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司马懿

并州境内,先有益州蜀郡名士张裕来投。而后徐晃大难不死,重归陈旭麾下,更有大将甘宁,前来投奔陈旭。

这段时间,上天好似为了补偿陈旭,在河东郡的那场大败一样,给了陈旭一个又一个惊喜。

今年秋收已至,并州收获了大量粮食。上到并州官吏,下到普通百姓,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

人逢喜事精神爽,陈旭自然也毫不例外。唯一让他有些揪心的事情,就是和吕绮玲的婚期越来越近了。

不可否认,吕绮玲这个小丫头片子,从小就有着祸国殃民的姿色。

然而,让有着后世灵魂的陈旭,娶一个十四岁的小萝莉。多少会让陈旭心中,感到一丝罪恶感。

陈旭正在想着,与吕绮玲婚约的事情,就看见魏续急冲冲的跑了过来。

这个时代,由于陈旭的横空出世,吕布手下的实力,被削减了很多。

原本吕布帐下有八健将,现在只有魏续、侯成、郝萌、曹性、宋宪五人。其中曹性,还是郝萌的部将。

吕布帐下的这几员将领,魏续与吕布有着姻亲关系,因此最得吕布信任。

如今吕绮玲正要与陈旭成婚,魏续身为吕绮玲的舅父,自然是忙碌不已。

陈旭娶吕绮玲,不仅和吕布结亲,魏续也能跟着沾光,从此以后与陈旭沾亲带故。因此,他对于此事亦是极力赞成。

“主公,天下诸侯,以及主公治下的豪门望族,末将都遣人送了喜帖。如今婚期将至,不少诸侯都派遣使者,前来并州恭贺主公成婚。”

“弘农望族杨氏、河东司马氏,也都派遣了族人前来观礼。”

按理来讲,陈旭这次只是纳妾,本不该办得如此隆重。但是吕布觉得,他将自己的独女嫁给陈旭,婚事就应该弄得天下皆知。

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天下人都知道,双方结亲之事。

不仅是吕布,就连陈宫、田丰也认为,此是应该大办特办。他们认为,虽然并州如今兵多将广。但是陈旭的根基,相比起袁绍等人,还是显得有些薄弱。

毕竟,家世这个东西,天下诸侯之中,也只有陈旭的家世最弱。

这一次邀请诸侯,让他们的使者前来观礼,未尝没有展示并州实力的意思。若是经由这些人口中,将并州的强盛传扬出去,必定能够让一些人对并州心生仰慕。

邀请境内的世家大族,也是为了与他们拉近关系。并州新得的弘农郡与河内郡,当地豪门望族林立。

弘农杨氏,自从西汉丞相杨敞开始,就已经是弘农望族。特别是在东汉时期,更可以称得上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弘农杨氏,纵然与汝南袁氏相比,也丝毫不差。特别是后世杨坚建立隋朝以后,更使得这个家族,成为天下望族之首。

像这种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他们的底蕴与影响力,简直大得无可估量。历史上强大如曹操,也对于这个家族忌惮不已。

曹操杀杨修,固然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但是与杨修的家族背景,绝对脱不开干系。

可以想象,如此聪慧的杨修,再加上他的家世,曹操不认为自己的儿子,日后能够驾驭得了。他杀杨修,未尝没有早除后患的意味。

不仅是杨修,就连名满天下的荀彧,也是因为反对曹操加封国公,而被曹操暗示服毒自杀。

雄才大略的曹操,真的会为了这样一个缘故,除掉自己的左膀右臂吗?

不见得!

颍川荀氏乃是当地望族,荀氏八龙更是个个名满天下。荀攸、荀彧都出自颍川荀氏。两人在曹氏集团的身份地位,亦是不可撼动。

他们虽然是曹操的左膀右臂,但是颍川荀氏的势力也太过庞大了。正是因为这样,才引起了曹操的忌惮,想要削弱荀氏的实力。

荀彧反对曹操封国公,而后被曹操迁怒,服毒自杀,只不过一个引子罢了。

曹操深知世家大族庞大的势力,他对于世家的人才,一方面提拔重用,另一方面却是谨慎防备。

曹氏集团之中,那些出身不好的谋士,大多都能善终。但是世家大族的名士,却一直战战兢兢。

相比起弘农杨氏、以及颍川荀氏被曹操所忌惮。河内司马氏,由于司马懿的韬光养晦,这才能够得以保全,并且笑到最后。

河内司马氏虽然在当时,比不上弘农杨氏,却也是当地首屈一指的豪门望族。

河内司马氏的历史,可以追朔到楚汉争鼎之时。

司马卬本是赵国将军,巨鹿之战后随项羽入关。灭秦后,项羽分魏国地为西魏、殷两国,封司马卬为殷王,建都朝歌。

后来司马卬投降汉王刘邦,其所在之地就成为了河内郡。之后的河内司马氏,几乎代代都有人成为朝廷大员,权倾一郡,无比显赫。

“河内司马氏?”

陈旭听见魏续的话,惊呼了起来。他突然想起了那个在历史上,耗死诸葛亮,权倾朝野的司马懿。心中即是忌惮,又是渴望。

忌惮,是因为司马懿太能韬光养晦了。他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雄主,都能将自己的野心深深的隐藏起来。

直到曹芳继位以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政。曹爽骄横跋扈,专擅朝政,打压异己,逼迫司马懿不得不辞官归乡。

司马懿则韬光养晦,蛰伏待机,直至在高平陵事变之时,一举将曹爽集团击垮。司马家族,从此开始权倾朝野。

纵观司马懿一生,可以看出,此人乃是智谋过人、才能出众、心机深沉、坚韧不拔之人。

陈旭相信,熟知三国历史的人物,没有一人会不忌惮司马懿。

渴望,是因为司马懿这个人,实在是个天纵奇才。虽然司马氏后来谋朝篡位,但是司马懿对于魏国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他慧眼识英才,提拔了诸如邓艾、钟会、郝昭、郭淮等一批魏国名将。才使得魏国在吴国、蜀国的联合压制下,不但没有衰弱,反而蒸蒸日上。

司马懿的才能亦是毋庸置疑,若非他数次带兵击败蜀国、吴国的进犯,恐怕三国时期统一天下的,不见得会是魏国。

这样一个有才能的人,陈旭又怎么不想将其纳入麾下?

“司马氏前来观礼之人是谁?”

魏续有些不明白,陈旭为何如此关心河东司马氏。相比起司马氏,弘农杨氏的势力更加庞大。

然而,陈旭发问,魏续不敢不答,他说道:“来人乃是京兆尹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朗。”

“司马朗么?”

陈旭听见来人不是司马懿,心中多少有些失望。

并州虽然取了河内郡与弘农郡,但是陈旭将很多事情,都交给了陈宫、田丰处理。再加上中路大军全军覆没的事情,陈旭一直无心处理政务。

因此,他对于这两个郡中的豪门望族,还是有些不太了解。

“河内司马氏之中,是否有一人叫做司马懿?”

“司马懿么?”

魏续皱着眉头,低声呢喃了两句,忽然大声说道:“主公不说,末将险些忘了此人。随同司马朗前来的人中,尚且还有一个十四岁的孩童,叫做司马懿!”

“十四岁?”

陈旭闻言,心中感到有些愕然。

在他心中,司马懿一直是个沉稳、老练、心机深沉之人。他完全没有想过,现在的司马懿,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屁孩。

想了一想,陈旭才恍然大悟。若是司马懿现在年龄很大,他也不会在以后耗死曹操、曹丕、诸葛亮、曹叡了。

想到这里,陈旭对魏续说道:“你现在就带我,前去探望司马朗兄弟。”

一个庭院之内,司马朗看着倔强的司马懿,气得面色张红。

过了一会儿,他终究是心中一软,苦口婆心的说道:“你若想要匡扶社稷,为国为民,必先保全自身才行。”

“不顾自身安危,强行为人出头,此非智者所为!”

司马懿梗着脖子,说道:“阿翁时常教导我们,当扶危济困,胸怀仁义,有忧天下心。周生等人,因一言不合,就要杀人泄愤。此事既然被我撞见,我自当挺身而出!”

司马朗恨其不争地说道:“周生等人都是亡命之徒,你妄自出头,险些丢掉性命。若非孔明先生相救,你现在早就死无葬身之地,又何谈胸怀天下?”

陈旭来到司马懿兄弟,暂住的庭院之外,正要进去,就听见两人的交谈,不由勾起了他的兴趣。

他示意身后众人噤声,待在门外,细细倾听着。

司马懿的声音,明显有些稚嫩。但是他的气势,却是丝毫不弱。

“今日我为布衣,见不平之事而明哲保身。他日为官一方,必定会为了明哲保身,不顾治下百姓的生死。”

“大兄为官之时,是否就是如此行事?大兄这样,又岂对得起阿翁的教导?”

司马懿的话,使得司马朗脸色涨红。他暴喝一声,说道:“跪下!”

“长兄为父,你今日如此顶撞我,可曾记得阿翁的教导?”

看着兄长暴怒的样子,司马懿感到委屈不已。但是对于自家兄长的命令,他却不敢不遵从,因此只得跪在了地上。

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948章 芦苇荡第322章 饥荒第665章 稷下晨报第72章 华雄第961章 张辽败亡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619章 关武请命第231章 遭遇第677章 拒绝第420章 阳城易主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422章 降者无数第267章 捷报第684章 抛砖引玉第881章 荣归故里第450章 杨秋投降第728章 算计高览第323章 出兵关中第895章 大破曹军第506章 太学改革第543章 反常举动第269章 止戈第681章 形势危急第476章 重逢第19章 名扬州郡第753章 反攻第967章 相互算计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792章 田丰投刘第989章 刺客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79章 追杀孔明第544章 火攻袭营第538章 张飞激将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211章 归心第224章 袭城第317章 谋关中第120章 誓杀老贼第23章 击贼第942章 水战将起第210章 献城第567章 玉门关第972章 争功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855章 战局骤变第67章 人头滚滚第451章 马玩第520章 判案根据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92章 汤陈逞威第50章 东阿对第865章 孙策之死(下)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152章 田丰激将第952章 全军覆没第620章 追与逃第185章 高顺第84章 水淹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239章 杳无音讯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77章 奇袭丘县第547章 渡河第905章 群星陨落第691章 火烧张任第98章 黄巾不死第867章 美人殇第631章 违抗军令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131章 田丰认主第155章 丁原吕布第150章 赵云闯山第10章 陈静的疯狂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856章 伤势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759章 昏迷第623章 逃命第175章 推测第712章 徐庶登场第997章 陈宫去世第149章 围猎野豕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646章 李儒发威第847章 诸侯尽离去第421章 攻心为上第756章 碾压第22章 不允盗请第419章 关羽显威第18章 神勇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90章 中意第951章 困兽犹斗第382章 名将之殇第98章 黄巾不死第342章 斩郭汜第533章 欲灭袁绍
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948章 芦苇荡第322章 饥荒第665章 稷下晨报第72章 华雄第961章 张辽败亡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619章 关武请命第231章 遭遇第677章 拒绝第420章 阳城易主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422章 降者无数第267章 捷报第684章 抛砖引玉第881章 荣归故里第450章 杨秋投降第728章 算计高览第323章 出兵关中第895章 大破曹军第506章 太学改革第543章 反常举动第269章 止戈第681章 形势危急第476章 重逢第19章 名扬州郡第753章 反攻第967章 相互算计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792章 田丰投刘第989章 刺客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79章 追杀孔明第544章 火攻袭营第538章 张飞激将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211章 归心第224章 袭城第317章 谋关中第120章 誓杀老贼第23章 击贼第942章 水战将起第210章 献城第567章 玉门关第972章 争功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855章 战局骤变第67章 人头滚滚第451章 马玩第520章 判案根据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92章 汤陈逞威第50章 东阿对第865章 孙策之死(下)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152章 田丰激将第952章 全军覆没第620章 追与逃第185章 高顺第84章 水淹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239章 杳无音讯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77章 奇袭丘县第547章 渡河第905章 群星陨落第691章 火烧张任第98章 黄巾不死第867章 美人殇第631章 违抗军令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131章 田丰认主第155章 丁原吕布第150章 赵云闯山第10章 陈静的疯狂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856章 伤势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759章 昏迷第623章 逃命第175章 推测第712章 徐庶登场第997章 陈宫去世第149章 围猎野豕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646章 李儒发威第847章 诸侯尽离去第421章 攻心为上第756章 碾压第22章 不允盗请第419章 关羽显威第18章 神勇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90章 中意第951章 困兽犹斗第382章 名将之殇第98章 黄巾不死第342章 斩郭汜第533章 欲灭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