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三章:行政体制

要占据整个沂源上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区,并且挖掘出整个地区的潜力,只靠陈宪一个人去管理,肯定管不过来。

要管理这么大一片地方,陈宪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体制。

对于行政管理,陈宪是个十足的门外汉,不过在那位网络写手的资料和大纲中,有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和设想。

在网络写手的故事大纲中,那位穿越者主人公面临和陈宪同样的问题。

那位穿越者采取了一种自己设计的行政体制。

这个行政体制很奇怪,其核心是一所学校。

这位主人公在建设或者夺取一个城镇之后,会在城镇中心建设一所中心小学,学校的教师同时兼职这个镇的都政院的都政员。

所谓都政院,在陈宪看来,其实就是现代的议会,都政员其实就是议员。

都政院的职责和议会十分相似,就是监督政府的执政。

在都政院下面挂着一个审计所,专门协助都政院监督审计各个行政部门的账目。

镇的行政机构名叫镇政厅,首长为镇长,负责镇子中的一切行政工作,镇政厅下属有税务所,财政所等。

警察局也受到镇长的领导,一般来说,警察局中负责刑侦的部分受到检察官的领导,巡警,户籍管理等民政部门受到镇长的领导。

除了这些官方机构,镇中还有一个会计事务所,作为第三方机构,辅助各个部门进行经济审计工作。

一个新镇的首批执政官员,包括镇长,税务所长,财政所长,警察局长,甚至这些部门下面的工作人员,都由上级派遣。

不过,这批执政官员只能当政一届,也就是五年,五年后,这个镇的中心小学前两届学生毕业,这些学生毕业既获得了选举权,可以选举出新的一届镇长和都政院成员。

这就是陈宪觉得这个行政体制核心是学校的原因,要想获得这个政体中的公民权,就必须获得这个学校的毕业证,否则就是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平民,不但没有选举权,也没有担任任何公职的权利,甚至不能参军。

当一个城镇被建立或者夺取之后的第五年,会举行第一次选举,一般来说,作为培养本地公民的学校老师在参选任何行政职务时,都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在这个政治体制之下,老师拥有极高的地位。

除了都政院和镇政厅的官员,城镇中还有一个官僚系统,但不同的是,这个系统的官员永远不由选举产生,而是一直由上级直接任命派遣。

这就是司法系统。

在每一个镇都有一所法庭,和一个检察所。

法庭的长官是法官,法官负责审判,是一个镇的最高司法长官。

检察官负责公诉,一切刑事诉讼都属于公诉,检察官对警察局有部分领导权,刑事案件的侦查由检察官指导警察进行调查,检察官还有权对镇上的各个部门,包括都政院中的腐败进行监督。

在司法系统,除了法庭,检察所之外,还有一个律师事务所,对不懂法的公民进行司法协助。

为了提高律师的地位,避免律师在面对法官和检察官时太过弱势,书中规定,律师作为非官方人员,有权参选都政员,在最初派遣时,有一部分律师会被直接任命为都政员。

而为了亲近未来的选民,律师也愿意免费担任学校的课外教师。

这就是这本小说大纲中设计的一套行政机构,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学校为核心,强行规定必须获得学校文凭才能获得政治权利。

这种政体设计,其实是为了和小说中明朝末年僵化的礼教夺取人心。

除了以学校为中心,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在创业初期,还排斥一切读书人,不允许有除了自己学生之外的任何识字者出现在自己的领地中。

相对于这部小说主人公所处的明末,陈宪发现,他所处的这个金国末年,在这方面的需求就比较弱。

如今的北方中国,在女真人的统治下已经过了百年,虽然女真人经过半个世纪的汉化后,早就开始开科取士,但一方面汉人读书人无法在金国体制内取得核心位置,另一方面,在南宋一直存在的情况下,金朝的科举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在如今的北方中国,儒家道统算是十分衰弱。

从争夺人心这方面来说,金朝末年的北方中国,环境无疑远比明朝末年要好的多。

但经过一番思考之后,陈宪还是决定尝试一下照搬这本书上的这套行政设计。

一方面,陈宪实在对政治一窍不通,另一方面,虽然他更喜欢现代中国的那种由上而下,比较高效的政治体制,但想要在这个时代建立那样一种整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像那位网络小说作者在他的大纲里说的那样,新中国的这套体制之所以能够建立,离不开中国社会自洋务运动以来,所积累的那一批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人才,正是以这批人才为主导,我党才能建立这种由上而下的高效政治体制。

要想用一群仅仅被洗脑教育了一年时间,还没有脱离愚昧的人,照猫画虎的去建立新中国那套复杂的,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最可能的后果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把好好一个GC主义搞成了太平天国也说不定。

所以,采取西方的ZB主义自治政体,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ZB主义政体和GC主义政体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两者,一个是社会进化的自然产物,一个是人为设计的政体。

ZB主义政体,实际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政体,实行这种政体,并不需要太高的人员素质,因为这种政体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他符合人类的本性,不需要政治家从上而下的去引导和改变,就能自然生长。

四十二章:配甲三二五章:兵权!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八十九章:肥皂一六一章:弃城一一零章:驱虎九十八章:接收三十八章:改进(下)一三六章:胜负翻转一零一章:锁子甲三一八章:河北!七十三章:训练四十六章:首战一七二章:军改,扩军一五零章:说服,试枪四十七章:冲突一零二章:波特兰水泥一二二章:提亲七十九章:伤员一三九章:清理七十七章:垂死挣扎一六九章:据莱芜三一六章:白热的战场,燧发枪的威力!九十一章:治疗三一四章:大军云集一七九章:蒙阴,消化七十六章:溃散一七三章:百里侯七十三章:训练七十四章:战鼓敲响九十三章:冲突一三零章:哨所一六七章:换马,扩张,消化一七六章:遭袭一二一章:恢复商路一四八章:生意一四四章:设伏一八一章:铁骑过境一九九章:登陆辽东,平涛奇谋九十九章:送神五十一章:山民九十一章:治疗十七章:开工五十六章:战场急救三十三章:暗流涌动三二三章:枭雄九十三章:冲突一二六章:噩梦一一五章:抄后路一百章:肥皂厂三一零章:征高丽五十八章:吸引人口一七九章:蒙阴,消化三一六章:白热的战场,燧发枪的威力!第四章:突破束缚一九二章:扩军第九章:献甲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三一九章:经营河北,攻略辽河五十二章:重弩二零四章:败敌,追击三一三章:再征高丽五十九章:马拉重犁五十八章:吸引人口三二零章:棱堡,野战一一零章:驱虎三十九章:霍员外二零五章:险败还胜,大迂回一七九章:蒙阴,消化第二章:叶公好龙一九六章:袭击,海战五十章:开工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记三一零章:征高丽四十八章:威胁十九章:XI脑一三二章:灯笼引路三四零章:错失良机三十七章:改进(中)三十七章:改进(中)三四三章:参谋四十一章:技术扩散三四四章:水泥过剩三二七章:矛盾,选择一八九章:大义灭亲一五四章:骑兵一五一章:仿制三零九章:扩张计划,引进人口三十三章:暗流涌动一七二章:军改,扩军三十九章:霍员外一二八章:弱点六十五章:火药三一九章:经营河北,攻略辽河六十三章:改进火绳枪七十九章:伤员十六章:扎根三十八章:选举人制度,对抗
四十二章:配甲三二五章:兵权!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八十九章:肥皂一六一章:弃城一一零章:驱虎九十八章:接收三十八章:改进(下)一三六章:胜负翻转一零一章:锁子甲三一八章:河北!七十三章:训练四十六章:首战一七二章:军改,扩军一五零章:说服,试枪四十七章:冲突一零二章:波特兰水泥一二二章:提亲七十九章:伤员一三九章:清理七十七章:垂死挣扎一六九章:据莱芜三一六章:白热的战场,燧发枪的威力!九十一章:治疗三一四章:大军云集一七九章:蒙阴,消化七十六章:溃散一七三章:百里侯七十三章:训练七十四章:战鼓敲响九十三章:冲突一三零章:哨所一六七章:换马,扩张,消化一七六章:遭袭一二一章:恢复商路一四八章:生意一四四章:设伏一八一章:铁骑过境一九九章:登陆辽东,平涛奇谋九十九章:送神五十一章:山民九十一章:治疗十七章:开工五十六章:战场急救三十三章:暗流涌动三二三章:枭雄九十三章:冲突一二六章:噩梦一一五章:抄后路一百章:肥皂厂三一零章:征高丽五十八章:吸引人口一七九章:蒙阴,消化三一六章:白热的战场,燧发枪的威力!第四章:突破束缚一九二章:扩军第九章:献甲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三一九章:经营河北,攻略辽河五十二章:重弩二零四章:败敌,追击三一三章:再征高丽五十九章:马拉重犁五十八章:吸引人口三二零章:棱堡,野战一一零章:驱虎三十九章:霍员外二零五章:险败还胜,大迂回一七九章:蒙阴,消化第二章:叶公好龙一九六章:袭击,海战五十章:开工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记三一零章:征高丽四十八章:威胁十九章:XI脑一三二章:灯笼引路三四零章:错失良机三十七章:改进(中)三十七章:改进(中)三四三章:参谋四十一章:技术扩散三四四章:水泥过剩三二七章:矛盾,选择一八九章:大义灭亲一五四章:骑兵一五一章:仿制三零九章:扩张计划,引进人口三十三章:暗流涌动一七二章:军改,扩军三十九章:霍员外一二八章:弱点六十五章:火药三一九章:经营河北,攻略辽河六十三章:改进火绳枪七十九章:伤员十六章:扎根三十八章:选举人制度,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