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荒海 1 神秘日记(可看可不看的序言)

荒海平波纪序言(可看可不看)

首先声明一下 这章内容有些劝退属性,作者曾经犹豫了一下是否删除掉,但是最后又硬着头皮保留了,毕竟一篇历史巨著(划掉)是需要一个宏大背景的。

当然了,在此作者仍然要事先说明——本章节的劝退属性仍然存在,所以您真的可以跳过这章序篇,直接看下一章更有趣些,而且完全不影响剧情。

好吧,如果您还是要坚持看下去,那我也没辙,就酱。

————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真实的历史。

据说,人类从自己的历史中获得的重要经验是:人类从来不会吸取历史教训。

所以历史总是会重演。

本书的源头来自某位神秘人士的日记和笔记,还有一本已经残破了的、名叫《澳洲奇迹之谜》的书。

在这些日记、笔记和书籍里,记述了一群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旧世界”的人们,在一个被称之为“新世界”的时空里的人生经历。

这些日记和笔记所记载的内容,从多个视角展现了那群人如何在新世界里创造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全过程。

根据那位神秘人士的说法,这些记载虽然讲述的是历史,但却对人类的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颇有裨益,既然事关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这才决定将其整理出来,呈现给有机缘看到这个作品的每一个读者。

为了论述方便,让故事首先从那本神秘的残破书籍——《澳洲奇迹之谜》的某一页开始,以下,就是本故事的开端:

“我必须给世人留下一些记载,尽管在这个遍布愚昧的世界里,人们会忽视、怀疑甚至嘲弄这些文字,但我依然要留下它们。

因为,只要这个世界还存有一丝慈悲、一线光明,那么,留下这些文字就是值得的。朱北国。”

以上文字就摘自于那本残破书籍里记载的一段日记内容,属于《澳洲奇迹之谜》的第十五章:《谜一般的朱北国私人日记手抄本》。

据作者本人在其扉页上的一段说明文字可以看出,这本《澳洲奇迹之谜》的书其实是一本在那个“新世界”流传并不广泛的学术论文集,那本书探讨的主题是:有那么一群神秘的人,从旧世界来到了新世界后,如何白手起家、生活、创业并建立起一个伟大国家的历史之谜。

就跟书名一样,这本论文集里随处可见“神秘”、“谜题”“世纪之谜”诸如此类的词汇。

这群人的创业史之所以被称之为“谜”,首先是因为这群人的来历有些模糊不清,当然,也有一些谈不上线索的线索,比如,这群人之中的某位人士曾经对身边的亲人口述说:

“我们都来自旧世界,是一群到新世界讨生活的普通人……”

这句话显然是直接涉及到了这群人的来历,但除此之外,对于这群人的来历,好像再也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直白的其它表述了。

这本论文集里还如此评价这群人道:

“……然而这群自称来自旧世界的、所谓的普通人,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无论从任何方面而言,这群人对世界的贡献都超越了人类文明史中的任何一个辉煌阶段。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他们和她们带给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包括这群人创建的这个国家,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明显。”

“……很多人在饶有兴趣地探讨他们和她们的来历,尽管有某些神秘的民间组织宣称澳洲联邦的建国者们其实是来自于另外一个宇宙的外星人,还有一些人坚信,这些人是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使徒,但对于严谨的学术界而言,这些论调只能用于写小说,而不是阐述学术论文。”

《澳洲奇迹之谜》这本书里有大量的篇幅在分析一本神秘的日记——《朱北国日记》。

从书中的讲述来看,日记的主人朱北国是澳洲联邦早期历史中的著名人物,该日记的内容非常庞杂,记录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以下就是这本论文集里关于这本日记的一些关键评述:

“……根据朱北国身边的人士回忆说,朱先生的日记几乎没有间断过,他长期身居要职,而且是联邦参议院终身议员,身处高位公务繁忙,但他一直坚持每天写日记。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朱先生领导的那个机构.其实也是那个世界头号强国的海外情报机构,其表面上的行政事务只是该机构庞大繁杂的工作项目里的一小部分。

因此,《朱北国日记》的内容极具史料价值,是历史学界公认的资料宝库。”

该论文集里还强调说,该日记受到特别追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里面有很多神秘的讲述,特别是那些语焉不详、掐头去尾的对话,常常令人不解甚至震惊,凡是读到这些文字的人,都不禁会产生各种遐思。

“根据朱北国身边的人士说,在日记里可以读到联邦初期历史中所有著名人物的第一手信息,还有这些人物与一位叫妮可和另外一位叫安娜的人之间的私人谈话内容,从对话内容判断,这两个人的来历则更加的不清楚,是另外一个谜,或者说,是谜中之谜。

根据日记和笔记内容判断,目前只知道那位叫妮可的人应该是一位美丽的年青女人,而那位叫安娜的,我们甚至连性别都不清楚。还有,朱北国日记的来源也是一个谜题……据一位与几个著名家族颇有渊源的人士声称,他手里有该日记的残片,但经过权威鉴定,残片并不是原件,而是几页手抄本。

不过专家们依然认为,尽管手抄本残片的某些内容确实有些匪夷所思,但从整体上讲,日记的内容仍然具有相当高的真实度。

当然了,从技术层面上讲,作伪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对于伪造的说法,学术界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因为其具体内容可以跟历史事实相互佐证,而且逻辑链条也完整,所以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可以实证该日记手抄本的内容是虚构的这个说法。

时至今日,日记的手抄本虽然已经残缺不全,内容失散了很多,仍然能从一些残片里管中窥豹,看到一些著名人物的秘辛。

比如朱北国的夫人,那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澳拓矿业”董事长兼总裁曹丽梅,还有世界航运界的领军者,“澳洲航运”的董事长、曾经担任过联邦海军司令的顾晋,以及顾晋的夫人,当时人称世界船王的王雪工程师等等人物……

日记的史料非常详实生动,比如里面记载了第二任联邦总统徐志,力排众议发动第二次对大清帝国战争的决策全过程,这场战争被当代历史学家们公认为是一千年来,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之一。

据说,朱北国与徐志的私人关系极为密切。

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字,这些人都是当时的联邦议会终身议员,是那个时代不同领域里叱咤风云的大佬级人物……”

《澳洲奇迹之谜》的作者还表示,尽管早在二百年前,日记的主人就明确告知身边人,所有五十多本日记一定会被自己带入坟墓,绝不会公诸于世。

但哪怕在当时,公众也并不完全相信这个说法,果然,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关于该日记神秘现世的传闻。

根据作者在《澳洲奇迹之谜》里的自传讲述,该作者经过多方调查,最终十分笃定地认为,日记的原件肯定还存于世上,而且应该是被妥善保管于月亮河下游那座著名而又神秘的地下冷库里。

不过,《澳洲奇迹之谜》作者也说了,联邦机构对此传闻一直保持着缄默,曾经有一个官方的说法,说那个地方是一个私人基金会的物业,联邦政府无法根据《信息透明法》强制要求一个私人基金会去解禁私人文件,更没有合法权力进入那个传说中的那个地下溶洞里搜查。

何况该日记的主人在生前曾经正式对外宣布:“本人的日记将带进坟墓,不会公之于众。”,总之,联邦执法机构对公开日记之事无能为力。

然而越是这样,公众,包括《澳洲奇迹之谜》的作者本人都倾向认为,一定是有一个强大而神秘的势力在守卫着这些日记,或者说,在守护着某些惊天秘密。”

关于《澳洲奇迹之谜》这本书,笔者就介绍到这里,下面公布《朱北国日记》里的一部分令人无法直视且震惊的内容:

“六月三日,多云,阵雨。

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还好,这几天的天气其实还是不错的,我和徐志终于进入了红楼……(以下残缺)

我,妮可,来自新生代,现在正站在你面前与你们说话……(以下内容残缺)

我被告知,这个宇宙有无数个平行时空,我们所在的世界,只是无数个平行时空里微不足道的一个……浩瀚星空中,亿万年的光阴,我们的生命既是微不足道的,又是伟大的……(以下内容残缺)

“六月九日,窗外大雨。

安娜这个人……怎么说呢,简直是邪魅。”

(此页时间缺失):

“在太阳系这个宇宙的角落里,地球上的生物上演了多少盛衰兴亡的大剧……

人类在经历了数十万年茹毛饮血的黑暗蛮荒时代后,终于在大约六万五千年前进入了历史学角度上的“文明时代”,其标志就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以及文字所记载的历史、社会生活、法律、道德、科技和艺术的传承。”

“六月十一日,晴。

今天上午,我和妮可做了一次(以下残缺)深入的交流……然后才她告诉我,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在文字出现后大约七千年,人类终于掌握了核武器和初级量子力学。但很可惜的是,人类的道德和哲学层面的智慧并没有像科学技术一样同步发展,实际上科学技术早已经一路狂奔,几乎把前者甩得无影无踪了。

于是科技这把双刃剑将人性的的另外一面:残忍、贪婪和自大充分地展现了出来……”(以下残缺)

“七月二日,多云。

我很震惊,竟然是二零六三年的秋天!妮可口中的基督纪元,难道是……(以下残缺)

(此页时间缺失):

“因为各种矛盾的积累,全球爆发了大规模的核子武器和基因生化武器冲突,在这两种恶魔般的武器的交互作用下,这个星球上的人类仅仅过了两代人,就只剩下了区区六百万人口。

由于这两种武器的破坏,那些居住在繁华都市里和富庶地区的人们全部都被消灭了,剩下的人口不是散布在荒凉的极地,就是在沙漠和原始丛林的部落里。

于是,仅仅过了数十年,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整体文明水平就发生了断崖式的掉落,人类过去的历史逐渐消失,最后连原来的文字也失传并消亡了。

至于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科学技术,更是失传得无影无踪,至此,人类自从有了文字以后至今的七多千年的文明积累几乎全部失落,人们最终回到了蒙昧的原始状态……”(以下残缺)

(此页时间缺失):

“智人,通过十几万年的努力,让自己占据了这个星球食物链的顶端,并打败了这个星球上几乎所有物种的灵长类分支,终于再度变得极其弱小式微,其原因居然不是外来因素,而是自相残杀!”

(此页时间缺失):

“当我们谈及这场灭绝性世界大战的多个起因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安娜的态度,他曾经用一种怜悯的语调对我说:真可怜,既然你们都已经知道一个真理:环境保护的真谛是维护生态圈的多元性,然而,你们却不懂得在人类社会里维护、尊重并珍惜任何多元性……不过,善恶之分不在此例。

然而,你们真正的问题是无法准确区分善恶,所以,你们的伪善、短视和自负将会让你们的这个世界迅速走向灭亡,是的,灭亡就是唯一的结局……”(以下残缺)

“七月九日,雷阵雨。

我被告知有新的伙伴加入,但现在还无法见面,妮可看到我一副很无聊的样子,于是又跟我谈起了历史,毕竟我们两人都有历史学博士学位,在这栋楼里,算是有共同专业和兴趣的人。

接着上次的话题,我们继续聊了聊文明消亡后的人类历史,妮可是这样告诉我的:

此后的人类曾经有一个大约三万六千年左右的黑暗时期,这段时间被后来的考古学家们称之为中世代,也称之为“黑暗世代”,这段历史之所以被冠之为“黑暗”,是因为这个时期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历史学家们只知道,这个时期应该有基督教和佛教的一些口口相传的诗歌和语录,以及极少量的古籍和一些考古文物。

然而,文明的种子再一次顽强地发芽,其标志式的时间就是在基督佛联合纪元元年,据说有一个未知的圣人将基督教和佛教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宗教,并创造了全新的文字体系:《象形字母表》。

根据考证,文明的曙光最先出现于东方的泰西大陆上。

那位圣人宣称,人类将再次进入文明复兴的时代,虽然这个伟大的人物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但后来出土的所有考古证据都说明了一点:这位伟人没有说错。

不过,直到两万多年以后,当人类已经掌握了光量子力学,并建造了时空隧道进行远距离旅行的时候,这个未知的圣人仍然没有任何线索。

就在联合纪元二九六六三年,也就是妮可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三千多年前,人类终于建造出了第一条时空隧道,隧道起始点为月球至火星,那时的科技水平已经让人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物质宇宙实际上是一个四十一维空间在四位物质世界的投影,并由此推导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

“这个世界是虚幻的!世界万物只是一个四十一维的宇宙空间在我们大脑和感官中的投影而已……”。

超级光量子力学虚幻派的科学家们,早已经在他们的论文里到处宣称这一论点,尽管这些论点不被当时的宗教界和主流学术界所接受,但这个理论已经算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了。”(以下残缺)

(此页时间缺失):

“尽管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但是人们仍然不能进行可控的载人跨时空穿梭……

当然了,此时的人类已经知道,时间旅行和空间旅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们利用时空隧道在本时空进行远距离旅行已经变成了现实,于是探索宇宙太空对人类来说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人类终于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时代。

所以,当人类第一个时空隧道的建成的那个时刻,人类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纪念日就这样诞生了。”

“九月二日,大雾。

人类第一个时空隧道建成的那一年,即三千多年前,在那一年的六月六日,几乎所有主流历史学家们都聚集在全球大议会人文历史委员会的会议厅里,这些学术界的人士在此发出了一个联合公告,宣布经过全球历史学家们的充分讨论,终于就人类文明断代这个争论已久的命题达成一致,这就是后来的著名的人类文明三代目断代工程。

他们把人类第一阶段文明----那个可能已经持续了七千年甚至更短时间的、早已经灭亡了的、对我们而言几乎一无所知的文明,那个神秘的、只有基督和佛主的口头教谕,加上一些只言片语和残破文字记录的时代,称之为第一世代,也被学术界命名为“人类的太古代”。

人类的太古代文明毁于核子和生物战争……难道她说的就是我们的旧世界吗?”

(此页日期缺失):

“历史学家把第一世代后大约三万五千年的黑暗时代称之为中世代,这个时代结束期为联合纪元元年----也就是那位东方圣人的《基督佛大福音书》和《象形字母表》同时完成问世的那一年。

再往后,历史学家们把从联合纪元元年到联合纪元二九六六三年近三万年的时间称之为第二世代。

第二世代是相对于第一世代文明而言更为高级的文明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类终于再次走出了蛮荒与黑暗,直到人类走向太空并建成了第一条时空隧道。

从联合纪元二九六六三年开始,也就是三千多年前,是人类第一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月球至火星时空隧道建成的那一年,从那一年到到现在的三千年历史时期,被称之为第三世代,也叫“人类的新生代”……(以下残缺)

“九月六日,晴。

当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身边的亲友们正在给我庆贺生日,就在楼下的大厅里,那里很热闹,但是为什么……我却感到了一丝孤寂……

我,朱北国,居住在银河系第三悬臂边缘的这个普通的蓝色行星上,从我来到这个世界起到现在,这颗行星已经围绕着那个叫太阳的恒星转了八十五周了……也许,与万事万物一样周而复始的运转,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之一吧……

突然记起来了,妮可当初对我说的准确日期是:十月二十日……”

(以上文字均摘自《澳洲奇迹之谜》,韩雨文化娱乐出版集团出版,一八八零年六月第二次印刷,作者叫安影,系中兴岛河湾地联合大学历史系讲师)。

笔者上,是为此文的开篇之序。

1066 人格测试497 都市传说1030 联邦移民局的业务99 一言不合就开打1234 满城357 强悍的红蓝部落1149 发泄43 肥水不流外人田980 "角马“们307 青霉素!271 投胎分为天堂模式和地狱模式1228 市场前景1368 来自丛林的电报843 老巴的心事362 希尔薇37 自我介绍255 电力1120 谈判开始148 冶铁和炼钢965 自信的小韩1260 “外籍军团”522 落袋为安412 酒壮怂人胆296 单身狗们的吐槽553 听说侯哥女婿当得很滋润921 农业模式1143 封锁三宝颜115 初期的战略1075 加拉亚河谷1006 电价1337 黎维祚727 任公子的法术824 能干的女人们130 曹丽梅又有个报告160 青霉素这种金手指697 关于刺客号925 猪肉涨价和养猪场1038 大家的脑补251 航海先从搬砖开始1278 教材的问题1184 军户制度1228 市场前景1294 财务制度1246 群众基础661 香江义寨364 巴布亚岛的吓人话题812 百姓与官府的标准互动方式11 沙滩上的烧烤聚会16 这世道就是这么真实669 五字真言220 有情人终成眷属134 朱哥考据的丫鬟价格926 联邦骑警队1088 关于三位老人家的公司929 如今的洛卡部落1345 巨龙的眼391 顾船长是个瓷实人119 成东提出了援助铁路的要求530 安波那529 送行1028 关于朱哥的八卦817 白色闪电计划1240 北大年252 为了证明自己928 之乱循环的根源1156 宫变1179 另外一个世界1217 情报委员会297 土著进步法547 关于第一代制式火器768 勒菲克和洛林船长148 冶铁和炼钢1000 三老的新公司1110 隐秘历史525 开荤了441 劳动力来了1135 如何善后330 教化422 积分落户818 几个好消息588 红楼方面的支持944 葡澳投资协议1090 布口袋里的五香粉1118 贸易协议1096 摆脱奴隶身份的捷径1048 图纸痴汉154 在新世界最不受制约的行业919 男人是牛1205 马尼拉城里的贵族900 脱钩595 胜利属于我们1098 如火如荼的万山岛674 关于迁海令时期的澳门193 九八六是我们的福报呢1376 碰撞238 没眼力见1088 关于三位老人家的公司1093 弹药厂1182 海外投资1138 李律师的方案
1066 人格测试497 都市传说1030 联邦移民局的业务99 一言不合就开打1234 满城357 强悍的红蓝部落1149 发泄43 肥水不流外人田980 "角马“们307 青霉素!271 投胎分为天堂模式和地狱模式1228 市场前景1368 来自丛林的电报843 老巴的心事362 希尔薇37 自我介绍255 电力1120 谈判开始148 冶铁和炼钢965 自信的小韩1260 “外籍军团”522 落袋为安412 酒壮怂人胆296 单身狗们的吐槽553 听说侯哥女婿当得很滋润921 农业模式1143 封锁三宝颜115 初期的战略1075 加拉亚河谷1006 电价1337 黎维祚727 任公子的法术824 能干的女人们130 曹丽梅又有个报告160 青霉素这种金手指697 关于刺客号925 猪肉涨价和养猪场1038 大家的脑补251 航海先从搬砖开始1278 教材的问题1184 军户制度1228 市场前景1294 财务制度1246 群众基础661 香江义寨364 巴布亚岛的吓人话题812 百姓与官府的标准互动方式11 沙滩上的烧烤聚会16 这世道就是这么真实669 五字真言220 有情人终成眷属134 朱哥考据的丫鬟价格926 联邦骑警队1088 关于三位老人家的公司929 如今的洛卡部落1345 巨龙的眼391 顾船长是个瓷实人119 成东提出了援助铁路的要求530 安波那529 送行1028 关于朱哥的八卦817 白色闪电计划1240 北大年252 为了证明自己928 之乱循环的根源1156 宫变1179 另外一个世界1217 情报委员会297 土著进步法547 关于第一代制式火器768 勒菲克和洛林船长148 冶铁和炼钢1000 三老的新公司1110 隐秘历史525 开荤了441 劳动力来了1135 如何善后330 教化422 积分落户818 几个好消息588 红楼方面的支持944 葡澳投资协议1090 布口袋里的五香粉1118 贸易协议1096 摆脱奴隶身份的捷径1048 图纸痴汉154 在新世界最不受制约的行业919 男人是牛1205 马尼拉城里的贵族900 脱钩595 胜利属于我们1098 如火如荼的万山岛674 关于迁海令时期的澳门193 九八六是我们的福报呢1376 碰撞238 没眼力见1088 关于三位老人家的公司1093 弹药厂1182 海外投资1138 李律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