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火烧连营(上)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五月中旬,曹军大将夏侯渊率领最精锐的四万部队,秘密出发了。大军从定陶出发,过颖水立即偷袭了属于豫州的梁都郡,随即向谯郡挺进。一路上密而不宣,遇敌则避而走之,保证了大军的秘密行动。这一路大军走后,兖州都府东郡内方才大张旗鼓的整军,显的一派紧张的气氛。

正当各方探子以为曹军刚有异动时,夏侯渊部已经偷袭了谯郡。

一连半月的晴朗天气,让孙坚在郁闷之余,也只有耐心的等待一途了。每天的搦战,袁军虽然战尽上风,但一连十几天的拼杀,并没有斩杀任何敌将,虽然小胜,但也让河北军都有些提不起兴致了。袁绍虽然很想攻城,但因实力之间的相等,天气的炎热,也使他心思夭折其中了,同时他还在等待联军的到来。

这天袁绍刚在营中假寐,探子把最新的消息递了上来,当他看到曹操现在才刚集结部队的消息时,不由气的大骂阿瞒不守信用。他们两家本来约好,在长社会盟。从而一举攻破这座许昌的门户,以达到长驱之入的战略思想。因考虑到保存实力,因此袁绍一直在这拖着。如果不是信心不坚定的话,长社说不定早就尸横遍野了。

袁绍还是有私心的,开始他以为长社这样的小城,凭自己几十万大军,还不是手到擒来。可是在见孙坚的实力后,又龟缩起来了。自然也想曹操大军早点来,然后由他出头了。现在到好,几十万大军在这里干耗着,每天的粮食都不知道要消耗多少。

“传令兵,传令下去。全军集合,准备攻城。”袁绍在此时预示到了,如果在再这里耗下去,自己不但不会有任何收获,反而会得不尝失。同样曹操这是在有意识的消耗自己的实力,但如果自己在战局上取胜了,损失的东西就可以补回来。到时候自己有机会的话,就可以倒打一耙,趁机吃掉这个强敌。

此时的袁绍才是真正的自己,平时喜好奉承,但其也不是一个窝囊的人。袁绍的大军一集合,四大谋士立即赶到了袁绍大帐。“拜见大王。”四人施礼后。袁绍道:“你们可是为攻城之事来的。”审配道:“正是如此,请大王收回成命。”袁绍抬头看了众人一眼,道:“你们都是这个意思吗?”许攸自然不是了,笑迎道:“臣不是这个意思,大王圣明,我们应当早攻城了。”审配还想阻止,袁绍大吼一声,道:“我意已决,不得再议。传令颜良,率十万大军,携带攻城器械,全力拿下长社。”

四大谋士见袁绍如此决绝,自然不敢再议。

十万大军,在城下列阵。旌旗蔽日,战鼓惊天。颜良看着近在眼前的长社城,内心中充满了激动。成就大业的时刻就要到了,只要拿下长社,自己的地位势必又要迈进一步,河北名将必然成为天下名将。“呜!呜!”进攻的号角吹起了,三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向了长社城。抬着云梯的士兵,在前面盾兵的掩护下,奋勇的在箭雨中冲锋。

长社城中的孙坚。早就对敌人的攻城方案做了考虑。城楼上的檑木,滚石,准备齐全。士兵们手中的长弓,就是最好的远程攻击武器。一排排箭矢如水一般倾泄而下。河北军的嚎叫声,充满了整个大地。火红的骄阳,仿佛在见证着这一切,热血在和尘土浑成一块。

城头上的孙坚,冷静的看着这一切。众将军在城头指挥着,士兵像疯子一样冲锋,守军如砍菜切瓜似的,毫不手下留情。

长长的云梯搭上了城墙,守军用力的一推,云梯又一次的倒了下去。下面来不及走散的河北军士兵,立即被压倒了一片。战场上没有仁慈,有的只有残忍,再残忍。河北军一波波的攻击,完全没有把生死放身上。就算有胆怯之心,那又能如何呢?

孙坚的部队绝对是精锐,尤其在士气上,河北军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孙坚亲自擂鼓,激励着士兵的士气,士兵们的呐喊声,充分显示了将帅一心的伟大动力和号召感。

一天的攻城战在牺牲惨重下结束了,河北军丢下了上万尸体,徐徐退回了营地。那些无名的尸体,散落在长社城下,永远的成了孤魂,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乡了。战争是残酷的,有时候死或许是更好的解脱。河北军退了,苦战一天的战士,都散乱的靠在城墙上,每个人脸上都是一脸的淡漠,这或许就是战争中的带来的麻木吧!

一道闪电从空而降,威风徐徐而来。给这个酷热的夏天,带来了一丝凉意。同样也给战争带来了转机,长达半月之久的拉锯战,终于要做个了断了。孙坚闻到打雷的声音后,顾不得大战后的劳累,跑到院内测试了一下风向。

“哈哈!”孙坚仰天长笑,这是他唯一表达喜悦之情的方式。等候多时的风,终于渐渐的起了,孙坚在高兴之余,立即吩咐召集众将议事。“主公起风了。”黄盖也是兴奋的走进了议事厅。孙坚也是高兴的点了点头,让他坐下了。众将到齐后,孙坚道:“风起了,我们的机会到了。抓住时机,必要一击而中,让河北大军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程普谨慎道:“风起不容易,今次也是唯一的机会,如果不能大获全胜,我们将会再也没有机会了。现在天刚入黑,风力也较小,可以再等到初更时分。毕竟这天也要下雨了,只要抓住大雨之前,把火点燃。”黄盖赞同道:“德谋所言有理,请主公让臣率一万骑兵前去担当此令。”

孙坚看着一脸期盼和坚决的黄盖,道:“公覆愿往,吾放心矣!汝可以亲选一万精兵,负责今晚的战斗事宜。”黄盖恭敬道:“末将遵令。”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大唐有双龙,大隋有天帝,帝龙相得,天下我有!”敬请观看《大隋天帝传》!

东汉的一些官名第14章 名将贤士第52章 齐家治军第235章 龙威将军第40章 子义子龙第198章 许褚扬威第139章 情迷夜色第28章 颖川名士第171章 火烧联营(中)第62章 大婚典礼第244章 王者归来第207章 西川之乱(全)第83章 拉开序幕第165章 挥军直进第121章 仙师羽化第41章 孙坚背盟第145章 进入襄阳第219章 议取西川第74章 团聚时刻第205章 家中乐事(全)第62章 大婚典礼第217章 官渡之战第135章 各自罢兵第47章 席卷江东(三)第187章 幕后黑手第244章 王者归来第34章 进军汝南第126章 偷袭吕布第18章 东都洛阳第208章 尚香情结(上)第75章 北方局势第62章 大婚典礼第120章 缘分天定第112章 水困刘备第166章 局势急转第192章 奇女尚香第40章 子义子龙第138章 新的时代第85章 血战黟县第159章 秦淮学宫第73章 圆满结局第160章 少年陆逊第209章 良才猛将(上)第1章 序第225章 良臣择主第95章 徐州之乱第63章 江陵之战(一)第206章 新的较量(全)第143章 快乐时光第121章 仙师羽化第79章 组建六部第168章 长社之战第204章 东南事变(全)第22章 黑鹰初创亮剑的自白书第63章 江陵之战(三)第221章 前路莫测第53章 发展科技第69章 实施政策第209章 良才猛将(上)第50章 江东改革东汉的一些官名第142章 江东喜事第155章 不做计较第82章 出发前夕第23章 出兵弘农第141章 回归新野第12章 刘繇失信第110章 调兵谴将第83章 拉开序幕第123章 亡命天涯第206章 新的较量(全)第103章 初现踪迹第89章 攻杀战斗第76章 建邺群宴第62章 大婚典礼第22章 黑鹰初创第140章 激情一夜第95章 徐州之乱第8章 乱世平贼第48章 义弟归来第99章 沈鹰再败第59章 河北局势第3章 重获新生第236章 所向无敌第136章 黎明前昔第69章 实施政策第57章 局势难料第88章 陷入困境第165章 挥军直进地名资料第179张 新的决斗第91章 进攻焦镬山第236章 所向无敌第3章 重获新生第193章 顽强抗衡第4章 沈氏家族第212章 平定岭南第97章 三分徐州第33章 太后唐妃
东汉的一些官名第14章 名将贤士第52章 齐家治军第235章 龙威将军第40章 子义子龙第198章 许褚扬威第139章 情迷夜色第28章 颖川名士第171章 火烧联营(中)第62章 大婚典礼第244章 王者归来第207章 西川之乱(全)第83章 拉开序幕第165章 挥军直进第121章 仙师羽化第41章 孙坚背盟第145章 进入襄阳第219章 议取西川第74章 团聚时刻第205章 家中乐事(全)第62章 大婚典礼第217章 官渡之战第135章 各自罢兵第47章 席卷江东(三)第187章 幕后黑手第244章 王者归来第34章 进军汝南第126章 偷袭吕布第18章 东都洛阳第208章 尚香情结(上)第75章 北方局势第62章 大婚典礼第120章 缘分天定第112章 水困刘备第166章 局势急转第192章 奇女尚香第40章 子义子龙第138章 新的时代第85章 血战黟县第159章 秦淮学宫第73章 圆满结局第160章 少年陆逊第209章 良才猛将(上)第1章 序第225章 良臣择主第95章 徐州之乱第63章 江陵之战(一)第206章 新的较量(全)第143章 快乐时光第121章 仙师羽化第79章 组建六部第168章 长社之战第204章 东南事变(全)第22章 黑鹰初创亮剑的自白书第63章 江陵之战(三)第221章 前路莫测第53章 发展科技第69章 实施政策第209章 良才猛将(上)第50章 江东改革东汉的一些官名第142章 江东喜事第155章 不做计较第82章 出发前夕第23章 出兵弘农第141章 回归新野第12章 刘繇失信第110章 调兵谴将第83章 拉开序幕第123章 亡命天涯第206章 新的较量(全)第103章 初现踪迹第89章 攻杀战斗第76章 建邺群宴第62章 大婚典礼第22章 黑鹰初创第140章 激情一夜第95章 徐州之乱第8章 乱世平贼第48章 义弟归来第99章 沈鹰再败第59章 河北局势第3章 重获新生第236章 所向无敌第136章 黎明前昔第69章 实施政策第57章 局势难料第88章 陷入困境第165章 挥军直进地名资料第179张 新的决斗第91章 进攻焦镬山第236章 所向无敌第3章 重获新生第193章 顽强抗衡第4章 沈氏家族第212章 平定岭南第97章 三分徐州第33章 太后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