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严舞剑

bookmark

暂时给少府衙署、少府卿杨仪指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田信就接待李严。

李严面有愧色,强作精神讲述江都这段时间发生的趣闻,着重讲述江东方面传到江都的一些事情。比如大司农王连督运许多物资回江都,就引发了江东舆论方面的反对意见。

从下游向上游运输大笔物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士民苦之。

既有运输方面的辛苦,也有江东人的反对意见。

哪怕孙氏时代的江东大小士族、豪强等被迁移到岭南,可一个个家族那么大,强迁的也只是东吴‘降臣’,对那些降臣的亲族、近支,却无法借这股风潮打包迁移岭南。

人家孙权那么坏的一个人,尚且能容忍这些非暴力不合作的士族、豪强;现在汉军若一体清算,着实有些诡异。

因此张温断案时,给江东士族留了一个根,没有尽数拔除,也无法尽数拔除。

处理降国君臣,素来是一件尺度极大的事情。

败者无人权,照乱世传统、规矩来说孙权的宫室女眷、降臣的妻妾理应被集中分配。

甚至为了不留污点截留这些宝贵的生育年龄女性,会严惩降臣集团,将女眷变成合法的寡妇,那后续操作就好看多了,新组合的家庭也不有太多的矛盾。

上面有先帝、大将军压着,中间有张温、诸葛瑾斡旋处理,保证了江东降臣家庭结构的完整,只是许多人迁移岭南时只能正妻随行,其他小妻、妾室、婢女则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朝廷主要文档里不会详细记载。

名义上处理这件事情的负责人是关兴,他会根据各支军队的亲近关系、兵员籍贯、驻地,进行各种倾斜处理。

原则上,就是关系亲近、功勋大,光棍严重的军队得到更多的名额。

这也是田信无力改变的事情之一,只能尽量保证把关兴、诸葛瑾、张温分配过来的女子安排妥当。

在这种迫切需要更多女人组建完整家庭的时代里,普通人、寒门士人、低级豪强或低级官吏、军吏,是没资格娶纳小妻、妾室的。这是跟主流舆论相违背的事情,你这么做了,肯定会引来诽议,以及各种处理。

整个朝野缺乏女子,这是一个大问题,谁占有不该占有、超过默认规矩上限的女人,本就是一件容易引发舆论、群体愤慨的事情。

依照李严的说法,江东地区对王连运输钱粮充实江都一事的不满情绪,自然是多个原因的,其中有实际因素,也有一定程度的迁怒。

汉军各支部队都有这种迫切需要女人成立家庭的单身吏士,所以从战争破坏幅度较小,孤寡女子又多的江东地区搜集女子,就成了一种非常实际,如同默许的解决办法。

生育年龄的女人,在这个人口惆敝的年代里显得十分重要,在曹操、曹丕大肆诛杀时,被杀者女眷普遍会得到豁免。

哪个地区拥有更多的女子,那今后就更为繁盛、强大。

江东地区不满朝廷、汉军,又刚刚被处理了一轮,迁走了绝大多数的士族,也迁走了许多孤寡女子……所以,江东士民的不满情绪,就主要体现在相对弱势的大司农王连身上。

李严觉得这件事情可轻可重,对王连进行一定程度的打击。

毕竟江东新附,正是恩养士民拓实根基的关键时刻……王连往江都运输贵重物品补充国库的话,自然是合情合理的;可王连还动员许多宝贵的劳力,向中游本就产粮的江都运输大宗粮食,就值得推敲其真实用意。

田信听着李严讲述王连这起事件的前后因果,和各种主要、次要的因素、事后影响。

总觉得李严在隐瞒什么,自己对李严控制,不是傀儡木偶那种,而是李严在考虑事情时,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得失,其次才是他自己的得失。

如果对自己有重大利好,反倒因为彼此关系亲密、信赖关系,反倒会助长李严的胆量,让李严有了擅自行动的勇气。

比如费祎、董允这些人搞的事情,难道李严真的不清楚事态的后续影响、走势?

他很清楚,可觉得婚事能成,对彼此都好,所以就应着各种请求前往麦城说亲,试探口风……至于小妹未来的下场,绝不在李严的考虑范围内。

而现在,遵循这一原则,李严忠诚的同时,也会做一些谋利的事情。

手握瓷器生产和酿酒行业,李严贪图的绝非金银之利,这个利应该是扩大己方阵营的影响力、控制范围;削弱、打击敌对阵营。

显然,李严这么聪明又有点小气、记仇的人,不会只盯着王连打,肯定还有后续的手段。

李严见田信默默思索不言语,也就静静等候田信的决断。

该说的已经说了,继续重复阐述只会引来田信的不满……这是个独断专行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胁迫。

谆谆善诱,也是一种语言方面的胁迫。

田信先排除了李严的说法,江东士民的确有‘怨言’,也怨王连,不敢怨其他方面。

口出怨言,自然是有所诉求,或诉求得不到满足。

至于因为江东孤寡女子、降臣妾室被汉军重组为家庭……这是各国的根本大计,是当今默认、司空见惯的事情,不值得惊奇、愤慨。

张温、诸葛瑾都是做事有底线的人,不会像魏国河东郡守赵俨那样为了政绩,将假寡妇当做真寡妇搜集上来送到军里进行婚姻重组。

又没搜刮江东现存士人的妻女,这些人庆幸还来不及,怎可能针对此事发表不满言论?

所以,排除这些似是而非的干扰后,答案只有一个:身为江都尹的李严,因为职务便利,与江东方面的士人存在某种约定。

比如运粮,从长江下游往中游的江都运粮是真的辛苦,可在利润面前,这点辛苦又算的了什么?

须知,四五年前的江东是不缺粮食的,江东粮商出入江都,买卖宝石、粮食,购买军械、蜀锦、漆器等奢侈品……可是一条成熟的商贸运输线。

现在江东残存的江东士人,准备在这个江东粮商彻底消失的真空期里,重新扛起这杆大旗,将粮食贸易做起来。

他们不做,等今后册封到江东地区的汉室军功侯立稳根脚,这些军功侯自然会做这个生意。

到时候,这些残存的士人,是很难竞争的。

乘现在着手发展,积累优势,今后才有跟军功侯竞争、合作的底蕴。

而李严的酒场,先天与粮商、粮食贸易有密切交流。

江东如果崛起新的粮商,那急需朝中大佬庇护,李严距离当大佬还差那么半步,所以李严想一步步推动江东粮商发展,然后承上启下,成为自己与粮商群体之间的代言人。

自然而然的,这个过程里强化己方控制范围,就会削弱对方阵营的控制力。

粮商么,有了钱,还能组织庞大的运输队……有钱方便举孝廉入仕,有组织结构,就能拉起‘乡兵’,上一个这么崛起的汉室重臣似乎叫做朱儁?

田信又觉得自己可能想的太过深远,可能现在李严只是有个朦胧、粗糙的计划,甚至只是李严想报复,才发现这么报复的话,还有很多后续玩法。

粮商崛起,虽然能很快,但想要转型……有点难。

在粮商转型为更复杂的形态前,还是很好控制的,能轻易打死。

有足够控制的余地,田信突然觉得陆延可以放归本籍,先举一个孝廉为好,然后推动江东官学发展。发展过程中缺很多资金,这些粮商自然能慷慨解囊,形成一个循环的环流,向外不断产出学生。

思维落定,田信道:“敌乱箭射我,意在使我分心。我若不做还击,事事被动,必遭算计。于情于理,也该礼尚往来,正方兄放手施为,无须顾虑。”

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十九章 再进冖车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四十五章 缩编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维第七十三章 白日没第七百九十一章 谋算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八百七十一章 虚实之拳第七百八十一章 转移支付第八百一十五章 变故第六百九十二章 斗兽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马索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场第八百三十八章 疯女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三百五十章 授权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二百四十三章 绝第四百四十四章 轻重缓急第四百零九章 命数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诸葛亮第七百零一章 险恶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七百零一章 险恶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四百八十四章 规划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二百八十三章 张辽造车第八百三十三章 总理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迁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制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动第八百章 一飞冲天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养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七百七十章 瑞兽第一百六十章 进攻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诚第三百四十一章 总攻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粮票第四百一十章 直阁计较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谦之争第四百六十九章 试探第一百九十章 杨仪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线所在第六百一十章 钉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马超所请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满宠之计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计第一百七十章 张辽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五百二十二章 执宰之难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盐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诗第七百三十八章 连升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坝第五百零七章 清账第五十章 计较第八十二章 猫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二十五章 体面第八十九章 独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七百九十四章 时代变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无退路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六十二章 战江陵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咬第八百八十五章 关羽渡河第六百一十七章 烂摊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祸种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六十九章 关东改编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记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五十章 授权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三十六章 乌头第一百一十一章 斩第五百五十六章 择优而选第一百五十二章 后续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爷
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十九章 再进冖车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四十五章 缩编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维第七十三章 白日没第七百九十一章 谋算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八百七十一章 虚实之拳第七百八十一章 转移支付第八百一十五章 变故第六百九十二章 斗兽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马索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场第八百三十八章 疯女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三百五十章 授权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二百四十三章 绝第四百四十四章 轻重缓急第四百零九章 命数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诸葛亮第七百零一章 险恶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七百零一章 险恶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四百八十四章 规划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二百八十三章 张辽造车第八百三十三章 总理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迁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制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动第八百章 一飞冲天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养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七百七十章 瑞兽第一百六十章 进攻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诚第三百四十一章 总攻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粮票第四百一十章 直阁计较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谦之争第四百六十九章 试探第一百九十章 杨仪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线所在第六百一十章 钉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马超所请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满宠之计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计第一百七十章 张辽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五百二十二章 执宰之难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盐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诗第七百三十八章 连升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坝第五百零七章 清账第五十章 计较第八十二章 猫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二十五章 体面第八十九章 独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七百九十四章 时代变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无退路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六十二章 战江陵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咬第八百八十五章 关羽渡河第六百一十七章 烂摊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祸种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六十九章 关东改编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记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五十章 授权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三十六章 乌头第一百一十一章 斩第五百五十六章 择优而选第一百五十二章 后续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