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隐患

第171章 隐患

徐婉如跟着唐知非,去寻了他们行踪不定的师父,浪迹天涯去了。

潘知远带着送旨的队伍,也回了京城。

朱自恒在山东耽搁了半个多月,念及家中刚刚出生的小女儿,也快马加鞭,飞速回家去了。

徐婉如的事情,他不打算告诉忠顺府,更不打算让徐铮知道。至于徐简,日后有了机会,再说不迟。

英王和谢石安也跟着潘知远的队伍,一起回了京城。

只是这次远行,英王在济南遇刺,宫里的邓太后和方太妃极为担心,次日就召了英王进宫,嘘寒问暖。

英王无奈,只得提了谢石安,说他陪着自己在济南游历,还提了龙川先生和历山书院的事情。

方太妃和邓太后相视一笑,这孩子总算是开窍了,交了个上台面的小伙伴。

要知道,这会儿的谢石安还没沉溺青楼,是京城才学俱佳的少年才俊,家世不错,品行不错,正好给无所事事的英王做个伴,引着他往正道上走。

于是,邓太后一时兴起,就让人给镇国公府传了懿旨,让谢石安进宫一见。

要说,后宫召人进宫一见,多半是谁家的小姐。谢三郎前世今生两辈子合一起,这是第一遭被太后召去见面。

好在,今年他才十二岁,还不到招蜂惹蝶的年纪。按理,不应该引起后宫女子的注意啊。

谢石安跟了邓太后身边的大太监黄公公,一起往西边的永寿宫去了。

邓太后做皇后的时候,就住在干清宫西侧的永寿宫。现在升级做了太后,按理,应该搬去慈宁宫住了。

只是邓太后习惯了西六宫,心理上一时还接受不了搬去慈宁宫。虽然不能对人言语,邓太后总觉得,搬去慈宁宫了,她就真的作古了。

现在宫里的皇后是邓太后的侄女,也出自承恩公府,是现任承恩公的姐妹。可这后宫的大权,邓太后是一丝儿也不愿意放权。

邓太后做皇后的时候,不知道多少谦卑,上头压了个扶植自己夫君坐上皇位的婆婆贺太后。

可以说,邓太后嫁到周家,再到周家得了天下,再到太宗坐上龙椅,她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

进宫之后,邓太后虽然贵为一宫之主,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可贺太后却扶植了东海王府的侄女贺皇贵妃。

邓太后膝下的一子一女,都是早年进宫之前生下的。进宫之后,几乎就跟个透明人没什么区别了。除去祭祀大典,宫中谁记得永寿宫里住着这么个皇后啊。

本来,大楚的后宫,皇后应该住在干清宫后边的坤宁宫。可贺太后发话,让邓太后住到永寿宫。一来二去,邓太后就住了这么多年的西六宫。

而贺皇贵妃进宫后极端受宠,接连生了两子一女。恃宠而骄,完全不把她这个中宫皇后放在眼里。更何况,她还有个权势滔天的姑母贺太后。

直到贺太后去世,太宗开始收拾后宫,邓太后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而那会儿,她也三十五六岁了,早过了花期。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贺皇贵妃太过显赫,太宗又迟迟不立太子,邓太后嫡出的三皇子虽受轻视,却安全长大。

宫里宫外,大家都看好贺皇贵妃的五皇子和六皇子,所以,三皇子反而低调地娶了邓家的表妹。

贺家被彻底清理之后,过了四五年,太宗才开始有意立储。直到最后两年,才定了嫡出的三皇子为太子。

这时,邓太后才觉得自己总算是扬眉吐气了。次年,太宗去世,邓太后母子的好日子,这会儿才算正式开始。

所以,这好日子才开始,就让邓太后退居二线,搬去慈宁宫住,把权力交给皇后,这点,邓太后是如何都不愿意的。即使,那皇后是她的娘家侄女。

既然邓太后不打算放权,总得找个合适的理由,比如皇后年轻不懂事,又比如皇后做错了什么事,又比如,皇后做事不够老练,等等。

好在,承恩公府很快就看穿了邓太后的意思,好生安慰邓皇后,眼下莫要姑姑侄女离心,先站稳了脚跟再说。

对邓家来说,邓太后和邓皇后谁掌后宫都行,对他们承恩公府来说,没有两样。眼下邓太后更得势,就先让让她吧。

邓皇后自然是不服气的,可她之所以有幸坐到皇后的宝座上,主要原因,也是姑母邓太后。

后宫的人,多数也是听从邓太后的,邓皇后再不服气,也无可奈何。更何况,眼下她的四皇子已经立为太子,谁都争不过她了。

所以,邓太后不愿意搬出西六宫的永寿宫,邓皇后也对外解释,是因为肃宗皇帝的孝心,想好好重修慈宁宫。等一切都修缮好了,太后自然会搬去慈宁宫。

这样一来,既堵住了言官的话头,同时,也给邓太后埋下了一个倒计时的时限。总有一天,邓太后还是得放权的。

邓太后如何看不出邓皇后的招数,心里也生了不满。成就邓皇后的是她,要毁了邓皇后自然也不难。可若是彻底毁了,对自己邓家不利,对太子不利。

所以,邓太后的做法,和她婆婆贺太后如出一辙,再扶植几个妃嫔和邓皇后打擂台。等她手上一忙,就会知道,该朝谁求救了。

就这么着,肃宗登基一年了,后宫掌权的还是邓太后。

而邓皇后却陷入和妃嫔厮杀争斗的恶性循环里去,埋下了日后太子被皇子们分权的隐患。

谢石安跟着黄公公,过了御花园,一路往西而去。刚到储秀宫的门口,却看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衣着富贵,却跪在储秀宫的台阶之下。

少年身边,还跪了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眉目和顺,穿了件蓝地宝贵三多纹的褙子,跪的端端正正。

怎么看,这两人的身份,都不寻常。谢石安琢磨着宫里皇子的年纪,这个跪着的少年,多半就是刘嫔所出的二皇子了。那么,那个妇人,也应该就是刘嫔了。

只是,却不知道,二皇子和刘嫔,好端端的,干嘛跪到储秀宫的门口。

(本章完)

第838章 贺智第76章 结怨第640章 继母第992章 秘密第852章 红霞第723章 秦二第859章 秋意第923章 利诱第49章 钓鱼第405章 怒起第784章 被困第202章 生辰第831章 后续第629章 得罪第923章 利诱第477章 听风第1004章 争夺第322章 左月第1024章 撤退第1037章 问责第32章 姨娘第901章 难题第914章 后悔第243章 请辞第842章 严氏第188章 姚氏第291章 少年第25章 小莲第577章 兄弟第237章 失火第422章 前夜第403章 相见第21章 萱园第631章 指路第444章 牵连第496章 隐瞒第47章 赶人第466章 原委第978章 领旨第586章 忘记第397章 劝诫第666章 偏心第757章 施家第653章 质问第248章 帷幔第385章 蠢货第398章 威胁第472章 小心第577章 兄弟第501章 变脸第249章 归位第120章 寿宴第691章 反转第652章 赶人第13章 落水第179章 筵席第432章 太医第56章 丁岚第288章 对弈第565章 说笑第176章 疑心第897章 人选第932章 南夕第1003章 旧画第819章 混乱第512章 联手第451章 拦截第137章 子孙第252章 分歧第444章 牵连第395章 规矩第1012章 芳心第170章 告别第299章 失火第225章 偷听第402章 买粮第273章 利刃第541章 后悔第216章 身世第437章 清白第850章 包袱第23章 赌债第107章 石头第959章 托孤第976章 取舍第127章 失策第432章 太医第803章 盘算第239章 大雪第334章 舅兄第667章 亏欠第713章 故人第992章 秘密第197章 槐树第406章 问责第29章 蕙兰第906章 反问第290章 进城第360章 后宅第1057章 耽误
第838章 贺智第76章 结怨第640章 继母第992章 秘密第852章 红霞第723章 秦二第859章 秋意第923章 利诱第49章 钓鱼第405章 怒起第784章 被困第202章 生辰第831章 后续第629章 得罪第923章 利诱第477章 听风第1004章 争夺第322章 左月第1024章 撤退第1037章 问责第32章 姨娘第901章 难题第914章 后悔第243章 请辞第842章 严氏第188章 姚氏第291章 少年第25章 小莲第577章 兄弟第237章 失火第422章 前夜第403章 相见第21章 萱园第631章 指路第444章 牵连第496章 隐瞒第47章 赶人第466章 原委第978章 领旨第586章 忘记第397章 劝诫第666章 偏心第757章 施家第653章 质问第248章 帷幔第385章 蠢货第398章 威胁第472章 小心第577章 兄弟第501章 变脸第249章 归位第120章 寿宴第691章 反转第652章 赶人第13章 落水第179章 筵席第432章 太医第56章 丁岚第288章 对弈第565章 说笑第176章 疑心第897章 人选第932章 南夕第1003章 旧画第819章 混乱第512章 联手第451章 拦截第137章 子孙第252章 分歧第444章 牵连第395章 规矩第1012章 芳心第170章 告别第299章 失火第225章 偷听第402章 买粮第273章 利刃第541章 后悔第216章 身世第437章 清白第850章 包袱第23章 赌债第107章 石头第959章 托孤第976章 取舍第127章 失策第432章 太医第803章 盘算第239章 大雪第334章 舅兄第667章 亏欠第713章 故人第992章 秘密第197章 槐树第406章 问责第29章 蕙兰第906章 反问第290章 进城第360章 后宅第1057章 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