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 正中下怀

1170 正中下怀

“文姬受汉兴王之托,特来献策江东。”蔡文姬微微欠身道。

哦?!孙权喜上眉梢,觉得王宝玉这个妹夫很仗义,连忙问道:“哦!战事胶着,不知宝玉有何良策?”

“今刘备在西,曹丕在北,江东岌岌可危,当下之计,唯有速速平息荆州战火,方为上策。”蔡文姬道。

“唉,实不相瞒,孤不想与刘大耳一争高下,怎奈其不依不饶,着实可恶。”孙权叹了口气。

“吴王一把火烧了刘备十数万大军,这口气他如何咽得下,又怎会善罢甘休?自然是要与吴王一决雌雄,依汉兴王之见,若想保全,当弃荆州。”蔡文姬道。

孙权还以为蔡文姬能出什么好主意,一听这话,顿感失望,连忙摆手道:“此事万万不可,自孤执掌江东起,便知荆州乃天下枢纽,群雄必争之地,怎能轻易言弃。”

“吴王怎不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理?”蔡文姬问道。

“唉,曹丕着实可恶,我既已应允归顺于他,却屡次相逼,不可罢休。”孙权叹气道。

“古人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吴王乃当世英雄,曹丕岂能不防?”蔡文姬道。

“即便孤让出荆州,只怕刘备那厮还将继续东下,此人较之曹丕,更有可恶之处。”孙权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言外之意,他宁愿相信口碑相对差的曹丕,而不是在他看来毫无诚信的刘备。

蔡文姬莞尔一笑,问道:“吴王,曹丕、刘备皆是劲敌,那你觉的宝玉才品如何?”

“宝玉虽性情不羁,却也是守信之人。”孙权中肯的说道。

“在吴王心中,相比曹丕、刘备如何?换言之,吴王在三者之间,最愿与谁共事?”蔡文姬又问道。

“这还用说,自然是宝玉最佳!”

呵呵,蔡文姬又笑了,“文姬以为,若要平息荆州战事,令曹丕阴谋无法得逞,又不想落入刘备之手,当各退一步,用权衡之术。可将荆州暂由宝玉统领,如此一切皆可化解。”

孙权的脸色顿时阴了下来,半晌才说道:“文姬,我待你如贵客,何出夺我疆土之言?”

“想必吴王误会了,若是宝玉怀有此心,早便与刘备联合,平分了荆州。”蔡文姬不卑不亢的说道。

“那又为何意?”

“宝玉与刘备有结义之情,又为江东之婿,两次大败司马懿,名震九州,正可从中周旋,保得江东领土不失。”蔡文姬道。

“若将荆州交给宝玉,何来疆土不失一说?”孙权还是听迷糊了,荆州都给了别人,怎么还是替自己保全。

“吴王怎就糊涂,郡主和吴国太皆在彝陵,宝玉待其如至亲,早便与江东连为一体,如一家之人。宝玉之地,便为江东之地,况且,依我看来,非但可保荆州,反让江东势力更大。”蔡文姬道。

孙权有点动心了,仔细想想也是,王宝玉好歹也是自己的妹夫,要是和他联手,等于多了个有力臂膀啊,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文姬一言,令孤茅塞顿开,愿闻其详!”

“刘备连失两位结义兄弟,自不愿再与宝玉反目,且其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不亚于江东,百姓早就怨声载道,若吴王让荆州与宝玉,刘备顺势而下,战火即平。在刘备那边,不可轻易言败,可让刘备退出当阳、秭归、夷道、临沮、白帝等地,如此一来,吴王岂不城池更多?”蔡文姬笑道。

听着很好,孙权还是不敢相信:“刘大耳能放弃荆州已是不易,岂还能割让城池?”

“吴王何不与曹丕联兵,刘备畏惧,自当退兵也!”蔡文姬道。

“唉,若用曹丕之兵,无异于引狼入室,正中其下怀。”孙权连忙摆手道。

“并非真正联军,只为欺瞒刘备。”蔡文姬暗示道。

“如何欺瞒?”孙权彻底着了蔡文姬的道,顺着话题继续问,问完自己都有些脸红,啥事儿都等着一个女人拿主意,显得自己挺没有头脑的,她离开之后会不会看不起自己?

哎,都这个时候了,乱七八糟想什么呢!孙权连忙揉揉额角,让自己清醒下来。

“此事甚易,可有曹丕文书?”蔡文姬问道。

孙权不明白蔡文姬想要干什么,还是派人取来了几封曹丕的文书,蔡文姬端详了片刻,又用手指比划了几下,随即让人取来白绢,提笔便写,很快就完成了一份联合兵力,共拒蜀军的文书。

“请吴王过目。”蔡文姬将白绢呈上。

孙权接过来一看,惊得目瞪口呆,蔡文姬仿造出来的文书,跟曹丕的笔迹一般无二,此刻他已经明白了蔡文姬所用的方法,随后哈哈大笑道:“文姬果真才不可测,兵不厌诈,若是那刘备见此文书,必然胆寒也!”

“吴王若依此计而行,黎民远离战火,功德无量。”蔡文姬恭维了一句。

孙权终于下定了决心,为了不再与刘备交战,可以暂时将荆州属地交给王宝玉,反正也是一家人,没什么好担心的。

蔡文姬完成了任务,起身告辞,也不拖延,直接返回了彝陵。

这么大的事儿,孙权当然要和群臣商议一番,话一出口,立刻引发了一片哗然,反对者居多,以张昭为首。

张昭颤颤巍巍的说道:“大王,此事万万不可,若是荆州给了汉兴王,再难要回也!”

附和张昭的不在少数,孙权冷着脸问道:“若不让出荆州,各位可有退敌之策?”

一句话问的这些人都哑巴了,张昭支吾半天,憋出一句废话:“此事不可急在一时,有待商榷。”

孙权很是不满,见尚书令顾雍一直绷着脸没开口,便点名问道:“顾公可有主意?”

顾雍等得就是这个时机,出列拱手道:“大王此举英明,江东久历战火,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正应休养生息,再图大事。汉兴王乃江东之婿,本为一家,正可将荆州交付其暂管,此举名为让,实为得。”

孙权得到了顾雍的支持,十分高兴,点头道:“顾公深知我心。”

1182 难断生死2152 蛇虫阻路1494 回到国都415 再叙友情407 求胜心切2337 孔子之师1034 不辱君命191 封禅之意781 鸡肋退兵1365 除去隐患076 生不逢时1295 水性不凡178 战袍拖地1336 自作聪明759 进军阳平1722 弹指灰飞267 四人结义1571 为民除害561 相忘江湖1075 颠倒次序1516 不问不答890 风波再起611 延绵生息2306 膝下无子2434 回返故居1468 舌灿莲花940 沙摩柯1765 诸王之王1363 叶落归根319 风浪符1562 北海之滨1475 调虎离山706 自投罗网2390 讳莫如深372 自立山头736 割地求和1421 寄人篱下1314 速速离开1391 万里寻女1236 到此一游993 虚与委蛇2421 莫大交集1866 一见钟情1712 康居圣王1211 明君中上1332 风月无边1868 无路可走020 白衣女子762 拖刀计2323 惊天逆转1909 王双中计1944 荒山英骨1773 血债血偿441 脚踏两只船253 雷公转世2191 飞舟驭鸟1527 不知下落1537 草草收场230 撤离樊城531 烧掉颂文1920 理亏在先1239 津津有味708 绕城而过947 步步为营1824 海豚之船687 混元衣1861 无颜归还1324 背后袭击2300 莫名来信792 徐无山1155 兵发庐江1095 黄忠归位2001 崖边女孩1249 雨夜袭营1308 澡塘会1542 厚礼相赠1690 无所畏惧850 后世留名1891 静夜鸦鸣2077 无妖之境326 杀子救主612 无稽之谈946 牛郎相伴1233 空牵挂024 飞奔的神牛1004 攻城失利2438 早日归来888 似曾相识1343 三英战鸿1501 乱了纲常1282 强攻关隘1732 尼萨投降2346 孤独求败1989 天然金矿660 泄愤招祸2421 莫大交集2390 讳莫如深938 仇人相见2387 三王表率373 涂面而行
1182 难断生死2152 蛇虫阻路1494 回到国都415 再叙友情407 求胜心切2337 孔子之师1034 不辱君命191 封禅之意781 鸡肋退兵1365 除去隐患076 生不逢时1295 水性不凡178 战袍拖地1336 自作聪明759 进军阳平1722 弹指灰飞267 四人结义1571 为民除害561 相忘江湖1075 颠倒次序1516 不问不答890 风波再起611 延绵生息2306 膝下无子2434 回返故居1468 舌灿莲花940 沙摩柯1765 诸王之王1363 叶落归根319 风浪符1562 北海之滨1475 调虎离山706 自投罗网2390 讳莫如深372 自立山头736 割地求和1421 寄人篱下1314 速速离开1391 万里寻女1236 到此一游993 虚与委蛇2421 莫大交集1866 一见钟情1712 康居圣王1211 明君中上1332 风月无边1868 无路可走020 白衣女子762 拖刀计2323 惊天逆转1909 王双中计1944 荒山英骨1773 血债血偿441 脚踏两只船253 雷公转世2191 飞舟驭鸟1527 不知下落1537 草草收场230 撤离樊城531 烧掉颂文1920 理亏在先1239 津津有味708 绕城而过947 步步为营1824 海豚之船687 混元衣1861 无颜归还1324 背后袭击2300 莫名来信792 徐无山1155 兵发庐江1095 黄忠归位2001 崖边女孩1249 雨夜袭营1308 澡塘会1542 厚礼相赠1690 无所畏惧850 后世留名1891 静夜鸦鸣2077 无妖之境326 杀子救主612 无稽之谈946 牛郎相伴1233 空牵挂024 飞奔的神牛1004 攻城失利2438 早日归来888 似曾相识1343 三英战鸿1501 乱了纲常1282 强攻关隘1732 尼萨投降2346 孤独求败1989 天然金矿660 泄愤招祸2421 莫大交集2390 讳莫如深938 仇人相见2387 三王表率373 涂面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