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八章 朝鲜需要内附

结束了战事想定会议后,众人都散去了。这时候,德川赖房才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刚才你都听到了?”

“听到了。”十五岁的少年忧心忡忡的看着德川义直:“兄长,如您所言,制海权不在我手,导致我陆军布局处处被动。虽说我们已经基本判断出明国人登陆的位置,但也无法派出强力部队预先布置。只怕明国人一旦在西国站稳脚跟后,我们要将其反推下去,根本就做不到啊。”

“你说的对。”沉重的叹了一口气,德川义直重重的拍了拍赖房的肩膀:“所以为兄让你事先早作准备啊。嗯,你那边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已经在常陆国的港口集中了200艘大安宅,粮食、淡水已经在岸边备好了。青壮年男女各一万人,也已经备好了。”

“哟西!我把我的旗本三千人都交给你,你带着他们过去。然后驻守在那里,一旦听到我战败阵亡的消息,你就马上带着他们上船,然后去夏威夷!”

“兄长!”少年郎的脸一下子涨红了:“我已经十五岁了,也是一名堂堂正正的武士了。请让我也留在江户吧,就算明知这一仗希望不大,我也愿意亲自冲锋在前,壮烈的战死在战场上。”

“......”

“兄长?!”

“八格牙路~!啪~!”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德川赖房的脸上,然后他脑袋的上方就响起了一阵咆哮:“如果这一仗赢了,那就一切好说。如果输了,有丰臣家的那个野种在,日本暂时不会亡国灭种。但是我们德川家一定会被斩尽杀绝!我这么辛苦为了什么?还不是想要让德川家的血脉不至于断绝!现在,赖宣在朝鲜生死不知,为兄我身为将军,必须亲临战场。你就是万一局面不可逆转时,我德川家的种子啊!你怎么能如此的任性?”

“兄长~弟弟只是觉得,兄长们都去冲锋陷阵了,弟弟躲在后面,十分的耻辱啊。”

“你这个家伙!”无奈的摇摇头,德川义直道:“这样吧,你把手里的事情给柳生十兵卫交接一下,然后你去水户你的领地上,为为兄组织一支两千人的部队,之后开到江户待命吧。”

“多谢兄长!”

“嗯,但是你要记住,真要是上了战场,一定要听从我的命令。让你先撤的时候千万不要再像今天这么任性,记住,为兄身为将军,为了德川家,为了日本,战死在这里也是应该。但你是我德川家的种子,可千万不能有事。”

“嗨以!请兄长放心,我们也不是没有胜利的可能。不是吗?”

“嗯,那是当然。”德川义直伸出手摸了摸自己弟弟的脑袋:“我们还是有胜利的希望的。”

看着十五岁的少年郎一步一跳的去找自己的亲信十兵卫的背影,德川义直的嘴角露出了残忍的微笑:还好这小子傻傻的好骗,主动就把那支逃亡舰队的指挥权交了出来,不然我就只有请你喝毒酒了。

......

就在德川义直怀着别样的心思鼓动手下准备最后一战的时候。整个1619年的三月,大明帝国自皇帝以下,六部、全国沿海、沿江省份的布政司,以及曹三喜等人,都要忙疯了。

没得办法,现在朝鲜半岛上屯驻了二十多万大军,这么多的军队人吃马嚼的,每天消耗的粮食是个天文数字,就朝鲜那么贫瘠的地方,在不抢劫老百姓的前提下,是怎么都不够的。而这块地方朱由栋想着的是将来要安排宗室藩王坐镇,所以万万不能让军队去抢老百姓,以至于把军民关系搞坏了。因此,一方面是要准备渡海伐日的船只,一方面是要供应朝鲜半岛上那么多军队的粮食。故而这一段时间整个大明沿海的船只大量的被征调,然后数千艘粮船反复的奔走于南京、天津与釜山之间。

调配粮食、补充兵力、运送新的火药、器械是一方面。更头疼的是现在朝鲜已经光复了,但是朝鲜王室却在辽河上被一锅端了,这个国家将来怎么办的问题。

当然,李成桂的子孙这会儿在朝鲜的多得很,也不是没有人毛遂自荐想要当这个朝鲜王。但是提出这些请求的人,别说朱由栋了,就连此时坐镇朝鲜的孙承宗都见不到。

相反,此时在朝鲜国内,不少以前的朝奸都在声嘶力竭的大声疾呼:请天朝怜悯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让朝鲜整体内附,成为大明新的省份吧!

这样的声音,除了在朝鲜国内渐渐发酵,在大明内部的六大报上更是无限放大。从三月下半月起,六大报上刊登了许多朝鲜国民要求内附的消息。若是光看报纸,只怕能得出的就是,如果大明不收了朝鲜,朝鲜全体国民就要去自杀的印象了。

“皇爷爷,太妃,三叔,现在朝鲜的事情,舆论什么的是炒起来了。只是看三叔这边......”

三月底,在长城一线游览了个舒畅的万历回到北京,刚进西苑就把朱由栋给叫了过去。

郑贵妃到底是万历最喜欢的女人,朱常洵到底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所以,这福王离开大明本土独立建国的事情,理所当然的得到了万历的高度重视。

“栋儿啊,朕看报纸上说得热闹,但是朝鲜的实际情况呢?”

“是,皇爷爷容禀。朝鲜国内的真实情况,嗯,普通百姓其实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那些所谓的‘中人’最近两三年在倭贼占据期间,是捞到好处最多的一个阶层,这会儿正在瑟瑟发抖,生怕遭到清算。因此他们是最不能接受李氏王室再次复辟的。而朝鲜以前的‘两班贵族’,在最近这两三年里遭到了重创,他们是最希望李氏王室复辟,以便恢复自身原有地位的。至于朝鲜军方,哼,这个完全不需要考虑。”

“嗯......”沉吟了一下后,万历点点头:“如此说来,常洵去朝鲜做王,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常洵,你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父皇,儿臣在去年接到皇上的示意后已经在开始准备了。现在儿臣手里已经有了致仕多年的本朝官员二十五人,举子三十七人,秀才一百八十八人。准备的银元也有一百二十五万。至于王府卫队,承蒙皇上允准,也扩充到了三千人。而且装备方面全都是方山枪炮厂的新品。此外,儿臣还派出以前王府里的长史等官员悄悄进入朝鲜,实地考察当地情况。总之,要说完全那还是差得太远,但也不至于完全一抹黑。”

“常洵?”

“料事从宽,为娘这些年得你父皇赏赐了不少。现在都拿出来,一共是七十五万银元,都给你。”

“母亲!”

“哈哈哈,不要跟为娘客气哦。你这次去,把国泰也带上。”

“自是需要舅父大力帮衬的,孩儿为舅父预留的位置是福国锦衣卫指挥使。”

“嗯,这点好,锦衣卫这种位置,必须要交给家里人。”万历接过话头:“栋儿,常洵什么时候走比较合适?”

“皇爷爷,孙儿觉得,最好是等五月份,倭贼本土那边的战事有了定论之后再去比较好。一方面,这舆情还得继续发酵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我朝大军将在四月出海伐日。虽说孙儿和臣子们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但是兵凶战危,哪里有一定可以胜利的说法呢?所以,待得我朝大军在日本的战事取得进展,获得了胜势后。三叔再携带这一威势去朝鲜就国。如此才算妥当。”

“嗯......那便如此安排吧。常洵,你是我们成祖这一脉第一个实封的国王,去了朝鲜可得好好做,万万不能被唐藩和周蕃比了下去。”

“是,请父皇放心,儿臣去了朝鲜,一定要让当地百姓沐浴我朱家的恩德。”

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六十九章 东北号角连营(四)第二零一章 监国的第一天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异第二五一章 盐税应该很多第三九三章 无敌朝阳群众第十二章 孤的元从班底(四)第三一七章 海军事海军了(一)第六五三章 亲王号战列舰第五十一章 唯大势不由人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战(四)第四四零章 理学摇摇欲坠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机感第四九八章 风帆最后华章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萨尔浒(八)第一二九章 东林陷入颓势(四)第五七九章 材料学者发威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点(一)第五七六章 有竞争是好事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机第七二六章 奥斯曼的战舰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无情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们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经济第四七四章 天启矿业改革第二一八章 首战是在色当(一)第二五一章 盐税应该很多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点(一)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二九三章 太孙焦头烂额第六七七章 毛文龙的无奈第八零二章 告欧洲人民书第四三六章 不改汉家衣冠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条约第二五七章 大坂的夏之阵(三)第四九四章 万里援军抵达第二三零章 历史未能重演(一)第五二零章 天玑星再求援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三九八章 准备仁川登陆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应对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儿戏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战第二五一章 盐税应该很多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战启动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机已现(二)第七九零章 郑成功的杀着第一三七章 岛津欲寇琉球第一二七章 东林陷入颓势(二)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二七一章 万历四十四年(二)第三二二章 巨人开始觉醒(一)第一六六章 烦恼的主帅们(一)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一五四章 继续猥亵发育第六九五章 进击的商丘号第七二三章 如何扩大内需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一二九章 东林陷入颓势(四)第三六九章 西贡要塞被围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鲜王第一八四章 阿拉维杜新王(一)第一四五章 先定规后开营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误会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第四六一章 进入铁甲时代第六八零章 老贼的好打算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萨尔浒(五)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势压人第四七七章 欧洲人的改变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独食第一零八章 现在开始起航(三)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毕第一零九章 现在开始起航(四)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报完胜(二)第十章 孤的元从班底(二)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一零八章 现在开始起航(三)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舰备战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七八七章 战斗陷入混乱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六八九章 敌舰兵临城下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围成第七零二章 宗藩体系危机第七九一章 朱由栋教太子第五一二章 破军陷入绝境第一零七章 现在开始起航(二)
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六十九章 东北号角连营(四)第二零一章 监国的第一天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异第二五一章 盐税应该很多第三九三章 无敌朝阳群众第十二章 孤的元从班底(四)第三一七章 海军事海军了(一)第六五三章 亲王号战列舰第五十一章 唯大势不由人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战(四)第四四零章 理学摇摇欲坠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机感第四九八章 风帆最后华章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萨尔浒(八)第一二九章 东林陷入颓势(四)第五七九章 材料学者发威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点(一)第五七六章 有竞争是好事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机第七二六章 奥斯曼的战舰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无情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们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经济第四七四章 天启矿业改革第二一八章 首战是在色当(一)第二五一章 盐税应该很多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点(一)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二九三章 太孙焦头烂额第六七七章 毛文龙的无奈第八零二章 告欧洲人民书第四三六章 不改汉家衣冠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条约第二五七章 大坂的夏之阵(三)第四九四章 万里援军抵达第二三零章 历史未能重演(一)第五二零章 天玑星再求援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三九八章 准备仁川登陆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应对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儿戏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战第二五一章 盐税应该很多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战启动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机已现(二)第七九零章 郑成功的杀着第一三七章 岛津欲寇琉球第一二七章 东林陷入颓势(二)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二七一章 万历四十四年(二)第三二二章 巨人开始觉醒(一)第一六六章 烦恼的主帅们(一)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一五四章 继续猥亵发育第六九五章 进击的商丘号第七二三章 如何扩大内需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一二九章 东林陷入颓势(四)第三六九章 西贡要塞被围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鲜王第一八四章 阿拉维杜新王(一)第一四五章 先定规后开营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误会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第四六一章 进入铁甲时代第六八零章 老贼的好打算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萨尔浒(五)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势压人第四七七章 欧洲人的改变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独食第一零八章 现在开始起航(三)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毕第一零九章 现在开始起航(四)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报完胜(二)第十章 孤的元从班底(二)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一零八章 现在开始起航(三)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舰备战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七八七章 战斗陷入混乱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六八九章 敌舰兵临城下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围成第七零二章 宗藩体系危机第七九一章 朱由栋教太子第五一二章 破军陷入绝境第一零七章 现在开始起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