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拜师

“子梁先生的见识,真是远超我的想象!您的这个王朝周期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前汉和后汉这两个王朝的兴衰,子梁先生真是大才!”

告别了诸葛玄一行人,陈栋带着诸葛亮返回刘备暂居的小沛。而就在这个时候,陈栋惊讶得发现诸葛亮竟然是会骑马的。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年代的士人都是上马管军下马官民的复合型人才,像是杜预这种进了武庙却不会骑马的才是奇葩。琅琊诸葛氏好歹也是官宦人家,诸葛亮会骑马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真正该让陈栋感慨的,应该是刘备团伙究竟干了些什么缺德事,才让眼前一个纵马狂飙的青葱少年,变成了一个只能坐在四轮车上看人飙马的老年巨婴。

这一路上,处于对诸葛亮的崇敬,陈栋一路上对他可以说是毕恭毕敬,关爱有加。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两人还时不时讨论一些问题。陈栋自然是又把那一套后世的王朝周期说拿出来,真得是把诸葛亮给听得赞叹不已。当一队人马停下来休息的时候,诸葛亮心悦诚服得对陈栋说道。

“这也是我仔细思索得来的!”陈栋本来想谦虚一番,譬如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问题,但问题时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儿,于是他便装模作样的承认下来。

“诸葛亮想要拜子梁先生为师,不知道您能否收下我这个劣徒?”只是就在陈栋说完话后,那边诸葛亮却是跪伏在地,向陈栋行起了一个大礼。

“你这是干什么啊?”陈栋没想到诸葛亮会来这么一手,赶紧想要搀扶起诸葛亮,但是后者力气不小,又一心拜师,于是乎便成了一个陈栋扶不起来的诸葛亮。

“诸葛亮一直跟着族中长辈学习经义,族中长辈认为治学要务于精熟,但我却觉得寻章摘句这样的治学不学也罢,更喜欢观其大略。这一日与子梁先生交谈,发现子梁先生见识广博,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正是诸葛亮心目理想的老师,希望子梁先生能够不因我卑鄙,收下我这么一个学生!”

诸葛亮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学习的时候喜欢“观其大略”,这也让他拥有了非常充足的知识储备。不过诸葛亮的这种学习方式,却也不被很多人理解。

这次诸葛亮认识的陈栋,因为穿越者的缘故,他的经义基础很渣,但是因为后世的各种信息轰炸,知识面意外的广博。即便是陈栋各种知识都很浅显,但两千年的差距,却也让陈栋不少浅显的知识,在这个时代都成了最先进的知识。

这才相识一日时间,诸葛亮便已经对陈栋崇拜异常,更感觉陈栋治学的态度和自己很像,跟着陈栋学习,更加有助于自己的进步。

治学的态度是一方面,陈栋本身穿越者的知识体系,也是诸葛亮渴求的一方面。仅仅是接触了一天,和刘关张不一样,敏锐的诸葛亮便发现,陈栋有一套成体系的学问,他表露出来的那些知识,只是他庞大知识库中的冰山一角。

这些知识,和诸葛亮在琅琊跟随族中长者学习的知识不一样。徐州的士族有不少,彼此之间也有一些交往,像是诸葛亮便有几个族人,和东海王氏有着姻亲关系。要不是因为乱世,后世籍贯临沂沂南县的诸葛亮,未必不会和籍贯临沂郯县的王朗成为亲戚。

这个年代的知识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而根据诸葛亮通过和其他士族子弟之间的交流,他发现这些世家大族的知识体系大同小异,最多就是治的经典不同,

甚至是对同一部经典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陈栋就不一样了,他的那套知识体系,是和当今社会的知识体系完全不同。而陈栋的这些东西,更加对诸葛亮的胃口。甚至在诸葛亮拿敏锐的感知之中,这些知识似乎更加有用。

“如果你想要学我的东西,我一定倾囊相授,那我就认下你这个学生了,赶快起来吧!”看着诸葛亮居然要拜自己为师,陈栋更是心花怒放。

之前陈栋还有些担心诸葛亮不习惯刘备集团那股游侠风,待不习惯而选择离开,现在拜了自己为师,这就是和自己绑定了,自然不会再想着离开——我和我的学生实在太强了,一定能够匡扶汉室。

“多谢老师,请受学生一拜!”只是诸葛亮却没有起来,而是按照这个年代惯常的拜师礼仪,又给陈栋行了一个礼。

就这样确定了师徒关系,陈栋一行人继续踏上了返回小沛的旅途。而随着和诸葛亮确定了师徒关系,陈栋整个人呼吸都顺畅了许多,毕竟之前跑诸葛亮这个一个千古传诵的人物跑掉了,陈栋可是一直紧绷着精神。现在把诸葛亮骗到手了,自然不用像之前那样谨慎了。

一路上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就在临近小沛城的时候, 陈栋突然间涌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这诸葛亮拜自己为师,不只是看上自己的学问了,连自己身为刘备主簿的身份也给考虑了吧?毕竟这年头主薄一般都是官员的心腹担当,诸葛亮到刘备这里来,还是需要一个靠山的。

细细想来,陈栋越发觉得这也是诸葛亮拜自己为师的一个原因,毕竟诸葛亮实在很会做人。

很多人都被诸葛亮高尚的道德情操,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所吸引,往往忽略了他为人处事的长袖善舞。

根据晋朝人王隐的《蜀记》记载,谯周在第一次见到诸葛亮时,可能是因为相貌怪异外加口吃,让诸葛亮左右之人忍不住失笑。事后有司追究起这些官员失笑失仪的罪责,诸葛亮以一句“我都没有忍住,何况他们呢”,把这件事的责任给揽了下来。

有些人说诸葛亮娶黄月英是看上了黄承彦的家世,想要做凤凰男。但实际上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一个嫁给了蒯氏的蒯祺(曹魏房陵太守),一个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曹魏黄门侍郎),都是荆州士族中响当当的人物。

人家诸葛家也是被荆州的几大士族承认的同路人,郎才貌女才、门当户对的婚姻,偏偏被不少丑八怪认定为凤凰男抱大腿,

这个想法很快便被陈栋抛到了脑后,甚至还有些觉得自己想多了,人家诸葛亮就是看中了自己那满肚子的后世学问。

毕竟诸葛亮他爹诸葛珪是相当于一郡二把手的郡丞,他叔诸葛玄马上也能做太守,没理由把陈栋这么一个太守的秘书太当成一回事的。

71 你行你上19 第三层的陈栋91 心理建设78 闻刘胜则喜11 指点51 你也配姓陈?87 赏罚分明43 佛祖也救不了你,我说的81 旁敲侧击84 联姻我是专业的62 送礼62 送礼97 一个好人78 闻刘胜则喜78 闻刘胜则喜53 不做违背祖宗的决定75 求稳79 江东太危险,我们还是回家吧11 指点83 说和20 就是这个味49 糖衣留下,炮弹打回去32 拜师83 说和96 看走眼45 机关幼儿园11 指点87 赏罚分明98 三辞三让62 送礼90 老许,你要绿帽不要?74 红娘37 笮融必须死30 争取29 婉拒74 红娘31 主见62 送礼98 三辞三让60 中老年妇女之友79 江东太危险,我们还是回家吧21 请教27 草台班子67 天下无双23 给刘备一点儿小小的神算震撼2 何去何从33 刘豫州46 第一课13 识人68 辟谣跑断腿60 中老年妇女之友60 中老年妇女之友92 惜别60 中老年妇女之友32 拜师74 红娘78 闻刘胜则喜73 名人们61 二开花44 刘府君不养闲人248 努力的诸葛亮65 学渣的忧虑88 形势政策课42 佛友,请留步10 引荐27 草台班子35 送礼20 就是这个味67 天下无双2 何去何从9 防疫歌70 四姓家婿75 求稳68 辟谣跑断腿94 广撒网73 名人们8 亭长,你也不想让你的妻子面对曹贼吧!88 形势政策课95 广撒网292 惜别61 二开花10 引荐35 送礼40 进言91 心理建设89 煮酒论英雄31 主见77 交换76 观潮85 士别三日19 第三层的陈栋94 广撒网27 草台班子21 请教88 形势政策课58 求贤若渴79 江东太危险,我们还是回家吧29 婉拒65 学渣的忧虑22 搬家流
71 你行你上19 第三层的陈栋91 心理建设78 闻刘胜则喜11 指点51 你也配姓陈?87 赏罚分明43 佛祖也救不了你,我说的81 旁敲侧击84 联姻我是专业的62 送礼62 送礼97 一个好人78 闻刘胜则喜78 闻刘胜则喜53 不做违背祖宗的决定75 求稳79 江东太危险,我们还是回家吧11 指点83 说和20 就是这个味49 糖衣留下,炮弹打回去32 拜师83 说和96 看走眼45 机关幼儿园11 指点87 赏罚分明98 三辞三让62 送礼90 老许,你要绿帽不要?74 红娘37 笮融必须死30 争取29 婉拒74 红娘31 主见62 送礼98 三辞三让60 中老年妇女之友79 江东太危险,我们还是回家吧21 请教27 草台班子67 天下无双23 给刘备一点儿小小的神算震撼2 何去何从33 刘豫州46 第一课13 识人68 辟谣跑断腿60 中老年妇女之友60 中老年妇女之友92 惜别60 中老年妇女之友32 拜师74 红娘78 闻刘胜则喜73 名人们61 二开花44 刘府君不养闲人248 努力的诸葛亮65 学渣的忧虑88 形势政策课42 佛友,请留步10 引荐27 草台班子35 送礼20 就是这个味67 天下无双2 何去何从9 防疫歌70 四姓家婿75 求稳68 辟谣跑断腿94 广撒网73 名人们8 亭长,你也不想让你的妻子面对曹贼吧!88 形势政策课95 广撒网292 惜别61 二开花10 引荐35 送礼40 进言91 心理建设89 煮酒论英雄31 主见77 交换76 观潮85 士别三日19 第三层的陈栋94 广撒网27 草台班子21 请教88 形势政策课58 求贤若渴79 江东太危险,我们还是回家吧29 婉拒65 学渣的忧虑22 搬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