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要想活得久,说话做事有保留 (2)

职场中,遇到错误狡辩是没有用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你不能因为一个错误就否定自己的全部。

如果那样,你自己倒下,就自然要被别人踩死。

所以,无论怎么样,你都不能被一次失误打败,垂头丧气。天塌下来,也要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样子。

当然,任何错误一定要形成文字记录,提醒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错误中成长,而不是在错误中丢了最宝贵的东西——自信。

职场中,大关系有时候是靠小事情维护的。

小事情做得好,既讨巧还不留痕迹不容易。

有一句话叫“有眼力见儿”,什么是“眼力见儿”?“眼力见儿”就是往往反映一个人心理“有没有事儿”,会不会办事情。

我有个朋友叱咤商海,他有个最信任的助理。很多麻烦事情交给这个年轻助理都会安排得非常好。

怎么发现这个年轻人的呢?

当初朋友忙重大项目的时候,这个新来的年轻人主动推迟了下班的时间,朋友的公司有个规矩,不提倡加班。可是,完全按照领导意思照做的人,是不可能出彩的。年轻人留在公司就为了在朋友有任何需要时能够给予相应的帮助,例如复印文件、发快递。

正因为他积极承担了这部分工作,让朋友记住了他的名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年轻人的确非常不错,于是在大家都震惊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升职了。

也许大家会感觉这个年轻人太会讨好别人了,可是,帮老板分忧解难也是一个人良好的职业素养。

虽然我们不必认为让老板高兴是自己工作的目的,但是能帮助老板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你搭把手的时候,我们伸出善意的手,就如同对待陌生的需要帮助的人。这不是谄媚,而是向上的善意。

当然,不但对于老板如此,对于其他同事也应该如此。帮助别人搬开脚下绊脚石的同时,恰恰也是在为自己铺路,任何一种努力都不会白付。帮助他人,换来了尊重和器重,并同时显示了自己的能力。

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

看到孩子玩完玩具,就随手放到地上。

朋友立刻说:“你不能放在地上。”

孩子马上拿起来,放到桌子上。

朋友又马上说:“不能放到桌子上。”

孩子茫然了。

我打断了朋友,笑着说:“告诉他,应该放在哪里。”

你在工作中会经常给领导和同事提意见吗?

如果总是提意见,而没有方法,提意见就会变成了强人所难。

工作中同样如此,出发点是善意的,我们不但要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能够充分照顾他人的自尊表达出来,还要注意,带着几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去提意见。既然是提意见,就必须言之有据,不仅要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还要以大量的数据材料为依据,使意见站得住脚,否则一旦被领导问住了,就容易造成信口开河的负面影响。

选择适当的时机提出来,还可以在提意见的过程中,用举例子这种轻巧的方式提出来。

最后要说的是,给他人提意见的时候,一定要密切注意对方的反应,通过他的表情及身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迅速判断他是否接受了你的观点,不能一味地只管自己说了内心舒服。如果过于“热心”,会使自己“冲”过头,意见就会变成了挑剔,得不偿失。

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房间有多乱,就表示他的心有多乱。职业化的表现,正是在点滴中的透露。

有这样一个寓言,猫头鹰急促而忙碌地在树林里飞着。

它告诉一旁好奇的斑鸠:“在这个树林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我要搬家。”

斑鸠带着同情的口气说:“你唱歌的声音实在聒噪,令人不敢恭维,尤其在晚上更是扰人清梦,所以大家都很讨厌你。其实,你只要把声音改变一下,或者在晚上闭上嘴巴不要唱歌,在这林子里,你还是可以住下来的。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叫声或夜晚唱歌的习惯,即使搬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的人还是照样会讨厌你的。”

这说明,逃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合我们今天所讲的跳槽,很多人容易把跳槽和离职的概念相混淆,有人在原单位工作得很不多,因为和同事,或者和客户之间因为有一些不愉快,就彻底放弃了工作。

这种行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在与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逃避,就会形成人事上的习惯性逃避,也会弱化对人际社会的适应。

要知道人在群体社会中生存,一定和他人之间有着不愉快的地方,这是不可避免的。

快速离开让自己不舒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短暂的心理安慰,但这种获益如同喝酒解忧一样会让人成为习惯。形成习惯后,到了新单位,发生了人际问题,还想接着跳,于是,跳槽就成了习惯。

如果你想跳槽,而不为明日的面包发愁,就应该理性跳槽,并且应该在跳槽之前做好以下准备。

积攒起必要的口碑,例如,在你所在的领域至少让大家感觉你的名字有点熟,而且要准备好你的证据,就是你的工作业绩,进行详细的整理和记录,增加跳槽的筹码。

还要准备时间,可能这会让人觉得吃惊,实际上,你想离开原单位,原单位的门道你都已经摸清了吗?如果你原来的公司不是一个不靠谱的单位,建议你最少在那里待上三年,如果当年你进入公司三个月没走,就意味着你当年能够顺应文化,也能够胜任工作。

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成长,等摸清本公司的门道再跳槽,想想看,三年跳一次和一年跳一次给人的感受有多么不同。

职场生活中会出现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

拿跳槽这件事来说,多数人离职的时候,心里会对原单位或者对以前某位领导不满。

可是肆意表达这种不满,只能加速让以往的努力全部变成“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经济学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前期已经投入的成本。

在职场中,对于其工作范畴内所投入的精力与智慧,可能短期没有收到效益,但是不断设定目标,不断变换行当,频繁跳槽,总体成本就要高得多,因为样样都得从头做起,以前所谓沉没成本(积累的基础)就几乎没有利用价值地废弃掉了。

所以,在一家企业供职期间投入的精力、财富不能简单视为已经沉没,它会以不同形式展现其回报的价值,而继续投入的成本低于跳槽后再次投入新企业的成本,这一点在人脉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

拿一个人和前任老板的关系来说,但从职业的角度出发,尽量不要再提起过去,将对日后与前任老板相处大有益处。切忌抓住过去的恩恩怨怨不放,在现任老板或朋友那里到处散布的行为。

曾经有人说,当一个人说另外一个人的坏话时,会有17个人知道,这也是广告效应的范围。

前几天一个朋友和他的前任老板终于“相逢一笑泯恩仇”了,他说:“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让我进步最快的是一个对我最苛刻的老板。他让我承受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也使我成长得最快、学到的东西最多。”

其实,天下没有完美的人,但大部分人身上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如果离职后,你有缘与前任老板见面,一定要尊重他,也尊重自己的过往。表现自然、亲切,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并增进感情,同时又表现出你的大方和职业风度。

毕竟在这个信息流通如此自由的环境下,从我们工作的圈子和人员来看,行业、专业和客户都是有限的,因此彼此见面和交流的机会会很多,网络的发展更让我们感到“世界越来越小了”,要时刻做好在不同场合与某人不期而遇的准备才行。

当然,如果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才跳槽。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让你的老板自始至终认可你的职业修养,可为日后保持良好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和电话号码,与老板和同事吃上一顿轻松的晚餐,也是不错的告别方式。记得离开后不时打个电话保持联系,关心公司和同事的发展,与老板聊聊行业的发展动态,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经营人脉有时候如同天上的云彩,你不知道哪片儿能落下雨,只有广结善念,才有可能心想事成。

跳槽是与旧工作的告别,也是新生活的起点。不要认为跳槽就意味着和过去的公司、工作、同事一刀两断,没必要讲究礼仪。其实,跳槽的姿态够不够优雅,反映着一个人的职业素质和诚信度,对职业形象的塑造和人脉的巩固大有影响。

跳槽,要注意职业化的流程,按照这样的做法,至少能保证不失大格。

第一,当你决定要跳槽的时候,要光明磊落地告诉你的领导。

千万不要找借口,或者请病假,然后就不辞而别。

而且谈这件事的时候,你要作出承诺。承诺离开后,会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承诺自己会做好一切工作交接,并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公司重新调整员工岗位。

第二,要准备好书面辞职信。

一封合格的辞职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离职原因、离职期限、工作的交接、向公司表示感谢的礼貌用语,也可以再加上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推荐合适的接班人等内容,保持平静和客观会让你非常有尊严。

第三,交接工作要善始善终。

可将自己的工作内容、交接事项列出清单,和接任者充分沟通,确定对方完全了解自己的工作。然后,通知客户及其他合作伙伴,并感谢这些合作伙伴,亲口对他们说感谢对方这些日子以来对自己的照顾。

别急着跳槽,当你还不知道可以在自己的公司创业的时候。

讲个朋友的故事:他大学毕业后就通过家里的到当地一家银行上班,在我们看来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工作。可是,有一天,朋友开始给自己的未来做规划的时候,他感觉十分痛苦。他想,自己就算是干一辈子,也永远当不上银行的老板。与其这样,倒不如另创一门事业,还有机会做老板,不是更有满足感?一连串的问题,让他萌生了离职的念头……

可是,朋友没有离职,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宏伟的规划,就是在自己所在的银行创业。

他开始为未来转职铺路,计划自己只在银行做几年,目的是尽量掌握银行的运作知识,为日后创业所必需的财务借贷与资金营运打好基础;他又趁还在银行工作的期间,建立人际网络,由社会成功人士到私营业主……

朋友也都广泛结交。

几年下来,朋友所拥有的“钱”途不算丰厚,但人脉却算是结下不少。

他第一次跳槽没有任何困难,有“贵人相助”。而这些“贵人”,都是当年在银行工作时结识的中小企业老板。

朋友甚至给我讲了当年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有个投资公司的老板来银行申请贷款,约朋友喝茶聊天,席间突然拿出一份报纸放在朋友面前,朋友意识到报纸下面有乾坤,就没有收,直接将报纸退回,后来,这个老板居然对手下说:“再来一份报纸。”

朋友只得说明协助客户融资是自己职责分内的事。从此他和这位老板建立了互信关系,也保持联系,后来朋友打算转职,便得到他的出手引荐帮助。

当一个问题不解决的时候,换另一个地方,问题依然存在。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27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2)第27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2)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18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2)第19章 别人给你的光环,请不要接 (1)第26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1)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3章 劣势用对地方变优势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1章 序第21章 想不发火有妙招第22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1)第2章 要想别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0章 打断联结,自己控制话题 (2)第15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1)第19章 别人给你的光环,请不要接 (1)第3章 劣势用对地方变优势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1章 序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2)第17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1)第2章 要想别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22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1)第10章 打断联结,自己控制话题 (2)第24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1)第15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1)第26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1)第4章 试错是把双刃剑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6章 日记帮你懂自己懂他人第15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说话做事有保留 (1)第24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1)第3章 劣势用对地方变优势第17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1)第2章 要想别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6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2)第2章 要想别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26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1)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1)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22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1)第15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1)第17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说话做事有保留 (1)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1)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1)第8章 样样会,就样样有机会第6章 日记帮你懂自己懂他人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17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1)第6章 日记帮你懂自己懂他人第16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2)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16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2)第8章 样样会,就样样有机会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20章 别人给你的光环,请不要接 (2)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26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1)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2)第19章 别人给你的光环,请不要接 (1)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18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2)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15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1)第5章 演别人,再好的演技也会搞砸第18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2)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2)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1)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21章 想不发火有妙招第21章 想不发火有妙招第5章 演别人,再好的演技也会搞砸第17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1)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18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2)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16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2)第3章 劣势用对地方变优势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2)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3章 劣势用对地方变优势第14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2)第24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1)第4章 试错是把双刃剑第27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2)第18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2)
第27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2)第27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2)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18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2)第19章 别人给你的光环,请不要接 (1)第26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1)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3章 劣势用对地方变优势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1章 序第21章 想不发火有妙招第22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1)第2章 要想别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0章 打断联结,自己控制话题 (2)第15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1)第19章 别人给你的光环,请不要接 (1)第3章 劣势用对地方变优势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1章 序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2)第17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1)第2章 要想别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22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1)第10章 打断联结,自己控制话题 (2)第24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1)第15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1)第26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1)第4章 试错是把双刃剑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6章 日记帮你懂自己懂他人第15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说话做事有保留 (1)第24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1)第3章 劣势用对地方变优势第17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1)第2章 要想别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6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2)第2章 要想别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26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1)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1)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22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1)第15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1)第17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说话做事有保留 (1)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1)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1)第8章 样样会,就样样有机会第6章 日记帮你懂自己懂他人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17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1)第6章 日记帮你懂自己懂他人第16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2)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16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2)第8章 样样会,就样样有机会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20章 别人给你的光环,请不要接 (2)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26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1)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2)第19章 别人给你的光环,请不要接 (1)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18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2)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15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1)第5章 演别人,再好的演技也会搞砸第18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2)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2)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1)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21章 想不发火有妙招第21章 想不发火有妙招第5章 演别人,再好的演技也会搞砸第17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1)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13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1)第18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2)第23章 人情练达:参与竞争不回避 (2)第16章 秘密早准备,距离好把握 (2)第3章 劣势用对地方变优势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留给自己用 (2)第25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2)第3章 劣势用对地方变优势第14章 使用身体语言增强气场 (2)第24章 老板不能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1)第4章 试错是把双刃剑第27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2)第18章 把人情债当手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