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

bookmark

对于羌人,李荩忱还是期望能够和对巴人那样,尽可能的安抚、招揽,逐渐让他们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毕竟单纯的杀戮和征服,并不可能把羌人杀得亡族灭种,也不可能让羌人真心臣服。只有为他们带来更加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思想,并且给他们和大汉国民相同的待遇,才能够让他们意识到原来汉人并不是想要加害于他们。

随着这一代人离开,下一代人就会对大汉更加忠诚。一代又一代,逐渐的这个民族可能还被保留,但是从思想上、从血脉上、从认知上,他们都已经和汉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并且认可于华夏民族这个共同的称呼。

当然李荩忱并不是说之前历朝历代对这些蛮夷部落所采用的杀戮和镇压的策略至始至终都是错的。

冷兵器时代,生产力跟不上,抢掠和镇压是必然的。

不然的话中央王朝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财力和物力供养驻扎在边疆的军队以及派遣足够多的官吏在本地建立起来完善的统治。不说别的,单纯是后世的广西啊、海南啊这些地方,实际上都是到唐宋时期才陆续形成中原王朝的直属统治的。至于吐蕃这些地方,其东部实际上一直到清朝平定大小金川,实际上才正式归属于中央,而西部,也就是后藏等地,即后世的西藏所在,长久以来只是听调不听宣罢了,到了民国动荡之中又自立为王、差点了就在英国人的小动作下和华夏说拜拜。

而现在的大汉,至少在李荩忱看来不是单纯依赖于冷兵器和小农经济的封建王朝了。

工商业的急速发展和扩张以及火器的大规模列装,意味着大汉军队可以更轻松的战胜原本占据地形优势和人数优势的本地部落——这个人数又是当然是在局部上的,毕竟大汉进攻边远地区也不可能派遣太多的兵马。同时也意味着大汉能够通过建设商贸网络以及开采当地的矿产原材料等等,将这些地方纳入大汉的版图之内,让当地的百姓同样能够在和大汉的贸易往来以及工业生产等等过程中获利,如此一来,他们自然就会更加倾向于归属于大汉。

同时,中原王朝能不能形成对边疆的有效统治,实际上并不只是看边疆民族是否配合、支持中央的政策,也要看朝堂上的群臣以及朝野百姓是否具有“这些土地本就是我大汉所有”的概念。

不得不说,这样的概念或许在朝堂上还比较浓厚,但是在民间,很难让那些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百姓秉持这样的想法。因此朝廷对外征战很有可能就会被贬斥为“劳民伤财、穷兵黩武”。

教育的重要性自然在这个时候就完全体现出来了,假如百姓从小就被告知,如此辽远的地界原本就应该是大汉的地盘,原本就是我们的祖辈们浴血厮杀拿下的土地,那他们肯定更加倾向于支持大汉对外征战。原来的时候我们弱小、受人欺负,连自家九州之地都保不住,也就来不及计较这些了,而现在既然已经天下一统,那我们去拿回祖辈们曾经开拓的土地又有什么问题么?

不过这种思想想要贯彻人心,恐怕至少还得等上一代人。

可是现在的大汉,现在的李荩忱也不是很想等。

敌人都已经打上门来了,假如不反杀回去的话,岂不是显得我大汉对内强硬,对外却是软骨头?

所以李荩忱还要着手通过勘探和开发这些边远地区丰厚的资源来让百姓充分的认识到拿下西域还有辽东等地的重要性。不过李荩忱也不知道到时候工部是不是就能够在西域找到足够多的资源来证实自己的想法,毕竟他对于后世西域还有辽东等地的矿产资源也只是有个大概的认知罢了。

这些矿产是不是露天就能开采、具体在哪片山上,李荩忱还真的不清楚。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在南洋发现的丰厚资源作为背书,李荩忱说西域也有,百姓们自然不会再质疑。而不管西域也好,辽东也罢,就算是找不到,等到大汉在这些地方站稳脚跟并且扩张势力的时候,下一代人就已经成为社会上的顶梁柱了,自然会比自己更习惯于盯着门口一亩三分地的父辈们更加支持朝廷对外的扩张。

征服这些曾经属于华夏的边疆土地,绝非一代之功。甚至可能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屯垦、繁衍,才能让华夏文明的根深深的扎入这一片又一片土地之中。

不过正是因为这是一个漫长而持久、需要耐心的过程,所以李荩忱更加倾向于能够更早的开始。

可想而知,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一切必然都会面临很多挫折和挑战,因此李荩忱也期望自己能够尽可能的在自己在位的时间里解决掉这些问题,这样自己的后代们就可以用已经经过完善的政策方针,实现对这些土地的同化和掌控。

而让羌人成为大汉的一部分,同样也是为大汉创造出更多的劳动力。这么多人蹲在山上,饥一顿饱一顿,何必呢?假如能够让他们去耕作或者让他们进入工坊,那自然就能够极大的弥补现在大汉人力的不足。换句话说,这些骁勇好斗的羌人,如果真的能够收服并且使得他们认可于大汉,那么大汉军中也会再多一支骁锐。

李荩忱的心思,萧摩诃似懂非懂。

不过他也知道,李荩忱只是单纯的先提醒自己一下罢了。

陛下如果真的有心想要让羌人归顺大汉的话,不会把这种活单纯只是交给自己,必然还会派遣文官以及随军的主簿配合指导。

到时候在这方面上自己只要乖乖听话就好了。

之前大汉北伐的时候,武将在前只管冲杀,文官在后只管安民,很快整个北方就安定下来,这已经让大汉文武们有足够的经验并且足以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至少比原来都督一方的官员又是忙着征战、又是忙着安抚百姓,看着是大权在握,但是实际上却是手忙脚乱来得好。

萧摩诃慨然应允之后,李荩忱并没有多做停留。

本来征调萧摩诃上阵,又何必需要李荩忱亲自上门。

第一一八零章 过新年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仓道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五百三十六章 铁骑卷尘来第五十八章 夕阳(加第二更)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杂交的初步成功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二零九六章 孤军转战,将军乃人杰第二零三六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杨愔第一一六五章 总要改变什么第一二一九章 东宫的“女主人”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传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一四二章 风雪刀光第二二二一章 绕城而战第一九五七章 登陆选择,远还是近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钱第一五九零章 从山东到辽东第三百六十七章 乱分寸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惊现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么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蝉第三十六章 萧世廉第二零四七章 征战经年,终有今日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五百八十二章 谈判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学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杂交的初步成功第一一四零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个国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叶满庭莺乱啼第一七零一章 捷报频传第九十四章 过吴府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二七六章 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第六十五章 选择第七百二十五章 请愿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二三零一章 这就是夫妻默契么第一八八一章 粮价不稳第一二七五章 李渊的建议第一七一九章 胶着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后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满天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八百一十一章 间隙第一二八七章 士气浮动第五百八十七章 谈判代表第五百一十章 试探第四百一十六章 杀鸡用牛刀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献于陛下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戏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二二九三章 有规律的求援第一九六五章 打点行装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六七九章 得亏咱们快第一七三一章 断后也是老夫来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一二七八章 年轻人的把戏第二二二一章 绕城而战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三百零七章 敌暗我明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释第六百零九章 来信第七百三十三章 别后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一三七九章 长安一片月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条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来越看不懂了完本感言第八百七十五章 没有那么好心第二零六六章 秦爱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抚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里光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烟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十八章 布置第一五零七章 没有来源啊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
第一一八零章 过新年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仓道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五百三十六章 铁骑卷尘来第五十八章 夕阳(加第二更)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杂交的初步成功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二零九六章 孤军转战,将军乃人杰第二零三六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杨愔第一一六五章 总要改变什么第一二一九章 东宫的“女主人”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传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一四二章 风雪刀光第二二二一章 绕城而战第一九五七章 登陆选择,远还是近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钱第一五九零章 从山东到辽东第三百六十七章 乱分寸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惊现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么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蝉第三十六章 萧世廉第二零四七章 征战经年,终有今日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五百八十二章 谈判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学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杂交的初步成功第一一四零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个国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叶满庭莺乱啼第一七零一章 捷报频传第九十四章 过吴府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二七六章 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第六十五章 选择第七百二十五章 请愿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二三零一章 这就是夫妻默契么第一八八一章 粮价不稳第一二七五章 李渊的建议第一七一九章 胶着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后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满天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八百一十一章 间隙第一二八七章 士气浮动第五百八十七章 谈判代表第五百一十章 试探第四百一十六章 杀鸡用牛刀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献于陛下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戏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二二九三章 有规律的求援第一九六五章 打点行装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六七九章 得亏咱们快第一七三一章 断后也是老夫来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一二七八章 年轻人的把戏第二二二一章 绕城而战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三百零七章 敌暗我明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释第六百零九章 来信第七百三十三章 别后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一三七九章 长安一片月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条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来越看不懂了完本感言第八百七十五章 没有那么好心第二零六六章 秦爱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抚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里光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烟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十八章 布置第一五零七章 没有来源啊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