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五六八章 重地

bookmark

徐州乃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钥匙、南国门户,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1

北接青州,西连兖州、豫州,而南部则是与扬州相连,东部更是有着极长的海岸线,在大唐乃是仅次于江南三州的繁华之地。

十多年前青州王母会之乱,朝廷调派神策军入青州围剿,而徐州便是后勤之地,从江南调拨的屋子都是囤积在青州,供应前方兵马用度。1

徐州与江南三州毗邻,但却有着极强的独立性,最明显的便是江南三州的世家豪族联络有亲,形成了一个整体,甚至有着江南七姓之称号,而徐州士绅豪族又形成了另一股势力,非但没有与江南七姓连成一体,为了与江南争夺商业利益,双方甚至一度有着竞争甚至敌对关系。

徐州重地,许多官员历来都是从朝廷直接委派下来,自大唐立国之后,实际上对江南地区一直都异常重视,既将江南作为朝廷的财赋重地,却又对这片富庶之地始终存着戒备之心。

江南世家世代相传,三州世家共同进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朝廷虽明知江南世家力量雄厚,却始终是以安抚手段为主,知晓一旦在江南大动干戈,很容易对帝国财政形成巨大影响,不到万不得已,却也是不敢对江南轻易动手。

而徐州就成了朝廷制衡江南的一枚棋子。

一直以来,徐州世家都是江南世家的劲敌,双方虽然谈不上水火不容,但肯定是称不上和睦相处。

麝月公主当年在江南设立了内库,以赵家未亡人的身份进入了江南势力,成为了江南世家仰仗的靠山,在麝月多年的经营下,江南世家固然死死抱住麝月这条大腿,而江南三州的诸多官员,也都是出自麝月门下。

本来徐州刺史的位置,一直都是国相的人,但是数年前,前任徐州刺史突发重病,无法继续在任,朝中经过一番争斗,这个位置最终却是落在了叶朝轩的手里。

叶朝轩就任徐州刺史,却是让许多人大感惊讶。

道理很简单,江南三州属于公主的势力范围,徐州作为制衡江南的重地,自然要用上国相的人,而圣人最终却将徐州刺史的位置交给受公主提携的叶朝轩,自然是出人意料。

不过很快许多人也清楚,徐州虽然是掣肘江南的重地,但两股力量明争暗斗,损耗极大,特别是在商贸之争中,两股力量无数次商斗,直接导致双方利益受损,而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影响到帝国的赋税。

如果是在大唐强盛时期,国库充实,这两股力量互相制衡倒也罢了,但圣人登基之后,帝国财政每况愈下,利用徐州制衡江南的策略就无法继续下去,为了避免对帝国财政的影响,徐州和江南的矛盾自然需要缓和。

江南是麝月的地盘,叶朝轩是公主的人,由叶朝轩治理徐州,双方的矛盾和冲突自然会有所缓和。

而叶朝轩也确实不负圣人和公主所望,此人堪称能吏,不但很快与徐州世族融在一起,而且也逐渐缓和了徐州与江南的矛盾,正‎​‏​​‎‎​‎‏​‏‎‏​‏‏‏因如此,圣人甚至都觉得叶朝轩算是徐州的定海神针,让其在徐州刺史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六年之久。

实际上在江南之变前,徐州与江南两地世家的关系已经颇为和睦,双方甚至已经开始有姻亲往来。

江南之变后,江南世家一度遭到严重的打压,特别是以苏州钱氏为首的苏州世家,实力损失惨重,江南七姓之中其他各大家族也都是或多或少遭受牵连,在江南世家陷入低谷之时,徐州世家倒也并没有趁势对江南进行商业上的大举进犯,甚至雪中送炭给予了一些帮助,这就让双方的关系更加亲密,而主持这一切的幕后高手,自然正是徐州刺史叶朝轩。

叶朝轩在徐州受人敬畏,也因为这番操作,在江南的口碑也是极佳。

可是谁也想不到,这位风评极佳的徐州刺史,竟然胆大包天斩杀了钦使,而且在杀死朝廷派出的钦使后,立刻举起了反旗,打出了恢复李唐的旗号。

这一出着实让天下人都大感震惊。

而且徐州七郡中,随后便有三郡纷纷举起了反旗,追随叶朝轩起兵。

于是天下人立时就想起了圣人刚刚登基之时,以青州为开始的三州七郡之乱。

三州七郡叛乱,导致中原大地战火四起,而且在帝国陷入内乱之际,西边的兀陀人、北方的图荪人,甚至还有南疆慕容,群狼四起,那场劫难不但让无数黎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让大唐元气大伤,至今都没能恢复元气。

没有多少人知道,本来是大唐能臣的叶朝轩,为何会掀起如此大浪。

如果说叶朝轩真的是为了恢复李唐,为何之前却兢兢业业为朝廷办差,没有表现出丝毫要恢复李唐的迹象?

难道他在徐州经营六年,就是卧薪尝胆,等待时机起兵?

只不过徐州虽然也算是富庶之地,但叶朝轩麾下兵不满万,想以一州之地恢复李唐,简直是痴人说梦。

有人觉得叶朝轩这样做,是否想仿照当年的青州。

青州起兵后,各地纷纷有兵马举起呼应。

不过那时候的情势与现在并不相同。

当年圣人刚刚登基,天下人都觉得圣人得位不正,而圣人也是以冷酷手段清除异己,遭受牵连的人成千上万,京都血流成河,那时候群情激奋,反对圣人的声音到处可闻,有人起兵,自然而然也会有人举旗呼应。

但二十年过去,现如今反对圣人的声音早已不比当年。

而且圣人对帝国的军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地方州军的兵力编制都是极少,就是防备地方发生动-乱,即使有人起兵,也很快就能被扑灭下去。

事实上叶朝轩起兵至今已近三个月,除了徐州境内有三郡响应,大唐其他各州到现在还并无任何一州站出来支持徐州。

反倒是朝廷那边在徐州起兵后,很快就做出了部署。

兖州、豫州和江南三州,共计五州兵马被调动起来,兵分三路,杀入了徐州平乱。

五州营自然都是精兵强将,兖州和豫州都是抽调了五千兵马出阵,江南三州的兵马则是由长孙元鑫调动,兵力也在六七千人,再加上征调的民夫杂役之类,三路兵马近三万之众部署在了徐州境内。

朝廷将攻打徐州的兵权交到了长孙元鑫手中,由长孙元鑫指挥调动三路兵马。

长孙元鑫并没有直接几家所有兵马杀到徐州城。

徐州兵家重地,徐州城自然是坚固无比,即使三路兵马有近两万兵力,但要在短时间内打下徐州城,那也是极其困难。

而且叶朝轩动作迅速,在起兵之后,早就调集徐州境内的大批物资进入城内,物资充足。

徐州七郡之中,虽然只有三郡起兵响应,但这三郡却都位于徐州城东部,其中广陵、琅琊二郡都是依海,一北一南,与徐州城形成三角之势,这两郡如果不能迅速拿下,非但在战略上会让长孙元鑫陷入被动,而且这两郡完全有可能从海上获取后勤物资,能够长期支撑下去。1

所以长孙元鑫领兵入境后,第一时间就作出判断,要拿下徐州城,就必须切断叶朝轩与其他各郡的联系,先将叶朝轩身上的利刺拔除,等拿下三郡之后,再集中兵力攻打徐州城。

徐州城和琅琊郡、广陵郡形成三角之势,三处都有兵马,一旦有机会,都可以互相接应,所以长孙元鑫亲率江南三州兵马困住徐州城,兖州军攻打琅琊,豫州军则是杀向广宁。

徐州城内也有四五千人马,长孙元鑫手中其实也不过六七千众,在兵力上并不处于绝对优势。

他将重兵部署在徐州城东,其他各门只是派出少量游骑监视。

他的目的不是为了真的围城,而是牵制叶朝轩,令城中兵马不敢出城,如此兖州和豫州两路兵马就可以全力攻打既定目标。

实际上他的战略十分奏效,琅琊和广陵的驻军兵力太过薄弱,都没能坚持太久,先后都被拿下,长孙元鑫得到捷报之后,令豫州军留守部分兵马驻守广陵,剩下的兵马则是北上与拿下琅琊的兖州军会合,折向西北,趁势攻打三郡中最后一处的泰山郡。

他知道泰山郡被拿下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攻下泰山郡,便可调回兖州和豫州两路兵马,合兵一处,对徐州城发起最后的总攻。

虽说平定徐州之乱在即,但他心里却是高兴不起来。

他与叶朝轩并非陌生人,实际上两人从前有过数面之缘,甚至相谈甚欢,虽然谈不上知交,但关系却也不差。

如今自己要将刀锋指向叶朝轩,而且还是被澹台悬夜所迫,助纣为虐四个字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心中清楚,拿下徐州,只不过是为澹台悬夜壮大了力量。

澹台悬夜在控制京都后,接下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拿下帝国的钱库,只要徐州被掌控,与江南连成一片,澹台悬夜就彻底掌控了帝国的钱袋子,手握京都兵权,再握住钱袋子,澹台悬夜很快就将变成一头恐怖的巨兽,天下间将少有人能成为其敌手。

第二九七章 在人间第一七一二章 奇功第八五一章 求亲第一一八三章 前因后果第一千零三章 艰难的抉择第一三四章 送礼第八五零章 封爵第一零九五章 入关第一八零九章 声东击西第一五八九章 药方第七零三章 人头一百两第一二六三章 黑色幽灵第五九七章 剪刀铺下白灯笼第六三三章 抉择第三零二章 羞辱第一八零章 自焚第一一一章 大先生的交易第一四八三章 杀人格第一零四三章 媚狐第一七二章 山中老人第十八章 义兄弟第九三六章 归附第一一一三章 杀僧第七四四章 背叛第三四八章 长街喋血第五一五章 上酒第一二六章 惊问第一六八零章 甲山第九十八章 不是我的规矩第三五四章 葬身之地第一六四九章 扫帚星第八五二章 刁难第一百零七章 驯马第四零五章 借刀杀人第九零七章 溃散第一八五零章 宗师之战第二二二章 你是谁第八七三章 灵狐踏波第八八五章 虫豸第六五六章 无情帝王家第六零一章 惹不起的人第一一三六章 海上追凶第一六八七章 雪上加霜第一七九四章 使者第一六九三章 稻草人第四三八章 甲库署第一八三八章 黎明将至第三七零章 深入虎穴第三三零章 各为其事第一三五六章 占巢第九三三章 天命第七零八章 分崩离析第一八六六章 初心第一六二七章 做媒第一七七六章 火瓢第一一八三章 前因后果第五四四章 黑袍下的盔甲第一四五一章 耍猴第一二一三章 遗忘第六一二章 埋伏第一六七七章 夜讯第一八二三章 交易第一七一四章 自保第四五零章 隐闻惊雷声第二三三章 背后的阴影第一二七三章 神仙人物第三六三章 明月圣女度苍生第七五七章 罪证第一六二九章 傉萨第一二三二章 替罪羊第四四九章 粗中有细第一七八零章 君临二十年第一零九三章 利器第一三六七章 斥骂第一二二五章 那个老头儿第二五零章 劫后失魂第五五七章 威胁第一三七二章 降将第二零三章 寻宝第一二五七章 擒龙手第八三九章 背后盘算第一四三零章 诱供第一一八九章 如鲠在喉第四三二章 功臣之后第三零二章 羞辱第一五五八章 悟道心第四三九章 仓库第一零七九章 入城第八五八章 无为而有为第一六四六章 志同道合第一一三四章 剑气第六百章 苦海神君第一五一六章 得失第一五八二章 病源第九零七章 溃散第一八三七章 内讧第八六五章 宫廷少年第四八七章 尸位素餐第一四九六章 郡主第一四七四章 大道三千印
第二九七章 在人间第一七一二章 奇功第八五一章 求亲第一一八三章 前因后果第一千零三章 艰难的抉择第一三四章 送礼第八五零章 封爵第一零九五章 入关第一八零九章 声东击西第一五八九章 药方第七零三章 人头一百两第一二六三章 黑色幽灵第五九七章 剪刀铺下白灯笼第六三三章 抉择第三零二章 羞辱第一八零章 自焚第一一一章 大先生的交易第一四八三章 杀人格第一零四三章 媚狐第一七二章 山中老人第十八章 义兄弟第九三六章 归附第一一一三章 杀僧第七四四章 背叛第三四八章 长街喋血第五一五章 上酒第一二六章 惊问第一六八零章 甲山第九十八章 不是我的规矩第三五四章 葬身之地第一六四九章 扫帚星第八五二章 刁难第一百零七章 驯马第四零五章 借刀杀人第九零七章 溃散第一八五零章 宗师之战第二二二章 你是谁第八七三章 灵狐踏波第八八五章 虫豸第六五六章 无情帝王家第六零一章 惹不起的人第一一三六章 海上追凶第一六八七章 雪上加霜第一七九四章 使者第一六九三章 稻草人第四三八章 甲库署第一八三八章 黎明将至第三七零章 深入虎穴第三三零章 各为其事第一三五六章 占巢第九三三章 天命第七零八章 分崩离析第一八六六章 初心第一六二七章 做媒第一七七六章 火瓢第一一八三章 前因后果第五四四章 黑袍下的盔甲第一四五一章 耍猴第一二一三章 遗忘第六一二章 埋伏第一六七七章 夜讯第一八二三章 交易第一七一四章 自保第四五零章 隐闻惊雷声第二三三章 背后的阴影第一二七三章 神仙人物第三六三章 明月圣女度苍生第七五七章 罪证第一六二九章 傉萨第一二三二章 替罪羊第四四九章 粗中有细第一七八零章 君临二十年第一零九三章 利器第一三六七章 斥骂第一二二五章 那个老头儿第二五零章 劫后失魂第五五七章 威胁第一三七二章 降将第二零三章 寻宝第一二五七章 擒龙手第八三九章 背后盘算第一四三零章 诱供第一一八九章 如鲠在喉第四三二章 功臣之后第三零二章 羞辱第一五五八章 悟道心第四三九章 仓库第一零七九章 入城第八五八章 无为而有为第一六四六章 志同道合第一一三四章 剑气第六百章 苦海神君第一五一六章 得失第一五八二章 病源第九零七章 溃散第一八三七章 内讧第八六五章 宫廷少年第四八七章 尸位素餐第一四九六章 郡主第一四七四章 大道三千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