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前朝

第152章 前朝

想起过去,谢石安嘴里发涩,脸上也没了笑意。只是看着窗外的大雨,白茫茫一片地发呆。

镇国公一系,原是前朝大梁的武将,因军功封爵,驻守北疆。传到谢石安曾祖父一辈,就是最后一代定北侯。

大梁建国一百六十余年,明君名臣良将无数。只可惜到了文帝一朝,看似中兴,却危机四伏。文帝在位良久,多子多孙,只是嫡出的太子却体弱多病。

文帝屡有废嫡立贤之意,却迟迟没有行动。文帝诸子,风姿夺目,文武双全,出众者也有数人。

文帝犹豫不决,皇后却不得不动,四下联络武将,以保太子无恙。外戚借此得势,武将也因此壮大,虽然得以和诸王抗衡,却埋下了祸国的源头。

此后太子继位,是为恭帝。恭帝体弱多病,政事多由后宫和宦官处理。外戚宦官一向是乱政根源,再加上诸王势大,武将有兵。

恭帝一朝,自此兵乱无数,不是诸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除宦官,就是武将打着杀小人的名义除外戚。一来二去,外戚和宦官式微,可诸侯列王的权力,却日益强大,隐约可与朝廷抗衡。

之后,恭帝病死,少帝继位。主幼母壮,皇后一族又与太后一族争权夺利,外戚此起彼伏,硬生生把这贺家王朝,搅和的七零八落。

之后诸侯并起,经哀帝,殇帝两朝,贺家一朝,终究亡于周家之手。周家太祖得了天下,建了大楚。到如今,也已经是第三代皇帝肃宗了。

谢家原是前朝大梁的定北侯,谢风审时度势,弃暗投明,成了太祖的左右臂膀。开国之后,太祖要给谢家封王。谢风力辞,最终得了个镇国公的封号。

之后谢风亡故,谢石安的祖父谢克定做了镇国公,常年驻守北疆。除去皇帝有召,从不踏足京城。

而长房大伯谢楠,从十二岁起,也常驻北疆。只是将在外,妻子儿女却得驻守京城,以安君心。所以,长房和二房的孩子,自小都在京城长大。

到了谢石安一代,前朝大梁的事,早已经灰飞烟灭,了无踪迹了。

只是英王登基之后,才放出生母是贺家女儿的消息,总让谢石安有些狐疑。太祖的皇后即为贺家女儿,虽然此后宫妃嫔不再出自贺家,却也不是什么非藏不可的身世秘密。

继位一事,本与英王无关,他是太宗幺儿,和肃宗的太子差不多年纪。长兄为帝,他一个少年皇子,封个亲王郡王也就是了。

这样的身份地位,觊觎皇位可以理解,却不知道英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谋划的。竟然在而立之年,就能逼宫肃宗,囚禁太子。这样的势力,若不是从小开始培养,如何能壮大到这个程度。

等英王登基,传出英王生母为贺家女儿的时候,谢石安已经开始起疑,莫非,英王身后,还有贺家的势力作怪。否则,如何解释他的势力,无人知晓之间,竟然能夺了肃宗父子的天下。

所以,这次潘知远去山东,谢石安就想探探贺家仅剩的东海王。

太祖娶了前朝河间王的女儿为妻,建国之后,又因贺皇后的缘故,留了河间王一系,封了东海王。只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后河间王的后裔虽然为东海王,实际上却是大楚的囚徒,留着彰显太祖的仁厚善德。

东海王原是贺皇后的幺弟,却一向体弱多病。太祖驾崩之时,这第一代的东海王也随之而去。之后太宗继位,又封了贺皇后的侄子为第二代的东海王。

这第二任的东海王智力不足,有些疯癫之状。为了东海王府的体面,这第二代东海王极少露面,一直困在王府。在子嗣上面,就更是不足了。只王妃得了一个世子,其余姬妾皆无所出。

太宗在位的时候,第二代东海王病逝,幼年世子继位为第三任东海王。只是世子也多病,七八岁时夭折了。

为了贺家传承,太宗又从贺家旁支选了个与世子同龄的小儿,做了现任的东海王。而今,这第四任东海王,也已经十二岁了。

谢石安琢磨着,若是英王夺位的势力与贺家有关,这个硕果仅存的东海王身上,也必定有些秘密。

前世也是如此,太宗晚年,东海王一系断在第三代。世子幼年继位为王,七八岁而亡。之后的第四代,虽然姓贺,可与前朝大梁的贺家,已经远的不能再远。

东海王三代而亡,之后的英王却突然冒出个贺家生母。

谢石安觉得,那生母,必定与东海王有关。所以此行,谢石安就想打听一下,贺家是否曾经有过远嫁的女儿。

按英王的年纪来算,这女子应该是第二代东海王的姐妹。若是有这么一个人,循迹追究下去,说不定能断了英王的羽翼,免去镇国公府的灭门之祸。

谢石安前世就已经遁入空门,今生就更无俗世的眷恋。前世祖父谢克定和长房一支全军覆没,马革裹尸,说起来也不过是史书上的寥寥几字。若是搭配前朝史册来看,谢家终究配不上一个忠字,何苦为天子守国门呢。

父亲谢松就比较看得开,在朝堂之上找了出路,坐了兵部尚书的位置,可攻可守,进退相宜。只是,最后也逃不过帝王雷霆之怒,撤职回家,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忧虑交加而死。

所以,谢石安前世虽有才学,却不想售于帝王家,习武不愿守国门,学文不愿开太平。最后只在青楼厮混,得了个薄幸三郎的诨名。

原以为那样糊涂一世,或许能保谢家几人的性命。即使丢了镇国公的封号,子孙也不用继续战死沙场。安乐平安,也是一生。

谁知道,二房的谢轻尘也有功利之心,暗中投靠英王。而谢轻尘的妹妹谢飞雪,更是一见英王误了终身。为他所用,最后又被扣上一个谋杀的罪名,连累谢家上下。

谢石安苦苦保存的最后一点实力,也因此全军覆没。前世他万事被动,只求脱开镇国公府的大名,避开皇家的恩威。最后还是脱不了身,生为谢家人一天,终究到死,还是谢家人。

(本章完)

第167章 宁国第737章 深夜第615章 报复第377章 添堵第131章 和解第847章 相遇第319章 南夕第293章 婚事第893章 风向第677章 哭闹第662章 盲目第857章 必然第991章 路上第390章 郑明第203章 礼物第76章 结怨第251章 闲谈第324章 旧恨第1011章 布局第578章 后怕第629章 得罪第605章 训斥第309章 对手第36章 嫡长第736章 姨娘第899章 回话第426章 御史第272章 首辅第597章 出家第329章 庄妃第1010章 偷见第692章 让步第488章 雨夜第91章 兰草第807章 长史第27章 腰牌第799章 姐弟第485章 围攻第756章 印章第936章 变故第838章 贺智第988章 交集第238章 阿绣第36章 嫡长第252章 分歧第303章 隐忍第250章 转折第483章 夜谈第780章第58章 服软第126章 浑水第601章 灵堂第324章 旧恨第890章第776章 闲话第59章 无视第1036章 上表第641章 姐妹第790章 出生第12章 赐婚第326章 追查第506章 情敌第130章 失败第394章 放弃第1048章 质问第885章 情话第921章 开门第706章 和好第296章 邓淑第26章 求饶第821章 徐铮第1034章 传话第266章 设醮第979章 凡心第766章 施旷第631章 指路第650章 不平第739章 人为第804章 拜访第535章 归属第1048章 质问第660章 反对第198章 华堂第228章 团圆第971章 拦截第454章 着急第774章 甘苦第259章 地动第22章 柳方第261章 谈话第433章 故交第213章 白瓷第577章 兄弟第582章 旧案第743章 长史第942章 救助第226章 回家第731章 高楼第123章 马车
第167章 宁国第737章 深夜第615章 报复第377章 添堵第131章 和解第847章 相遇第319章 南夕第293章 婚事第893章 风向第677章 哭闹第662章 盲目第857章 必然第991章 路上第390章 郑明第203章 礼物第76章 结怨第251章 闲谈第324章 旧恨第1011章 布局第578章 后怕第629章 得罪第605章 训斥第309章 对手第36章 嫡长第736章 姨娘第899章 回话第426章 御史第272章 首辅第597章 出家第329章 庄妃第1010章 偷见第692章 让步第488章 雨夜第91章 兰草第807章 长史第27章 腰牌第799章 姐弟第485章 围攻第756章 印章第936章 变故第838章 贺智第988章 交集第238章 阿绣第36章 嫡长第252章 分歧第303章 隐忍第250章 转折第483章 夜谈第780章第58章 服软第126章 浑水第601章 灵堂第324章 旧恨第890章第776章 闲话第59章 无视第1036章 上表第641章 姐妹第790章 出生第12章 赐婚第326章 追查第506章 情敌第130章 失败第394章 放弃第1048章 质问第885章 情话第921章 开门第706章 和好第296章 邓淑第26章 求饶第821章 徐铮第1034章 传话第266章 设醮第979章 凡心第766章 施旷第631章 指路第650章 不平第739章 人为第804章 拜访第535章 归属第1048章 质问第660章 反对第198章 华堂第228章 团圆第971章 拦截第454章 着急第774章 甘苦第259章 地动第22章 柳方第261章 谈话第433章 故交第213章 白瓷第577章 兄弟第582章 旧案第743章 长史第942章 救助第226章 回家第731章 高楼第123章 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