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霸星显现 蚩尤旗出

巍巍华山,雄伟奇险。

时正夏夜,星云密布。在这华山绝顶,却有一位风度翩翩的青衫文士,屹立于华山之巅,南峰绝顶。

他闭上双目顿感苍穹近于咫尺,星斗伸手可摘。举目环视,但见月光之下群山起伏,苍苍莽莽,耳中似乎尚能听闻黄河咆哮。夜间不如白昼,能将漠漠平原尽收眼底,但这夜色朦胧中却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情不自禁,他念出了宋朝名相寇准称赞这华山的诗句。

就在此时,忽听身后苍老的男声由身后传来道:“华山之巅,人迹罕至,今日却不想遇得知己,大慰平生。”

青衫文士心下却是一惊,随即释然微笑,见身后不远处有一人影,天色太暗,看不清相貌,但却有种令人高山仰止的气势。

“来者,可是希夷先生的传人?”青衫文士上前了几步,终于看清了对方的面貌,那老人峨冠博带,一身道士服饰,一张很特别的脸孔,朴拙古奇。浓黑的长眉毛一直伸延至花斑的两鬓,另一端却在耳梁上连在一起。

老者闻言却是一惊,在见对方样貌更加惊叹。

那青衫文士不过二十七八,相貌清秀俊美,俨然是一个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

这大宋崇文抑武,武将被视为粗人,武夫更是莽夫。他们早已将先贤留传下来的精髓舍弃。想当年孔圣人力能顶牛,是出了名的大力士,并且丝毫不已身份地位识人。身怀有教无类的思想,走遍天下。

只要识人肯学、愿学,他都会全力传教,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位传播思想、传播文化的伟人。

然而到了大宋,世间文士却鄙视武夫,更以习武为耻。一个个纤弱的如同女子,大多人甚至比不上农家妇女有力。

可眼前这位文士却独自立于华山之巅,须知这华山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从来不上这华山绝顶,也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

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唯一一条通向华山的道路。

寻常文士想要上山须挑夫、侍童、随从等等,前呼后应。而青衫文士却是独自一人,此乃一惊,更令老者惊叹的是这位青衫文士竟能一语言中他的身份。

区区几语,这青衫文士给他的感觉便是“深不可测”。

青衫文士不再言语,而是昂望苍穹,目光自朝南方望去,那里有一颗璀璨无比的星星,其光芒盖过四周群星。

老者慢行至青衫文士身旁,目光所看之处也是那颗星星,捻须轻笑:“将星光芒四溢,大宋有救矣!!!”

青衫文士却摇头否认:“南方将星璀璨,其光芒却盖东南帝星,未必是好事。帝星不改,大宋纵有良将也是无用。”他的语气充满了对帝星的不屑,随即却有露出古怪之色:“奇便奇在最近几日,帝星时明时暗,天下星辰也跟着混乱。除将星外,其余皆受影响,令人费解。”那一双可以洞察人心的双眼,很意外的露出了一丝期待,似乎要从天上找出这动乱的根源。

老者听青衫文士之言,入木三分由衷叹服。

这星象异术深奥难通,普天之下,能通晓者寥寥可数,且大多都已达入木之龄。想他跟随希夷先生学习星象异术五十余载,方才略有所成。眼前这位青年才不过二十七八,便有此见地实在难能可贵。

这希夷先生又名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乃是宋朝著名隐士,同吕洞宾、李琪交往甚密,深通星象异术。宋太祖赵匡胤也曾仰慕其名,赐号希夷,民间称之为陈传老祖。据说宋太祖赵匡胤还曾将华山输给陈抟。

老者正是陈抟唯一的传人,一身星象异术颇得真传,因为连日天象大乱,是以日夜来华山绝顶观星,不想遇上了青衫文士。

见青衫文士目光望天,是以算定他也是因天象异常特来山上观看清楚。也因此,这一开口便称对方知己。

忽然天边亮了起来!离将星不远贸然多出一刻光芒万丈的星星,锋芒由盖将星,但却一闪而逝。

两人惊疑间,那星再度出现,随即消散无踪,往返三次,方才没了踪影。

紧接着又一道黯黄色的彗星拖着十余丈的白色巨尾,就仿佛一条巨蛇蜿蜒扭动着划过天际,瞬间就消失不见。

青衫文士目瞪口呆。

老者也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这……”

两人互望了一眼,同时出声。

老者往前走了两步,肃容道:“异星凸现,随即蚩尤旗降世,莫非这意味着惨烈的乱世即将来临?”

“异星光芒耀目,令人不敢仰视,必为霸星,势必成就一番伟业。”青衫文士也随后说道。

老者接话道:“此异星光芒万丈,霸道无匹,确实是一个千百年难得一见的霸星,而且是一个百年难得的武将,万人莫敌……唉……这天下多事矣。”

自古观星者,无不以蚩尤旗为大凶的兵家征兆,蚩尤旗现,乃是王者征伐四方,血光万里的乱象。

这华夏大帝自周后起,蚩尤旗之所现,寥寥可数。

依史籍记载蚩尤旗第一次闪现乃是在犬戎异族攻破镐京之时,随后既是数百年的大动荡,各国军民死伤不下千百万。

第二次天空出现蚩尤旗,乃是武皇帝建元六年,此后卫霍兵加匈奴,大汉诛讨四夷,连数十年。

第三次在是汉末,由黄巾起义初至三国一统,个中伤亡也是不可计数。

凡是蚩尤旗出现后的不久,必是杀伐的开始。

至于霸星更是千年难得一见。

千百年来,只有西楚霸王项羽出生之时方有异星当空,令人不敢仰视。因项羽号称霸王,此后世人便叫此异星为霸星。

“本以为霸星只在传说之中,想不到竟会再度出现,更想不到蚩尤旗会尾随霸星一同出现。”老者摇头而叹,也不知应当高兴还是悲凉。

“只是霸星为何消失不见?”青衫文士遥望苍穹许久,始终未发现霸星的踪迹。

老者也是不解,突然叫道:“我明白了,恩师手札有载。‘世事无常,星象之说,既虚无飘渺,有妙在其中。只能窥知其一,而不能窥知其二。’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也能造时势。霸星消失,只因他尚未成型。”

老者的话深奥难懂,青衫文士却听得点头明悟道:“适才霸星于将星之侧显露三下,是否意味着霸星三遇将星而亮?”

老者摇头而叹:“老夫也不可预料,这霸星出现,天下群星辟易,难挡锋芒。今后之世,难以预料。”

青衫文士沉吟半响,对老者拜了一拜:“承蒙赐教,晚生拜谢,就此告辞。”

老者叫道:“夜间山路难行,何不在舍下占居一宿?”

“不了!”青衫文士点起了灯笼大步往下山之路走去。

老者又叫:“相公不知如何称呼?”

青衫文士高声回答:“有人称我‘赛诸葛’,有人叫我‘胜子房’,有人唤我‘敌玄龄’,还有人说我‘超范蠡’,老者随便如何称呼都可。”

他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说不出的畅快。

由于宋帝赵佶轻佻放荡、荒淫无道,宠信奸佞,使得朝堂积弊重重,政治腐朽,军事衰弱,大宋王朝风雨飘摇,最后更被北方蛮夷兵临城下。

靖康元年,金军仅以四万人南下,一路锋芒竟如入无人之境,连破北宋二十七州,兵锋直指宋都汴梁,黄河北岸宋地皆陷没。

大宋朝廷本想借黄河天险以御金兵,但戍守黄河南岸诸部宋军久已虚缺,偶有在营兵卒也多为懒散之徒,根本不能作战。

宋军虽烧毁黄河浮桥,但两岸渡船均因部属渎职拖延而未能彻底收缴,金军在北岸仅用数日便汇集了足够渡船,于十月丁卯强渡黄河,北宋守军见金兵至皆不战而溃、四散奔逃,次日金军兵不血刃占据汴梁以北军事重地仲牟驿。

北宋朝中上至皇帝下至小吏尽惊慌失措、方寸大乱,主和派趁机大造声势,举朝皆投降之声。

金军围困汴梁一月有余,在尚未攻破东京的情况下,北宋皇室竟怕金国区区四万兵卒,准备投降。

开封下级军民却坚决要求抵抗,三十万居民决心参战。宋帝竟然亲自到金营求降,卑躬屈膝地献上降表,还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向开封进发,甚至无耻的镇压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抵抗大金的义士。

金军见宋室无能,摇尾乞怜,更是肆无忌惮地大肆搜刮,开封上下遭受了巨大灾难。

靖康二年,金军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另立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四月,金军将俘虏的两位皇帝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三千多人,连同大量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开始北撤。

宋朝在历史上留下了这奇耻大辱,史称“靖康之变”。

此后,因徽、钦二宗这种辱社稷之君既不肯自尽殉国,却辱于敌手成为国耻,压得天下汉人抬不起头,反金战火连绵不绝。

正本是收回故地的大好时机,奈何新帝赵构畏金如虎,甘愿偏安一方也不敢起兵雪耻,满朝文武大多也是一般。

这青衫文士自幼书万卷兵书,习得各家术数,天文地理、星象异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只因太过明白,看的太透,是以一身所学,难以施展。

现霸星显现,蚩尤旗出,呈现乱象之天,与彷徨无主之地,也许他一展所长的机会即将到来。

第20章 赵构,摔死了?第3章 两场战役第5章 活下来第7章 艺服王黑龙第6章 影响三百年的决定第41章 惊变第7章 入主江淮第39章 单骑踏营第14章 史浩第21章 陷入危机第32章 “V”字形河滩第20章 洞悉缘由第4章 岳飞的担忧第48章 追悔莫及第13章 扩军备战第34章 胜负已定第8章 患难与共第20章 得益匪浅第28章 终于破处了第17章 不能小瞧罗腾飞的武艺第38章 “抗日英雄”第16章 血洒垂拱殿第46章 以逸待劳第11章 长腿将军来袭第33章 武道第8章 砸我的场子,我抄你家第55章 疲兵之计第25章 神弓逞威第19章 向岳银屏表白第1章 论功行赏第8章 患难与共第16章 敲山震虎第12章 将金国使者做成肉包第45章 步人甲第18章 淮西军,不稀罕第5章 下聘第37章 完美的结局,狗屎的结尾第31章 自杀式战术第18章 百姓的支持第24章 罗家军的风采第7章 扩军轶事第18章 生擒杨再兴第37章 手榴弹扬威第14章 夏猫儿之谋第10章 灵儿只要哥哥第49章 金人的噩梦第21章 戏弄秦桧第19章 全歼敌军第32章 徒手接箭第2章 历史改变第34章 浪子回头 重金利诱第2章 夜袭金营第40章 朝堂争斗第22章 不是知趣,而是不屑第18章 淮西军,不稀罕第17章 不能小瞧罗腾飞的武艺第53章 孽畜坏事第15章 怒火中烧第34章 生机乍现第3章 军事闹剧第33章 武道之心第40章 陈州攻防第18章 巅峰对决(下)第3章 钱塘冬潮第4章 岳飞的担忧第11章 风雨欲来第13章 扩军备战第13章 风雨欲来第35章 人,怎么能够傻成这样第10章 岳银瓶第19章 战局变化第17章 登城勇士——罗腾飞第16章 缺粮危机第16章 血洒垂拱殿第52章 不胜,则死第29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8章 登门赔罪第31章 以水制骑第45章 擒得敌酋第41章 凡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第45章 岳家军的投效第36章 不告而别第2章 打虎人,何惧虎猛!第20章 赵构,摔死了?第22章 潜入滁州第38章 仇恨第17章 不能小瞧罗腾飞的武艺第11章 杖毙金国使者第13章 大赚特赚第51章 伏击第56章 会心一击第11章 攻取江陵府之议第9章 浪子燕青第25章 人只能靠自己第56章 会心一击第29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22章 罗腾飞VS独眼韩常第43章 罗腾飞命悬一线?第1章 以血盟誓第4章 功太大了,不能不赏
第20章 赵构,摔死了?第3章 两场战役第5章 活下来第7章 艺服王黑龙第6章 影响三百年的决定第41章 惊变第7章 入主江淮第39章 单骑踏营第14章 史浩第21章 陷入危机第32章 “V”字形河滩第20章 洞悉缘由第4章 岳飞的担忧第48章 追悔莫及第13章 扩军备战第34章 胜负已定第8章 患难与共第20章 得益匪浅第28章 终于破处了第17章 不能小瞧罗腾飞的武艺第38章 “抗日英雄”第16章 血洒垂拱殿第46章 以逸待劳第11章 长腿将军来袭第33章 武道第8章 砸我的场子,我抄你家第55章 疲兵之计第25章 神弓逞威第19章 向岳银屏表白第1章 论功行赏第8章 患难与共第16章 敲山震虎第12章 将金国使者做成肉包第45章 步人甲第18章 淮西军,不稀罕第5章 下聘第37章 完美的结局,狗屎的结尾第31章 自杀式战术第18章 百姓的支持第24章 罗家军的风采第7章 扩军轶事第18章 生擒杨再兴第37章 手榴弹扬威第14章 夏猫儿之谋第10章 灵儿只要哥哥第49章 金人的噩梦第21章 戏弄秦桧第19章 全歼敌军第32章 徒手接箭第2章 历史改变第34章 浪子回头 重金利诱第2章 夜袭金营第40章 朝堂争斗第22章 不是知趣,而是不屑第18章 淮西军,不稀罕第17章 不能小瞧罗腾飞的武艺第53章 孽畜坏事第15章 怒火中烧第34章 生机乍现第3章 军事闹剧第33章 武道之心第40章 陈州攻防第18章 巅峰对决(下)第3章 钱塘冬潮第4章 岳飞的担忧第11章 风雨欲来第13章 扩军备战第13章 风雨欲来第35章 人,怎么能够傻成这样第10章 岳银瓶第19章 战局变化第17章 登城勇士——罗腾飞第16章 缺粮危机第16章 血洒垂拱殿第52章 不胜,则死第29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8章 登门赔罪第31章 以水制骑第45章 擒得敌酋第41章 凡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第45章 岳家军的投效第36章 不告而别第2章 打虎人,何惧虎猛!第20章 赵构,摔死了?第22章 潜入滁州第38章 仇恨第17章 不能小瞧罗腾飞的武艺第11章 杖毙金国使者第13章 大赚特赚第51章 伏击第56章 会心一击第11章 攻取江陵府之议第9章 浪子燕青第25章 人只能靠自己第56章 会心一击第29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22章 罗腾飞VS独眼韩常第43章 罗腾飞命悬一线?第1章 以血盟誓第4章 功太大了,不能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