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试验对象

第593章 试验对象

反斜线!

回头球!

约翰森在自己发球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正手进攻为自己赢得更多优势。

然而,高文还是技高一筹!

的确,接发球完毕之后,高文的脚步正在朝着正手位补防,但第一时间就注意到约翰森准备侧身正手击球的时候就已经急停急转完成移动了——

因为约翰森的身体重心已经提前泄漏了他的击球意图,除了反斜线之外, 没有其他可能。

小碎步,再小碎步。

高文用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脚步调整,提前到位,甚至还有时间在原地调整重心,双手反拍早早做好引拍动作,视线余光快速瞥了约翰森一眼。

蹬地!转体!

却在出手瞬间,故意稍稍停顿片刻,充分利用自己提前预判提前移动争取到的优势,延迟出手击球——

上一分是抢节奏;这一分则是拖节奏。

眼看着约翰森的脚步已经启动, 快速横向移动补防直线空档,高文的挥拍动作才出手,手腕往外的力量稍稍改变为往内的推送,并且整个收拍动作也发生改变,充分完成一个回环的圆圈。

然后!

直线的出手就变成斜线。

当然,面对约翰森的侧身正手冲击,在出手前改变击球方向,这是非常非常冒险的,很少球员会这样做,因为稍稍不注意,就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反而自己送出失误。

但这一次,高文非常巧妙。

他没有全面发力,只是一拍简单的轻打;而且,故意将斜线拉得又轻又薄,在自己放弃主动发力的情况下,肌肉控制全部集中在手腕的细节上, 蹬地转体的动作格外充分,最重要的是,意识非常清醒也格外坚决。

嗖。

高文的回球落在约翰森发球区之内又持续往外弹跳出去,可以明显看到强烈外旋。

也正是因为高文没有强行打破自己的挥拍轨迹,以柔克刚、以巧取胜,整个击球反而没有想象中那么冒险。

此时,即使约翰森预判成功、移动方向正确,估计也很难追上了,更何况,约翰森的脚步正在朝着另外一个半场飞奔。

得分!行云流水,轻松写意!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结局,

约翰森依旧在奔跑着,并且依旧在转头看向球场另一侧,满脸都是困惑:

高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一次,约翰森的发球以及第一拍进攻衔接都按部就班,完全按照自己的预期进展,但为什么转眼就丢掉这一分;而且高文的击球看起来如此轻松如此简单,没有花费力气也没有冒风险, 怎么回事?

“比赛, 高。”

在连续赢得三分之后, 高文就全场比赛首次破掉约翰森的发球局,迎来“2:3”的领先。

但是,高文依旧没有握拳庆祝。

视线里,约翰森可以看到,高文就只是原地轻轻跳跃一下,看了看自己的击球落点,因为距离关系而看不清楚表情,但放松的肢体语言依旧能够轻而易举地感受到高文的自信满满,这让约翰森有些郁闷——

为什么不握拳呢?

任何一位观看过高文在美网比赛的观众,应该都对高文的比赛风格印象深刻,握拳庆祝提升士气无疑是最令人振奋的时刻,每次赢得关键比赛,高文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庆祝方式总是能够引爆球场气氛。

但是刚刚,高文连续打出好球,却为什么没有握拳呢?

难道破发不值得庆祝吗?还是对抗不够激烈?因为他没有能够带来足够威胁和冲击逼迫出高文的最佳状态?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满脑子全部都是问号。

不过,约翰森是绝对不会开口询问高文的,这也太丢脸了,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他应该倾尽全力,把高文逼迫到极致,那么握拳时刻应该就会到来了吧?

也正是因为如此,约翰森在接下来的比赛里,表现明显得到提升,正反手的击球质量都更加饱满也更加充分,整个对抗的压迫感和冲击力都更加出色,而且防守到位率也有所提升,每次都是咬紧牙关移动。

球场另一侧,高文也是满头问号:

这约翰森是大力水手吗?局间休息嗑一桶菠菜,然后就能够提升状态?

不过,比起大力水手来说,还有更好的解释,那就是刚刚遭遇破发,约翰森意识到第一盘比赛面临危机,所以及时提升状态发起反击;自然而然,高文也需要跟着提升状态,站稳脚跟,保住优势。

其实,高文没有握拳庆祝,并不是因为太轻松太简单,而是因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布局和计算之上。

第五局、第六局,也就是第一盘中段,依旧是战略部署并且取得初步成效的阶段,高文需要收集数据,并且为后续比赛做铺垫,所以,大脑始终在运转着,得分和失分都没有必要太过激动。

慢慢地,高文已经摸索出正确的得分方式,对阵约翰森的这场比赛也就逐渐明朗起来——

节奏,这是核心。

为什么高文一直在接发球环节尝试不同的手法,一会儿纳达尔一会儿费德勒,就高文在自己发球局里不断改变发球排列组合一样,归根结底是在打乱节奏、破坏规律,从自己第一拍触球的时候就酝酿变化。

如此尝试,肯定不是次次都能够奏效,约翰森的发球基本功确实扎实,高文也不是机器人,每次接发球都能够完美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所以必然面临一些风险,但收获却是丰厚的,因为约翰森始终没有办法在自己的舒适领域击球。

约翰森一直在试图进入自己的击球节奏,但高文拒绝给他机会,从第一拍触球开始,再到后续布局:

偶尔用上旋球压到底线深区形成挤压,偶尔用下旋球完成过渡改变节奏;偶尔上步抢上升点压缩进攻衔接,偶尔有意识地放慢出手节奏并且结合旋转的变化打破规律。

最重要的是,击球线路始终在变化——

上一次反手挑战直线,那么这一次就小斜线;上一次正手斜线,那么这一次就直线。哪怕冒着变线失败的风险,或出界或下网,但击球线路的排列组合必须丰富起来的战术却始终不曾动摇。

而且,高文放弃追求极致落点的冒险击球,而是通过轻重缓急的击球变化充分调动约翰森。

这恰恰是约翰森最最不喜欢的比赛方式。

一旦高文完成布局,最后一拍得分的击球不需要冒险就能够轻松完成!

(本章完)

675 正确答案1910 强大后盾374 再胜一场725 持续施压1005 一些尝试1891 绝不手软366 狼嚎之声285 挥汗如雨1095 变与不变1049 自我绽放1387 拳拳到肉1050 心潮澎湃1514 挣脱束缚2112 分之1674 掩耳盗铃778 灵感碰撞2065 话语权柄862 说到做到1738 颠覆平衡1377 半路拦截348 好运传递938 临危不惧1754 磕磕绊绊2020 牵线木偶1775 笑看风云234 绝地反击392 渐入佳境1742 黄金一盘562 咬紧牙关625 一种可能1976 朋友价值1351 暴力击球336 第一冷门657 别无选择1163 世外桃源1272 胡搅蛮缠547 旗开得胜744 特别企划1027 轻装上阵286 胸有沟壑1066 假象敌人1969 战火重燃1598 闪亮登场1507 按部就班1375 从开始1478 恋恋不舍1646 灰飞烟灭991 生活继续1571 号角响起1760 控点布局1219 见缝插针4 效果翻倍1934 另一层次1348 铁人三项1321 活动高潮2133 灌篮一扣1725 临门一脚94 比赛智慧1857 六脉神剑876 头号人物613 磨王之王981 心理阴影788 炙手可热117 首个冠军645 再战巨头166 全神贯注1500 从开始522 别样魅力1111 也是主场2053 黑云压城1747 艰难考验1860 时空缝隙362 扰乱插曲1158 销量冠军555 兵不血刃1632 拐弯抹角1755 勉为其难1413 力拔钧1255 气势如虹1671 亲临现场1270 马戏表演1339 顶礼膜拜870 比赛中断231 悬崖边上818 仇恨拉满1878 寸土必争2010 精彩纷呈1986 不动如山1503 蝴蝶翅膀1090 澳网重赛1003 迎接冲击880 空气安静1822 无人入眠1626 旧事重演1358 王者风范654 燃烧殆尽364 磨刀霍霍1698 决胜号角414 亚洲对决1001 人红是非
675 正确答案1910 强大后盾374 再胜一场725 持续施压1005 一些尝试1891 绝不手软366 狼嚎之声285 挥汗如雨1095 变与不变1049 自我绽放1387 拳拳到肉1050 心潮澎湃1514 挣脱束缚2112 分之1674 掩耳盗铃778 灵感碰撞2065 话语权柄862 说到做到1738 颠覆平衡1377 半路拦截348 好运传递938 临危不惧1754 磕磕绊绊2020 牵线木偶1775 笑看风云234 绝地反击392 渐入佳境1742 黄金一盘562 咬紧牙关625 一种可能1976 朋友价值1351 暴力击球336 第一冷门657 别无选择1163 世外桃源1272 胡搅蛮缠547 旗开得胜744 特别企划1027 轻装上阵286 胸有沟壑1066 假象敌人1969 战火重燃1598 闪亮登场1507 按部就班1375 从开始1478 恋恋不舍1646 灰飞烟灭991 生活继续1571 号角响起1760 控点布局1219 见缝插针4 效果翻倍1934 另一层次1348 铁人三项1321 活动高潮2133 灌篮一扣1725 临门一脚94 比赛智慧1857 六脉神剑876 头号人物613 磨王之王981 心理阴影788 炙手可热117 首个冠军645 再战巨头166 全神贯注1500 从开始522 别样魅力1111 也是主场2053 黑云压城1747 艰难考验1860 时空缝隙362 扰乱插曲1158 销量冠军555 兵不血刃1632 拐弯抹角1755 勉为其难1413 力拔钧1255 气势如虹1671 亲临现场1270 马戏表演1339 顶礼膜拜870 比赛中断231 悬崖边上818 仇恨拉满1878 寸土必争2010 精彩纷呈1986 不动如山1503 蝴蝶翅膀1090 澳网重赛1003 迎接冲击880 空气安静1822 无人入眠1626 旧事重演1358 王者风范654 燃烧殆尽364 磨刀霍霍1698 决胜号角414 亚洲对决1001 人红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