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联姻

婚姻在政治中,其他因素总是会排在最后一位的。

而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刘备在徐州的位置越发稳固,而想要在扬州稳固地位,和孙家联姻,同样也是一个好方法,至少可以让孙策的旧部们迅速的稳定情绪--两家成了一家人,那他们之前帮孙策和刘备对抗,也就不成为什么黑点了。

要知道,之前在江东,孙策虽然没有完全的平定江东,也是当地最大的一股势力,而且是具备压倒性优势的那种,治下虽然不稳,可是已经纠合了一大批英雄豪杰,与当地的势力,这些势力和孙策的势力,已经很大程度结合在一起了,孙策如果归降刘备,那么这些人的位置其实是很尴尬的。

解决这种尴尬,最好的办法,那当然就是联姻。

两家变成一家,至少在表面上,就不分彼此了。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王易就给刘备去了一封信,问自己应该怎么做,刘备回得也很简单:汝自决便可。

你自己看着办,不用问我,你年纪也大了,自己做主就行。

不过刘备还附了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孙坚当时在虎牢关下的英姿,为父是很欣赏的,现在他英年早逝,如果你能够娶孙家的女儿,也算是一个好事。

所以实际上,刘备的意思是赞同的。

当然,现在孙策还要隐瞒身份,在丹阳等地更好的清洗一下,丹阳山越为害最深,大族也闹得最凶,找机会让他去镇压一下,总是好的。

而且还能够成为解决庐江刘勋的一个好机会--刘勋以为王易和孙策两边是对立的,然后发现自己才是唯一那个对立的,表情一定会很精彩。

所以,孙策为了表明自己其实没什么异心,虽然带走了孙权等弟弟,却将母亲吴氏与孙尚香留了下来,表示此去丹阳,是四战之地,让老母幼妹跟着,自然不太合适,除了吴老夫人和孙尚香之外,幼弟孙匡和孙坚庶子孙朗也都留了下来。

对这个幼弟,孙策可是很疼爱的,甚至在自己继承了乌程侯的爵位之后,他主动把这个爵位让给了孙匡,就是为了让他这一系能够过得更好一些。

孙策这样的做法,当然显得很有诚意,却也让王易,背上了不小的麻烦。

从会稽离开之后,王易并没有回到吴郡,吴郡现在有关羽和陈登镇守,足够了,只要毗陵典农校尉之地能够建立起来,那么吴郡将会成为刘备军粮食最大的来源,毕竟这里的土地之肥沃,甚至还要超过徐州的东海、广陵,以及整个淮南之地。

和淮南还有徐州比起来,吴郡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的在后方,到处都处于保护之下,可以加大投入来发展,有了足够的粮食,才能养活足够的人,现在王易已经考虑宣布增加人口的举措了,不过去年淮南大旱,粮食还是略有不足,今年的夏粮丰收,粮食堆积如山,正是宣布这个政策的时候。

和刘备商量了之后,很快的,刘备现在治下的东海、下邳、广陵、淮南、丹阳北、吴郡和会稽北,就开始宣布了一条新的政策。

普通的自耕农,原本是只需要交两成租子的,如果家里有三个孩子,那么就只需要交一成的租子。

屯田兵--这才是大头,毕竟现在刘备治下,绝大部分土地,都是屯田兵在耕种,自耕农本就不算很多。

屯田兵本来是和官府合作,官府出种子和农具耕牛,屯田兵耕种,产出五五分账,这其实已经算是很重的税赋了,当然对于屯田兵们来说,在乱世,哪怕是这样的税赋,也算是相当不错了,毕竟他们都是已经失去了生产资料的可怜人。

而现在,刘备宣布,如果屯田兵一户的未成年孩子达到三个,那么就减租一成,如果达到五个,那就减租两成--有本事你有十个未成年的孩子,那么你的租子,就和普通自耕农一样,只有两成,同时田地归你!

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屯田军户,还是不多的。

这一两年就要有十个孩子,总不能一胎十宝 ……

这样的政策,暂时来说,不会有什么影响,不过长远看来,必定会刺激到治下民众的生育率,以刘备现在治下民众的基数,其实已经很可怕了。

刘备在徐州的时候,治下差不多就是两百万人口。

拿下淮南之后,治下人口暴涨到了五百万--要不是袁术在淮南糟蹋了不少地方,淮南人口还真不止三百万。

而丹阳北、吴郡和会稽北拿下之后,刘备治下的人口,差不多已经接近八百万了,同时几乎每天,都有民众从庐江、会稽南这些地方投奔过来。

不投奔不行啊,淮南、丹阳、吴郡这些地方的改变,在这几个月里,可谓是日新月异,粮食堆积如山,虽然只是粮食罢了,可是在乱世,粮食就是最吸引人的东西啊!

去刘备那里耕作,比留在庐江这些地方,可要舒服多了啊。

而刘备扼守各地的将领,对这些流民那是来者不拒,来了就发粮食当路费,然后就有各地官府将人领走--现在只愁人不够,不愁没有土地。

再说就算没有土地了,也可以向南开拓--砍掉那些密林,然后将草木烧成灰撒在地里,引来水源灌溉,过上一两年,原本的荒地,也就变成肥田了。

在此期间,粮食可以由官府来供应,反正刘备手里现在就不缺粮食,粮食也不是能够一直储存下去的,不消耗掉,过上一两年,也就霉变了。

各地都有大将镇守,开发什么的,也都进行得井井有条,王易当然就没有在吴郡这些地方继续待着了,徐州那里,有老爹和张飞守着,还有刘晔帮着参赞军机,王易只需要好好的经略他的江东,就可以了。

所以王易回的地方不是别的地儿,而是淮南,寿春。

然后吴夫人、孙尚香、孙匡、孙朗,也就都跟着来了。

王易在寿春安排了一间好的府邸,让她们住了进去,当然生活什么的,都安排得好好的,自然不会让她们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在住了几天之后,原本一直在生闷气的孙尚香,就开始觉得闲极无聊了。

第731章扼制在揺篮里第547章留下好印象第597章出乎意料第562章专注于这么一件事情第714章哪里不一样第326章又是降维打击第200章攻城中第257章舌战群儒第731章扼制在揺篮里第540章应该怎么开口第105章一石二鸟第202章真正的计划第523章让人有安全感第312章代言人第194章昏迷第464章根本差别第610章询问问题第634章为了任何事情付诸行动第174章一箭三雕第414章战略第425章慕名而来第611章想要干什么第375章针对第19章和平与战争第68章他们没有明天第230章发散第356章孤注一掷第685章相遇之后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175章乡党第679章那么重要第701章大难不死了第661章没有任何行动第728章没有那么大的限制第550章传国玉玺第730章挟持人质第103章饶不了你们第190章斩颜良诛文丑第509章以后的计划第463章一步步远离第361章冲击第338章麻雀在后第557章非常痛苦的第393章好好生活下去第735章选择了逃跑第42章古籍第577章一脸的无法言说第172章派系下第43章胸怀大志袁公路第558章并不是好惹的第362章不能做主第697章计划能够实行第482章要定了第694章越来越心神不安第475章观赏的玩物一般第278章华丽的出场第514章自不量力第600章做准备了第518章为什么要努力第586章需要考虑第440章最好的选择第356章孤注一掷第364章愚忠第287章草庐第415章在所不惜第690章倒背如流第7章和曹操的协议第141章舒县城墙第20章和平与战争1第243章攻击第543章屏息以待第354章大喜大悲第34章败家子第457章目的性第156章奇门兵刃第80章新的光彩第319章期待来年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541再一次地打败第35章消息第16章生子当如刘明世第732章经历还有很多第140章连夺三城第225章猛将第179章隔岸观火第17章每次抽奖都很开心第545章不可磨灭的阴影第28章当然要管饭第29章长期任务第582章天方夜谭第153章贾诩设谋第316章战争的阴云第571章竟然会是这么一个结果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310章清君侧第669章可以挟持第83章由细微处见人性第717章局势大好第503章谁的垫脚石第187章大功
第731章扼制在揺篮里第547章留下好印象第597章出乎意料第562章专注于这么一件事情第714章哪里不一样第326章又是降维打击第200章攻城中第257章舌战群儒第731章扼制在揺篮里第540章应该怎么开口第105章一石二鸟第202章真正的计划第523章让人有安全感第312章代言人第194章昏迷第464章根本差别第610章询问问题第634章为了任何事情付诸行动第174章一箭三雕第414章战略第425章慕名而来第611章想要干什么第375章针对第19章和平与战争第68章他们没有明天第230章发散第356章孤注一掷第685章相遇之后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175章乡党第679章那么重要第701章大难不死了第661章没有任何行动第728章没有那么大的限制第550章传国玉玺第730章挟持人质第103章饶不了你们第190章斩颜良诛文丑第509章以后的计划第463章一步步远离第361章冲击第338章麻雀在后第557章非常痛苦的第393章好好生活下去第735章选择了逃跑第42章古籍第577章一脸的无法言说第172章派系下第43章胸怀大志袁公路第558章并不是好惹的第362章不能做主第697章计划能够实行第482章要定了第694章越来越心神不安第475章观赏的玩物一般第278章华丽的出场第514章自不量力第600章做准备了第518章为什么要努力第586章需要考虑第440章最好的选择第356章孤注一掷第364章愚忠第287章草庐第415章在所不惜第690章倒背如流第7章和曹操的协议第141章舒县城墙第20章和平与战争1第243章攻击第543章屏息以待第354章大喜大悲第34章败家子第457章目的性第156章奇门兵刃第80章新的光彩第319章期待来年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541再一次地打败第35章消息第16章生子当如刘明世第732章经历还有很多第140章连夺三城第225章猛将第179章隔岸观火第17章每次抽奖都很开心第545章不可磨灭的阴影第28章当然要管饭第29章长期任务第582章天方夜谭第153章贾诩设谋第316章战争的阴云第571章竟然会是这么一个结果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310章清君侧第669章可以挟持第83章由细微处见人性第717章局势大好第503章谁的垫脚石第187章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