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下邺城逢纪死

庆功,大大的庆功,雁门关内一连三日都是流传着喜庆,这喜庆当中,恍若正是过着新年一般。

匈奴又一次被卫涛所大败,本来就对卫涛颇为拥护的并州百姓,已经是完全将卫涛当做了并州的万里屏障,认为但有卫涛在,那么来多少匈奴,就要死多少匈奴。

不过这个时候卫涛的心情却没有寻常百姓那么好。

“混账!”

卫涛再是狠狠地一甩,将手中的书信甩下,用力地喘息着粗气。

不是卫涛性格急躁,而是这信件委实太让卫涛愤怒。

许其据有并州而牧马,这是袁绍的许诺,而且还是亲笔所书的许诺,上面还盖有袁绍自刻的玉玺印章,做不得假。

这是卫涛从匈奴大营之中收出的往来书信。

也许是因为匈奴的大意,更有可能这原来就是刘豹故意留下要以此来威胁袁绍之物,所以保存得极好不说,也没有被人故意损毁,在匈奴败亡之后这些往来信件就全都落入到了卫涛手中。

说起来,卫涛对于袁绍本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恶感,若不是其冀州乃对于卫涛太过于重要,卫涛恐怕也不会与其冲突。

但如今,卫涛已经是不单单只是想要夺下冀州,更想要一举覆灭袁绍根基,让他知道里通外族所要付出的代价!

“张郃!我要立即赶回邺城主持此次战事。匈奴虽逐,但元凶未平,我心甚是不愿。如今命你继续留守于此。若匈奴再有南下。你可守?”

思量了一阵之后。卫涛当即做出了决定,而且这一次卫涛可不会再让其慢慢消磨,卫涛已经是决定,打破邺城,而后立即挥军南下攻打司隶,定要要除袁绍这国贼!

“启禀主公,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但让张郃有一口气在,定不叫一个匈奴得过雁门关!”

经由此一战,张郃对于卫涛可谓是心服口服,听到卫涛如此一问,当即单膝下跪,一拱手向着卫涛禀明说道。

“好!”

卫涛并没有再说许多,只是立即下令,令得赵云、典韦当即整顿军队,而后又是书信传令荀攸、张辽两人,令其做好军队、后勤的准备。

这一次。卫涛可不单单只是要回去领军,更是要连同自身军队一举带同南下。如此方可一举而溃袁军也!

听闻卫涛传令,无论是张辽还是荀攸准备得都是极快,毕竟大汉四百年,无论再是如何,都有忠心于此之人,张辽、荀攸都是如此之属。

饶是如此,卫涛也是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再是用于整军,方才是南下。

这个时候,除了邺城之外,整个冀州可以说已经全部落入卫涛之手,只等着拿下邺城之后就此易主。

周瑜英才盖世,自然名不虚传,以正面相攻,而后辅以种种手段,几乎就是为卫涛将整个冀州全都拿下。

只要再过上一些时日,那么卫涛自然也就可以将邺城也是收归而下。

若是换做之前,到了这个时候自然会用以逸待劳之法,待得邺城不攻自破。

但这个时候卫涛却有些不愿如此,毕竟如此一来耗费时日必定日久,卫涛实在不愿意如此。

“公瑾,除此之外可有速胜之法?袁绍行径你也已知,想到其竟敢以天子自居,将我大汉领土随意分割给外族,我便感觉一日亦不可忍。若公瑾能够有法可用,还请公瑾莫要顾忌,直言便是!”

在听到周瑜对于这一段时间的一系列总结之后,卫涛却是毫不犹豫地直接说道,语气少有的坚决。

“我对大汉如何且是不言,但此等为了一己之私利而弃大汉疆土,大汉子民于不顾者,吾必诛!”

对于卫涛的话周瑜也是默默点头。

无论心中是否是有相助卫涛逐鹿天下,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心思,但哪怕是有一日要推翻大汉,也不可能抹灭整个大汉民族的印记。

哪怕是昔日的黄巾乱匪都能够想到、做到的事情,周瑜又如何做不到?

“主公,袁军据城不出。那逢纪虽然无有大才,但防御却十分严密,如今邺城上下俱是归其所掌,十人以上兵卒调动皆出于其令。纵然是有心思灵动之辈,也不堪为大用,想要让其为我大开城门更不可能。”

周瑜先是摇摇头,而后才是细说而道。

“不过主公既然问起,那么瑜自当尽心。如今邺城已经是士气大落,若主公再将袁绍罪行公布天下,便可得大义之名,本来就有意投靠我军之人必定趁势而起,而后主公再以重军攻城,那么威势之下,再予以劝降,那么必可收奇效。”

周瑜的这一计并不出奇,不过想想也是,到了现在,也没有什么可以出奇的,逢纪防御邺城有余,反攻之力却是不足。

加上无论卫涛还是周瑜都心思慎密之辈,根本不会留下什么可供偷袭的空当,邺城落入卫涛手中不过早晚而已。

如今所为也不过就是加快这一进程而已。

如此一看,的确也用不到什么奇谋。

卫涛不是纠结于此之人,在第二日当即将袁绍罪行大白于天下。

其实这事情卫涛早已经是命荀攸所为,只不过邺城被围,根本不可能得知此事,所以这一日,卫涛却是命令麾下士卒将箭矢去了箭头,而后射入城中。

书信所言,皆乃袁绍罪行,桩桩件件根本容不得袁绍抵赖,其上更有言明:若为护佑袁军者,则同为大汉罪人,其罪以诛九族,若是开门投降,那么便是以不知而不论罪。

无数箭矢射入,哪怕逢纪再是如何命人将书信收缴,也不可能是阻止得了此事。

直到半日过后,卫涛才是命人停止如此,不过卫涛观看城墙之上士卒士气,发现已经是有不少人没有了‘精神骨’,士气已经跌落至极,若不是森严的军规尚在,恐怕这些士卒已经是开城投降。

事实上纵然没有如此,但实际上也是差不多了,当夜,便是有人潜出邺城,向卫涛递上了投诚信。

“今夜四更天时,你们能够确定打开城门让我军而入?”

卫涛打量着眼前之人,说起来卫涛也是有几分感叹,世家大族的实力的确不容小看,那么邺城如此紧密,此人也能够轻易脱出,恐怕这邺城本身就有无数暗道才是。

“是的,城中各家族都感觉大人才是义师,袁绍背逆纲常,实乃乱臣贼子,更是迫害先帝,逼迫其退位,可谓罪大恶极。又有袁术,自立为帝,袁家上下,皆无一人。我等各个世家闻之无不义愤填膺,只恨不能以身相报,如今有将军前来,正可归附义军,为将军效力。”

不得不说,能够派来做这事情的人,除了要有极高的身手之外,还要有高明的口才,最少看起来,这人做得很是不差。

“呵呵……既然如此,我岂有不信之理。来使且是下去休息,待到四更天,与我一同入城。”

卫涛微微一笑,从这使者身上也不可能得到什么讯息,所以卫涛当即也就不再多言,一笑而过。

只待到那使者下去之后,卫涛才是转头看向周瑜而问。

“公瑾认为如何?”

“呵呵……主公也当知晓,如今那些大族,除了投降主公之外还能够如何?在邺城不可保之下,必当先保其家族老小。若是以往,还可凭借其深厚根基,不惧主公秋后算账,但如今主公拿着袁绍里通外族的把柄。若借机将其划作一党,那么他们也唯有其死也!哪敢是糊弄主公?”

周瑜当下一笑而道,不过周瑜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之下,最怕的是对方诈降,当即也是出得一计言道。

“不过主公尚可如此。可令典韦将军为先锋入城,凭着典韦将军之勇悍,纵然有伏,也能够支持片刻,而主公亲领大军在后,一旦事情有变,当即领军冲杀,只要占据了邺城城门,那么邺城不过随手可下,何须主公再费心思?”

“哈哈……公瑾所言不差,袁绍人心向背,这一战我军已是必胜,邺城大族不敢不尽心。”

对于周瑜所言卫涛如何不知道,当即也是一笑而过。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邺城之内的各个家族的确没有欺诈卫涛,相助袁绍的意思,顺利的打开了邺城城门。

这些家族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易办到这一点其实也不奇怪,为了加强邺城防护,早先逢纪就从邺城各个家族当中抽人。

如此既可以加强邺城防护,又可让这些家族不敢异动,打散之后的各人做不出什么大事。

可想不到最终逢纪还是自食其果,反倒是留下了更大的破绽,被各大家族所用。

“呵呵……主公啊!主公!”

接到传来的讯息,逢纪没有亲身前往抵御,也没有立即就是逃跑,而是正容衣冠向着长安所在叩拜。

“主公,请恕逢纪再不能为主公出谋划策,愿主公一切昌盛,成万世之基业,逢纪九泉之下也可望主公也!”

言毕,逢纪直接拔剑而出,毫不犹豫用力在脖子上一抹!

逢纪身死!(……)

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308章 卫涛之念第89章 北上幽州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177章 放过张合?第63章 董卓来援第1章 蔡邕第27章 张辽献策第242章 扬帆而去第121章 于禁来投第247章 入九江第353章 双方真正的打算第195章 荀攸为谋第63章 董卓来援第314章 战平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373章 决断第39章 蔡琰妙音第206章 软禁沮授第109章 诈城无功第382章 迎娶孙尚香第19章 派驻马邑第109章 周瑜到来第224章 先挫一阵第244章 孙策到来第422章 后方安定第154章 欲谋匈奴第66章 谋算对道术(下)第176章 夜袭与夜袭(下)第304章 天下情势第306章 将计就计第231章 天下第二将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409章 将计就计欲破蛮营第170章 ‘买’来潘璋第329章 吕子明巧言取兵权第40章 气晕卫仲道第42章 刺杀张让第387章 姜伯约计诱黄汉升第206章 软禁沮授第228章 幽州之应第346章 司马徽失态第267章 三戟斩刘豹第247章 入九江第91章 火烧乌桓骑兵第165章 天子令诸侯第92章 大破乌桓先锋第272章 义兄弟明心意第182章 卫涛单骑冲阵擒辛评第82章 不一般的黄巾第421章 草原琐事第211章 卫涛大义第336章 阳谋对阳谋第25章 马匪示威第171章 计!第376章 江东英杰亡(下)第334章 五溪蛮败第112章 温酒斩华雄第125章 大贤再相投第362章 徐盛忠诚第180章 敲山震虎慑李乐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58章 勤王密诏第48章 黄巾之乱始第120章 公瑾新谋第183章 情势危急第86章 卫子羽十骑赴会(中)第331章 吕蒙诚意感文聘第426章 再战第389章 刘备失算第47章 悄然改变了的历史第31章 马邑市集第309章 文明掠夺第14章 进击匈奴第42章 刺杀张让第165章 天子令诸侯第386章 大战之前第177章 放过张合?第18章 人墙与胜利第442章 双雄纵论(下)第143章 出战迎曹第194章 连娶三女第10章 战神吕布(上)第169章 联姻第308章 卫涛之念第271章 袁绍末路第269章 郭奉孝遗计分天下(上)第362章 徐盛忠诚第67章 斩杀张宝、张梁第374章 缓攻动士气第331章 吕蒙诚意感文聘第286章 鲁子敬火烧曹孟德第193章 幽州来使第353章 双方真正的打算第29章 卫子羽请君入瓮第101章 甄氏意第299章 西凉军弱第9章 匈奴游骑第26章 马匪来袭
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308章 卫涛之念第89章 北上幽州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177章 放过张合?第63章 董卓来援第1章 蔡邕第27章 张辽献策第242章 扬帆而去第121章 于禁来投第247章 入九江第353章 双方真正的打算第195章 荀攸为谋第63章 董卓来援第314章 战平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373章 决断第39章 蔡琰妙音第206章 软禁沮授第109章 诈城无功第382章 迎娶孙尚香第19章 派驻马邑第109章 周瑜到来第224章 先挫一阵第244章 孙策到来第422章 后方安定第154章 欲谋匈奴第66章 谋算对道术(下)第176章 夜袭与夜袭(下)第304章 天下情势第306章 将计就计第231章 天下第二将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409章 将计就计欲破蛮营第170章 ‘买’来潘璋第329章 吕子明巧言取兵权第40章 气晕卫仲道第42章 刺杀张让第387章 姜伯约计诱黄汉升第206章 软禁沮授第228章 幽州之应第346章 司马徽失态第267章 三戟斩刘豹第247章 入九江第91章 火烧乌桓骑兵第165章 天子令诸侯第92章 大破乌桓先锋第272章 义兄弟明心意第182章 卫涛单骑冲阵擒辛评第82章 不一般的黄巾第421章 草原琐事第211章 卫涛大义第336章 阳谋对阳谋第25章 马匪示威第171章 计!第376章 江东英杰亡(下)第334章 五溪蛮败第112章 温酒斩华雄第125章 大贤再相投第362章 徐盛忠诚第180章 敲山震虎慑李乐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58章 勤王密诏第48章 黄巾之乱始第120章 公瑾新谋第183章 情势危急第86章 卫子羽十骑赴会(中)第331章 吕蒙诚意感文聘第426章 再战第389章 刘备失算第47章 悄然改变了的历史第31章 马邑市集第309章 文明掠夺第14章 进击匈奴第42章 刺杀张让第165章 天子令诸侯第386章 大战之前第177章 放过张合?第18章 人墙与胜利第442章 双雄纵论(下)第143章 出战迎曹第194章 连娶三女第10章 战神吕布(上)第169章 联姻第308章 卫涛之念第271章 袁绍末路第269章 郭奉孝遗计分天下(上)第362章 徐盛忠诚第67章 斩杀张宝、张梁第374章 缓攻动士气第331章 吕蒙诚意感文聘第286章 鲁子敬火烧曹孟德第193章 幽州来使第353章 双方真正的打算第29章 卫子羽请君入瓮第101章 甄氏意第299章 西凉军弱第9章 匈奴游骑第26章 马匪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