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局势将变

?“什么?张茂要投降?他早干嘛了?这不是拿辽东开涮吗?”

“就是!都督,凉州分明是戏弄我等,不能这么便宜对方!”

“要我说,管他什么投降不投降,大军直接一拥而上就是。”

“没错,这法子好,就凭城内那些歪瓜裂枣如何挡得住我辽东大军?”

“行了,都吵吵什么?!”

吼完北宫纯冷冷扫视了一圈,顿时大帐内变得异常寂静,刚刚还抱怨不断的众将,纷纷肃穆而立。

其实对于凉州突然投降一事,同样让北宫纯感到非常不爽,倒不是他好战,而是正如众将所言,有一种被凉州深深戏弄的感觉。刚开始他就抱着很大诚意去招抚凉州,不料却被张茂毫不犹豫拒绝了,如今在他做好了大打出手时,对方却又毫无骨气的投降了。

如今双方已血战数场,不少辽东将士都打出了真火,结果凉州一投诚,一下子让辽东军心中憋屈的怒火无处发泄。

好在北宫纯知道轻重,又因凉州是他故乡,若能就此免除战火,他倒也十分乐意。

“哼!真没想到不过是打了几个胜仗,尔等自信心竟已膨胀到如此地步!凉州主动投诚有什么不好?不但可避免大军折损,又省得将姑臧打成一团糟。”

“都督,莫要气坏了身子,众将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北宫纯环顾了四周一眼,语气凝重道:“尔等以为拿下姑臧战事就结束了吗?哼!幼稚,别忘了,我们不过才拿下凉州一个郡而已。沿着姑臧往西北,尚有张掖、敦煌、西海、酒泉、西郡等数个郡国,那些郡县均由当地大族掌握,他们会不会凭险据守谁也不知道。”

“因此,这仗还有的打,说不得我们要一直打到西域去,后面还有无数功劳让你们夺取。”

这一番话让刚刚还愁眉苦脸的辽东众将顿时眉开眼笑,面对辽东众将之好战,北宫纯也只能苦笑几声作罢。

达成统一意见之后,原本还在攻城的辽东军主动后撤十里,同时与凉州展开谈判。

……

张茂突然提出投诚辽东,不但让辽东措手不及,在凉州内部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谁也没料到,前几日张茂还表现出一副与姑臧共存亡的样子,今日却突然变成了坚定的投降派。

面对骤然变局,索、宋、阴、汜四大世家连忙召集家族精英商讨对策。

如今过了这么多年,当今天下鲜有不知大司马一生最为讨厌世家与胡虏。

很显然将来随着辽东入主凉州,河西世家担心自身利益受损害。

但是由于辽东非常强势,又因大司马心狠手辣,让河西世家根本没有胆量站出来直接与辽东对抗。

原本张家是个很好的挡箭牌,谁也没想到张茂突然倒向辽东,让河西世家之前所有谋划付之东流。

可真要让河西世家跟着张家投降辽东,并交出掌控了近百年的河西统治权,众人心中却又十分不甘心。

魏晋时期是华夏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年代,也是一个急据变革的朝代。

这一历史发展阶段中最突出的是一个政治现象就是门阀士族的崛起。

关于世家豪强之强大,历史上葛洪曾详细记载描述过,即“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

河西也不例外,魏晋以来世家豪强纷纷筑坞堡以自保,并占有大量劳力,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如敦煌阴氏、索氏均有大量的田庄坞壁,其经济、政治势力东达姑臧,西至敦煌。

时谚云:“阴与索,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楼。”

而且由于河西情况特殊,使得曹魏以来,河西世家拥有比中原世家更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基本上就是河西土皇帝。

史载:“太和中,慈(仓慈)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邮,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又有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河西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留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

这段记载十分详细的说明河西凉州受朝廷政权影响较弱,地方豪族把持政权,占有大量土地,垄断对外贸易。

也就是张家势力集中在武威,而河西大族势力集中在敦煌,若不然张茂突然投诚,很有可能被河西大族暗中干掉。即便如此,张家与河西大族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而出现裂痕。

其实河西大族对议和一事十分矛盾,他们既不想明着与辽东对敌,又不甘心交出手中权势,所以姑臧城内竟表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

在众多河西世家中,对议和反对最为激烈者非索氏莫属。不是索氏狂妄自大,不将辽东放在眼里。实在是索氏有不得已苦衷,谁让索氏近支族叔辈人物索綝与大司马有嫌隙。当年索綝执掌长安朝政,处处与大司马为敌,索氏非常担心遭到清算,故而才不遗余力反对投诚,并试图说服阴氏、宋氏等其他世家联合割据敦煌。

……

在河西局势将变之际,荀灌娘已经来到了大草原上,见到了心中偶像——坝州都督邵玉娘。

递上大司马亲笔信,荀灌娘神情紧张地站在下面,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邵玉娘看个不停。

与她想象中不同,未穿戎装的邵玉娘难得露出几分少妇风情,很难想象看起来很娇弱的一个女子,竟完成无数将领梦寐以求的宏伟壮举——封狼居胥。

看完大司马书信,邵玉娘内心十分震惊,她没想到大司马会那么重视荀灌娘,称对方是未来辽东军女将领军人物。

将书信放下,邵玉娘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荀灌娘,见其满身英武,不禁微微颔首,对大司马推荐之人颇为满意。

“尔出身颍川荀氏,乃鼎鼎之高门大户,为何要入军营之中受苦?”

“回将军,卑职自幼不喜针线女红,只爱舞刀弄枪。听闻将军精通兵法,小女子欲拜在将军门下,学习兵法。”

“当今天下尚有胡虏作乱,正值兵戈四起之际,小女子亦有征战沙场、驱除胡虏之志,故而无惧军营辛苦。”

邵玉娘闻言唏嘘道:“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此大志向,到让本将军小瞧了。”

“说起来大司马并不鼓励女子上战场,某有今日之成就一则是大司马器重,二则是机缘巧合。”

“将军为何这样说?难不成连你也小瞧咱们女子吗?”闻言荀灌娘颇为不服地反问道。

面对荀灌娘质问,邵玉娘不以为意,反而好心解释道:“女子天生就比男子气力弱,在战场上这点殊为吃亏。你我天生根骨不凡,才能练就一身本事,即便如此以某之骁勇对上一流猛将依然力有未逮。”

“日后尔上了战场千万不要逞个人勇武,好好用心学习兵法、战阵之道方是正途。”

“呀?这么说将军愿意收我为徒了?”荀灌娘满脸惊喜。

“嗯,大司马看人一向很准,被他看重的人鲜有不成才者。既然他这么看好你,说明你未来不可限量。”

“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大司马之期望!”

“请师父受徒儿一拜,徒儿一定不会辜负大司马的期望。”荀灌娘神色一整,突然跪倒在地。

邵玉娘上前搀起荀灌娘,谆谆教导道:“当今胡人待我晋民如猪狗,唯有大司马能力挽狂澜、救大厦于将倾!你既已加入了辽东军,日后当事事以辽东利益为重,切不损害辽东丝毫利益。”

“请师父放心,徒儿日后生是辽东的人,死是辽东的鬼!”说完荀灌娘满脸坚毅之色。

(。)

第445章 太子算个屁!第284章 夜间突袭!第409章 榆眉会战之背城而战第535章 王敦之乱第203章 战后余波第40章 刀盾结合第334章 躁动的琅琊王第8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260章 彷徨无助的段氏鲜卑第231章 钱庄第162章 青冀冲突第452章 张宾至蓟城第662章 兵临城下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518章 罗马商人在辽东第155章 新式马刀、陌刀第239章 敲诈拓跋六修第438章 成汉入援仇池第295章 老而弥坚的梁芬第262章 势不可挡第247章 去?不去?第497章 征收个人所得税第494章 欲修洛阳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456章 请鲜卑人离开华夏故土第334章 躁动的琅琊王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07章 女将挂帅第14章 立下根基第636章 江东新政第81章 救了一个公主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请封第617章 法治与德治第70章 均田令第287章 冯翊赈灾第509章 姑臧争锋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554章 羯胡中计第428章 宴请隐士第535章 王敦之乱第479章 青州之争第25章 祝其县买粮第59章 将离彭城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开第656章 进退不得第477章 影响(上)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677章 最后一战第203章 战后余波第141章 威震辽东第362章 为石勒编织的网第474章 张宾献计取淮南第83章 清河公主第258章 布局淮南第261章 偷袭临榆镇第665章 最后的决战第203章 战后余波第475章 国葬第397章 新年初定计第619章 大迂回战略第326章 讨胡檄文!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35章 徐州新军第520章 又添强敌第506章 姑臧之乱第296章 朝堂交锋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247章 去?不去?第343章 河东世家第588章 成汉与江东第213章 女将显威第368章 南洋风云第287章 冯翊赈灾第48章 祖逖来了第169章 说服刘琨第127章 改土归流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360章 给江东贷款第475章 国葬第536章 风云骤起第290章 卢水胡精骑?屁!第573章 再见张宾第278章 校阅出征第508章 鼓励生育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426章 宋祎初啼第212章 大破乌丸第390章 蔡豹之死,群豪离心第232章 代县榷场第289章 苻洪的选择第630章 王敦将死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663章 骑兵威力第361章 水师前出第204章 文鸯来投第533章 江左风起
第445章 太子算个屁!第284章 夜间突袭!第409章 榆眉会战之背城而战第535章 王敦之乱第203章 战后余波第40章 刀盾结合第334章 躁动的琅琊王第8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260章 彷徨无助的段氏鲜卑第231章 钱庄第162章 青冀冲突第452章 张宾至蓟城第662章 兵临城下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518章 罗马商人在辽东第155章 新式马刀、陌刀第239章 敲诈拓跋六修第438章 成汉入援仇池第295章 老而弥坚的梁芬第262章 势不可挡第247章 去?不去?第497章 征收个人所得税第494章 欲修洛阳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456章 请鲜卑人离开华夏故土第334章 躁动的琅琊王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07章 女将挂帅第14章 立下根基第636章 江东新政第81章 救了一个公主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请封第617章 法治与德治第70章 均田令第287章 冯翊赈灾第509章 姑臧争锋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554章 羯胡中计第428章 宴请隐士第535章 王敦之乱第479章 青州之争第25章 祝其县买粮第59章 将离彭城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开第656章 进退不得第477章 影响(上)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677章 最后一战第203章 战后余波第141章 威震辽东第362章 为石勒编织的网第474章 张宾献计取淮南第83章 清河公主第258章 布局淮南第261章 偷袭临榆镇第665章 最后的决战第203章 战后余波第475章 国葬第397章 新年初定计第619章 大迂回战略第326章 讨胡檄文!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35章 徐州新军第520章 又添强敌第506章 姑臧之乱第296章 朝堂交锋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247章 去?不去?第343章 河东世家第588章 成汉与江东第213章 女将显威第368章 南洋风云第287章 冯翊赈灾第48章 祖逖来了第169章 说服刘琨第127章 改土归流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360章 给江东贷款第475章 国葬第536章 风云骤起第290章 卢水胡精骑?屁!第573章 再见张宾第278章 校阅出征第508章 鼓励生育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426章 宋祎初啼第212章 大破乌丸第390章 蔡豹之死,群豪离心第232章 代县榷场第289章 苻洪的选择第630章 王敦将死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663章 骑兵威力第361章 水师前出第204章 文鸯来投第533章 江左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