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砍树

现在的水库中并没有船只,无人管理,暂时是由林业站帮忙照看一下,角山地区总共有两个守林员,这是由公社负担补贴。

守林员的工资低得可怕,记得穿越就前见过网络有视频报料,首都地区某大妈守林二十年,都2013年了,每月工资仅仅才五百元。

不过角山的守林员是属于兼职,平时也在务农,只是每年负责培育树苗,栽种在空出来的荒地上,基本上是栽种松树,而这些树就是属于国家的财产了。

此时方大军和哑巴六人,沿着水库边上走,有些地方有路,有些地方只能爬到山上翻过去,当爬上山顶,让人更加心旷神怡。

“哑巴,你记一下,把这里清理出来,修建一座了望塔,我会去搞点望远镜回来。”方大军振奋的说道,他有点想在这附近修建一座别墅,偶尔来住段时间,爬山、垂钓、划船、游泳,日子不要太舒服了。

最后他又指了几处位置很好的地点,用来修建亭子,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工程,把周围一千亩的山脉全部清理出来,用于栽种果树。

水库他承包了五十年,当然能等到开花结果的那天,也可以找农业局要求技术支持,只是目前还没确定种植的树种,也不可能一次性搞定,因为若是把现在山脉上的树木全砍伐了,有可能会造成山体滑坡等情况。

并且要砍现有的树木,也没那么简单,这就跟他虽然承包了水库,但却不能把里面的水放干一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彻底的改造权。

所以这些树,最后只好想办法,让政府方面自己弄走,数量并不是太多,办法他当然有,也很简单,那就是给学生们换一批崭新的课桌、板凳。

几乎从打算承包水库起,所以的一切都有过计划,并且很早之前就开始计划。

冬季,不适合下水,水位也低,水库里也没有船只,所以并未呆多久,也没花时间绕水库一圈,实地考察完后,把要求交代给哑巴,让其去处理。

至于所有的花费,先给欠着,过年之前会结算,这点到什么,村民都已经习惯了过年结帐,这是从公社时期保留下来的。

后世的农民工,也基本上是等到过年的时候才结算这一年下来的工钱,当然平时也会拿一点,但那不叫工资,而是生活费用,拿的钱只能够满足平常的吃饭开销,所以说农民工能存到钱,但讨薪水也难,因为每个工人的工资全年叠加起来,工钱都不是小数目。倘若是遇到包工头没赚到钱,就可能跑路。

方大军当然不可能跑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从水库返回后,他又开着拖拉机到了煤矿集中区,也是整个北斗,乃至整个仁义,能排得上号的超级煤矿,挖上几十年都挖不空。

已经很久没使用过的“小黑石”发挥了作用,之前都快被遗忘了,此时拿出来握在手中,只觉得滚烫无比,入眼已经变成了黑白两色,黑色如墨,浓得都能滴如汁水来,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根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但他已经经历过穿越,也就见怪不怪了,只要把秘密保守好就可以。

“五十年,这座山脉,我承包了。”方大军拍着手说道,同样是个人承包,因为够廉价,粗略算了下,眼前整座山脉,也是北斗最高的山,缠绵了约莫五公里,总面积约莫有一万五千亩范围。这个山脉还不是尽头,总面积超过一百万亩,跨越三个市,五个县。

北斗地区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最高海拔有八百多米,最低也有五百米以上,造成了这座山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那就是上山难。

山道非常崎岖,最陡峭的地方呈九十度,别说走完整个山脉,就是爬到山顶,脚程快也至少要两个小时,山顶上荒无人烟,只有守林员偶尔上去小住。

但偏偏在山脉下面蕴藏着无限的煤矿,宏伟的山脉,足以保证在挖掘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崩塌,只要防止瓦斯爆炸就可以了。

山顶上栽种的树木也无法估量,远远望去黝黑一片,全是植被,不过悬崖露在外面,崖上有不少小山洞,那里是老鹰最喜欢的地方,也是巢穴。

现在算是被方大军收入囊中,目的不光是为了挖掘煤炭,也为了保护这处山脉,人这一辈子,不能光想着赚钱,偶尔也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好吧,他不是环保主义者,即能赚钱,又能有意义,这才是他所喜欢的事情。

除了这座山脉,另外又拿下了一座荒山,这是真正的荒山,除了种树,其余什么也干不了,即便种树,清理起来也很麻烦,与其说是承包,不如说是收留了一处垃圾。但如果肯花钱请人清理出来,种植上价值高的树木,很多年后,就会发达了。

此外,公社的打米房被他收购了,这是一项惠名工程,不以赚钱为目的,而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村民,以后打米只收取基本费用,这个地方是村里不可缺少的,比如谷子要脱谷后才能作为米来吃,又比如玉米要打成粉末之后,才能用来喂家畜。

哪怕是鸡,如果长期起晒干后的整颗玉米粒,也不容易消化,更别谈猪这些家畜了。

还有麦子也需要打成粉末,不需要深加工,打成粉末后就可以蒸馒头吃,当地称呼灰面馒头,可以算粗粮。

整整三天,基本上角山对他有价值,或是他觉得有必要保护的地方都拿下了,钱也大笔的花了出去,不过暂时欠着,等贷款下来在结算。

水库那边也已经在动工了,趁着现在秧苗还没下田,农田也好改造成鱼塘,养鱼是符合国家政策的,甚至在以后会鼓励养鱼,政府有额外的补助,现在就不奢望了,只要不躺枪,方大军就可以偷着乐了。

订的五千只鸭子没有这么快孵化出来,就算马上孵化,加上破壳后需要养一段时间,约莫要两个月左右才能把鸭苗给凑齐。

到时,已经是过年后了,时间上正好差不多。

水泥厂那边,徐大壮正式上任,听说已经和杨梅才交锋了一次,双方不欢而散,方大军听闻后只是笑了笑。

这边王宏文已经确定八号到新场去上任,调走之后,书记的位置由社长朱漳元接任,也算是熬出头了,相当于在副科级的位置上退休,以后的养老金也会高出不少。

体制内就是这样,无论你之前是啥职位,一般是按退休时的级别算退休工资。这时候退休工资是由国家承担,而国企的退休工资就是由企业承担,要彻底改造成养老保险类型,差不多要九十年代末去了。

五号这一天,从农业局要求的技术支持下来了,给他介绍了一种新型水果,还没来得及推广的品种,其实是橘子,名字叫“碰柑”。

这种橘子非常甜,比现在普遍栽种的陈子、广柑、血橙、苏柑、又或是密橘都要来得优良。

收获期在十一月和十二月,能储存到三月份,属于丰收型,好吃不上火。

方大军相当惊讶,因为这橘子,他穿越前吃过很多次,价格最便宜的时候也能卖到两块钱一斤,最贵的时候五块钱的样子,属于大众消费橘子。

至于现在北斗栽种的橘子,他穿越前基本都没吃过,算是淘汰过后的了。

现在农业局之所以给他推荐这种橘子,是因为可以和现在任何品种的橘子树进行嫁接,现在就可以砍伐大树,等来年发芽后,就可以进行嫁接,大约两年后就能挂果,能节约三年左右的周期,也因为嫁接的主干发达,嫁接后长势会更猛,产量也会越高,但相对的,橘子树的寿命也差一些。

考虑眼前,最好是嫁接,考虑未来,栽种又更好。

方大军选择了一起走,因为现在公社种的橘子,又小又酸,比碰柑小了三倍不止,还有一个问题,农业局拿出来的品种,比他后世吃过的要好很多,皮是大红色的,而碰柑主流是黄色的皮,里面还有种子。

可现在他吃的,里面几乎没有种子,甘甜可口,堪称极品,能打败如:不知火、青见、春见等等优良品种。

“就种这个!”他定下了基调。

然后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就行动了起来,确定范围、环境等,然后就准备培育苗子,方大军也没闲着,开始劝说大家砍树。

现在的小橘子,要栽种约莫八年才会挂果,虽然不值钱,可丰收是必然的,比如瘦猴家里,每年都能收获好几百斤的橘子,现在说砍就砍了,谁舍得啊。

瘦猴家就舍得,方大军一提这事,当天就把树给砍了,说是用橘子树熏腊肉会特别香,其实是为了支持他的想法。

随后,整个方家有橘子树的也给砍了,再然后,整个生产大队在刘春山的号召下,也开始砍橘子树。

最后,整个角山都在进行砍伐橘子树,这树并不是随便砍伐,是有标准的,约莫一米左右的树干,斜着砍,这样不容易腐烂。

砍伐之后,要用玉米秆子等植物给保护起来,以免枯萎,当然这些有技术人员去跟近。

嫁接其实技术含量不高,就看舍不舍得,村里以为也有人尝试嫁接,但却是在枝头,选一个小枝干来嫁接,这样会成功才是怪事,就算成功了,这一颗树上还能结出两个品种的橘子?

所以以前的嫁接都给废了,现在的嫁接等于一步到位,直接砍树,只保留下面的主干,不成功便成仁啊。嫁接是有风险的,不能百分百保证能成功,有可能在嫁接之前,树就给挂掉了。

大家愿意砍树,方大军这个名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证明大家都愿意相信他。

PS:这章晚了点,过度章节不好写,这月每天保底更新五千字。

第13章 人民公社第141章 大场面第42章 这不可能第57章 铁匠铺第137章 三转一响第44章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第179章 预制板厂第198章 筹备工作第255章 招聘会(上)第125章 镇西第30章 再生稻第100章 败家行为第273章 夜出第90章 承包土地第223章 多元化战略第355章 当爹了第235章 是夜,男孩成了男人第60章 的确良第353章 开学了第212章 清点帐目第156章 开门红第355章 当爹了第176章 表明心迹第319章 激进第295章 十二个铺面第139章 收买人心第200章 上课第36章 下锅趴、甑子饭第250章 回家第224章 一杯咖啡第13章 人民公社第217章 坏消息?第138章 定计第26章 深冷的煤洞第240章 能吃是福第92章 隔墙有耳第125章 镇西第121章 忽悠入伙第151章 工资标准第28章 原来是你第283章 带看第364章 那年,私家车第220章 王家姐妹第92章 隔墙有耳第88章 刺梨儿第45章 巧遇第238章 连锅汤第35章 喜报连连第357章 李家姐妹第374章 愚公移山第313章 所见所闻第202章 定心丸第210章 服装加工第226章 关系来往第324章 山水如画第316章 一九八三第192章 逛书店第297章 冬至第191章 红旗飘飘第348章 火车票第103章 一个烟盒第370章 抵达第242章 皆大欢喜第24章 得很之名第301章 宣传开启第2章 新的家庭第10章 煤炭之心第288章 落幕第255章 招聘会(上)第118章 扫还是不扫第300章 尴尬第31章 广发英雄帖第290章 秉烛夜谈第139章 收买人心第304章 苹果、苹果第2章 新的家庭第85章 动员大会第311章 政策变化第370章 抵达第226章 关系来往第370章 抵达第358章 日用百货第161章 八十年代第106章 心心相印第14章 鸟枪换炮第33章 盆满钵满第373章 连续中标第193章 所见所闻第210章 服装加工第168章 工程造价清单第128章 关起门来第172章 蓝第309章 傻眼了第161章 八十年代第145章 牛儿灯第113章 热血演讲第357章 李家姐妹第336章 走马上任第292章 单纯
第13章 人民公社第141章 大场面第42章 这不可能第57章 铁匠铺第137章 三转一响第44章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第179章 预制板厂第198章 筹备工作第255章 招聘会(上)第125章 镇西第30章 再生稻第100章 败家行为第273章 夜出第90章 承包土地第223章 多元化战略第355章 当爹了第235章 是夜,男孩成了男人第60章 的确良第353章 开学了第212章 清点帐目第156章 开门红第355章 当爹了第176章 表明心迹第319章 激进第295章 十二个铺面第139章 收买人心第200章 上课第36章 下锅趴、甑子饭第250章 回家第224章 一杯咖啡第13章 人民公社第217章 坏消息?第138章 定计第26章 深冷的煤洞第240章 能吃是福第92章 隔墙有耳第125章 镇西第121章 忽悠入伙第151章 工资标准第28章 原来是你第283章 带看第364章 那年,私家车第220章 王家姐妹第92章 隔墙有耳第88章 刺梨儿第45章 巧遇第238章 连锅汤第35章 喜报连连第357章 李家姐妹第374章 愚公移山第313章 所见所闻第202章 定心丸第210章 服装加工第226章 关系来往第324章 山水如画第316章 一九八三第192章 逛书店第297章 冬至第191章 红旗飘飘第348章 火车票第103章 一个烟盒第370章 抵达第242章 皆大欢喜第24章 得很之名第301章 宣传开启第2章 新的家庭第10章 煤炭之心第288章 落幕第255章 招聘会(上)第118章 扫还是不扫第300章 尴尬第31章 广发英雄帖第290章 秉烛夜谈第139章 收买人心第304章 苹果、苹果第2章 新的家庭第85章 动员大会第311章 政策变化第370章 抵达第226章 关系来往第370章 抵达第358章 日用百货第161章 八十年代第106章 心心相印第14章 鸟枪换炮第33章 盆满钵满第373章 连续中标第193章 所见所闻第210章 服装加工第168章 工程造价清单第128章 关起门来第172章 蓝第309章 傻眼了第161章 八十年代第145章 牛儿灯第113章 热血演讲第357章 李家姐妹第336章 走马上任第292章 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