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民生大于天

第433章 民生大于天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至少赵骏觉得不是。

有些人或许会觉得假大空,觉得这只是喊喊口号,与我一个月三千块有什么关系?

但要考虑的是,你月薪三千,那是因为你的能力只能如此,不代表国家没有在为百姓谋福祉,为全体国民做保障而努力。

因为不管是从理想主义出发,还是从现实主义出发,都必须如此。

首先是理想主义。

赵骏怀揣理想,那势必就要为百姓考虑。

让所有大宋百姓,都能吃得饱饭,穿的起衣,口袋里有钱,过上理想幸福的日子,才能实现他心中的抱负。

其次从现实角度出发,那就更好理解。

正如那句话所说,所有国家掌权者的第一忧虑,都是政权安全。

你国家的老百姓吃不饱饭,穿不起衣,口袋里也没有钱,过着牛马般的地狱生活。

他们要造反掀翻了你的政权怎么办?

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赵骏都必须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如今大宋的发展已经走上正轨,但这个过程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因而赵骏需要时时刻刻前往民间,去找一找问题在哪里。

大宋庆历八年十一月,年底到来,全国各地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

到处都在修路,搞基础建设。

随着价值一贯的银元以及价值五贯、十贯、二十贯的绵钞上市,国内经济就更加繁荣。

汴梁城区商业街,大家出门交易买卖,就再也不需要用一个大包袱,甚至干脆用马车装大箱子,带着重达几十斤的铜钱去交易。

毕竟一贯钱有三四公斤重,你带二十贯钱出门跟别人做买卖,就相当于扛着六七十公斤的东西,属实过于锻炼身体。

而开封作为大宋中枢城市,又是交通最发达的城市,天南地北的商品都会聚集于此,衍生出了庞大商业。

人口流动越来越多,开封府对于外来人口进行登记,已经确定如今汴梁人口超过了三百余万。

虽然跟后世北上广深动辄两千万人口不能比,但要知道这可是在千年前的大宋,全世界百万人口的城市都屈指可数的时代。

同时期也就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以及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才能达到这种级别。

反观开封则超越百万量级,是巴格达与君士坦丁堡的三倍!

十一月二十六日,临近腊月,汴梁不仅没有萧条,反倒愈加繁忙,大街小巷,到处都挂上了灯笼,喜庆的色彩浓重。

傍晚时分,赵骏和范仲淹一起下班回家。

平时回家赵骏出了西华门就到了,而范仲淹则出西华门还得走顺着启圣院大街往北去梁门里大街,再往西去出梁门到外城去。

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家出了西华门,赵骏徒步回自己家里,范仲淹则坐轿子,在护卫们的保护下与他分别。

但今日两个人却脱下了代表尊贵的紫色袍服,穿上了两身常服,漫步在城西街头。

此时他们从西华门出来之后,直接就到了启圣院大街。

原本要走到这里,需要从西华门出来后,顺着西华门大街,路过西角楼大街才行。

可如今西角楼大街已经被纳入到了皇宫的范畴,皇宫外就是南北竖着的启圣院街道,宫墙已经修建好,钢筋水泥构造,上面还有琉璃瓦。

一群群士兵沿着皇城根巡逻,见到赵骏和范仲淹出来,看到他们没有穿官服走出宫门,出于职责正想上去盘问。

结果从他们身后又走出来数十名穿着常服的人,为首的把宫牌亮了亮,士兵就离开了。

“你有妻儿,我也有妻儿,散值后不回家,非拉着我逛街。”

范仲淹摇头晃脑道:“你真是闲得没事。”

“怎么能叫闲得没事呢?”

赵骏笑了笑道:“这叫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老范不是我说你,该出去多走动走动了。”

“这不是在陪伱走吗?”

范仲淹向远处摆了摆手,示意在门口接他的车夫回去。

宰相们的车夫要等一天,平时也很难离开太远的地方,随时盯着,防止他们临时出宫有事,也很辛苦。

赵骏与他肩并肩,身边的护卫们换上常服之后,迅速融入人群里,若有若无地贴着他们走。

他们抬起头看向西华门大街,此时的街道与十多年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依旧是木质结构,房屋鳞次栉比,向远处排列。

工业时代虽然到来,但城市的变迁往往需要政府发挥建设作用,不然想靠居民自己改善居住条件显然不现实。

就如同二战时期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改革,可东京主要建筑物依旧是低矮的木制平房,给予李梅烧烤绝佳的机会一样。

此时大宋很富裕,今年财政收入可能会突破两亿。然而要把整个开封内城外城大改造,拆迁费简直是天价。

最直观的就是内城四十多个坊市,即便最外围的景福坊一套一百多平的普通二层住宅,价格也达到了一万多贯,越靠近皇宫,价格就越贵。

而这样的房子一个坊市有一百多间,如《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开封清明坊的场景,其中就有一百二十二间各种样式的房屋。

即便不算其它土地,只拆掉房屋建筑物,要动内城的一处坊市,朝廷需要补偿给百姓的拆迁费就需要多达一二百万贯以上。

若是再算上其它内城菜地、棚户、豪宅以及靠近皇城的高价值宅院,四十多个坊的补偿款简直就是无法想象。

粗略估计,拆迁款加上修建费用,把整个内城从木制房屋变成,花费估计得大宋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差不多两亿贯。

所以眼下也只能一步步来,先花钱把皇宫扩建,再一个坊市一个坊市地改造,不敢一步到位。

十一月下旬雪已经停了,街道干干净净,除了因持续不断的阴天,少有阳光照射而略显阴霾以外,倒是阻挡不了人们的热情。

街道两侧挂满了灯笼,人潮涌动,西市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其中甚至还有很多外国面孔,如中东客商。

“糖葫芦诶,好吃的糖葫芦。”

“烤豆腐,又香又嫩的烤豆腐,只要三文钱一块。”

“土豆子哦,刚出炉的土豆子,新鲜着呢。”

吆喝的声音传遍四方。

赵骏和范仲淹走在人群当中,边走边看。

“你多久没这么在街头走走了?”

赵骏问。

范仲淹听到他的话,略微皱眉,随后说道:“许有一两年了吧。”

“我也是。”

赵骏抬起头看向远处道:“感觉每天好像都很忙,忙着国家大事,忙着对付外部的敌人,都没时间好好陪陪妻儿,也没时间再把主要精力关注于民生。现在西夏灭了,辽国也快崩了,你不觉得一下子就放松许多了吗?”

“是倒是,所以你打算好好休息休息?”

范仲淹反问。

“不是。”

赵骏抬起头看向这繁华的街道。

天色已经暗了,万家灯火开始点亮,街头巷尾的孩子们奔跑,妇人端着从河边洗好的衣服回来,准备做晚饭,一股淡淡的蜂窝煤味飘来。

他说道:“该关注一下民生,好好在开封走走,开封是全国的中枢,如果这里有问题,那全国就不知道还有多少问题。”

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苦笑道:“要不是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我也挺想跟你一起去这天下走走。”

“走吧。” 赵骏笑了笑,融入进夜色里。

从梁门出了内城,外城的秩序依旧还算不错。

除了偶尔街头打架斗殴、碰撞争吵,或者悍妇打骂以外。

这些是市井很平常的事情,每条街道都有坐班的开封府衙役会出面协调。

街区鳞次栉比,井井有条。

开封城很大,赵骏和范仲淹走一天都走不完,所以他们今天只是逛了逛西市。

远远的看了眼宜城楼和芳林园的风景,那满楼红袖招,彩带纷飞。

外城坊市除了基本的商业以外,还有大量的居民区,家家户户门外用着蜂窝煤,几家人共同租住一间住宅的情况随处可见。

用的水都是井水,洗衣做饭有的时候还是非常不方便。

赵骏把这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两个人边走边聊天,范仲淹忽然说道:“你今天上午发公文给外交部,是干嘛了?”

赵骏一边观察着民间情况,一边随口说道:“让人知会西州回鹘和黑汗王国归附,向大宋俯首称臣。”

“人家会同意?”

“这就是先礼后兵,内王外霸,大国的行事做风有的时候需要这样,才能彰显威严。”

“嗯,这么一想也是,当年汉武帝派出使者去西域,结果他们与匈奴勾结,甚至杀了汉朝使者,于是武帝攻破大宛。”

范仲淹点点头道:“唐太宗攻打突厥,高昌国却与突厥相交,抗拒大唐。于是唐军破城灭国,攻占西域。我们这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了吧。”

说着他扭头注意到赵骏正在盯着人家院子看,院子里有几个少女蹲坐在水井旁洗衣服,范仲淹没好气道:“你都三十好几的人了。”

“老范你想什么呢。”

赵骏白了他一眼道:“思想龌龊的人,只会满脑子龌龊。”

“那你说说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他们用水井打水多不方便。”

“不方便?”

范仲淹转过头去,看到少女们每次用水,都得费力地从水井里转动轱辘才能上来。

有的时候力气不足,甚至还会直接掉下去,辛苦打的水又得重新打。

“确实有点不方便,但也没什么办法。”

范仲淹说道:“很多坊市离河边很远,去一趟更加不方便,而且河里的水也谈不上干净。”

开封除了四条运河以外,地下还有很多暗河。

以前暗河同样不干净,后来地下势力被拔除之后,开封府用钢门封死了那些地下入口。

地下没有藏污纳垢,水质就变得好了起来,成为了城里主要生活用水来源。

不过开封府还是多次宣传,水必须烧开了喝,减少疾病的传播。

但就算如此,百姓取水还是非常不便。

要知道这可是拥有三百余万人口的城市,每日生活用水和产出的垃圾不计其数。

如果不妥善管理的话,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是时候铺设管道了。”

赵骏说道:“现在钢铁产量已经上来,应该对地下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改善,要让开封府成立一个部门对开封地下进行一次评估,然后在未来几年之内,要把下水道全部用水泥、钢筋进行加固,用钢管铺设,让水走钢管进入每家每户。”

“你是说,自来水?”

范仲淹睁大了眼睛。

“我有这能力吗?”

赵骏又白了他一眼道:“家家户户接通水,没有塑料管道怎么行,钢管得成本多大?”

“那是?”

“是抽水机!”

“抽水机?”

范仲淹纳闷道:“那是什么?”

“一种我小时候农村人常用的汲水工具。”

赵骏想起了童年。

00后时代虽然日新月异,很多80后90后经历的东西已经慢慢消散。

但他是初代00后,一些东西自然也能够记得。

记忆当中那种抽水机像个壶,用之前要先往里面灌点水,然后再上下摇动把手,里面就有源源不断的水出来。

以前不知道原理,还觉得好玩,经常拿抽水机当玩具。

直到后来有一次村里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拆掉,换成自来水,他在旁边看大人们把水泥台卸了,把抽水机取下来拆掉,才知道它的构造。

构造非常简单,里面就是一些橡胶垫、钢铁环之类的玩意儿,现在想来,应该是跟气密性以及大气压有关。

如今有了橡胶之后,做这东西大抵是不难的,至少要比水井强得多。

“反正这东西做出来,会极大改善百姓用水的困难。”

赵骏摇摇头,双手背负在身后,缓缓走出罗成门,踏入城外的道路道:“民生的担子在肩膀上,我们还是要时时刻刻观察,时时刻刻考虑才是。”

“嗯。”

范仲淹点点头。

两个人继续往外走,在西城外面又逛了一圈。

他们看到这里的治安就比城里差了不少,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甚至当街抢劫也出现了一起。

赵骏没有大动肝火把包拯叫来指着他鼻子骂,只是远远地看着。

他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记在心里,想在脑里。

民生不止是百姓住得到房、吃得饱饭、喝得上水、穿得起衣,也是安全和财产需要得到保障。

百姓不能生活在恐惧当中。

现在大宋是不惧怕任何外界的挑战。

但有的时候,坏人不止是在外面,内部的坏人同样不知道多少。

要想根除不现实,可执政者必须想办法减少这种现象。

民生大于天啊。

150.第149章 把人变成了鬼(二合一)第329章 说曹操,曹操到297.第293章 不堪一击188.第186章 西北誓师大会第385章 决战前夕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第384章 你有反间计,我也有反间计第412章 宋国武器商第366章 收复青塘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360章 布局深远,只为今日第431章 西夏亡了,赵祯的快乐第23章 宇宙的尘埃第442章 盗匪遍地,该打扫卫生了第46章 交子务初见成效第76章 赵祯的智慧270.第266章 大宋会变得更好第22章 不乳宋,就会死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211.第208章 为理想而奋斗第103章 继续CPU赵祯第445章 内燃机?第40章 要有远大眼界和格局第8章 老范,来整个活(跪求推荐票!)第350章 赵昉小色批190.第188章 淮南贪腐案第397章 燕云回归,一朝气顺第324章 巡视黄河第20章 分配学生名额283.第279章 查查他们182.第180章 宋人爱写信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411章 把岛国端上大宋的餐桌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汉人沦为奴才吧(第四更)第359章 好二儿要凉了?290.第286章 一场大清洗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义233.第230章 你要战,那便战第399章 迈入大一统王朝第42章 大宋不能没有赵骏253.第249章 赵骏结婚216.第213章 让大宋屹立于世界之巅!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353章 乌古乃定计,辽国南侵高丽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249.第245章 西夏称臣,庆历元年第411章 把岛国端上大宋的餐桌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怅第361章 战略部署,夺回燕云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韩琦张亢第55章 朝廷的应对第421章 该灭西夏了242.第238章 人心经不起试探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408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汉人第2章 嫌弃大宋第89章 大势不可挡第371章 已经在想自己的庙号了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报告以及新的规划第73章 祖孙交心(为盟主云哥加更)第376章 防守反击183.第181章 给我滚下马来第337章 以汴梁为核心打造经济圈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300.第296章 李元昊绷不住了第316章 当令安南改朝换代第10章 世间并非非黑即白(求推荐票)第54章 官家离不开能臣284.第280章 钦差遇刺,此事可解211.第208章 为理想而奋斗174.第172章 今年的国家任务第320章 赵骏只会更狠第8章 老范,来整个活(跪求推荐票!)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103章 继续CPU赵祯127.第127章 赵骏是主心骨249.第245章 西夏称臣,庆历元年133.第133章 报纸142.第141章 颗粒状黑火药第357章 河口之战,轻松获胜第359章 好二儿要凉了?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337章 以汴梁为核心打造经济圈第387章 我赋予的权力,天不遂人愿第404章 以民为本的国家政体第106章 不能再一个人孤独地战斗第411章 把岛国端上大宋的餐桌227.第224章 建立统一战线!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第368章 东北辽军三十万,遇我也需尽低眉177.第175章 苛捐杂税,路遇田昌第93章 解试169.第167章 新春诗第一214.第211章 给西夏军看个大宝贝第342章 用好手里的刀140.第139章 李迪来投291.第287章 咱家没那个命307.第303章 灭了越李朝第330章 它比金银更值钱!187.第185章 还是游戏好玩
150.第149章 把人变成了鬼(二合一)第329章 说曹操,曹操到297.第293章 不堪一击188.第186章 西北誓师大会第385章 决战前夕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第384章 你有反间计,我也有反间计第412章 宋国武器商第366章 收复青塘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360章 布局深远,只为今日第431章 西夏亡了,赵祯的快乐第23章 宇宙的尘埃第442章 盗匪遍地,该打扫卫生了第46章 交子务初见成效第76章 赵祯的智慧270.第266章 大宋会变得更好第22章 不乳宋,就会死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211.第208章 为理想而奋斗第103章 继续CPU赵祯第445章 内燃机?第40章 要有远大眼界和格局第8章 老范,来整个活(跪求推荐票!)第350章 赵昉小色批190.第188章 淮南贪腐案第397章 燕云回归,一朝气顺第324章 巡视黄河第20章 分配学生名额283.第279章 查查他们182.第180章 宋人爱写信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411章 把岛国端上大宋的餐桌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汉人沦为奴才吧(第四更)第359章 好二儿要凉了?290.第286章 一场大清洗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义233.第230章 你要战,那便战第399章 迈入大一统王朝第42章 大宋不能没有赵骏253.第249章 赵骏结婚216.第213章 让大宋屹立于世界之巅!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353章 乌古乃定计,辽国南侵高丽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249.第245章 西夏称臣,庆历元年第411章 把岛国端上大宋的餐桌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怅第361章 战略部署,夺回燕云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韩琦张亢第55章 朝廷的应对第421章 该灭西夏了242.第238章 人心经不起试探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408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汉人第2章 嫌弃大宋第89章 大势不可挡第371章 已经在想自己的庙号了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报告以及新的规划第73章 祖孙交心(为盟主云哥加更)第376章 防守反击183.第181章 给我滚下马来第337章 以汴梁为核心打造经济圈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300.第296章 李元昊绷不住了第316章 当令安南改朝换代第10章 世间并非非黑即白(求推荐票)第54章 官家离不开能臣284.第280章 钦差遇刺,此事可解211.第208章 为理想而奋斗174.第172章 今年的国家任务第320章 赵骏只会更狠第8章 老范,来整个活(跪求推荐票!)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103章 继续CPU赵祯127.第127章 赵骏是主心骨249.第245章 西夏称臣,庆历元年133.第133章 报纸142.第141章 颗粒状黑火药第357章 河口之战,轻松获胜第359章 好二儿要凉了?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337章 以汴梁为核心打造经济圈第387章 我赋予的权力,天不遂人愿第404章 以民为本的国家政体第106章 不能再一个人孤独地战斗第411章 把岛国端上大宋的餐桌227.第224章 建立统一战线!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第368章 东北辽军三十万,遇我也需尽低眉177.第175章 苛捐杂税,路遇田昌第93章 解试169.第167章 新春诗第一214.第211章 给西夏军看个大宝贝第342章 用好手里的刀140.第139章 李迪来投291.第287章 咱家没那个命307.第303章 灭了越李朝第330章 它比金银更值钱!187.第185章 还是游戏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