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两难境地

张辽对荀彧的到来欣喜之余也是不解,为什么荀彧来了?而且荀彧是怎么预料到自己等人有难才派许褚徐晃前来支援的?

在贾诩任命伐蓝军师后,曹操就从前者身上看出了前者的心思,知道前者此次恐怕再也回不到自己身边了。曹操很早就看穿了贾诩是个追求安逸的人,在窥测人心方面,曹操若说第二,恐怕无人敢称第一。

贾诩说要为曹操荡平蓝军,谨慎的曹操永远不会去赌,他要的是确保万一,于是便书信送回许昌,将荀彧调了过来,万一贾诩没有能战胜蓝火那曹操还可以依靠自己的左膀右臂荀彧。

荀彧接到曹操的书信后,快马加鞭赶到了战场前线的曲阿。从曹操嘴中打听清楚贾诩的情况后也倍感惋惜,荀彧也知道贾诩是人才,难得的人才。

曹操当时说:“文若能来我伐蓝的胜利也指日可待了。可惜的是,文和却离我而去……”说着煞感无奈。

荀彧点点头:“贾诩既说能消灭蓝火,那必是他有良策。平时他很少出谋划策,但每次都为奇谋。不过主公,在下认为,蓝火战绩累累,先破周瑜后降鲁肃,继而灭陆逊,说明蓝火在作战方略的造诣上绝不是一般的厉害。我怕贾诩先生(彼此尊敬的称呼)不能有十成把握消灭蓝火,故此……”话音落下时荀彧眼睛微微对上了曹操的视线。

曹操轻轻点下头,荀彧才继续道:“故此我认为理应派支援部队前往沙头镇,以让贾诩先生的战机加大。”

“那你认为派谁去?”曹操问。

荀彧道:“许褚,再加任命一个副将徐晃,带一万精锐渡江!”

江都城蓝火在曹操当时看来只有一万守军,自己这边贾诩为军师,夏侯惇,夏侯渊,张辽为将军,出兵两万,就是破不了江都城也不至于战败。荀彧的做法在曹操认为谨慎过头了。

看出曹操的疑惑,荀彧微微笑道:“主公放心,如今的战势是,多出兵有益无害。”

如此,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派出许褚徐晃率兵一万进行支援。

事情很巧合,也很好玩,本来许褚徐晃是来支援作战的,更正赶上夏侯惇等人走投无路,作战援军变成了接应援军,去打仗的变成了去接人的。夏侯惇等将士的性命能生还,算起来一半归功于荀彧,一半归功于上苍。

夏侯惇三人听完也捏了把冷汗,合着自己得救纯属巧合,不过总算是不用背水死战了。许褚和徐晃听完江都一战的状况也暗暗吐了口气,蓝火果真狡诈,贾诩军师也可悲可叹,算得上壮举了。

由于是前来支援作战,所以许褚的战船也只是承载一万精锐的数量,毕竟没想到夏侯惇他们遇到苦战要准备撤回曲阿。几位将军都苦恼了,这些战船要想让全体士兵回曲阿,只能分两拨,可是,万一蓝火在其中一拨走掉后回来攻击怎么办。在场的诸位都是打仗的好手,谋略方面就不足以和蓝火对抗了。

“我有一个办法。”徐晃的话将几人的目光都拉了过来,“既然不能确保安全返回,那不如我们派信兵给主公,让主公把军队全调过来可否?”

徐晃的意思就是做最后的总攻了,蓝火现有兵七万,若想攻下蓝火只能全军开来。实际上,蓝火受降了六千曹军后共有人马七万六千余人。而曹操损失之下,有人马七万四千余人,彼此差距几乎为零。

几人想了想,张辽觉得不妥,从这里到对岸得花些时间,等主公派兵赶来又得花些时间,如果中途蓝火发现自己士兵们都没渡江,派七万大军来围攻怎么办?那不就损伤更多了吗?

把不妥之处讲解了出来,张辽的话让几人又陷入沮丧,而且现在不能耽误时间了,等蓝火注意到情况后就为时已晚。

与此同时,还在途中的蓝火接到探兵来报,说夏侯惇等人还有援军都在岸边未动。蓝火立刻生疑,脑中思索着对方没离开的原因。

按理说,夏侯惇等人应当马上离开刻不容缓才对,蓝火可是七万大军虎视眈眈。而且,联系起许褚援军来蓝火也开始就觉得不对劲。在与贾诩一战时,蓝火的奇兵烧毁了战船,导致夏侯惇人马无法逃过岸,连情报也无法传达给对岸的曹操。那为何还有援军来呢?

蓝火想可能是贾诩出战江都前就发出过援军请求,恰巧赶上了救下夏侯惇等人。蓝火能想到的也只能这样了,荀彧来前线的事情实属突然蓝火也无从猜测,所以也没考虑到荀彧的原因。

那么,不管是蓝火所想的,还是许褚援军来这里的真实原因,都有个共同点,那即是许褚军不是来接应的是来支援的,是来打仗的。

马上,蓝火意识到了一次大战机就在眼前。既不是来接应夏侯惇等人的那战船数量必不够用,蓝火在极短的时间内理清了全部内容,叫了一名快骑道:“你火速去江都让陆翔和吴飞亲领五万大军赶来!”

后者领命后急忙赶去。

张啸不明所以:“怎么突然就要发兵?”

蓝火一笑,令全军调头往岸边方向开去,并对张啸说:“送到嘴边的绵羊可不能拒绝,就不客气地收下吧。”

绵羊指的是来支援的许褚徐晃军队,在这种境遇下,蓝火是不会放弃绝佳机会将曹操此战带来的几员猛将一并拿下的。

还是没有听懂蓝火的意思,张啸也没问,看蓝火的命令肯定是有仗可打了,能打仗就好。

一万蓝军用最快地速度返回岸边,曹军方面也是迫在眉睫。

“不能耽误时间了!我看还是我领五千人马留下!你们乘船快走!”徐晃下了决心坚定地说。战船只够承载一万人马,徐晃不得不留下五千人来。即便硬挤,战船总共也只可带走一万两千多人,硬挤的概念是能站脚的地方就站脚,挤得满满的,明显这会让船的行驶能力降低,速度大大下降后可能被蓝火追杀,到时全军受阻。更不符合实际,再者说,留下三千人也是死路。或是说带走夏侯惇,夏侯渊和张辽,把三千士兵留下等死,这也不是几位铮铮铁汉的将军所为之事。最主要的原因是,此时的情况下必须留一位将军和至少五千的人马指挥作战为逃军断后,不然如果蓝军杀来,还是会在水上追杀到。

第二十三章 一万精锐赶到第四十七章 周瑜之死第八章 首战结束第三章 中计的周瑜第五十三章 争辩第四十五章 挚友相见第六章 战斗啊啊第二十章 层出不穷的计谋第七十章 战前第二十三章 贾诩请战第五章 密谋第二十五章 侦破第十二章 刘备逃走第六十六章 残杀徐盛第十六章 热血男儿第一章 卷土而来第三十五章 断后死战第四十四章 水上拦截第一章 回到三国,官渡之战第四十一章 悲伤弥漫第四十九章 忧虑第五十九章 新兵器诞生第七十七章 甘宁归降第四十九章 围困第四十九章 忧虑第七十八章 灭陆逊第三十一章 全民皆兵第十五章 路救商队第四十六章 蓝火被杀?第三章 退第七十八章 灭陆逊第九章 名器出世,黑绝刃第四十九章 忧虑第五十四章 陆逊上任第七十一章 索命箭立威第二十五章 诸葛亮第一章 回到三国,官渡之战赵云篇第五十一章 江东议事风波第十一章 鬼刀手程威第二十九章 伏兵第六十五章 重伤徐盛第十八章 占领彭泽第七章 杀第三十五章 周瑜之计第十九章 张啸的过去第十九章 张啸的过去第六十三章 占新都第四十四章 水上拦截第三十八章 拼死守卫第一章 卷土而来第十七章 结拜第二十六章 神射第五章 吕奉先第十三章 蓝火被拒第七章 张颌前来第四十九章 围困第六十二章 三大王器第七十二章 鼓动士气第十四章 再战夏侯惇第十一章 鬼刀手程威第六十二章 三大王器第五十九章 新兵器诞生第十三章 不详的预感第四十二章 阵威第五十七章 激鲁肃第七十八章 灭陆逊第九章 难题第二十八章 计谋暗战第六十七章 捕获凌统第二十五章 诸葛亮第九章 难题第三十二章 捕获奸细第十六章 热血男儿第三章 锋芒初露第五十五章 蓝火的决策第五十三章 全身而退第四章 大败袁谭,攻占冀州第五十章 张颌突围第二十三章 一万精锐赶到第七十二章 鼓动士气第三章 退第六十二章 三大王器第三十五章 断后死战第四十三章 刺客第四十章 凌统杀来第四十四章 蓝火单挑三吴将第五章 吴军苦战第五十章 张颌突围第二十章 大破建业城门第七十章 战前第三十四章 趁虚而入第五十一章 江东议事风波第五十三章 争辩第四十六章 周瑜的转变第六十四章 陆逊出兵第七十章 战前第二十六章 对策
第二十三章 一万精锐赶到第四十七章 周瑜之死第八章 首战结束第三章 中计的周瑜第五十三章 争辩第四十五章 挚友相见第六章 战斗啊啊第二十章 层出不穷的计谋第七十章 战前第二十三章 贾诩请战第五章 密谋第二十五章 侦破第十二章 刘备逃走第六十六章 残杀徐盛第十六章 热血男儿第一章 卷土而来第三十五章 断后死战第四十四章 水上拦截第一章 回到三国,官渡之战第四十一章 悲伤弥漫第四十九章 忧虑第五十九章 新兵器诞生第七十七章 甘宁归降第四十九章 围困第四十九章 忧虑第七十八章 灭陆逊第三十一章 全民皆兵第十五章 路救商队第四十六章 蓝火被杀?第三章 退第七十八章 灭陆逊第九章 名器出世,黑绝刃第四十九章 忧虑第五十四章 陆逊上任第七十一章 索命箭立威第二十五章 诸葛亮第一章 回到三国,官渡之战赵云篇第五十一章 江东议事风波第十一章 鬼刀手程威第二十九章 伏兵第六十五章 重伤徐盛第十八章 占领彭泽第七章 杀第三十五章 周瑜之计第十九章 张啸的过去第十九章 张啸的过去第六十三章 占新都第四十四章 水上拦截第三十八章 拼死守卫第一章 卷土而来第十七章 结拜第二十六章 神射第五章 吕奉先第十三章 蓝火被拒第七章 张颌前来第四十九章 围困第六十二章 三大王器第七十二章 鼓动士气第十四章 再战夏侯惇第十一章 鬼刀手程威第六十二章 三大王器第五十九章 新兵器诞生第十三章 不详的预感第四十二章 阵威第五十七章 激鲁肃第七十八章 灭陆逊第九章 难题第二十八章 计谋暗战第六十七章 捕获凌统第二十五章 诸葛亮第九章 难题第三十二章 捕获奸细第十六章 热血男儿第三章 锋芒初露第五十五章 蓝火的决策第五十三章 全身而退第四章 大败袁谭,攻占冀州第五十章 张颌突围第二十三章 一万精锐赶到第七十二章 鼓动士气第三章 退第六十二章 三大王器第三十五章 断后死战第四十三章 刺客第四十章 凌统杀来第四十四章 蓝火单挑三吴将第五章 吴军苦战第五十章 张颌突围第二十章 大破建业城门第七十章 战前第三十四章 趁虚而入第五十一章 江东议事风波第五十三章 争辩第四十六章 周瑜的转变第六十四章 陆逊出兵第七十章 战前第二十六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