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三闷棍打晕刘备

诸葛亮的援军不是别人,正是荆州的老牌士族,蔡家!确切的说,是以蔡瑁为首的荆州土著集团。

毫无疑问,这也是李重授意的,李重给蔡瑁的建议是,哪一方弱势,就支持哪一方,一定要让刘备集团陷入内耗之中。

现在不赞成一方吃亏,蔡瑁立即表态支持。当然,蔡瑁也有借口,蔡瑁的借口就是祥瑞一说纯属雾中花、水中月,没有实际证据,刘备想要称王也可以,是不是先把白鹿抓到呢?

不然的话,到时候没有活生生的白鹿现世,岂不是有点贻笑大方。

蔡瑁说这话的时候真心有点脸红,那白鹿,稻生双禾,地涌甘泉什么的祥瑞都是他自己捏造出来了。

诸葛亮也有点怀疑蔡瑁的用意,但没办法,人家蔡瑁本来就是支持他。而且诸葛亮本身就出自荆州集团,想要建功立业的话,还需要荆州集团的大力支持,真没办法把蔡瑁踢出局。

于是刘备军中立即出现两个派系,一个是激进党,疯狂支持刘备称王。一个就是保守党,趋向于保守稳重,暂时不称王的。

总体来说,还是激进党占据上风,关羽、张飞的影响力太大了,而蔡瑁还在归隐状态中,掀不起太大的风浪。当然,最重要的是,激进党手中有兵权,保守党没有兵权,显得底气不足。

愈演愈烈的称王风暴几乎让陈县之外的刘备军放弃了攻城的念头,各级军官每天都在争吵之中,甚至还有挥拳相向的事情出现,刘备更是忙着拆看各级官员送来的书信,忙得不可开交。

没办法,刘备成不成王暂且不提,他总要看看谁支持,谁反对吧!

曹仁彻底傻眼了,刘备这边没心思攻打陈县,曹仁就独木难支了,他的兵力本来就和赵云差不多,别说攻城了,没有刘备的帮助,野战他都不一定能打过赵云。

关键时刻,李重再次出手,命令赵云撤兵至拓县。

拓县位于陈县以北一百二十里处,和陈县相比,距离陈留更近一些。由于刘备的军队无心作战,赵云突围相当轻松,几乎没什么损耗,就逃到拓县。

这就是留给刘备集团狗咬狗的时间,有赵云的威胁在,你们不是没时间讨论吗?好,我逃跑!你们不就是想打陈县吗?好,我让给你!

坦白说,陈县根本就不在李重的军事计划之内,那只是李重最前沿的阵地而已,李重要求保留的不是陈县,而是赵云手中的有生力量。只要有兵有将,赵云随时可以组织起第二道防线。

如果说赵云撤军之前刘备还有一些打仗的心思,但自从赵云撤到祏县之后,刘备也没什么打仗的心思了。

当初和曹操约定好的是一起攻打陈县,现在刘备已经做到这一点了,可以说完成了一个盟友的任务。

消灭赵云的有生力量,刘备也做到了,再怎么说这些天连续交战,赵云也要损失一些兵卒的,但让刘备完全把赵云困死那是不现实的。别说刘备了,就是曹操也这么想过,双方的兵力差距没那么大。

本来刘备和曹操的设想是消灭赵云三分之二以上的部队,让赵云手下的军队下降到五千到七千之间,但很可惜,赵云突围之后,手中依旧有一万二千多兵卒。陈县一战,赵云手中的兵力折损过半。

但必须说明的是,这一万二千兵卒全都是军中的精华所在,赵云再怎么脑残也不会让精锐兵卒和刘备曹仁硬拼的。

没有了进攻目标,刘备马上就不愿意进兵了,兴致勃勃的留在陈县和手下官员商讨称王一事。

事实上刘备已经有点清醒了,知道让赵云跑的太过轻松,但事已至此,刘备觉得自己还是装糊涂更好一些,嗯……还能麻痹一下曹操。

不得不说,刘备还是有些急智的。

曹仁再次来见刘备,请求刘备出兵相助,不过这次刘备就不那么好说话了,非常坚决的拒绝了曹仁的提议。刘备给出理由相当站得住脚,陈县已经是刘备所能控制的最远范围了。

再北上百里攻打祏县,恕刘备鞭长莫及。曹仁也没办法反驳,刘备说的就是事实,除非刘备有大量的骑兵,可以随时、快速的支援边境的城池,不然的话,刘备不可能控制太远的城池。

无奈之下,曹仁只得独自率军追击赵云,以解陈留之围。

赵云确实不敢和刘备、曹仁二人硬拼,但单独把曹仁挑出来赵云可不怕,二人手中的兵力相差无几。横渡濄水之后,赵云带领三千骑兵埋伏在濄水北岸,准备伏击曹仁,命令周仓带着大部队先行一步。

这是典型的半渡而击之战术,只不过是攻击的方向变换一下而已,但杀伤力还是一样的恐怖。

曹仁刚刚有两千余兵卒过河,还没列出阵势,就被赵云带着骑兵一阵冲杀。

本来刚渡河的兵卒就比较疲惫,再加上其中没有多少骑兵,还没有密实的阵型阻挡。所以赵云的骑兵表现的极度猖狂,一波乱箭之后,三千骑兵分成十队,列出三里宽的阵线,横着向曹仁的兵卒碾压过去。

曹兵刚刚上岸就早到迎头一棒,顿时被杀得血肉横飞,钢刀闪亮,铁蹄狰狞,一个照面之下,曹兵就被冲回濄水之中。

对岸的曹仁急的哇哇大叫,却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兵卒被肢解屠杀。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河对岸就平静下来,只剩下三千骑兵耸立当场,默默的注视着濄水。

曹仁也沉寂下来,他心里非常清楚,想要渡河不是那么容易的了。除非自己能运送一直骑兵过去,对抗河北铁骑,或者一下子就运送数千兵卒,能在对岸布置出一个简单的防御工事。

但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事情。

无奈之下,曹仁只等再寻过河地点,分散赵云的注意力。

也就在这时,李重又一次出手了,出手对付的目标还是刘备。不过这一次李重采取的办法非常诡异,那就是自己称王。李重命令陈琳上表献帝,自封为赵王!这是一个极其无耻的举动。

但李重有一点比刘备强的多,就是李重手下的文武比较心齐,李重的主要将领都出身寒门,比如赵云、太史慈、管亥、甘宁等人,他们对献帝根本谈不上忠心一说,像甘宁、管亥更是出身盗匪,本来就是对抗朝廷的存在。

李儒就不用说了,董卓当年干过的事大家都知道,罪魁祸首就是他。

程昱也是一样,他并没受到朝廷的恩惠,对于李重的举动也没什么愿意不愿意的,实际上程昱不表态,也就是赞同的意思,谁不愿意升官发财呢。

其中唯一对李重称王反感的就是陈宫,但陈宫在李重阵营中没有什么地位,也没有派系的支持,只能嘴里嘟囔几句而已。

李重极其无耻的称王,再次搅浑了一潭水。

刘备刚刚将称王运动平息下来,就在一次被李重搅动了,本来刘备已经做出决定,暂不称王,毕竟现在还在战时,而且曹操和李重都没有称王的举动,刘备觉得自己要是称王,容易被枪打出头鸟。

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刘备的荆州是巧取豪夺来的,根基还不稳,确实应当积攒一下实力,韬光养晦。

但现在李重称王了,刘备要是不称王,那就是矮李重一头,处处受到牵制。

刘备不得不佩服李重这个十足的滚刀肉,刘备就是想称王也要好好准备一下,万一引起李重和曹操的同仇敌忾就不妙了。但人家李重不,人家不在乎,反正现在李重已经是自己打两个了,破罐子破摔,形势还能再坏到哪去?

被李重这一搅和,刘备营中又一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称王运动。

被卷入泥潭的不光是刘备,曹操也跑不了,同样,曹操的阵营中也开始有人呼吁曹操进位魏王了。

但曹操比刘备还苦恼,刘备哪里还好,只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称王,一种是以后再称王。总体来说,刘备这里还好理顺,两个派系安抚一下就好了,至少耽误一些时间罢了。

曹操可不一样,曹操手下有三个派系,一种是称王,一种是以后再称王,一种是坚决不许曹操称王的。

和刘备一样,前两种只需要花费点时间就能安抚下来,第三种却让曹操头疼了。毫无疑问,反对曹操称王的都是汉室的死忠分子,无论到什么时候,总有一些人会坚持心中的信仰,至死不渝。

不管这种人做出的决定是对是错,但对他们的执念,你是不得不佩服的。

曹操很想将这些人赶尽杀绝,在曹操的眼中,这些人纯属添乱,让献帝亲政有什么好处?那个小屁孩儿有什么能耐。

可令曹操为难的是,荀彧、荀文若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换做是别人,曹操一定毫不犹豫的除掉他,杀掉一个死忠派是很麻烦,很容易引起非议,甚至引发一场“清君侧”的举动,但曹操真不在乎,这么多年下来,曹操已经暗地里收拾了不少人。

但是荀家的影响力太大了,曹操真的不敢轻举妄动。

每天个位数的红票,各位,能给蜘蛛匀一张吗?

第438章 关云长闻风丧胆?第156章 战云密布第203章 大戟士2第317章 血肉为泥万骨枯第240章 毒士VS毒士第368章 关羽怒提青龙刀第56章 冰河血战第180章 暗流汹涌第392章 陆伯言出谋划策第348章 兵分两路取虎牢第241章 冰河世纪第31章 传国玉玺试人心第215章 李儒的战略眼光第43章 广武之战第86章 烈火烧营第338章 挑风云兄弟相残第125章 横扫草原第100章 略占上风第246章 亡命之徒1第10章 卑鄙的计划第460章 最后的决战1第451章 金戈铁马入梦来第117章 命不该绝第331章 烈焰飞腾照大江第489章 将计就计困曹休第14章 食言而肥第329章 碧水东流至此回3第170章 胜胜负负第153章 左右逢源第89章 赵云来投第414章 连弩之间的对决第117章 命不该绝第418章 烽烟再起采石矶第276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第271章 张飞VS张颌第338章 挑风云兄弟相残第230章 可笑的弱点第333章 黄汉升雪中挽弓第332章 凤雏分兵袭千里第406章 马超枪挑关云长第409章 糜芳反复藏玄机第352章 攻心之计最难防第159章 陷阵营杀第461章 最后的决战2第354章 双雄会决意今朝第369章 十年之后的局势第337章 祸起萧墙肘腋生第469章 三国时代也拼爹第105章 张彩提亲第194章 大获全胜第262章 狗急跳墙第161章 狡诈狡诈第216章 按兵不动第275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58章 征战四方第421章 耸人听闻的想法第84章 报应来了第389章 两个狐狸的陷阱第324章 百发百中的计策第357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280章 战事如棋当如是第112章 与虎为邻第463章 三分天下已成空第30章 喜从天降第59章 败走阴馆第250章 躺着也中枪第109章 斩草除根第43章 广武之战第387章 筹谋天下的布局第45章 阴险算计第461章 最后的决战2第492章 赵云诈取阳平关1第229章 被低估的蔡瑁第491章 欲求之必先予之第485章 假仁义祸心暗藏第209章 悲愤二人组第54章 忙里偷闲应采花第250章 躺着也中枪第168章 悲催甘宁第383章 芙蓉暖帐暗生香第230章 可笑的弱点第458章 燕赵铁骑百零八第172章 战况焦灼第93章 渐渐演变的战事第117章 命不该绝第294章 骑兵的绝杀战术第338章 挑风云兄弟相残第412章 真正的大发明家第7章 太史老夫人第203章 大戟士2第133章 攻城略地第241章 冰河世纪第175章 围困邺城第368章 关羽怒提青龙刀第91章 围点打援第18章 夏侯惇邀战太史慈第259章 干枯大地第216章 一针见血第266章 郭嘉和诸葛亮第89章 赵云来投
第438章 关云长闻风丧胆?第156章 战云密布第203章 大戟士2第317章 血肉为泥万骨枯第240章 毒士VS毒士第368章 关羽怒提青龙刀第56章 冰河血战第180章 暗流汹涌第392章 陆伯言出谋划策第348章 兵分两路取虎牢第241章 冰河世纪第31章 传国玉玺试人心第215章 李儒的战略眼光第43章 广武之战第86章 烈火烧营第338章 挑风云兄弟相残第125章 横扫草原第100章 略占上风第246章 亡命之徒1第10章 卑鄙的计划第460章 最后的决战1第451章 金戈铁马入梦来第117章 命不该绝第331章 烈焰飞腾照大江第489章 将计就计困曹休第14章 食言而肥第329章 碧水东流至此回3第170章 胜胜负负第153章 左右逢源第89章 赵云来投第414章 连弩之间的对决第117章 命不该绝第418章 烽烟再起采石矶第276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第271章 张飞VS张颌第338章 挑风云兄弟相残第230章 可笑的弱点第333章 黄汉升雪中挽弓第332章 凤雏分兵袭千里第406章 马超枪挑关云长第409章 糜芳反复藏玄机第352章 攻心之计最难防第159章 陷阵营杀第461章 最后的决战2第354章 双雄会决意今朝第369章 十年之后的局势第337章 祸起萧墙肘腋生第469章 三国时代也拼爹第105章 张彩提亲第194章 大获全胜第262章 狗急跳墙第161章 狡诈狡诈第216章 按兵不动第275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58章 征战四方第421章 耸人听闻的想法第84章 报应来了第389章 两个狐狸的陷阱第324章 百发百中的计策第357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280章 战事如棋当如是第112章 与虎为邻第463章 三分天下已成空第30章 喜从天降第59章 败走阴馆第250章 躺着也中枪第109章 斩草除根第43章 广武之战第387章 筹谋天下的布局第45章 阴险算计第461章 最后的决战2第492章 赵云诈取阳平关1第229章 被低估的蔡瑁第491章 欲求之必先予之第485章 假仁义祸心暗藏第209章 悲愤二人组第54章 忙里偷闲应采花第250章 躺着也中枪第168章 悲催甘宁第383章 芙蓉暖帐暗生香第230章 可笑的弱点第458章 燕赵铁骑百零八第172章 战况焦灼第93章 渐渐演变的战事第117章 命不该绝第294章 骑兵的绝杀战术第338章 挑风云兄弟相残第412章 真正的大发明家第7章 太史老夫人第203章 大戟士2第133章 攻城略地第241章 冰河世纪第175章 围困邺城第368章 关羽怒提青龙刀第91章 围点打援第18章 夏侯惇邀战太史慈第259章 干枯大地第216章 一针见血第266章 郭嘉和诸葛亮第89章 赵云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