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敢让皇帝种田,天下独一份

避避风头?

张异不解得看了老朱一眼,朱元璋道:

“想想你得罪了多少人,还当街杀人……

你真当自己无法无天了?”

张异闻言笑起来,被黄和提醒,他才记得一件事,那就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几乎把朝廷中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

杨宪不说,胡惟庸和常茂的冲突,约等于淮西帮的人他也得罪了,加上宋濂的事,嗯……

确实有点头疼。

朱元璋继续说:

“当初老陌教你一点防身的功夫,你倒好,杀起人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你应该感谢陛下,他这次在宫里直接将事情定了性,若不然,真去了大理寺,你少不得也要被扒一层皮。

这朝堂对你家有想法的人难道还少?

我看呀,你最好还是回一下龙虎山,避避风头才是。”

张异摇摇头:

“越是如此,我越应该留在京城。

那位好奇心很重的陛下,此时目光应该落在小道身上了。

有他看着,其他人才会投鼠忌器。

我若真的去了地方,人家要弄死我,可能并不需要太大的气力!”

朱元璋的提醒,也让张异小心起来。

虽然他杀人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预案,大概率能脱身。

但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意外,他这次确实也冲动了,所以以后行事,总要三思后行才行。

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张异也不认为他的冲动,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不过这些事他并不想解释,黄和的劝诫也是出于好心。

朱元璋闻言一愣,旋即陷入沉思,张异这句话其实也间接表明,他制定下来的秩序,在出了京城之后,可能就不太行了。

地方和中央的争权夺利,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君权和相权之争的战场。

怎么保证自己的政令能执行,这件事十分重要。

而另外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如何绕过官僚和地主乡绅,收获民心。

“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尽管和叔叔说。

我能帮上的忙,一定会帮的。

不过作为过来人,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

陛下能如此处理,其实已经十分公平了,你想要的公平,太过天方夜谭。

我劝你不要冲动行事,最后害了龙虎山上下。”

张异无声点头,黄叔叔也看出自己心中的不甘……

他并没有解释什么,他对于李氏的承诺,只是给自己立个目标,他并不急于完成这个目标。

“对了,说点高兴的事!”

朱元璋想起今天自己收到的奏疏,也露出欣喜之色:

“我在北平买的地,都种上你说的占城稻了,确实可行……

虽然还不确定收成如何,可是从长势来看,北方种水稻这件事,可以推广开来了!

回头我打算找路子将此事上奏朝廷……”

北方能种水稻,这件事提前百年出现在华夏的土地上,确实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情。

张异心中的郁闷,也被老朱的喜悦感染。

民以食为天,在农耕社会,粮食的生产就是一切的基石。

莫小看这提前百年的变化,这种微小的变化,是有可能改变大明哥国祚的。

“我准备加大力度,再多拿一些土地……

以后若是都城北迁,我黄家也算是地方望族了!”

老朱在这说话的时候,仿佛已经忘记了他是个皇帝。

老农民圈地的快感,别人是无法体会的。

“以后黄叔叔就是北平的沈万三……”

张异给黄和拍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马屁,沈万三家族将周庄经营得风生水起,在江南商人圈子里也算是一桩美谈。

提起沈万三,张异还有些奇怪,这货被抄家了吗?

张异身在市井,消息闭塞。

不过海盗案带来的风雨,血腥味还是吹来京城。

这件历史上并不曾出现的大案子,每天都还有人因为它而死。

他出门的时候,偶尔还能从市井百姓口中,听说谁又被带走,砍头了。

“沈万三?”

朱元璋也记起这个人,这胖子被自己收编之后,确实给他提供了不少情报。

该收网了……

老朱若有所思,口中却笑道:

“承你吉言,这海盗案的风波,还是亏了你让我早点停了海上的生意,且我早早将生意布局到京城,才躲过一劫……”

张异看了老朱一眼,心想这恐怕没有黄叔叔说得那么简单。

这位颇为神秘的商人,每件事都算是踩在时代变迁的节奏上。

说是洪福齐天也为过,但真的只是运气?

不说别的,他能提前在京城布局生意,就顺应了大移民的大势。

海禁之后,注定有许多富户会落寞下来。

吴地一带的失去了海贸,是养不了那么多的地主豪强的。

随着皇帝迁徙百姓,注定有许多富户也会跟着背井离乡。

他提前来应天府布局,就已经胜过太多人。

“对了,忘了浇水……”

二人聊着,张异突然想起药园子的水稻,急忙跳起来。

“以前这些活都是老孟做的,他不在了,我倒是忘了……”

张异自言自语,丢下二人一溜烟跑了,那些实验田可是他的命,不能懈怠。

试验田里的水稻,其实并不需要每天都管理。

问题是上次老孟除草施肥放水,已经有好几天了。

他突然走了,道观里许多事张异只能亲力亲为。

朱家父子跟在张异后边,却看见他熟练地操弄工具。

给实验田浇水不难,张异特意制作了个手摇的水车,可以将蓄水池里的水灌溉到农田里。

老朱对他能制作出稀奇古怪的工具已经见怪不怪。

他看着田里的稻谷,张异跟他说里边有十种品种,都是他从各地收集回来的稻种。

一般人不经过指点,是看不出来区别的。

朱标见张异摇水车挺难,过去帮忙,朱元璋呵呵笑,走在田地中。

他突然发现有杂草,顺手拔草。

草有点多……

显然老孟夫妇上次除草有些日子了。

老朱左看右看,发现了一把锄头,干脆除草起来。

他也有几十年没干这个活了,一开始还有些陌生……

不过做着做着,年少时,随着父母开荒的记忆逐渐涌上心头。

其实朱元璋真正种田的日子也没几年。

他十五六岁的时候家人就没了,真正跟着父亲种田,大概也就三年左右。

可是做着做着,一种名为思念的情绪涌上心头,皇帝也不觉得累,只是努力除草……

另一边的张异回头,看着黄和熟练地挥舞锄头的样子,莞尔一笑。

不过,他眼中马上闪现出一丝疑虑,为什么黄叔叔对种田这件事如此熟练?

这点疑心,在张异心中闪过,就不再关注了。

……

一辆马车,缓缓靠近清心观。

清心观门口,检校的人马上警戒,可是看到是信国公府的马车,为首的凌说让人放下警戒。

“原来是国公夫人!”

谢氏和徐家姐弟下车,凌说主动去行礼。

“检校凌说,见过夫人。”

“你是检校?”

凌说自报家门,谢氏还愣了一下。

最近检校在朝堂上,可是逐渐由暗转明的趋势。

其中最为标志性的事情,就是今天处理常府的案子。

皇帝直接绕过刑部,大理寺、而选择让检校上门拿人,审讯……

谢氏虽然是妇道人家,可身为国公夫人,她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渠道。

检校在这里,那道观里的客人是谁,不言而喻。

“凌大人,是不是不方便?”

谢氏猜到皇帝在道观,其实已经有了退意。

她来清心观,无非是关心一下张异,张异这个孩子于徐府有恩情,这次徐府也因为他的事情牵扯到里边。

朝堂中的水很深,虽然这孩子有皇帝陛下庇护,但谢氏也想多提醒对方一句。

只是刚才在孟家人多口杂,她不方便多说点什么?

但谢氏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皇帝对张异的关心,他第一时间就出宫来了。

“夫人知道里边是谁,那就没事了,徐家小姐是道观的常客,属下让人通报一声,您自进去吧……”

凌说说完,做了个请的姿势。

谢氏犹豫了一下,还是带着徐家母女进去。

她心情忐忑,生怕惊扰皇帝,徐家丫头也看出了母亲的犹豫,她一溜先跑进去,利用孩子的优势给谢氏探路。

“你这孩子,慢跑……”

见姐姐跑了,徐允恭也跟着跑。

谢氏一着急也加快脚步。

“道……士……哥……哥……,我们来看你了……”

徐允恭奶里奶气的声音,在后院传开。

隔着一个小门,药园子这边的朱元璋他们,放下锄头。

姐弟俩跑得很快,一下子就超过了去通报的人。

徐家丫头和徐允恭四处张望,发现人在药园子,赶紧跑过去。

只是他们看到皇帝的时候,徐允恭瞪大眼睛,正要叫唤,却被他姐姐一把捂住嘴巴,不让他说话。

徐家丫头紧张兮兮地看着眼前,等到发现皇帝的状态,她直接傻眼了。

别说是她,就是给他们通报的检校,也傻眼了。

他们的皇帝陛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脱去外边的袍子,衣服的下摆也被他盘起,皇帝就赤着脚,拿着锄头楞在原地。

皇帝陛下在干什么?

众人登时风中凌乱。

此时谢氏气喘吁吁,终于也跟上了几个人,等她见了眼前的情景,也傻眼了。

朱元璋这是什么做派?

还有太子殿下,他和张异正蹲在地上拔草呢……

现场,一时间陷入短暂的沉默。

直到张异跳起来说:

“原来是您来了!”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笑起来。

老朱有模有样,朝着徐夫人拜下:

“见过国公夫人!”

谢氏的头都要炸了,她怕见皇帝就是这样,皇帝给她行礼,她就是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

最后,谢氏只能硬着头皮,给皇帝回了个礼。

“你们这是做什么?”

“我在除草呀,黄叔叔见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帮忙来着……”

徐家母子三人:……

当今天下,敢让皇帝给你除草,这大概也是天下独一份了。

光是看着,徐家母女脚都有些软。

好在老朱看出她们的疑惑,主动说:

“年轻时倒是干过农活,许久不做了,偶尔做做也算有趣!

不过黄某此时仪容不整,怕是唐突了夫人,夫人不如先在一边安坐,等我们忙完这手里的活,反正也快了……”

给谢氏十个胆子,她也不敢去坐着等皇帝干活呀?

她看着药园子里的稻种,勉强笑道:

“黄先生倒是有兴致,本夫人也想起来,过去跟着我夫君一起干活的样子……

不若,我也帮帮忙……”

朱标:……

张异:……

如果不是了解谢氏的过往,他们还真信了邪。

徐达确实出身贫苦不假,可谢氏已经是他的第二任妻子。

等徐达娶她入门的时候,大家虽然都还是造反的兵,可也逐渐过上了好日子,

不过谢夫人执意要做,张异想拦也拦不住。

徐家姐弟,徐妙云在弟弟耳边嘱咐几句,就开始帮母亲干活了。

于是,通报的检校一人独自站在那里,面对一种千载难逢的场面。

应天城外一座不起眼的道观,皇帝和国公夫人都在给一个小道士干活。

检校想想去帮忙,被朱元璋一个眼神制止,让他出去。

好在活剩下真不多,一会就干好了。

谢夫人发现自己衣服有些脏了,张异让徐允恭带着谢氏去他的厕所洗漱。

等过了一会,谢氏回来,朱元璋他们早就整理好仪容。

“见笑了!”

谢氏还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时代的女人,礼教束缚很严,今日严格来说,自己已经算是有些出格。

她小心翼翼看着皇帝,眼前的君王对妇德看得极重。

尤其是去年他针对妇女颁发了不少类似不能改嫁的禁令,让人更是明白这位皇帝的倾向。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不愉,谢氏才松了一口气。

“还没机会好好谢过婶婶,今日有国公夫人给我干活,我这小道观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住这福分?”

谢氏意味深长地回了一句:

“你受得住!”

你连皇帝都敢拉去种田了,国公夫人算什么?

“呵呵……”

张异也就随口一说,他想起昨天的事,再次给谢夫人行了一个重礼。

第40章 小处见大道第134章 儿臣的死期,父皇知道吧第568章 重启常茂案,兔死狗烹?第73章 想见朱元璋,不你不想第471章 皇帝的选择,千里落子第237章 这词有毒,太上头了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贼张异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后有高人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517章 争夺话语权,神性和人性第61章 勾栏听曲,你才七岁呀第434章 仇人见面杀心起,故意拉仇恨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细如丝第170章 搬起石头砸脚,朱元璋的为难第170章 搬起石头砸脚,朱元璋的为难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谣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鸟第396章 琼州必成大明重镇,海南道祖第90章 知识的垄断,祸水东引第519章 不喜欢的皇帝,换一个就好第195章 友谊小船翻了,徐丫头你莫挨老子第419章 跟朱樉摊牌,摸着张异过河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让我改变历史进程?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当,我就是小人呀第69章 不知天命,釜底抽薪第326章 美人迟暮将军老,君心不改第474章 装病不如装死,徐达吃大鹅第280章 张天师爷们,有事他真上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后的天下第310章 诗是去年写的,人是今年没的第448章 让她勾引我,必杀狗道士第450章 突然顿悟,茶味十足第113章 藏在史书下的暗流,我是吃瓜群众第22章 常森夭折,预言成真第548章 挑拨离间,不如外人第276章 清明节前,大明的诱饵第373章 善有善报,他是个好人第102章 你造伪经,你是汉奸第112章 讲义气的孔讷,道不同不相为谋第164章 加减法,简化文字第552章 换个宰相第184章 投资皇帝,当为国师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来为鉴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学兵法第557章 道门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451章 再不收网,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429章 锦衣卫的名单,你看我闺女如何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26章 来自未来的药方第483章 天子守国门,宣布迁都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让我改变历史进程?第126章 杀人诛心,先生你不行呀第364章 战略定力,带太子过来第330章 文武分离,宰相和老丈人第494章 人前显圣,皇帝赐婚第36章 解梦,甩锅甩回自家人头上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303章 权力既然不能吞下,就分给更多人第218章 妹妹茶里茶气,有趣的灵魂第151章 小处见大道,润物细无声第57章 道爷我叫张三丰第19章 仙人洞府,无字天书第142章 天下儒生,颜面扫地第149章 皇帝太抠,要他奖赏干嘛第568章 重启常茂案,兔死狗烹?第489章 国师和国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56章 吃烧鹅的丫头和逛青楼的道士第145章 讷讷,哥什么时候坑过你?第184章 投资皇帝,当为国师第364章 战略定力,带太子过来第101章 心学的威力,一个要死的老先生第217章 道友与知己,人类简史第478章 北平城破,神机营首秀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会赢第514章 沉默的大多数,报纸的诞生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烧三把火第538章 造反的想法,大婚之日第442章 假情报,敲打陈珂第432章 大明军魂是什么,张异的答案第223章 工具人张异,妙云想修道第558章 火烧坤宁宫,拨乱反正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简体字第486章 夜半枪声,追杀与反杀第519章 不喜欢的皇帝,换一个就好第472章 争夺释经权,新儒家第66章 孔家的选择第564章 归隐之意,皇帝的心魔第425章 杀人夜,让贫道上贼船?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给世界多一点选择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预言成真第168章 父皇,您是给刘基下套第247章 服务百姓,技术宅拯救世界第16章 银子不少了,足足有三个刘伯温呢第317章 笨蛋,问题在税收第434章 仇人见面杀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学兵法第401章 恩泽龙虎山,父子二真人
第40章 小处见大道第134章 儿臣的死期,父皇知道吧第568章 重启常茂案,兔死狗烹?第73章 想见朱元璋,不你不想第471章 皇帝的选择,千里落子第237章 这词有毒,太上头了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贼张异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后有高人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517章 争夺话语权,神性和人性第61章 勾栏听曲,你才七岁呀第434章 仇人见面杀心起,故意拉仇恨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细如丝第170章 搬起石头砸脚,朱元璋的为难第170章 搬起石头砸脚,朱元璋的为难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谣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鸟第396章 琼州必成大明重镇,海南道祖第90章 知识的垄断,祸水东引第519章 不喜欢的皇帝,换一个就好第195章 友谊小船翻了,徐丫头你莫挨老子第419章 跟朱樉摊牌,摸着张异过河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让我改变历史进程?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当,我就是小人呀第69章 不知天命,釜底抽薪第326章 美人迟暮将军老,君心不改第474章 装病不如装死,徐达吃大鹅第280章 张天师爷们,有事他真上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后的天下第310章 诗是去年写的,人是今年没的第448章 让她勾引我,必杀狗道士第450章 突然顿悟,茶味十足第113章 藏在史书下的暗流,我是吃瓜群众第22章 常森夭折,预言成真第548章 挑拨离间,不如外人第276章 清明节前,大明的诱饵第373章 善有善报,他是个好人第102章 你造伪经,你是汉奸第112章 讲义气的孔讷,道不同不相为谋第164章 加减法,简化文字第552章 换个宰相第184章 投资皇帝,当为国师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来为鉴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学兵法第557章 道门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451章 再不收网,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429章 锦衣卫的名单,你看我闺女如何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26章 来自未来的药方第483章 天子守国门,宣布迁都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让我改变历史进程?第126章 杀人诛心,先生你不行呀第364章 战略定力,带太子过来第330章 文武分离,宰相和老丈人第494章 人前显圣,皇帝赐婚第36章 解梦,甩锅甩回自家人头上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303章 权力既然不能吞下,就分给更多人第218章 妹妹茶里茶气,有趣的灵魂第151章 小处见大道,润物细无声第57章 道爷我叫张三丰第19章 仙人洞府,无字天书第142章 天下儒生,颜面扫地第149章 皇帝太抠,要他奖赏干嘛第568章 重启常茂案,兔死狗烹?第489章 国师和国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56章 吃烧鹅的丫头和逛青楼的道士第145章 讷讷,哥什么时候坑过你?第184章 投资皇帝,当为国师第364章 战略定力,带太子过来第101章 心学的威力,一个要死的老先生第217章 道友与知己,人类简史第478章 北平城破,神机营首秀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会赢第514章 沉默的大多数,报纸的诞生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烧三把火第538章 造反的想法,大婚之日第442章 假情报,敲打陈珂第432章 大明军魂是什么,张异的答案第223章 工具人张异,妙云想修道第558章 火烧坤宁宫,拨乱反正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简体字第486章 夜半枪声,追杀与反杀第519章 不喜欢的皇帝,换一个就好第472章 争夺释经权,新儒家第66章 孔家的选择第564章 归隐之意,皇帝的心魔第425章 杀人夜,让贫道上贼船?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给世界多一点选择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预言成真第168章 父皇,您是给刘基下套第247章 服务百姓,技术宅拯救世界第16章 银子不少了,足足有三个刘伯温呢第317章 笨蛋,问题在税收第434章 仇人见面杀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学兵法第401章 恩泽龙虎山,父子二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