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进厨房资格

学宫课程改了, 人才选拔的考试内容也要改。

朱襄建议先以客观题为主,辅佐填空题和情景分析, 等到了秦王主持殿试的时候,再进行选题策论,最后再加一个面试。

这样考试,能尽可能减少考官对考生的影响,让人才提拔把握在秦王手中。

就是这样做,需要秦王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能甄选人才好坏, 还要有足够的精力去审核考生。

子楚和嬴小政肯定没问题,之后的秦王就不清楚了。朱襄只能说, 以后的秦朝皇帝若是撑不住, 那他自己去改吧。

朱襄兴致勃勃将自己的计划书交给子楚。

子楚按压了一下眉头, 道“要不我们现在立刻回咸阳, 让蔡泽和蔺礼干活”

朱襄道“我无所谓。你看上去很疲惫, 能撑得住”

子楚瞥了朱襄一眼,道“撑不住也得撑住。”

他打了个哈欠, 集中注意力看完朱襄的计划书,道“可行。回咸阳后让博士们讨论。”

“博士”这个职位在朱襄原本历史中, 是秦始皇为了安抚东方学者专门设置的爵位,位卑权重,类似言官, 可以直接向秦始皇谏言,最后变成了专门和秦始皇作对。

秦昭襄王建立咸阳学宫,吸纳六国学者时,嬴小政将“博士”二字脱口而出,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赞许。

之后秦昭襄王就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 主管修书管书和教育,正式任职者称博士。在朱襄建议下,这个机构类似于后世礼部。

“政儿关于咸阳学宫的提议,他和你说过吗”子楚突然想起这件事。

朱襄道“政儿每日的奇思妙想太多,不知道是哪个提议。”

子楚道“是你想要推广的物学和化学。”

朱襄眼皮一跳,心里有了些许猜测。

子楚所说的嬴小政的提议,果然是朱襄猜测的内容。

嬴小政太敏锐了。他经过了广陵城一战,以及李牧海巡归来对舟师的一些话,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科技发展不仅能用于民生方面,在战争上,有更为直观的贡献。

朱襄虽没有将这点藏着,但也没有故意将这一点说出来。

他处于很矛盾的心态。

身为一个懦弱的普通人,有时候明知道是大势,是真理,也不希望这件事从他的口中说出,从他的手中做出。

即使他已经悄悄借着醉酒告知李牧,并且已经应用在了军队中。

当听到子楚提到此事时,朱襄心情很复杂。

他心里有有早就猜到会如此的释然,有对自己自欺欺人的讥讽,还有对未来会走向何方的茫然无措。

朱襄知道,秦朝虽然二世而亡,民众虽苦,但这只是历史中一朵小浪花。他自两千多年后而来,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

只是种田就罢了,如果战争技术发展,未来会走向何方

谁也不知道。

朱襄右手不自觉地抓了一下衣襟,脑海里突然想到了同事们聊天时的讨论。

这闲聊的话本来不是那么容易想起来。这时不知道为何,居然清晰的浮现在了他的心里,打消了他的疑虑。

“华夏文明要走向西方道路是不可能的,这是文明形态所决定。

华夏文明几千年未断绝,已经摸索出一套完善自耕农、小手工业者体系,与自上而下垂直官吏体系相结合。

从经济上来说,就算西方刚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因为人口众多,技艺传承完善,手工业品的竞争力相当高。而我们自身的自给自足体系也十分稳固,所以在封建帝国末期,也能一直保持顺差。

清朝说自己地大物博,不需要外国,不是自吹自擂,而是事实。这样的事实,让华夏内部很难走向西方那样的改革。因为一旦进行工业化改革,就会使大量小手工业者和自耕农失业。

外国人口少,英国几千万的破产农民能被血汗工厂吸收,但华夏当积攒到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这片广阔的土地至少有了上亿人,又有农民起义的传统。

若华夏统治者这么做,就是革自己的命。所以封建统治者即使看到了大势,也会狠狠压制大势。

在百年耻辱的时候,华夏不变则亡,先贤摸索了很多条道路。不同的先贤几乎将所有能走的道路都走了一遍,最后发现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条路萌生自周时的礼乐文化,成长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在汉承秦制中逐步完善,自唐宋元明清后成为融为华夏人骨血灵魂。

是为大同。

那是华夏文明从始至终唯一的路,一直在走的路。”

“朱襄,你发什么呆”子楚问道。

朱襄道“我在想,现在就拔高战争科技,会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子楚疑惑“什么”

朱襄道“没什么。”

反正皇帝一定会消失,所以也无所谓了。

华夏人民都很务实,连神灵不管用都会把庙拆了。当不需要皇帝的时候,怎么可能还让一个人干坐在上面吃白饭。

挂电线杆的资本家还要干活呢

朱襄一直以来的抵触,只是因为懦弱。因为战争科技发展,会有许多人丧命。即使他知道就算不发展战争科技,用冷兵器打仗照样会死很多人。但那不是因为自己,所以朱襄不用愧疚。

再者,朱襄也担心现在若战争科技发展,思想若是不配套,会不会造成华夏文明土崩瓦解

但政儿已经发现了这件事,朱襄就没有了退路。

何况这些年他也发现了,他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他的知识储备,根本不足以让他拔高秦国的军工科技树,顶多建立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自然科学的基础。

朱襄想到这,有些汗颜。

仔细想想也是,他又不是搞军工的,甚至不是搞基础科学的,唯一的本事就是种田。突然变身成多学科科学家什么的,他若是能做到,就不是青年教授,而是青年院士了。

朱襄原来我是废物,那没事了。秦国人随意

“政儿说得对。”朱襄道,“科学技术爆发的时候,向来都是战争频发的时候。物理用于制造攻防机械,化学用于研制更好的炸药,生物学脱胎于战场上的医学研究,数学最大的用处本来就是用于计算炮弹和弩箭射程。”

朱襄顿了顿,道“就像是我们用铁刀,敌人用木剑。”

子楚听朱襄说了这么一大堆,震惊不已,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呆愣了许久,才结结巴巴道“政儿、政儿没说这么多,你没必要”

朱襄打断道“既然已经被你们发现了,那我也就不藏了。”

他洒脱地笑道“建立科学院,研究战争科技,辅助研究民生科技,既能奠定科学基础,还能早日结束战争,很好。”

子楚按住朱襄的肩膀,道“你等一等,你说的话,我越来越听不懂。”

朱襄道“听不懂没什么关系,知道我赞同政儿就行。”

子楚使劲摇头“不行。你总是这样,有什么一直憋着。就算我和你意见不一致,你也可以告诉我。朋友不就是这样吗”

朱襄看了子楚一会儿,叹了口气,趴到了桌子上。

他和子楚在书桌两边相对坐着,他一趴,子楚只能看到他的发髻。

子楚推了推朱襄的脑袋“你究竟在烦恼什么”

朱襄瓮声瓮气道“我之前在烦恼,怕战争科技攀升太快,思想跟不上,如小孩舞大刀,会不会把自己伤到。”

现在他不烦恼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做不到。

他甚至连黄火药的配方都不知道硝化棉倒是知道,但他不知道怎么制备纯硝。

这等基础化学品,都是学校直接批量购买,他批条子拿。

子楚努力思索,让自己跟上朱襄的思想。

“有道理。所以儒家所说,不仅用律令约束国人,也要用道德约束国人,这很必要。”子楚道,“科学技术也要牢牢把握在官府手中。”

朱襄道“普通人就算学到了基础知识,想要做出更厉害的兵器也很难。你看我做出过什么厉害的兵器吗”

子楚失笑“你这么说,我松了口气。”

朱襄从桌上爬起来,道“完善基础科学教育很重要,如果能与思想文学教育并重的话,说不定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子楚无奈“你怎么总是想过于遥远的事。先从秦国统一天下想起好吗”

朱襄也很无奈“这还需要想吗是想你当秦始皇,还是政儿当秦始皇你们父子二人自己去抢,难道还要我拉偏架”

子楚严肃道“说不定真的要你出面。要是政儿想当秦始皇,逼宫篡位怎么办”

朱襄狠狠翻了个白眼“如果政儿真的猖狂到为了一个秦始皇名号逼宫篡位,他就当不了秦始皇了。”

只有蠢货才会将自己完美无缺的继承人身份,用莫名其妙的理由打上污点。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很谨慎,谋定而后动,会斟酌好所有得失。

子楚哈哈大笑。只要朱襄与他一起笑话政儿,他就高兴。

虽然朱襄并没有笑话嬴小政。

朱襄愿意主管此事,子楚就不用再询问他人,直接把科学院在咸阳学宫里开起来,作为隶属于咸阳学宫的一个机构。

朱襄认为,以后咸阳学宫可以“分院”,物理、化学、医学、经义、地理等学科,迟早要分开。

子楚听完后,认为再在咸阳学宫之上加一个机构更好。这个机构可以并入“博士”体系中,属于秦国的官吏。他们只需要埋头研究。

但朱襄反对。如果只是拿固定的钱办事,很可能让他们混日子,没有进取心。

两人聊到日落月升,烛火燃起,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这样重大的事,一两日聊不完。

子楚兴致勃勃启程,拉着朱襄回咸阳,找群臣和咸阳学宫的学者们一同商议此事。

现在咸阳学宫修习各种学问的学者众多,是时候分一分科目了。

按照学说分科目,容易让学生们“站队”,因思想隶属,而形成实质上的隶属关系;以学问不同来分学科,学生们学习的只是知识,跟随的还是不同思想派别的老师,不容易被老师的思想裹挟。

子楚身为秦王,也与历代秦王一样,很厌恶百家那种名义上是师生,实际上组织过于独立,脱离官府控制的学术团体。

墨家和农家的组织架构已经解体,就是他们能继续在秦国传播学问的代价。

儒家本来也有较为严密的组织架构,不过因为荀子和遵孟子为师的鲁儒不对付,内部除了孟子、荀子的学说还有其他流派,已经打得很激烈,所以秦王暂时没有对儒家学子动手。

秦王子楚和历代秦王都支持荀子。因为荀子对儒家的改造,就是后世所谓儒家的糟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样改造下去,忠君思想融入儒家的骨血中,帝王就不用担心儒家反噬。

不过秦王也不会把宝都压在儒家身上。

巍巍大秦,所有思想无所不包。就像是将来的秦人中有六国人一样,秦国统一的思想,也是包含诸子百家后的统一思想。

当秦王拥有了朱襄这张牌后,社会矛盾缓和许多,他们便生出了更大的野心。

秦王子楚回到咸阳,蔡泽和蔺贽出门相迎。

朱襄站在秦王子楚身后,直直地受了蔡泽和蔺贽一礼。

蔡泽和蔺贽抬头看向朱襄。

朱襄对他们报以无辜的眼神。

蔡泽和蔺贽对视。

蔡泽他是故意的。

蔺贽这家伙就欠揍。

蔺贽对秦王子楚道“君上,能暂时容忍一下臣的失礼吗”

蔺贽没有说他要做什么,秦王子楚已经非常默契身体一侧,把身后的朱襄露了出来。

“寡人准许你失礼。”秦王子楚对其他卿大夫道,“众卿先散去吧。蔺丞相要与长平君叙旧。”

卿大夫们本来想走,秦王这么一说,他们就不想走了。

有热闹看

秦国法令森严,死气沉沉,难得有乐子看,卿大夫们走不动路了。

荀子拐杖往地面上一砸,骂道“不要在这里丢脸”

撸起衣袖的蔺贽立刻把衣袖放下来,恭敬道“是,荀子。”

然后荀子举起拐杖,在朱襄背后一砸“相国和丞相向秦王行礼,你怎么不避开”

朱襄一边回答一边拔腿就跑“我故意的我就是想看他俩气急败坏的模样。”

荀子眼睛瞪圆。

廉颇抱着手臂道“几年不见,朱襄和以前没区别啊,仍旧这么喜欢故意气你。你还跑得动吗跑不动的话,我把朱襄小崽子拎过来给你教训。”

荀子咬牙切齿道“回去再教训,不要在城门口当众丢脸。”

廉颇摇头叹气“他自己都不觉得丢脸,你何必替他维护脸面”

荀子瞪廉颇。

廉颇继续叹气“行行,我不说了。唉,好久没回庄子,不知道我住的小院有没有打扫。”

荀子道“朱襄虽不在咸阳,秦王和蔡泽、蔺贽常来庄园小聚,庄园时时刻刻有人打扫。你住的地方原本是什么模样,现在还是什么模样。”

廉颇笑道“那就好,不用重找落脚处了。”

虽然秦王在咸阳城赏赐了他大宅子,但他回咸阳只是休息,不如继续和朱襄同住。

朱襄去咸阳宫拜见了华阳太后和夏太后之后,就与子楚等人一同回到庄子。

廉颇的院落果然还是老样子。他带着自己完全没有存在感的儿子廉符,在朱襄的庄园里逛了一圈,给廉符介绍庄园的情况。

“这是秦昭襄王住的院子。看见那个桌子了吗那张桌子上的小椅子是政儿坐的。秦昭襄王处理政务的时候,政儿就坐在桌子上听他教导政务。”

“这个有一棵桂花树的小院原本是先王在住。这棵月桂树是先王从宫苑中移植过来,因为政儿喜欢吃桂花糕。”

“秦昭襄王和先王都很宠溺政儿。”

廉颇看着儿子一脸惊恐不安的模样,心里嫌弃地摇摇头。

他拉着儿子,又去看了范雎和白起住的院落。

范雎的院落中竹简木渎仍旧堆积如山,仿佛他随时都会翻看;白起的院落里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武器,最小的武器是嬴小政学习时用。

“武安君白起也去世了”廉符唏嘘道,“没想到入秦后,我居然未见上传说中的武安君一面。”

廉颇给了儿子一脚,骂道“你亲父是信平君,你崇拜什么武安君白起老匹夫还没死呢,他病病歪歪这么多年,每年我都以为要去拜祭他了,他居然都还活着。啧。”

廉符“”

武安君和亲父关系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若是不好,武安君的院落怎么在亲父隔壁若是好,亲父为何对武安君迟迟未死一副很遗憾的模样

廉颇介绍完后,就把收拾屋子的事丢给廉符,自己去厨房里看朱襄准备什么好吃的。

回到家中,朱襄总会第一时间做一顿大餐。

朱襄见廉颇进来,道“今日没有提前准备,就吃火锅了。正好宫里煨着羊骨头和牛骨头熬的汤,我把汤端了回来当汤底。”

廉颇笑骂道“你以前去秦王宫中还只是顺手牵羊,现在还顺手端锅了”

朱襄道“秦王都在我这里吃饭,我端秦王的锅怎么了不还是他吃了,对吧,夏同”

“啊行,只要你不把我的锅都端走。”正在生火的子楚抬头道。

朱襄回来了,三人组自然都在厨房里一边忙碌一边聊天,和以前一样。

廉符收拾好东西,来厨房找廉颇。

当他看到秦王、蔡相国、蔺丞相和长平君在做饭,自家亲父靠在门扉上嫌弃蔺贽的刀工,吓得面无血色。

谁敢吃秦王烧火做的饭啊

他连忙想去厨房帮忙,把秦王换出来,被廉颇拎着后领拖出门。

“你看看厨房里是些什么人你还想帮忙你不看看你配吗”廉颇骂道,“你若想加入他们,就好好展现你的本事,至少要成为我这样的人。”

廉符惊骇不已“去厨房生火还需要配不配”

廉颇斜眼瞥“不然呢若是你有一手好厨艺,倒是可以像膳夫一样为他们打下手。哦,这次他们连膳夫都赶了出去,你就算现在学了一手好厨艺,也不能去。”

廉符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秦国新型社交方式吗只有受秦王认可的人,才能和秦王一起在厨房里生火做饭

为何是生火做饭

“那有多少人能去厨房”廉符好奇地问道。

廉颇道“李牧算一个嗯李牧呢”

他挠头。

李牧和朱襄一同去了温泉行宫,怎么没有一同回咸阳城。

廉颇现在才发现,丢了一个好大的李牧。

李牧骑马去了白起的封邑,拜见正在养病的白起。

白起这病起起落落,不见好,也不见坏,只能这么养着。

最初生病的时候,白起很是遗憾自己不能如廉颇一样老当益壮,继续在战场上拼搏。

等他习惯了家中平静的生活,也在教导儿孙中找到了乐趣,有些安于现在的平静了。

见李牧来了,白起赶紧把儿孙赶走,对李牧抱怨道“教导庸才真是太难受了,我想回咸阳学宫。咸阳学宫的学生们比他们聪明多了。在咸阳养病也一样,你能帮我劝劝君上吗”

他知道秦王子楚不会忌惮他。

武安君白起只属于秦昭襄王的时代。

秦王子楚有李牧,有王翦,就算是廉颇的光芒都被这两个年轻人掩盖。所以拥有自己信任将领的秦王子楚,不会忌惮一个已经垂老的武安君。

秦王子楚让白起回封邑,只是担心白起的身体,希望白起的家人好好奉养白起。

朱襄不在咸阳,还是白起的子嗣更能照顾好白起。

但显然,白起不太适应和子嗣们相处。

李牧笑着拎着一坛酒道“听闻武安君身体变好,是否能经得起旅途劳顿若能,要不要去南方养病”

白起挑眉“怎么,还有我这个垂暮老人能为秦王做的事”

李牧道“不是做什么事,是政儿想武安君了。”

提起政儿,白起的眉眼间显露出慈爱“政儿可好”

李牧道“他能不好现在他已经嚣张到与秦王斗嘴,被荀子好一顿骂。”

白起大笑“能与秦王辩驳的秦太子,估计政儿是独一个。”

李牧也笑着道“或许是。其实是我忙于军务,教导政儿兵书的时间变得太少。政儿一直抱怨。”

白起道“若秦王同意,我很乐意去教导太子。不过你放心我的身体”

李牧道“不放心。正是因为担心白公的身体,朱襄才想让白公去南秦休养。”

白起戏谑道“怎么,他认为我的家人伺候不好我”

李牧赶紧道“白公子嗣一片孝心,朱襄怎么会怀疑只是北边这些年的冬季又变冷了,白公经常咳嗽,可能去吴郡会好过一些。再者扁鹊在吴郡,或许比普通医者更有本事。”

白起叹气“是朱襄会思考的事。只是他有没有想过,我若病逝在他家中,很不吉利。”

李牧道“朱襄已经送走过很多长辈了为长辈养老送终,怎能叫不吉利他只想照顾好白公。再者,政儿确实是想白公了。”

白起起身道“朱襄都如此说了,我还拒绝什么”

他立刻兴致勃勃让人打包行李,一脸迫不及待的模样。

白起的家人十分无奈。他们是真的被嫌弃了啊。

第129章 东珠秦棉布第36章 牢门锁钥匙第13章 新鲜生土豆第109章 清茶桂花糕第231章 历史的转折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第135章 松茸火腿鸡第127章 莲子银耳羹第182章 食肆遇学生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70章 李牧坛中酒第70章 李牧坛中酒第29章 庆典土豆花第24章 白水煮豆饭第254章 赵高寻捷径第36章 牢门锁钥匙第71章 赵歌谣鹊鸟第136章 竹笋傍林鲜第243章 是儒家圣王第12章 始皇鼻涕泡第5章 始皇童子尿第216章 故友终重逢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259章 扁鹊去又返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188章 沿江内迁令第73章 秦王叵测心第82章 补药鸡蛋汤第224章 冰镇甜豆花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90章 咸菜熏香肠第157章 守孝豆腐干第200章 祭天后夏收第223章 炊饼汤泡饭第154章 始皇崽头槌第144章 蔺贽新田律第131章 台风后淤泥第91章 猪油糖炒面第234章 无害我田稚第260章 张良又一策第140章 白菜粪肥泥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142章 荷叶时令菜第164章 义战不义战第187章 燕王喜报仇第107章 君子伪善心第71章 赵歌谣鹊鸟第257章 梓棺费鲍鱼第254章 赵高寻捷径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123章 干锅土豆片第91章 猪油糖炒面第4章 清蒸盐焗鸡第177章 泡白菜萝卜第226章 不过多门课第180章 新鲜全鱼宴第74章 廉颇心火气第227章 秦国楚韩争第169章 我上奏废后第249章 王翦灭赵国第134章 荀子醉米酒第151章 子楚脸上粉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260章 张良又一策第257章 梓棺费鲍鱼第264章 楚王启安葬第171章 手撕烤鸡肉第107章 君子伪善心第258章 荀子献计谋第213章 过年庆典日第246章 秦王政养儿第138章 墙上楚地图第128章 糖醋鲈鱼花第92章 秦舟师楼船第104章 蔡泽庆贺礼第188章 沿江内迁令第49章 果酱千层糕第209章 焖烤熊掌肉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255章 秦王绕柱走第56章 蔗糖蒸橙子第225章 救了又没救第142章 荷叶时令菜第211章 闲谈科举路第234章 无害我田稚第156章 始皇崽墨痕第187章 燕王喜报仇第194章 秋后烤红薯第227章 秦国楚韩争第262章 良将和名将第160章 炒南瓜子仁第209章 焖烤熊掌肉第207章 进厨房资格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196章 桂花甜点宴第164章 义战不义战第77章 浮灯烟花火第93章 友人庆祝酒第216章 故友终重逢
第129章 东珠秦棉布第36章 牢门锁钥匙第13章 新鲜生土豆第109章 清茶桂花糕第231章 历史的转折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第135章 松茸火腿鸡第127章 莲子银耳羹第182章 食肆遇学生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70章 李牧坛中酒第70章 李牧坛中酒第29章 庆典土豆花第24章 白水煮豆饭第254章 赵高寻捷径第36章 牢门锁钥匙第71章 赵歌谣鹊鸟第136章 竹笋傍林鲜第243章 是儒家圣王第12章 始皇鼻涕泡第5章 始皇童子尿第216章 故友终重逢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259章 扁鹊去又返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188章 沿江内迁令第73章 秦王叵测心第82章 补药鸡蛋汤第224章 冰镇甜豆花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90章 咸菜熏香肠第157章 守孝豆腐干第200章 祭天后夏收第223章 炊饼汤泡饭第154章 始皇崽头槌第144章 蔺贽新田律第131章 台风后淤泥第91章 猪油糖炒面第234章 无害我田稚第260章 张良又一策第140章 白菜粪肥泥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142章 荷叶时令菜第164章 义战不义战第187章 燕王喜报仇第107章 君子伪善心第71章 赵歌谣鹊鸟第257章 梓棺费鲍鱼第254章 赵高寻捷径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123章 干锅土豆片第91章 猪油糖炒面第4章 清蒸盐焗鸡第177章 泡白菜萝卜第226章 不过多门课第180章 新鲜全鱼宴第74章 廉颇心火气第227章 秦国楚韩争第169章 我上奏废后第249章 王翦灭赵国第134章 荀子醉米酒第151章 子楚脸上粉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260章 张良又一策第257章 梓棺费鲍鱼第264章 楚王启安葬第171章 手撕烤鸡肉第107章 君子伪善心第258章 荀子献计谋第213章 过年庆典日第246章 秦王政养儿第138章 墙上楚地图第128章 糖醋鲈鱼花第92章 秦舟师楼船第104章 蔡泽庆贺礼第188章 沿江内迁令第49章 果酱千层糕第209章 焖烤熊掌肉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255章 秦王绕柱走第56章 蔗糖蒸橙子第225章 救了又没救第142章 荷叶时令菜第211章 闲谈科举路第234章 无害我田稚第156章 始皇崽墨痕第187章 燕王喜报仇第194章 秋后烤红薯第227章 秦国楚韩争第262章 良将和名将第160章 炒南瓜子仁第209章 焖烤熊掌肉第207章 进厨房资格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196章 桂花甜点宴第164章 义战不义战第77章 浮灯烟花火第93章 友人庆祝酒第216章 故友终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