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冯嫽之后

第四百一十三章 冯嫽之后

话说王越在王允府邸,请示南林剑派海选剑主之事。王允却不慌不忙,说起大汉朝一位女英雄,解忧公主的故事。

解忧公主和亲异域,到七十岁才得以还乡,与细君公主都为了大汉疆域的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王越听得悠然神往,但还是奇怪问道:“这与南林剑派海选剑主何干?”

王允满头白发微晃,呵呵笑道:“虎贲稍安勿躁,听我慢慢道来。”

“解忧公主多次力挽狂澜,挽救乌孙和大汉之间的关系,而且帮助乌孙抵抗匈奴的魔爪,可谓劳苦功高的伟大女性。可是,在解忧公主身边,还有一位更伟大的女性,与解忧公主可谓双星闪耀。”

王越点头道:“大司徒说的是冯夫人?她又有什么故事?”

王允点头道:“正是冯夫人冯嫽,她是随同解忧公主一起远赴乌孙的侍女中最非常出色的女性,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大汉西域外交。冯嫽虽然出身低微,但是知书达礼,聪慧而富有见识,尤其能言善辩,沉着稳健,深得解忧喜爱,常以姐妹相待。冯嫽到乌孙后,嫁给显赫的右将军为妻,又因为才华出众,被乌孙上层乃至西域各国贵族尊称为冯夫人。”

“漫漫长路,她不仅陪伴着解忧公主度过了在异国他乡的漫长岁月,还与解忧公主在宫廷内外互为犄角之势,互相支持,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以使节的身份斡旋于西域诸国之间,化干戈为玉帛,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忧在乌孙的风光和乌孙的亲汉激怒了匈奴王庭,在不断的施压均无效果,几次出面干涉都不欢而散的情况下,匈奴单于终于发兵威胁,要求乌孙交出解忧公主,断绝与汉朝的一切往来。然而翁归靡和解忧公主可不是好惹的,没有丝毫妥协于强敌的意思。解忧公主曾上书汉宣帝,请求娘家出兵共同征讨匈奴,当时独揽朝政的大将军霍光当机立断,出兵十五万,兵分五路与乌孙共击匈奴,并派校尉常惠前往乌孙帮助作战。大概是数十年前汉朝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等给与匈奴的打击太刻骨铭心了,匈奴人根本就没敢和汉军正面交锋,一路向北溃败,乌孙军队正好以逸待劳,在半路上截杀,常惠与乌孙兵大败匈奴。同年冬天,匈奴单于亲率数万骑兵攻打乌孙,途中遇到罕见大雪,死伤惨重,活下来人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丁零,乌桓,乌孙三国趁机从三面围攻匈奴,使得匈奴全国人口损失十分之三,国力极大削弱,各属国土崩瓦解,从此一蹶不振。至此,先武帝派张骞出使,细君、解忧两位公主下嫁所贯彻的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计划,通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经营,终于圆满实现。”

王越喘了一口大气道:“先武帝真是雄才大略!依我看比始皇也不遑多让!”

王允点头,继续道:“匈奴的大败使得解忧公主在乌孙国的威望空前的高涨。翁归靡更是上书汉朝,请求为自己的长子元贵靡再迎娶一位汉家的公主。汉宣帝随即封解忧公主的侄女刘相夫为公主,让她在长安上林苑居住,学习乌孙语言习俗,为成为未来新的乌孙国母做准备。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汉朝送公主下嫁的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至敦煌还未出塞的时候,乌孙国传来噩耗,肥王翁归靡病逝。随即到来的王权之争中,解忧公主又要为自己的祖国而战了。翁归靡在世时,立解忧生的长子元贵靡为王储,又即将娶汉家的公主为妻,如果娶到了,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可就差那么一点点。而按照上代国王岑陬的遗愿,王国是属于匈奴公主所生的王子泥靡的,翁归靡只是代管,将来还是要交还给泥靡的,翁归靡已死,这位默默无闻了几十年的王子终于不甘寂寞了。”

“或许是因为泥靡更名正言顺一些,或许是因为元贵靡还显年轻,不够有力,总之在这场较量中,汉朝的外孙不敌匈奴的外孙,乌孙贵族最终推举泥靡作了新国王,号称狂王。西汉朝廷见元贵靡没能成为国王,立刻召回了一直在敦煌观望的公主刘相夫,单方面取消了婚约,这样一来,在乌孙的解忧公主陷入了更加孤立无助的境地,汉和匈奴在乌孙的势力此消彼长,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政治似乎就是这么残酷,一场变革之后,汉在乌孙的影响,汉和乌孙多年的亲善交往,解忧在乌孙多年努力经营的成果,似乎一夜之间就付诸东流了。”

“为了遵从乌孙习俗,更为了维护汉在乌孙的势力,解忧公主毅然做出决定,再嫁狂王泥靡。泥靡不愧是称为狂王,大概是因为从小被压抑,饱尝孤独冷漠的滋味,性格非常残暴凶狠,统治乌孙倒行逆施,搞的全国上下怨声载道。不用问,狂王和解忧公主夫妻不合,虽然公主为狂王又生了一个儿子鸱靡,情况也没有丝毫的改善,时常剑拔弩张。生死存亡,怎么办?向来聪慧刚强的解忧公主决不会坐以待毙,尤其在经历了数十年和亲岁月的磨练后,智慧和胆识都比狂王高出一筹,更不会坐视一生心血化为乌有。”

“经过缜密分析,解忧认为狂王的倒行逆施,众叛亲离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采取行动除掉他的时机已经成熟。又利用匈奴公主与翁归靡所生的儿子乌就屠对狂王的不满,联合出使乌孙的汉朝使者,为狂王摆下了"鸿门宴"。席间派人拔剑刺杀狂王,可惜剑刺偏了,狂王负伤骑马逃走。至此双方终于兵戎相见,风云突变。乌就屠仓皇出逃,狂王迅速带兵将解忧公主和汉朝使臣包围在乌孙都城赤谷城,汉朝西域都护府发兵解围,将参与刺杀的使臣押回长安斩首,再派使臣张翁前往审理此案,安抚狂王,以求和解。这本来是走个形式,意在暂且平息事端,趁机削弱狂王。可是愚蠢的张翁竟然没能理解朝廷与解忧的默契,来到乌孙后居然大模大样的开审,甚至揪住解忧公主的头发破口大骂。解忧自然不服,再次秘密上书汉宣帝。果然,过不多久,朝廷下令押回张翁斩首,而与张翁同去的副使也因白白错过了杀死狂王的大好机会,回到长安后被施以宫刑。”

“趁着这个不可开交的时候,匈奴公主所生的乌就屠逃到北山,扬言母家匈奴将派兵平乱,于是乌孙国中亲匈奴派的势力全部归附,欲夺取全国,与屯结于边境的汉朝西域都护府大军紧张对峙,战争一触即发,汉与乌孙多年来的"兄弟之邦"之盟眼看要毁于一旦。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为了民族大义,女外交家冯嫽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前往劝说乌就屠。冯嫽利用自己卓越的见识,出色的口才,以及多年来对西域诸国形势的了解,对乌就屠晓之以理,剖析利害,并以汉朝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对乌就屠施加压力,终于劝说成功。最后乌就屠表示,只要汉朝给他一个名分,愿意安于"小号"。

汉宣帝得知此事后,征召冯嫽万里入朝,详细陈述事情始末。冯嫽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谈,上至西域诸国山川地理,风俗人情,下至乌孙各派渊源,利害关系,无一不精,条理清晰,口若悬河,语语中的。汉宣帝大为赞赏,于是破天荒的委任冯嫽为正式的汉朝使节,乘坐锦车,持汉朝节仗,代表皇帝出使乌孙及西域诸国。以女子持节仗出访,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在十年后,乌孙国内再起动荡,已经回归长安养老的冯嫽,为了巩固民族关系,不顾年逾古稀的高龄,毅然上书皇帝,再次持节不远万里出使西域诸国,勘为千古楷模。”

“冯嫽出使不辱使命,揭穿匈奴挑拨离间的诡计,并多方调节斡旋,终于使乌孙全国上下愿意接受汉朝的安排。后来乌孙国一分为二,立解忧公主长子元贵靡为乌孙大昆弥,统六万户,立乌就屠为小昆弥,统四万户。至此风波终于平息,乌孙上下相安无事,汉与乌孙的边境再次迎来平静安宁。两年之后,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和幼子鸱靡相继病故。公主的孙子星靡即位为大昆弥,颇为软弱,乌孙国内的势力大多归附了乌就屠,解忧觉得自己在乌孙的意义已经不大了,随即告老还乡。”

王允悠悠叹息道:“红颜离家,皓首归来,长安繁华依旧,女儿青春不再。细君也好,解忧也好,冯嫽也好,虽不曾征战沙场,杀敌立功;也不曾著书立传,明典治国,但她们的奉献和努力,她们的柔情和眼泪,依然泽被后世,沧海桑田,终难磨灭。”王越遥想大汉昔年荣光,不由叹道:“可惜如今的朝廷,与先武帝时期没法比啊!”

王允瞪了王越一眼,王越才醒觉自己发了不该发的牢骚,尴尬的一笑。王允道:“所以,才需要我们这样的大汉忠魂来拨乱反正!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掌控一切可以掌控的帮派,如今的南林剑派剑主之位,咱们一定要拿下。”

“解忧公主的后人,也跟随回朝,成为皇室一员。冯嫽夫人之后,因功劳太高,其后人也被封为公主。先灵帝有一位公主,就是冯家之后,年方二九,从小学艺于皇家,不但知书达礼,天姿国色,更兼天资聪颖,有名师教导,剑术高强。有她出马,忠诚自然不用说,这个剑主的位子就算是稳了。”

王越一怔道:“万年公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八十章 荀攸献策第八百零六章 剑师闻喜第三百八十二章 堡主韩龙第七百八十三章 誓死不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经学大师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龙战吼第七百六十七章 生擒吴质第七百零一章 海青龙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七百三十章 有缘无分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云压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阳会议第一百二十二章 凶嫌袁术第六百八十五章 宝刀到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蔡邕哭董第十八章 公子刘贤第二百四十九章 巧遇谪仙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宫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六百七十七章 云騄试龙第三百零八章 龙大军师第六百八十九章 韩德戏蝉第三百七十八章 两面受敌第十五章 黄巾圣女第六百四十一章 曹公吐血第一百四十二章 马跃西凉第二百七十九章 声名鹊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凶嫌袁术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注定第四百三十五章 诸葛首计第四百七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阋墙第七百一十三章 雷电枪尖第五百二十二章 飞鸽传书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六十七章 东莱太史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医华佗第四百三十八章 五路强袭第七百四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一百零四章 灭此朝食第七十章 张角归天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装北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湟中羌刺第三百二十三章 八大健将第三百七十一章 潜入邺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邺城风云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八百零四章 郝昭之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决赛开篇第五百三十九章 百族大会第二百零五章 江东猛虎第七百八十四章 奉孝之殇第七百零九章 正面冲突第二百九十七章 龙珠救羽第一百六十三章 马邑合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巧计连环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心为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爱情陷阱第七百八十六章 顺水漂流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一百八十五章 搜捕大仇第六百七十五章 廖立入局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营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池大泽第一百四十二章 马跃西凉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寿永昌第五百七十七章 野战纠缠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四百六十四章 庞德身世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计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疑密信第七百二十三章 鱼龙百戏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无缘第七十六章 得胜还朝第六百九十四章 郭淮论政第七百七十五章 劫持人质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术第七百零九章 正面冲突第六百零八章 飞蛾扑火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二十一章 少年元直第十章 比翼双飞第三百九十五章 终南秘境第五百八十六章 子龙劝降第二百九十九章 辣手玄德第一百二十四章 怒发冲冠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阳会议第一百九十三章 瞒天过海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迈徐州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台随话第三百三十一章 云长之心第二百零七章 当年公瑾第二百一十一章 驱虎吞狼第七百三十三章 地底激流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鼻子灰第四百九十四章 现场查勘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救美
第八十章 荀攸献策第八百零六章 剑师闻喜第三百八十二章 堡主韩龙第七百八十三章 誓死不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经学大师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龙战吼第七百六十七章 生擒吴质第七百零一章 海青龙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七百三十章 有缘无分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云压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阳会议第一百二十二章 凶嫌袁术第六百八十五章 宝刀到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蔡邕哭董第十八章 公子刘贤第二百四十九章 巧遇谪仙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宫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六百七十七章 云騄试龙第三百零八章 龙大军师第六百八十九章 韩德戏蝉第三百七十八章 两面受敌第十五章 黄巾圣女第六百四十一章 曹公吐血第一百四十二章 马跃西凉第二百七十九章 声名鹊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凶嫌袁术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注定第四百三十五章 诸葛首计第四百七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阋墙第七百一十三章 雷电枪尖第五百二十二章 飞鸽传书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六十七章 东莱太史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医华佗第四百三十八章 五路强袭第七百四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一百零四章 灭此朝食第七十章 张角归天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装北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湟中羌刺第三百二十三章 八大健将第三百七十一章 潜入邺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邺城风云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八百零四章 郝昭之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决赛开篇第五百三十九章 百族大会第二百零五章 江东猛虎第七百八十四章 奉孝之殇第七百零九章 正面冲突第二百九十七章 龙珠救羽第一百六十三章 马邑合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巧计连环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心为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爱情陷阱第七百八十六章 顺水漂流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一百八十五章 搜捕大仇第六百七十五章 廖立入局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营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池大泽第一百四十二章 马跃西凉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寿永昌第五百七十七章 野战纠缠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四百六十四章 庞德身世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计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疑密信第七百二十三章 鱼龙百戏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无缘第七十六章 得胜还朝第六百九十四章 郭淮论政第七百七十五章 劫持人质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术第七百零九章 正面冲突第六百零八章 飞蛾扑火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二十一章 少年元直第十章 比翼双飞第三百九十五章 终南秘境第五百八十六章 子龙劝降第二百九十九章 辣手玄德第一百二十四章 怒发冲冠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阳会议第一百九十三章 瞒天过海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迈徐州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台随话第三百三十一章 云长之心第二百零七章 当年公瑾第二百一十一章 驱虎吞狼第七百三十三章 地底激流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鼻子灰第四百九十四章 现场查勘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