赶鸭子上架,这些人也得在二月中旬出发前往江陵,他们将直接获得职事,或守一县城、或带兵进攻。

沈国如今四分五裂,内耗严重,正适合用来考核武学院这些人。若是对付辽国或者宋国,估计赵元昌就不敢放他们出来了。

陈佑自己对军事也不是很熟练,但他知道怎么去突击应付,于是这些人原本的“轻松”生活没有了。民政、经典之类的先放下,每天八个时辰接受苏凤羽和蒋树轮流的填鸭教育。

一月十六日望朝会上,正式下诏以洛阳为国都,汴梁为东京。

二十日,突如其来的,枢密副使马青卸任殿前司都指挥使之职,殿前司都指挥使出缺。

二十三日,确定南征沈国,周帝赵元昌意欲亲征。

就在同一天,一名风尘仆仆的行脚商人找到庞中和的住处,声称有急信要亲自递交给陈佑陈詹事,想要面见陈佑。

当天下午,这人被从后门带进了洛阳陈府,陈佑在书房等着他。

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二)第七百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六)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七百十一章 顺势而为埋荆棘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四)第十七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五)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一)第一百一章观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三)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三)第六十五章套路从来得人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五)第一百三十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请以海军试新制第五百六十八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后南有风起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一百章消息不断时机逝第一百二十一章当有同志共前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里刀光起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二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一)第七百七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当慎行第六百五十二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四)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十七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四)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变第三百二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四)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六)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枣交相加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战事轻政争第五百十八章 池静亦有暗流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二)第六百十四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一)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十六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四)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请议婚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军难收税更难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三)第二百三十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总分明第三十五章快马兼程赴归州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四)第一百二章冯道再试寻暖靴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谁可妄自言忠义(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六百八十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五)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十九章转遍东京闻兵讯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四)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谈风月元宵至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七十九章即将离京奇事多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
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二)第七百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六)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七百十一章 顺势而为埋荆棘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四)第十七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五)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一)第一百一章观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三)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三)第六十五章套路从来得人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五)第一百三十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请以海军试新制第五百六十八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后南有风起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一百章消息不断时机逝第一百二十一章当有同志共前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里刀光起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二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一)第七百七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当慎行第六百五十二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四)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十七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四)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变第三百二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四)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六)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枣交相加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战事轻政争第五百十八章 池静亦有暗流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二)第六百十四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一)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十六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四)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请议婚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军难收税更难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三)第二百三十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总分明第三十五章快马兼程赴归州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四)第一百二章冯道再试寻暖靴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谁可妄自言忠义(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六百八十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五)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十九章转遍东京闻兵讯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四)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谈风月元宵至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七十九章即将离京奇事多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