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纪念馆简介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由河南省扶沟县烈士陵园改建而成,陵园建成于1964年。1979年,吉鸿昌烈士纪念馆开始筹建。1984年,陵园更名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2005年,该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由广场和展厅组成。纪念馆大门朝东,仿古式门楼正上方镌刻着由江泽民在1995年亲笔题写的馆名“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进入大门,园内两侧有“河南省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的立碑和小何庄殉难烈士纪念碑。沿路北行是纪念馆广场,广场面积600平方米,吉鸿昌半身铜像矗立于广场的正中央,铜像底座为花岗岩砌成。

穿过广场,继续北行,迎面是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的主展馆,主要介绍吉鸿昌的生平事迹。

2007年,扶沟县为缅怀吉鸿昌,开始规划建设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新馆。2009年10月18日,新馆正式建成开放,馆区新增了国防教育园和休闲公园2个部分组成。主展馆包括4个主展厅、1个多功能厅、1个廉政教育厅和半景画馆。

广场西侧新增的国防教育园中,陈列着空军某部赠送的一架退役的歼-6教练战斗机,还有济南军区赠送的退役坦克及两部大炮等。

碧血丹心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1895年10月18日,吉鸿昌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还未成年的吉鸿昌放弃学业,在爱国将领冯玉祥的部队里做了一名小兵。由于表现突出,吉鸿昌很快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和提拔。

1925年10月,吉鸿昌升任绥远省督统署直辖骑兵团团长兼警务处处长,不久又被任命为第36旅旅长。十几年里,吉鸿昌虽不断升官,但却丝毫没有改变“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初衷,时刻铭记着父亲“作官即不许发财”的教诲,平时省吃俭用,兴办公益事业。他严于律己,也约束部队不许扰民。在这期间,吉鸿昌结识了共产党员宣侠父等人,开始接触革命思想。

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响应北伐。吉鸿昌率部参加了西安之战。1927年4月,吉鸿昌所部扩编为第19师,吉鸿昌升任师长,归属冯部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所辖。国民革命军沿陇海路东征,吉鸿昌率部攻克洛阳、巩县,又强渡黄河,占领豫北重镇新乡,奉军被打得抱头鼠窜。吉鸿昌部被誉为“铁军”。

1930年4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9月,冯玉祥的西北军战败,吉鸿昌为了保存实力,接受了蒋介石的改编。不久,蒋介石派吉鸿昌前往光山、商城一带,向鄂豫皖苏区进军。

吉鸿昌对进攻苏区十分反感。他托病到上海与中国共产党组织取得了联系,随后又化装到鄂豫皖苏区进行了考察,思想上受到很大触动。随后在潢川组织所部起义参加工农红军未果。蒋介石发现吉鸿昌有“谋反”之意,便解除了他的军职,逼迫他出国“考察”。

1931年9月21日,坚决主张抗日的吉鸿昌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刚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比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毕恭毕敬。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吉鸿昌回到旅馆便在胸前挂了一个木牌,上面写道:“我是中国人!”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吉鸿昌闻讯,即刻赶回上海。看到四处悬挂着日本的膏药旗,吉鸿昌心碎不已。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内战让他十分失望和愤慨。他想现在只有中共可以解救中国了,于是他联系上中共组织,决心为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同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的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按照党的指示,到湖北黄陂、宋埠一带召集旧部策划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赴泰山动员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吉鸿昌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武器,积极联络各地抗日零散武装,准备起兵抗日。

1933年5月26日,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爱国将领依靠苏联的武器支援和集合东北义勇军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兼第2军军长,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在收复康保、宝昌、沽源等城池后,吉鸿昌又指挥部队向多伦进攻。经过五昼夜血战,吉鸿昌于7月12日收复多伦,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然而,蒋介石却反诬同盟军破坏“国策”,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夹击同盟军。

1933年8月26日,吉鸿昌率领3000多人试图去商都同抗日同盟军高树勋部会合,建立苏区。但遭到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苏区因而无法建立。吉鸿昌无奈之下找到了方振武,准备一同进攻由国民革命军驻守的北平城。

10月10日,吉鸿昌部队在北京附近的昌平被中央军伙同晋军、西北军包围,军队大部崩溃。

随后,日军主力在察边境集结,并驱使败退伪军准备重新进攻。苏联在国民政府的压力之下也停止了对同盟军的支援。国民政府中央也派出要员去说服同盟军领袖冯玉祥放弃独立割据的念头,将部队交给中央指挥。

内忧外患之时,同盟军内部的东北义勇军部首先表示归附中央,冯玉祥也发表声明取消了同盟军司令的头衔。

8月15日,日伪军重新进攻多伦。分崩离析的同盟军不敢正面对抗。在15日夜放弃多伦,全军转移。转移之后,剩下的5万抗日同盟军彻底瓦解。

吉鸿昌战至10月,部队已经弹尽粮绝。为了保存抗日实力,吉鸿昌与方振武到国民党第32军驻地同商震谈判。不料,蒋介石却电令商震把吉鸿昌和方振武押送北平审问。途中,吉鸿昌用计使方振武脱身。车行至北平城外,押送人员在吉鸿昌感化下,冒着生命危险放走了吉鸿昌。

1934年5月,吉鸿昌在天津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同时建立了大同盟中央委员会,其中有冯玉祥、李济深、方振武、任应歧等各地反蒋抗日力量代表,吉鸿昌被推选为主任委员,进行统一战线工作。为了抗日宣传工作,吉鸿昌还在他的家里秘密设立了一个印刷所,出版机关刊物《民族战旗》。吉鸿昌的住宅也成了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因而被党内同志称为“红楼”。

吉鸿昌想方设法积极在各地发展人民武装自卫军组织,又通过以前的旧关系,联络到一批原西北军中的爱国将领。吉鸿昌先把他们约到天津集合,接着,又将他们分别派往西北各省,以及豫南、豫西、安徽等地,组织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军。短短的几个月中,吉鸿昌重举武装抗日大旗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法国工部局逮捕。蒋介石随即向法租界行贿,要求引渡吉鸿昌。不久,吉鸿昌被押送到国民党“北平军分会”。

11月23日,北平军分会举行了一场所谓的“军法会审”。何应钦向吉鸿昌逼问道:“你为什么搞抗日活动?说出你们的秘密来!”

吉鸿昌义正词严地答道:“抗日是四万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跟你们祸国殃民,和日本暗中勾结,干些不明不白的勾当,才有秘密。我要救国,蒋要卖国,我不得不为抗日而讨蒋。”何应钦不管怎么问,都被吉鸿昌驳得哑口无言,只好赶紧结束了“审讯”。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鸿昌殉难的日子。当“立时枪决”的命令传来,吉鸿昌显得异常镇静安详。他向敌人要了笔、墨、纸、砚,然后挥笔疾书,将自己怎样走上革命的道路,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政府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都一一列出。然后,他又分别给自己的妻子、兄弟和朋友写了简短的遗嘱。他在给妻子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并再三叮嘱要好好教育孩子“以成有用之材”。吉鸿昌牺牲时,年仅39岁。

2009年9月14日,吉鸿昌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濮阳单拐革命旧址

革命旧址简介

濮阳单拐革命旧址位于河南省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抗日战争后期,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和冀鲁豫第一兵工厂所在地。2005年,濮阳单拐革命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86年,新建立的濮阳市政府开始筹建冀鲁豫军区纪念馆,宋任穷(时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不久,中共中央北方局、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冀鲁豫日报社和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等共11处革命旧址,全部得到整修。

纪念馆共征集革命文物2000多件,并对已整修的旧址、旧居进行了复原陈列。设立了“冀鲁豫抗战史迹”、“邓小平生平”、“边区百名将军”、“边区民俗”、“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抗战用品”、“抗战胜利品”8个专题展室,布展面积达2100平米。

历史背景

1944年初,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为了打通从中国的东北到东南亚的大陆交通线,支援太平洋战场的作战,日军先后从华北、华中抽调大量兵力,发动豫湘桂战役。

在此大背景下,日军分布在冀鲁豫地区的兵力显著减少,当地伪军军心涣散,不堪一击。但此时,冀南区的境况仍旧十分严峻。

为了适应这种南缓北紧的形势,统一和增强对敌斗争力量,1943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冀鲁豫分局,统一领导冀南、冀鲁豫两区工作。1944年5月11日,冀鲁豫和冀南两区合并,宋任穷任司令员,下辖11个军分区和一个独立团。

冀南、冀鲁豫两区合并后,边区军民在分局和军区的领导下,对日伪作战由游击战变为攻势作战。1944年5月,冀鲁豫军区发起昆张战役和清丰战斗。昆张战役彻底摧毁了寿张至郓城的日伪军封锁线,使中心区向东扩展100余华里。清丰战斗消灭了日军联络部日军官兵10余名、伪军200人,俘虏伪县长、警察所长等40余名、日军联络官7名、伪军官兵1500多名。

1944年9月,冀鲁豫军区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解放濮阳和南乐县城及豫北的大部分地区,决定将指挥部前移,迁入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

194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北方局迁入冀鲁豫平原,协助冀鲁豫分局,领导当地农民开展减租减息的斗争。3月上旬,时任北方局代理书记的邓小平带领北方局20余名机关人员来到濮阳,并于半个月后进驻单拐村。

为打击日伪势力、扩大根据地,冀鲁豫军区在这里领导了多次战役,积极发动当地贫苦农民建立政权,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增资增佃的斗争,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一门大炮

如今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保存着一门70毫米口径步兵炮,名为“盖亮号”。它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兵工史上的第一门大炮,而这门大炮就诞生在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

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是1945年8月遵照朱德总司令的指示,由四个修械所合并而成,设在单拐村陈氏祠堂大院内。

兵工厂有职工220人,各种机械设备25台,不仅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制造了各种枪械零件、炮弹底火,修理许多轻重机枪和各种炮,还试制成功了中国共产党军队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92式70毫米步兵炮,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军队兵工史的新篇章,有力地支援了前线。

红色故事

单拐革命旧址展览馆里,保存着一双棉鞋,这双鞋看起来普普通通,且十分陈旧,可在它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1944年秋,刚刚担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的杨勇,来到清丰县单拐村,住在了村民陈合修的家里。陈合修的父亲早已病故,母亲双目失明,母子俩相依为命,家里十分困难。

这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一场大雪过后,杨勇和陈合修在院里打扫积雪。扫地时,杨勇发现陈合修穿的是一双单布鞋,还露着脚趾头,便问道:“合修,你怎么不穿棉鞋?脚都冻坏了!”

陈合修先是憨厚地笑,然后不好意思地小声说道:“俺娘看不见,俺又没媳妇,谁给俺做棉鞋?”

杨勇听了心里一阵难过,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一双军用棉鞋拿了出来,递给陈和修说:“快把这个穿上!”

陈合修接过鞋来,摸着舒服的鞋面,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可陈合修只是看了一会,就又把鞋递了回去,认真地对杨勇说:“杨司令员,您的心意俺领了,可这双鞋俺不能要。俺知道您带部队打鬼子离不开棉鞋,您只要多消灭几个日本鬼子,俺就是不穿棉鞋心里也高兴!”

听完这番话,杨勇是既高兴又心疼,赶忙说:“我现在不是穿着棉鞋?这双是多出来的,你快穿上吧!”可任凭杨勇怎么劝,陈合修就是不接。

棉鞋最终还是没有送出去,可一想到陈合修

被冻紫的脚趾头,杨勇的心里就发堵。为了把棉鞋送出去,杨勇找到陈合修的母亲,让老人把鞋转交给儿子,可老人也是说什么都不肯收。

杨勇灵机一动,说道:“大娘,这棉鞋不是我个人的,是八路军后勤部送给合修的,您要是不收,我怎么向组织交代呀?”

陈母听了,这才点点头说:“那俺就谢谢八路军了!”杨勇看到老人收下了棉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放了下来。

陈合修一回家,母亲便把鞋拿给他看。陈合修埋怨母亲道:“娘,这双棉鞋不是组织上送的,是杨司令员自己的棉鞋,您被他给骗啦!”陈母说道:“啥骗不骗的,杨司令员好心好意待你,你就把鞋穿上吧!”陈合修摇摇头说:“娘,这双鞋我不能穿,我要把它当成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

陈合修说话算话,这双军用棉鞋他精心保存着,一直没肯穿。解放后,他把鞋捐献给了国家,这双鞋从此成了革命文物。

商丘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

陵园简介

商丘淮海战役烈士陵园位于河南省永城市东北25公里陈官庄村南,311国道北侧,是为纪念淮海战役第三阶段陈官庄地区歼灭战中牺牲的烈士而建。2009年5月,被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该陵园修建于1974年,197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陵园占地13万平方米,2300多名在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长眠于此。

陵园正中为花岗岩烈士纪念碑,高25米,上刻周恩来手书“淮海英雄永垂千古”八个大字。纪念碑前方为广场,在纪念碑的后方,烈士陈列馆和歼灭战纪念馆分列两侧。

除此之外,陵园中还设有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公墓、单身烈士墓群等纪念建筑物。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消灭国民党军主力55.5万人,蒋介石的骨干力量几乎在这场战役中被消灭殆尽。

1948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济南战役中大获全胜。9月24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向中共中央军委提议,希望乘胜进攻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海州、连云港等地国民党军,主要目标是歼灭离徐州较远、位置突出的黄百韬兵团,为夺取徐州做好准备。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了粟裕的建议。

不过,让粟裕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计划定“小”了。黄百韬兵团仅仅是毛泽东眼中的一盘小菜,他真正的计划是围歼整个徐州兵团!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分路南下。10日,黄百韬兵团被华东野战军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经过10天激战,黄百韬兵团10万余人被全部歼灭,黄百韬自杀。11月16日,中原野战军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28日,蒋介石被迫决定徐州守军做战略退却。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撤至蚌埠,副总司令杜聿明留在徐州指挥。12月1日,国民党军放弃徐州向西南逃窜。4日,华东野战军追击部队将徐州逃敌包围。6日,国民党孙元良兵团妄图突围,但迅速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孙元良只身潜逃。同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集中9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经过激战,全歼黄维兵团12万余人,黄维被俘。

此后,为配合平津战役,人民解放军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歼,部队就地进行20天休整。

1949年1月6日至10日,华东野战军对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经过4天战斗,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30万人,俘获杜聿明,邱清泉自杀,李弥逃脱。至此,黄淮地区再无战事。

在淮海战役中,人民解防军在兵力数量和武器装备上均处劣势,但解放军统帅部表现了高超的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艺术,果断决策,精心谋划,迅速判明敌情,最终以60万装备落后的兵力战胜了80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

远在千里之外的斯大林听闻解放军淮海大胜的消息后,曾在记事本写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

英烈谱

在陈官庄烈士陵园中有一座硕大的义士合葬墓,碑上雕刻了15位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义士略传,每一个烈士的事迹,都足以让观者眼含热泪、欷欷不已。尚立民、方泉、陈洁就是其中的3名烈士。

尚立民,山东广饶县人,1926年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45年,尚立民入伍,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尚立民在新安战争以及济南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以及特等功,牺牲时任班长。

在淮海战役鲁楼战斗中,尚立民领导全班士兵发扬了猛攻恪守的战争作风,枪弹打光了,就用刺刀与敌人拼杀。在敌人突破前沿阵地时,他临危不惧,高呼:“同敌人血战到底,与阵地共存亡!”接连打退敌人七次冲锋,保住了阵地,尚立民却因负伤过重,英勇牺牲。

方泉,广东省惠阳县人,1922年生,贫农出身,1943年入伍,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武工队长、排长。方泉作战机智骁勇,在鲁南、长清全乡等战争中屡建勋绩。

淮海战役决战中,国民党军队某部在七辆坦克、四架飞机的掩护下向解放军29团2营阵地连续反攻,将解放军阵地大部捣毁,情况万分危急。方泉见此情景,积极申请受2营指挥,率队向敌人侧翼猛烈出击。最终,2营击溃了顽敌,一举攻占了阎阁以西的刘楼,进一步压缩了包抄圈,为全歼杜聿明集团创造了有利条件。方泉在淮海战役的谢楼战斗中牺牲。

陈洁,女,原名郑洁芳,广东省人,1922年生,1940年参军,先后在华东野战军1纵文工团、2师文工团任职。在炮火纷飞的岁月里,陈洁随军转战在苏、鲁、豫一带,既当宣扬员,又当战争员、卫生员,她以坚强的毅力,征服重重困苦,胜利地实现了行军、战争演出、战地救护、宣扬等各项艰巨工作,荣获团体大功一次,团体四等功一次。1947年7月,陈洁荣耀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说:“党教育了我,之后我理当踊跃其党事情,为革命孝敬我的终身。”

淮海战役一开始,陈洁就向党宣誓,随时准备舍弃自己的生命。1949年1月,淮海战役即将终场,陈洁怀着胜利的喜悦,带病抢救伤员,清扫战场,结果不幸遭遇敌机扫射,英勇牺牲。

在淮海战役中,许多革命英烈为解放中国,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最终粉碎了蒋氏王朝在大陆上最后一个强大的美械设备军事集团,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本章完)

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河南省_驻马店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河南省_镇平彭雪枫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河南省_镇平彭雪枫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河南省_驻马店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河南省_驻马店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河南省_驻马店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河南省_镇平彭雪枫纪念馆
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河南省_驻马店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河南省_镇平彭雪枫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河南省_镇平彭雪枫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河南省_驻马店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河南省_驻马店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安徽省_陶行知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江西省_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河南省_驻马店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河南省_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省_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河南省_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河南省_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江西省_方志敏纪念馆河南省_镇平彭雪枫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