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客随北风来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淮南虽然气候不错,不过也一天天的,开始冷了起来。

淮南的治所寿春,也开始变得冷了起来。

不过寿春城内,依旧很热闹。

现在这个时候,扬州的精华地带,就在淮南。

而淮南的核心地带,则在寿春。

桓帝年间,东汉朝廷曾经做过一次人口普查,当时扬州的人口是三百二十万,和天下人口第一大州的冀州比起来,那是差远了,冀州当时有五百八十万人,其中光渤海的人口就有一百一十万,除了地方较小的赵国之外,其他总共七个郡,人口都在六十万以上。

第二大人口的州就是豫州,其中汝南就有两百万人,只可惜现在就只剩下安城那不到十万人了。

不过因为中原战乱频繁,很多人都逃到了扬州,现在扬州的人口和其他地方比起来,不减反增,达到了四百三十万,当然最可怕的还是荆州,之前只有三百六十万人口的他们,一下子就增加到了六百二十万,这也和豫州到荆州更容易一些有关。

除开后来移民的那些人(那些人基本上都去了江东,因为袁术在老百姓中名声不好),这三百二十万人里,起码有两百万人,是在淮南的。

而寿春,则有足足八十万人。

这才是袁术占据淮南,就能够兵精粮足的原因。

地方上人口多,不管是征收粮食还是征收钱财,都容易许多--只要带着鞭子下去就行了。

寿春城内,现在还是很热闹的。

只有一个月就过年了,固然寿春这两年在袁术的统治之下,已经显得有些破败了,毕竟袁术不说横征暴敛,起码也不是什么善良之辈,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多征收一点,百姓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一点。

不过在寿春城内的,还是比较有钱的一些人,当时决定以寿春为自己的治所的时候,袁术就从淮南庐江各地征伐了一些富商,让他们全部都搬到寿春来,虽然这一路上,这些富商的财富基本上都大大缩水了,可是好歹也让寿春显得更繁华一些了。

对于袁术治下其他地方的那些世家来说,袁术的这种做法,倒是他们支持的,毕竟这些富商豪强们离开之后,他们在本地的势力,又可以扩展了。

比如庐江的乔家,就是如此。

只不过之前和刘备开战之后,乔蕤被擒,如今是死是活没有人知道,袁术也不想低声下气地去找刘备把乔蕤赎回来,而乔家虽然着急,却也找不到其他办法和刘备建立联系,毕竟庐江和徐州之间,还隔着淮南呢。

袁术的府邸,极其华丽。

占据了淮南之后,袁术就开始大兴土木,在寿春建造宫殿,殿内置妻妾数百人,皆身穿绫罗绸缎,不臣之心,已然是昭然若揭。

实际上,袁术早就想当皇帝了--当孙策将传国玉玺献给他的时候,他就想当了。

他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好符合五德终始。又以为谜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的解释就是,涂同途,路途就是公路,他正好字公路,所以代汉的这个人,说的就是自己,因此袁术获得玉玺后,常有称帝的野心和意图。

去年年底,杨奉和韩暹的勤王军在河东被李傕郭汜的追兵打得大败,献帝一个人孤身逃到河北,这个消息传来之后,袁术就更觉得汉朝气数已尽,应该是他出头的时候了,于是找来自己的心腹阎象,对他说:“当今天下,刘氏已经彻底的衰败,我家四世三公,海内人望,百姓也都愿意归顺于我,我想现在顺应天意人心,登基为帝,你看如何啊?”

就算阎象也是一个智者,也被袁术这番话吓了一跳--他也是袁氏的故吏,对袁术是忠心耿耿,可是这种事情,他依旧不敢松口,只能以大义来劝告:“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可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当周朝的臣子,一直到纣王失德于天下,他们才奋起一击,取得了天下,用了足足两代的时间。现在刘氏虽然衰败,可是并不像纣王那样天怒人怨,明公您的家室再为显赫,也没法和拥有三分之二天下的周国相比吧?”

阎象这话可谓是大义道理都俱全,袁术虽然听了之后非常地恼怒,可是也没什么话好说,此事只能作罢。

这一日,天色晦暗,袁术在自己府邸后院的高台上,饮着温酒,远远地看着四周的景色。

街上人不多,一来是天冷,二来是袁术治下还是比较危险的,要是没事在街上乱走,说不定就被抓起来了。

袁术手下那些兵心情也不是很好,要知道袁术现在的粮食也不算很多了,扩军之后,各部队都多少出现了粮食短缺的场面,在夏粮还没收割之前,当兵的都是饥一餐饱一餐,除了他直系的精锐部队之外,其他的部队有不少人只能去河边捞河蚌充饥,日子也是过得有点惨。

袁术倒不在乎,反而觉得这么白茫茫的一片看出去,倒是很有意思。

一边喝酒,一边看,旁边是好几个火盆,所以虽然是在室外,袁术依旧不会感到有什么寒冷的。

就在这个时候,袁术看到长街之上,有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手持布幡,一路自城门处,慢慢行来。

这人引起了袁术的注意,而随着北风,那人的声音,也隐隐约约地传到了袁术的耳中。

“天地反复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意思倒是很简单,就是说我看这大汉天下啊,这是药丸!需要有明主出来,再定乾坤啊!可是这些明主呢,却不知道我才是贤人啊。

这声音隐隐约约的传到袁术这里,袁术拍了一下大腿。忙唤左右:“来人,快去,把那人请到本将军这里来!”

听到袁术这么喊,左右自然不敢慢待,立即就下了阁楼,去请那人前来。

第272章蔡家的底气第533章计划着接下来事情第660章牺牲自己第116章对付不了乌龟第615章养成习惯第610章询问问题第483章授受不亲第547章留下好印象第12章猪油蒙了心第290章青州的战争第6章朝廷的封赏第636章训练方案第412章已经决定彻底的反了第489章隆重登场亮相第358章火烧乌巢第36章将作营与求贤令第651章战斗方式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369章放弃兵权第244章暗通第170章派系上第397章心安理得第437章没有用的取暖之物第11章勾引徐晃第156章奇门兵刃第419章降服第204章摊牌第602章喜闻乐见第103章饶不了你们第351章旧识第172章派系下第633章精准度和力度更好第378章士族第464章根本差别第255章七军第647章发挥效果第46章真是高人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539章 最后的自尊第535章令人为之害怕的巨响第383章公孙康第518章为什么要努力第512章叛变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1章太师不可以第706章达打乱所有计划第645章兵临城下第678章信息量大第391章冒险失败第617章越快越好第240章三代之治第235章未雨绸缪第719章能够知道对方第497章过去了第637章太闹心第675章变得更加厉害第528章时不时起伏第88章我不是吓你第677章处理事情第126章真正的攻城第253章触龙与赵太后第394章双重打击第176章分析第411章 马不停蹄第620章内心暗喜第630章工程量第647章发挥效果第577章一脸的无法言说第271章最大的鱼第195章海上第148章新的奖励第47章王易的计划第658章要求不严第515章顺便表达一下爱慕之心第39章寒门不易第139章分兵进攻第422章取舍利弊第23章贫穷的汝南黄巾第437章没有用的取暖之物第42章古籍第435章效犬马之劳第197章急转直下第349章丧失信心第348章好的体系第660章牺牲自己第264章袁绍的机会第602章喜闻乐见第327章东莱的准备第445章手到擒来第268章冲击的先登营第601章赢得漂漂亮亮第95章未雨绸缪西北一带。第274章溃散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鸡皮疙瘩第697章计划能够实行第401章刺客第713章背后一凉第630章工程量第567章更谨慎
第272章蔡家的底气第533章计划着接下来事情第660章牺牲自己第116章对付不了乌龟第615章养成习惯第610章询问问题第483章授受不亲第547章留下好印象第12章猪油蒙了心第290章青州的战争第6章朝廷的封赏第636章训练方案第412章已经决定彻底的反了第489章隆重登场亮相第358章火烧乌巢第36章将作营与求贤令第651章战斗方式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369章放弃兵权第244章暗通第170章派系上第397章心安理得第437章没有用的取暖之物第11章勾引徐晃第156章奇门兵刃第419章降服第204章摊牌第602章喜闻乐见第103章饶不了你们第351章旧识第172章派系下第633章精准度和力度更好第378章士族第464章根本差别第255章七军第647章发挥效果第46章真是高人第612章比之前要好第539章 最后的自尊第535章令人为之害怕的巨响第383章公孙康第518章为什么要努力第512章叛变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1章太师不可以第706章达打乱所有计划第645章兵临城下第678章信息量大第391章冒险失败第617章越快越好第240章三代之治第235章未雨绸缪第719章能够知道对方第497章过去了第637章太闹心第675章变得更加厉害第528章时不时起伏第88章我不是吓你第677章处理事情第126章真正的攻城第253章触龙与赵太后第394章双重打击第176章分析第411章 马不停蹄第620章内心暗喜第630章工程量第647章发挥效果第577章一脸的无法言说第271章最大的鱼第195章海上第148章新的奖励第47章王易的计划第658章要求不严第515章顺便表达一下爱慕之心第39章寒门不易第139章分兵进攻第422章取舍利弊第23章贫穷的汝南黄巾第437章没有用的取暖之物第42章古籍第435章效犬马之劳第197章急转直下第349章丧失信心第348章好的体系第660章牺牲自己第264章袁绍的机会第602章喜闻乐见第327章东莱的准备第445章手到擒来第268章冲击的先登营第601章赢得漂漂亮亮第95章未雨绸缪西北一带。第274章溃散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鸡皮疙瘩第697章计划能够实行第401章刺客第713章背后一凉第630章工程量第567章更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