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缺粮

陈旭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有些混乱。原本他只是想去看望桥氏父子,却不想莫名其妙地被征辟了。

更让他费解的是,郡国里面的官吏对他居然如此热情,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在陈旭看来,自己只是一介莽夫,就算杀掉张其一家有些名声,但是他出身贫寒,注定不会让这些郡国官吏高看一眼。

却不想,他们居然如此客气。

不管是前世的陈旭,还是这世的陈旭,都不太了解士人之间的事情。

大汉帝国那些所谓的名士,从何而来?要么有真才实学,著书立传;要么被德高望重之人看重、夸赞。

第一类的名士,几乎全是当代大儒,满腹经纶,为士林所敬仰。诸如郑玄、蔡邕(yong)之流。

后一种多为士族后辈,他们的先辈为了自家子孙的前途着想,往往会和其他人互相吹捧。

被有名声的人夸赞多了,这些人自然就会出名。

当然,真正名声极大之人,也不会胡乱吹捧某人,若是被吹捧之人并无真才实学,不仅被吹捧之人会让他人嘲笑,甚至还会连累夸赞他的人名声受损。

所以那些因为他人夸赞而出名之人,纵然有些水分,亦不会相差太远。

这些郡国官吏,他们并非敬陈旭勇武,也不是敬他敢于杀掉张其一家,他们敬的是桥玄对陈旭极高的称赞。

桥玄曾位列三公,能文能武,就连大儒蔡邕都曾被他征辟,出任河平长。

他从不随便夸赞别人,就连自己的族子桥瑁、族孙桥宇,也从未称赞过一句。

但凡被桥玄称赞过的人,全都名副其实,假以时日,必能成就大器,这点从史书上桥玄称赞曹操,就可以管中窥豹。

正是这个缘故,众人才对陈旭刮目相待。而桥玄的赞誉,更是让陈旭日后受益终生。

陈家村内,喜气洋洋。

平日里,虽说村中粮食存得不少,村人们还是不敢随意浪费。今日陈家村却杀猪宰羊,毫不吝啬。

众人知道陈旭被征辟为义军首领之后,全都喜笑颜开,陈旭若能有所成就,整个宗族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大家推杯换盏,妇女们还唱起了乡间小曲,一直闹腾了一天。

夜晚,族人们各回各家,陈旭家中却聚集了不少人。

陈旭、陈静、陈虎、陈青、老里魁、以及退伍老卒,全都在此。

“如今朝廷腐败,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都是因为活不下去,才参加黄巾军,我并不想与之为敌。”

陈旭环顾四周,叹息一声,继续说道:“然,桥氏与我有恩,若不报之,必使世人唾弃。”

屋中几人闻言,皆静默不语,陈家村若非有陈旭,现在可能也会和那些流民一般吧。

况且,他们对于太平教并不排斥,很多家庭都曾经受过太平教的恩惠,就连陈虎母亲亦是如此。

见众人如此模样,陈静起身,昂然说道:“如今世道,十常侍把持朝政,士族、豪强掌控地方,并购田地、私藏家奴。一旦灾荒四起,非为权贵,何以为生?”

“如今天赐良机与大兄,若不趁此时机,统领义军,杀贼立功,岂不可惜?贼人虽是流民,却已造反,反国之贼人人得而诛之,大兄为何如此妇人之仁?”

陈静一番话下来,屋中几人脸色各异。

陈旭脸色愕然;陈虎欲言又止;陈青、老里魁以及退伍老卒,则是暗暗点头。

陈静能如此说话,并不稀奇。

他有大志气,功利之心颇重,为了让陈旭名扬州郡,甚至不惜烧掉自己族人的田地,更不用说那些毫无关系的叛贼了。

陈虎母亲受过太平教恩惠,他虽然鲁莽,但也懂得知恩图报,有所犹豫亦在情理之中。

只有陈青、老里魁以及退伍老卒的态度,却让陈旭觉得匪夷所思。

受到后世的影响,陈旭有些妇人之仁在所难免。

老里魁他们正是处于这个时代的底层,知道生活的艰难,才想要获取功名利禄,好摆脱如今低贱的身份。

‘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嚷嚷皆为利往’,不管哪个时代,人们皆有追逐功名之心。

更何况在这些人眼中,大汉帝国几百年的威严深入人心,黄巾军即使造反,亦不会成功。

若能在此期间捞些战功,亦可封荫庇子。

陈旭心中却很纠结,那些黄巾军,若非实在活不下去,又怎会去造反?不是造反之人有野心,而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让他去杀这些被逼无奈,才去造反的流民,陈旭委实有些不愿。

心中挣扎了良久,最终,陈旭还是带着陈虎、陈静,以及七十九名村中武艺超群的汉子,前往濮阳城就职。

这七十九名汉子,有一半是陈家村本族子弟,另外一半是招募来的流民。

此时此地,他毫无选择的余地。

这时讲究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汉代之人讲究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桥氏有大恩于陈旭,他若不知报恩,必让天下人唾弃。

陈旭并没有带陈青一起过去,他担任义军首领之后,难保黄巾军不会狗急跳墙,派兵前来攻打陈家村。

陈青素来稳重,善守。所以村中留下了三百名汉子由他统领,若遇贼人来攻,只要能够坚持少许时间,濮阳援兵必定能够赶到。

流民对于食物的渴望,寻常人简直无法想象,濮阳郡招募义兵的榜文刚刚张贴出去,大群流民就蜂拥而至,整个募兵之处都被衣衫褴褛的流民挤满。

陈旭下令:优先挑选那些拥有家室之人。

拥有家室的牵绊,虽说可能怕死,若是利用得好,也能让他们拼命杀敌立功,养家糊口。

而那些没有家室的流民,一但战势不利,必定会一哄而散。对于他们而言,参加义军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好不被饿死,若要他们奋勇杀敌,确是困难。

三日之内,陈旭只招到三千人,就被桥瑁下令制止。

陈旭不解,找到桥瑁,说出自己的担忧:“如今卜己拥兵万余,兵锋直指濮阳。只招募三千义军,又不曾经过训练。即使加上原来的一千五百郡国兵,亦与敌军相差甚远,如此一来,怎能破敌?”

“文昭,大汉连年灾荒,郡国府库之中粮草本就缺乏,如今有四千五百兵丁,每日耗费粮草无数,府库之中粮草只能坚持两月有余。”

桥瑁并未将陈旭当做外人,据实以告。

陈旭闻言大惊,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两月之后无法击退黄巾军,官兵将不战自溃。

在心中略微计算了一下,陈旭不由问道:“四千五百人马,就算加上郡中官吏、仆人,亦不过五千,两月只需五千多石粮草即可,难道郡中仓库已经贫穷若斯?”

虽说现今战乱已起,粮食价格涨了两倍有余,但是五千石粮草也不会超过两百五十万钱,濮阳乃堂堂东郡首府,陈旭实在不相信只有这么一点粮食。

要知道,曾经光是一头猛虎,陈旭就讹诈了张其家一百万钱,虽说张家***,颇为富裕,但是诸多豪强家中的财力,亦是可见一斑。

身为官府的郡国仓库,居然比不上一方豪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叹了一口气,桥瑁缓缓说道:“大汉并非没有钱,但是这些钱全部落在宦官、豪强、以及世家大族手中,真正受苦的还是天下百姓啊。”

不得不说,桥瑁为官非常不错,不贪赃枉法,对于百姓也比较好,可以算得上是个能吏。

但即使如此,东郡府库已经空虚若斯,其他州郡的情况亦是可想而知。

“本来府库钱粮还算不少,但是流民四起,官府为救济流民,花费了许多粮食。再加上很多豪强专门捉拿贼人领赏,使得府库内钱财也是消耗一空。”

陈旭听到这里,脸色微红,他们陈家村也是如此行事,不知从中赚了多少财物。

桥瑁好似满腹怨言,喋喋不休,然后居然开始骂起兖州刺史。

兖州刺史本来是桥瑁担任,后来他被十常侍陷害,刘岱也在后面推波助澜。

桥瑁被削去兖州刺史之位,贬为东郡太守之后,两人就此结下了仇怨。

刘岱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再加上与新任兖州刺史交好,处处与桥瑁为难。

兖州刺史每年从东郡征调的粮食、钱财都是其它郡国的好几倍,这就使得濮阳府库库存一直很少。

陈旭听到这里,出了一声冷汗。既然受过桥氏恩惠,陈旭就想回报他们。

他曾经回忆过后世关于桥瑁的事情,却一直有些模糊不清,直到桥瑁愤恨地骂刘岱之时,他才想起了一些其中关键。

桥瑁与刘岱都是讨伐董卓的诸侯之一,然而两人素有仇怨,刘岱遂杀掉桥瑁,尽降其众。

以往陈旭并不知道两人为何结仇,现在听来好像有些故事。

但是陈旭心中还有一个疑惑,刘岱贵为宗室,素来与宦官势不两立,又怎会与宦官联手,一同陷害桥瑁?

桥瑁还是愤愤不平,继续骂道:“刘岱伯父当年被免去太尉之职,我家伯父上位,却不想刘岱一直怀恨在心,这才报复与我,真是不当人子!”

陈旭听得目瞪口呆,本来他还纳闷为何刘岱跟桥瑁过不去呢,原来是家族遗传的仇恨啊。

想要劝说桥瑁两句,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总不能说‘你不要得罪刘岱,不然以后会被他杀掉’吧。

再说一直是刘岱寻桥瑁麻烦,此事想避都避不开,既然如此,就好好跟着桥瑁,有陈旭在,刘岱也不见得能杀掉桥瑁。

PS:求推荐票票!

第721章 新鲜血液第147章 黄巾弊端第636章 无奈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169章 赵煌回归第170章 比武第781章 惨烈厮杀第653章 血溅大殿第211章 归心第881章 荣归故里第508章 出巡第772章 挟持吴懿第246章 追击第379章 图谋第1章 魂入汉末第272章 少年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19章 名扬州郡第880章 当街袭杀第600章 鲁肃(上)第850章 乱世知己第298章 狮虎斗第761章 黄沙漫天第895章 大破曹军第846章 斩将三十余第268章 欲劫粮草第214章 苦衷第948章 芦苇荡第824章 驿馆说鲁肃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480章 欣欣向荣第478章 韩遂死第729章 直扑常山第763章 绿洲第678章 斥徐晃第620章 追与逃第383章 吕布挂帅第422章 降者无数第485章 家事第994章 覆灭在即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714章 合纵伐陈第398章 穷途末路第1004章 病危第788章 田丰离去第560章 反心第475章 逃脱第99章 复夺广宗第554章 吾誓杀汝第181章 追杀第829章 武关城下第960章 登岸第3章 阿虎之勇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979章 追杀孔明第443章 张辽中伏第503章 传统第284章 旭之志第229章 交易第268章 欲劫粮草第612章 凉州急报第727章 始末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422章 降者无数第648章 疯言封王第772章 挟持吴懿第461章 议事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724章 武关之战第357章 蜕变第177章 人间炼狱第190章 回寨第327章 风声扯呼第158章 两虎相争第833章 欲擒刘备第995章 袁谭人头第671章 杀入城中第771章 捉邓贤第549章 水淹第604章 喜得麟儿第673章 龚都战死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595章 准备撤兵第403章 民心所归第950章 袭杀周瑜第124章 胜负有凭第477章 反目第578章 张松出使第346章 以陈代汉第841章 不违初心第311章 名将樊稠第247章 反攻第331章 赌约第62章 孤胆英雄第409章 刘备中伏第442章 三大发明第38章 虚张声势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08章 烈火滔天
第721章 新鲜血液第147章 黄巾弊端第636章 无奈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169章 赵煌回归第170章 比武第781章 惨烈厮杀第653章 血溅大殿第211章 归心第881章 荣归故里第508章 出巡第772章 挟持吴懿第246章 追击第379章 图谋第1章 魂入汉末第272章 少年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19章 名扬州郡第880章 当街袭杀第600章 鲁肃(上)第850章 乱世知己第298章 狮虎斗第761章 黄沙漫天第895章 大破曹军第846章 斩将三十余第268章 欲劫粮草第214章 苦衷第948章 芦苇荡第824章 驿馆说鲁肃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480章 欣欣向荣第478章 韩遂死第729章 直扑常山第763章 绿洲第678章 斥徐晃第620章 追与逃第383章 吕布挂帅第422章 降者无数第485章 家事第994章 覆灭在即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714章 合纵伐陈第398章 穷途末路第1004章 病危第788章 田丰离去第560章 反心第475章 逃脱第99章 复夺广宗第554章 吾誓杀汝第181章 追杀第829章 武关城下第960章 登岸第3章 阿虎之勇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979章 追杀孔明第443章 张辽中伏第503章 传统第284章 旭之志第229章 交易第268章 欲劫粮草第612章 凉州急报第727章 始末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422章 降者无数第648章 疯言封王第772章 挟持吴懿第461章 议事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724章 武关之战第357章 蜕变第177章 人间炼狱第190章 回寨第327章 风声扯呼第158章 两虎相争第833章 欲擒刘备第995章 袁谭人头第671章 杀入城中第771章 捉邓贤第549章 水淹第604章 喜得麟儿第673章 龚都战死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595章 准备撤兵第403章 民心所归第950章 袭杀周瑜第124章 胜负有凭第477章 反目第578章 张松出使第346章 以陈代汉第841章 不违初心第311章 名将樊稠第247章 反攻第331章 赌约第62章 孤胆英雄第409章 刘备中伏第442章 三大发明第38章 虚张声势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08章 烈火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