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四八四章 驱狼吞虎

bookmark

“另外既然已经有出头鸟,那就盯住他们,”李荩忱沉声说道,“想要站在我们这边的,恐怕也并非一个人都没有吧。”

一边说着,李荩忱的目光一边看向旁边的徐敞。

他说的站在自己这边的人,当然不是说巴蜀世家还有关中世家这些,而是说的在东南世家当中。

徐敞就是出身东南世家,准确说是东南将门的人。

“陛下还请放心,臣出身安陆徐氏,但是忠诚于陛下。安陆徐氏也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徐敞急忙正色说道。

自从徐度去后,安陆徐氏受到洞庭沿岸的家族的打击,一蹶不振,否则以徐度太尉之尊,子孙后代也不至于这么艰难才能向上爬,所以安陆徐氏早就准备趁此机会好好收拾收拾这些曾经的对手了,湘州殷氏就是其中之一。

安陆徐氏已经没有力量和勇气重新崛起成为一等一的大家族,但是他们有信心把别人也拉下马,至少让大家的子弟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不至于别人家的子弟只需要父辈说说话就能取代自家流血拼命才有机会上进的子弟。

有着这样心态的不仅仅是安陆徐氏,还有诸如巴蜀世家、关中世家之类的群体,对于他们来说,或是因为力量弱小,或是因为几个家族之间已经产生了隔阂所以根本无法互相信任,所以他们都没有直接和东南士族相抗衡的资本,这也就让他们更倾向于站在陛下这一边,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实现双方竞争上的公平。

李荩忱并没有把自己最终战胜这些东南世家的希望寄托在单纯的暴力上,因为并不是暴力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东南世家在这三百年之中已经和整个南方融为一体,他们就像是一棵棵参天大树,庞大而复杂的根系触碰到了南方的各个角落,而如果直接把这些大树连根拔起,那么对于南方将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不说别的,古代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便是盐铁,甚至每本史书上都会有专门的《盐铁论》来讲述这个朝代的盐铁政策。可以说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食盐和冶炼的,即使是到后世也是这个道理。

而南方、尤其是江南的盐,主要来自于海洋,铁则来自于山林。南方的大多数海域和山林都在世家的掌控之中,或许用掌控不太准确,但是世家对大多数的山海都有影响,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都是他们的私产,因此南方朝廷的盐铁政策不管怎么样都绕不开世家。

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发展经济的总体概念,但是盐铁这两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家还是很懂得掌握在手中的。

现在大汉的商部也只能居中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负责收购世家的盐铁再统一调度,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世家通过盐铁来控制整个市场、甚至控制百姓的可能,但是世家只要一天还能掌握盐铁的生产,那么大汉朝廷就根本没有办法调控市场。

尤其是一旦世家打算鱼死网破,那么更有可能导致整个大汉经济的直接崩溃。

这是李荩忱不能接受的,因此他并不打算逼迫世家到那个地步。最简单的办法还是通过“驱狼吞虎”,让诸如安陆徐氏这样的家族站出来,代表朝廷先夺得这些盐铁的控制权,然后朝廷再从家族的手中平稳接收过盐铁的专营权。

盐铁专营,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早在秦汉的时候,国家就一直在加强对盐铁这种战略物资的掌控,而北朝更是在北魏开始就实行了严格的盐铁专营制度,盐铁的生产全部都掌控在朝廷的手中,纵然关陇集团和山东世家很强大,也只能通过朝廷来影响盐铁的生产,但是无法决断盐铁的产量。

因此现在大汉的北部,包括巴蜀和关中地区,实际上都是专营盐铁,而东南这边却都是世家私营,所以盐铁必然是这一次朝廷和世家之间战争的关键所在。

除此之外,南方的布匹、木炭贸易等等,都是要争夺的地方。

这只是经贸上,在古代相对封闭的封建社会制度下,经贸只是整个社会的一小部分,甚至还无足轻重。更重要的还有地方的政权、地方的教育。直到现在,大汉在南方的大小郡府中,官吏的任命依旧依仗于本地的世家,而李荩忱要解决掉的,就是世家把持地方政权和地方教育的问题。

推行严格的州郡县制度以及广泛的开设书院,就是为了和世家抢夺地方的控制权。但是这样单纯的抢夺肯定是没有用的,世家也不会放任朝廷这么做,因此冲突不可避免。

单纯的直接以军队作为前锋扫荡过去,或许是一力破百巧的最好办法,但是这也就意味着一切都将会变成废墟,李荩忱必须要从头开始,现在的李荩忱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通过效忠于朝廷的世家和当地官员联手,或许能够比较“平稳”的接收这些大世家的一切,之后自然就更加顺利的能把这一切都过渡到朝廷的手中,最终实现朝廷对整个社会各方各面的全方位掌控和监控。

当然了,李荩忱也并不是就对现在为大汉马前卒的世家们就这么放心,每个世家都有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梦想,而且有的世家已经在为实现这样的梦想而努力,又比如像是沈君高的沈家这样,本来就是位于云端之上的大家族,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摧毁自己建立并维护的秩序,恐怕并不是那么容易,他们现在同意去做,只是因为现阶段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但是当之后和他们的利益相违背的时候,不见得他们就不会临阵倒戈。

这南北朝三百年,世家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不要节(和谐)操。

所以李荩忱并不是没有防备。

白袍已经全面展开,李荩忱终归还是将这一把对外的利刃抽了出来,随时准备插入自己人的胸膛——如果他们背叛了大汉,那么或许用敌人来称呼更合适一些。

白袍这些年趁着北方乱局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张遍布北方的大网,之前大汉北上,这张网就展现出了不可忽略的威力。

第一千二十三章 两路进军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种子第一百一十章 季孙第三百一十八章 没有真的桃源第三十章 谈判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二三二章 鸡汤第四十章 惊现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来的对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一五九二章 战争开始的时间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总是短第一九三九章 医疗发展的好处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八一四章 调动第二百一十四章 缠战第一千八十七章 谁要去?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锐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向第一三七七章 难当都城之重任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们,是我们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与信任第二零八七章 邺城在望第六百六十二章 风卷衣袍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四十八章 画卷第一八六八章 大军渡河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四百六十六章 将旗升起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发展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里的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凤坡第一八五八章 未战先怯,不足为虑序章 白袍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百六十章 聚宝斋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现状第五百七十章 苍溪谷大道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阴沉沉的天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二二五四章 收复四门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门第一六零九章 秋闱,房与杜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对峙,壕沟之间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于将将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张丽华第七十五章 隔阂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难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种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头山下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二二六一章 张掖城外的乱战第二一四二章 没有捷径可走第二百七十五章 莺啼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千九十四章 汉家龙旗第五百六十二章 龟缩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么第七百六十九章 战争的目的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讲学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绝地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内外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担忧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八百八十九章 无准备的仗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九十章 袁英第一千四十二章 谈判?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轨迹的改变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订的律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六九八章 王轨很羡慕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态度第七百二十三章 惊起第六百四十四章 难得的破绽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余声第四百五十一章 对不住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与守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贵族的末日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没得谈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关中吗?第一千零七章 你们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应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择第六百一十章 润物细无声第一八二四章 扶贫
第一千二十三章 两路进军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种子第一百一十章 季孙第三百一十八章 没有真的桃源第三十章 谈判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二三二章 鸡汤第四十章 惊现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来的对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一五九二章 战争开始的时间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总是短第一九三九章 医疗发展的好处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八一四章 调动第二百一十四章 缠战第一千八十七章 谁要去?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锐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向第一三七七章 难当都城之重任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们,是我们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与信任第二零八七章 邺城在望第六百六十二章 风卷衣袍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四十八章 画卷第一八六八章 大军渡河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四百六十六章 将旗升起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发展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里的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凤坡第一八五八章 未战先怯,不足为虑序章 白袍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百六十章 聚宝斋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现状第五百七十章 苍溪谷大道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阴沉沉的天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二二五四章 收复四门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门第一六零九章 秋闱,房与杜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对峙,壕沟之间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于将将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张丽华第七十五章 隔阂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难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种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头山下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二二六一章 张掖城外的乱战第二一四二章 没有捷径可走第二百七十五章 莺啼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千九十四章 汉家龙旗第五百六十二章 龟缩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么第七百六十九章 战争的目的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讲学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绝地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内外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担忧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八百八十九章 无准备的仗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九十章 袁英第一千四十二章 谈判?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轨迹的改变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订的律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六九八章 王轨很羡慕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态度第七百二十三章 惊起第六百四十四章 难得的破绽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余声第四百五十一章 对不住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与守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贵族的末日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没得谈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关中吗?第一千零七章 你们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应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择第六百一十章 润物细无声第一八二四章 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