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没者

赵若素心目中的皇帝是什么样子?

首先要有当皇帝的心,他见过几位活着的皇帝,还在书里读过极多的不在世皇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颗心,他们以为自己天生就是皇帝,对这个最为崇高的头衔从无敬畏之心。

皇帝一直存在,坐在宝座上的人却经常更换,这说明崇高的是皇帝之位,而不是那个人,真正的皇帝应该像大臣那样,对皇帝之位谦卑恭谨,常常反思自己是否配得上这个位置。

赵若素觉得当今皇帝符合这个条件,起码比之前的武帝、桓帝、思帝要符合。

他心目中皇帝还要擅长当皇帝。

每个人都曾有过梦想,绝大多数人不是败在“梦想”上,而是败在“如何实现梦想”上,太多人希望由别人帮助自己实现梦想,只有少数人默默地、持续地付出努力,不怕阻挠,不怕失败,问题一个个地解决,山峰一座座地攀登,当他终于实现梦想的时候,已经将其他人落下一大截。

在这一点上,赵若素对当今皇帝有点不满意。

朝廷是皇帝的工具,如果皇帝总是琢磨着与工具的好坏较劲,而不是如何使用这套工具,得不偿失。

赵若素希望在皇帝与大臣之间做个中间人,缓和双方的关系,所以猜出皇帝准备任命卓如鹤为宰相之后,他向中书省的旧日同僚发出暗示。

南直劲明白这位学生的意思,经过一番考察之后,觉得卓如鹤会是位合格的宰相,于是刻意拉拢,在群臣之间穿针引线,使得新宰相受到的非难极少,能够顺利辅政。

皇帝不让下跪,赵若素只好长揖到地,起身道:“微臣自知死罪,唯陛下处置,微臣并无怨言,只有一句相劝:大臣并非陛下的敌人。”

韩孺子很久没听过这么直白的话了,让他不由得想起杨奉。

晨风习习,吹在脸上很舒服,韩孺子说:“宰相辅政以来,所任命官员多是为了满足各方势力,这样的‘工具’,朕能放手?”

“人皆有私念,先满足一己之私,再先公事,宰相如此、百官如此,便是陛下,也如此。”

韩孺子冷笑一声,却没法反驳,可“满足一己之私”本应是皇帝的特权,于是他明白过来,赵若素所谓“当皇帝的心”,其实就是不当自己是皇帝,而当自己是宰相之上的大臣。

“若是私欲无限呢?就让他们一直满足下去?”

“朝中有百官,一人之私欲必然影响他人之私欲,某人若是做得过头,自有大臣弹劾,陛下居中裁决即可。”

“这种时候我又得当无私的皇帝了?”

赵若素再次躬身,“陛下做得到。”

韩孺子摇摇头,“自私的同时还要无私,朕做不到,谁也做不到,赵若素,你心目中的完美皇帝根本不存在。你以为大臣能够彼此监督、彼此纠正,这样的朝廷倒有可能存在,但必须是在太平盛世,外无强虏、内无天灾**,官员们少做事、不做事也没有太大关系,你觉得大楚现在很太平吗?”

“或许不是最太平的时候,但也不是乱世。”赵若素说出自己的看法,“域内匪患已除,匈奴时强时弱,并非大楚致命威胁。”

赵若素与普通大臣一样,根本没将极西方的强敌当真。

韩孺子当真,他在意的不是那伙使者,而是匈奴大单于,大单于活着的时候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可就是他,在平静之中对神鬼大单于充满了恐惧,以至于他宁愿向大楚挑战,也不想面对灭国之敌。

“据说此山中藏有金矿。”韩孺子祭天之前看过礼部收集的史料,从中看到过相关记载。

赵若素一愣,“传言而已,愚民挖过多次,从来没见过黄金,本朝做这种事的人少了。”

“都是辛苦挖矿,挖出金银者暴富,是聪明人,没挖出来的落魄,是愚民,可后者真是愚蠢吗?可能只是运气不好。”

赵若素没吱声,他已经明白皇帝的意思。

“朕就是那挖矿的人,你对朕说继续挖下去会当愚民,可朕若不挖到底绝不死心。”韩孺子顿了顿,“大楚绝非太平盛世,稍一松懈即有灭国之忧。赵若素,很遗憾,你是位好矿工,却不能陪朕挖下去了。”

赵若素还是跪下,恭恭敬敬地磕头,没有询问皇帝要如何处置自己,而是说:“陛下说过,不会报复朝廷。”

“无怨无仇,朕为什么要报复?你说得对,人皆有私欲,朕允许大臣们先满足自己,但是朕觉得已经差不多了,他们该专心为朕做点事情,起码做些让步了吧?”

赵若素再度磕头,这不是他的预期,但他已经失去对皇帝的影响,没有能力阻止。

“至于你,回倦侯府看门去吧。”

“谢陛下不杀之恩。”

韩孺子迈步向山下走去,赵若素跪在那里半晌未起。

张有才等人立刻跟上来,有人好奇地望了几眼赵若素,谁也没有多问。

韩孺子一边走一边报出连串人名,让太监们分头去传,一个时辰之后,皇帝要在山脚下会集众人。

太监们都很惊讶,因为皇帝报出的名字大都陌生,并非随行的各部官员,好在皇帝对官职说得很清楚,原来都是国子监、翰林院的读书人,好几位是去年才考中的进士,另外一些则是随行的侍从,有勋贵,也有普通人。

皇帝此前从未召见过这些人,突然如数家珍报出名字,还要召开集会,代替每日的朝会,实在是罕见之举。

就连张有才也摸不着头脑,自以为与皇帝心有灵犀的他,此时也完全糊涂了。

韩孺子并非一时兴起,在日复一日批复奏章过程中,他看到了许多隐藏的东西,他不向任何人请教,自己慢慢地寻找规律与线索,发现许多人才都与黄普公一样,被埋没在他人的光辉之下。

但朝廷大臣不是燕家,做事没那么绝,那些被埋没者在奏章中总能露一面,通常放在某人的后面,作为“等人”名列其中,这样一来,万一皇帝追查,也不能说上奏者瞒功。

这是大臣的谨慎,也是皇帝所能看到的线索。

他将奏章中不起眼的名字记下来,如果又在其它奏章中看到这个名字,就加深印象。

在选择随行队伍时,他将这些人都圈进来,总共有三十七人。

韩孺子明白,自己费这么大工夫,挖出来的可能不是第二个黄普公,而是一群平庸之辈,但他愿意冒险,朝廷只会论资排辈、按势力划分官职,他曾经努力安插一位自己看好的宰相,结果宰相还没上任就倒向了群臣。

从上层不易更改,韩孺子就从下层着手,他不急于封这些人当大官,而是要一边观察、一边扩充。

皇帝祭天之后的直接召见,当然是一种殊荣,被选中者大喜过望,同时又莫名其妙,随行的官员则大吃一惊,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被排除在外。

三十七人聚在皇帝帐中,年轻、年老的都有。

韩孺子也不客气,直接发问,治军、治吏、治民、治山、治水、治财等等全都涉及,正如张有才所言,皇帝遇到欣赏之人,谈的往往是细节。

每一条问题之后,韩孺子都指定某人回答,而此人正好对此事颇为熟悉,即使没有真知灼见,也能对答如流。

这下子大家更惊讶了,原来皇帝不仅知道他们的名字,还了解他们的所长。

气氛很快变得热烈,最先回答问题的几个人,甚至要求再答一遍,他们终于醒悟过来,这是一生难遇的时机,一旦错过,可能永远不会再有出头之日。

集会持续了整整一天,皇帝用膳时也没停止,众人边吃边说。

宰相与各部司长官都留在京城,随行者职位最高的不过是侍郎,哪敢向皇帝进谏?只能诚惶诚恐地等待。

傍晚时分,皇帝终于召开正式的朝会,不做任何解释,与往常一样,听取官员的报告,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了。

皇帝回帐休息,官员们却没办法入睡,不是写信向京城告急,就是找来那些“幸运儿”,询问集会的每一个细节。

邓芸侍寝,她听说了外面的事情,站在门口向外窥望了一会,“外面的人真多,跑来跑去的,连规矩都不守了。”

“嗯。”韩孺子应了一声。

“陛下是要重用白天召见的那些人吗?”

韩孺子没回答。

邓芸转身道:“陛下也不保护他们一下,营中的官员只怕今晚就能将他们撕碎。”

“朕要的是精兵强将,如果这么早就需要保护,还有何益?”

邓芸笑道:“陛下的想法跟我哥哥倒是不谋而合,他常说为大将者在于识人,什么事情都自己操劳,凭什么识人?所以我哥哥不爱管事,但是分派任务时,总能找出最适合做此事的人。”

韩孺子微微一笑,如果是在京城,如果是在那群老狐狸的眼皮底下,事情断然不会如此顺利,大臣们总能想到办法阻止皇帝召见低级官吏,就算失利,也不会如此惊慌失措,而是会像对待卓如鹤一样,慢慢地将这三十七人变成“自己人”。

只有在远离京城的地方,官员们才会做出错误决定,直接找被召见者问话,将他们变成“另一种人”,早晚,“另一种人”会变成“另一股势力”。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习惯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军第一百零七章 老渔夫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驱狼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从军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紧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场硬仗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与现在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二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临终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六十四章 无人相信的真相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一百零七章 老渔夫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战斗第一百九十五章 钦差督战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请第六十九章 豪杰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单于的女儿(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五百章 崔家认罪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营地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无虚发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话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岖之路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三百三十三章 劝降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九十七章 独立小王国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敌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汹涌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第一百零六章 河边小寨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锅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九十五章 赌徒与赌徒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八十四章 以下观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内奸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四百二十七章 剑在手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墙上下(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势(求月票求订阅)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八十九章 过界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内奸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七十九章 愿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驾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与好处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一章 进宫第二百九十章 遥望齐鲁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路逃亡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杨奉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
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习惯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军第一百零七章 老渔夫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驱狼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从军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紧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场硬仗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与现在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二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临终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六十四章 无人相信的真相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一百零七章 老渔夫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战斗第一百九十五章 钦差督战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请第六十九章 豪杰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单于的女儿(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五百章 崔家认罪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营地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无虚发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话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岖之路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三百三十三章 劝降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九十七章 独立小王国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敌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汹涌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第一百零六章 河边小寨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锅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九十五章 赌徒与赌徒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八十四章 以下观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内奸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四百二十七章 剑在手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墙上下(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势(求月票求订阅)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八十九章 过界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内奸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七十九章 愿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驾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与好处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一章 进宫第二百九十章 遥望齐鲁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路逃亡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杨奉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