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地异象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混战,饿殍满地,民不聊生。 先后有曹操、袁绍、吕布、袁术、孙坚、公孙瓒、马腾、刘表等诸侯混战天下。

时至公元199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翼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曹操同样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北方两大诸侯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吞并另一方以壮大自己。一时间征战不休的天下陷入了短暂的平静之中。

初春的夜冷风阵阵,总让人想起冬天的寒冷。襄阳城的人们在晚霞来临之际都已经归家,街道上偶尔路过的行人也行色匆匆,待最后一缕晚霞隐于天际,襄阳城已经变得宁静而安谧。

苍穹如盖,明月高悬,繁星点点,浩瀚似海。

今晚的月亮似乎格外明亮,星光更加璀璨,月光夹杂着星光映衬的城南的河水波光粼粼,与城中四处点亮的灯火相得益彰,真可谓‘万家灯火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时至深夜,襄阳城已是一片黑暗,在月光的照射下影影绰绰,一片寂静。

月光依旧皎洁,星光依旧灿烂,而天边不知何时升起了一道黑线,待仔细看时黑线已经变成一片乌云。这片乌云黑烟滚滚,仿佛从地底苏醒的魔鬼一样吞噬着一切光明。

黑云速度极快,犹如海边奔腾的波浪。波浪过处星辰破碎,时光逆转。黑暗降临大地遮住满天光明,月亮在黑暗的映衬下分外明亮,就像用尽它所有的能量散发出最后最耀眼的光辉。

襄阳城黑白分明,一般黑一半白,黑暗与光明间层次分明,潮起潮落。

当月亮散发出最后的后,黑暗遮住天空,整个九州大地一片黑暗。

黑云翻滚,夹杂着雷声阵阵,经久不息,犹如恶魔的咆哮。

九州大地无数奇人异士无不震惊,纷纷抬头看天,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捻指掐算,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

终南山历来是中国道家的圣地,此时在终南山最高峰上有两个道人并肩而立。

左边一人四五十岁,身穿道袍,手拿拂尘,面色温和,一双眼睛淡然冷漠,仿佛世间一切对他来说都是一片虚无,只有微微皱起的眉头,显示出他此时内心并不平静。

右边一人三十多岁,剑眉星目,手提宝剑,看着天空的眼中充满了担忧。

“师兄,这是怎么回事?我刚才算了算,发现天机混乱,依稀中感觉天机似乎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右边的道人首先忍不住问道。

“黑暗降临,时光逆转,必有异人降世。三分天下之势恐怕会平添波折。”左边到人目光一闪说道。

“这可如何是好。自桓灵以来几十年中,先有十常侍乱政,再有董卓霸权,现在又有曹操,袁绍等诸侯割据,中原战乱不休,十室九空,哀嚎遍野,若是平添波折,这百姓恐怕又要受罪了。”右边道人一脸忧色的说道。

“自高祖建立汉朝至今已有几百年,朝廷已然腐朽。正所谓不乱不治,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此番变故说不定是好事,只是这不知是何人竟然引起天象巨变。”左边的道人望着天空说道。

“要不要我去探查一番,也正好借机斩断尘缘,心无挂碍。”右边的道人显然不放心。

“也好,师弟凡心太重对修行有碍。刚才天地异象,紫微星偏向南方,虽然是一瞬间,但我觉得这引起天地异象之人必在南方,师弟可往南方去寻找。”左边的道人沉吟一下说道。

“好,我现在就去,待回来后再与师兄畅饮,告辞。”右边的道人显然是个急性子,说完就向山下疾行而去。

左边的道人看着疾行而去的师弟摇摇头,小声叹道:“希望你能把握住这次机会。”说完后默默地望着漆黑如墨的天空,待异象消失后才转身离去。

天地异象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后,黑云逐渐消散,光明重新笼罩大地,夜依旧寂静仿佛一切不曾发生。

颍川,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里,万籁俱寂,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声,在宁静的夜色中格外响亮。

小村中有一家至今仍掌着灯,屋中织布机吱吱的响个不停,窗户上那灯光笼罩的身影显得异常苍老,不时夹杂着咳嗽声。

黑云笼罩大地时,隔壁房间的窗户已经打开,一个二十七八岁,身着粗布青衫的青年看着漫天黑云,眉头紧皱。

待黑云散尽,星辰重现,才长出了一口气呢喃道:“紫薇南偏,但只是轻微改变,天机依旧晦暗不明。看来要到南方走上一遭了,顺便去拜访一下老朋友。”

“咳”“咳”“咳”隔壁传来的咳嗽声,让他舒缓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青年走出房间来到床前轻声道:“母亲还是早些睡,莫要伤了身子。”

“我儿不也没休息吗?”屋中之人不答反问,声音异常苍老,但却中气十足令人折服。

“孩儿在想一些事情,睡不着。”青年老老实实的说道,对屋中之人异常恭敬。

“进来。”老人叹了一声说道。

青年推开房门走了进去,灯光下青年面色温和,整个人看上去颇为谦逊,但又夹杂着几分英武之感,静静的站着那却又给人一种傲然之感。

房中老人不知何时已经下了织布机,站在一边,老人面带慈祥却不怒自威。

“母亲。”青年来到老人身边行礼道。

老人嗯了一声走到青年身前替他整理了有些凌乱地衣服,说道:“可是更刚才的异象有关。”

“是。”青年也不隐瞒。刚才的动静太大,母亲又在窗前不可能察觉不到。

“唉,就知道你在家里呆不住,你打算什么时候走。”老人叹了一声问道。

“孩儿打算明天启程前往荆襄一行。”青年犹豫了一下说道。他打算先去拜访一些朋友,也不想母亲替他操心,毕竟南方太大。

“我知你心怀抱负,想干一番大事。但切记不可冒进。明天在家留一天后天再走。”老人听他说去荆襄明显松了口气。

“是,那就后天走。”青年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他知道母亲这样做必定有事。

“既然如此,你就早点睡。”老人说道。

“那母亲也早点睡。”青年说完后对老人一鞠躬走了出去。

老人等青年走了出去后,有重新上了织布机。

南阳卧龙岗上,两青年并肩而立,身后不远处竹屋中一盘未下完的棋显示着黑暗来临之前两人正在下棋,棋盘上黑色、白色纵横交错,杀气凛然。

“士元,这天象异变你如何看?”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年轻人长得丰神如玉,俊美异常。手中羽扇摇曳见,发丝飘飞,乍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

他旁边的青年长得极丑,这极丑并非是太过丑陋,而是对于身旁的白衣公子来说的。然而他却丝毫不以为意把玩着手中的棋子说道:“天象异变,群星晦暗,前几天刚显示的天机也已经发生变化,必是出现英主,我当前去寻找助其完成霸业,孔明你呢?不若和我一起,路上也不显得寂寞。”说话间仪态随意,但偏偏带着一丝霸气,自信,看起来有些滑稽。

ωωω¤тt kдn¤C〇

这两人正是有卧龙凤雏之称的的诸葛亮,庞统。

诸葛亮笑了笑说道:“田园生活宁静祥和,我现在还不想离开。”

庞统嗤笑一声笑骂道:“我还不知道你,你要是想归隐岂会让人打探外边的事。岂会整天看着地图唉声叹气。你莫不是还想做那姜太公?还是对刘备存在念想?”说到这,庞统顿了顿,神色严肃的说:“你莫要抱太大希望。若是天象没变,那刘备说不定真会来这请你然后成就一番大业。但你不要忘了,刘备即使有你辅佐,最多也是鼎立一方,想要一统天下更是难上加难。这你我都知道,况且现在天象不明,刘备将来的处境还不好说。你何不与我一起去辅佐英主,也不辜负你这一身本领。”

诸葛亮轻笑了一声道:“我又何尝不知,只是这茫茫华夏,英主岂是那么好找的,还不如做一回姜太公。”

庞统哈哈大笑:“说了半天还是你这一身傲气在作祟,不肯放下身段。”说完叹道:“我们几人之中属你本领最高,但也是你傲气最盛,你这可是容易错失良机呀。”

诸葛亮一脸决然的说道:“若是他连这点都做不到,我即使主动去了也发挥不了我的才能,那样我宁愿终老山林。”铿锵的话语在山间久久回荡,惊起一群群飞鸟。

庞统沉默了一会郑重的道:“就凭这句话,我将来若是寻到英主定让他亲自来请你。”

“全凭天意,将来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诸葛亮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倔强和感激。

庞统笑了笑,没有说话。

两人就这样站着,一直到黑云散尽,光明重临大地才回屋。

仅仅一个时辰的黑暗也仅仅一起了少数人的注意,而更少的人意识到将来的天下可能因为这场黑云蔽日而发生变化。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机遇,是命运的转折。而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乌云遮住了星月,在盛夏这种现象也经常出现。至于为何在此时出现就不是他们所考虑的事情了。相对于他们来说,那些没有发现此异象的人们更加幸福,因为他们不会因此而心生牵挂。

因此这场黑云蔽日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就烟消云散了。

然而襄阳城内却并不平静。因为自从三天前刘表的儿子刘琦突然晕倒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刚开始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但是经过两天的时间,刘琦还没有醒来,襄阳有名的大夫都请来了,都说是忧劳过度,但人就是昏迷不醒,襄阳城因此也变得不平静起来。

到第三天时,人们都已经纷纷开始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家族考虑,因为刘表总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三子刘修。

刘修不用说了既不是长子,母亲又死得早,一个人孤立无援是不可能继承刘表的位子的,自然被人排除在外。

刘琦是长子,按照惯例是刘琦继位,名正言顺。但刘琦同样没有母族支持,现在虽然有以伊籍为首的势力支持,但他们大部分出自寒门,虽有些名望但没有多少势力,在与刘琮的争斗时就显得有些弱势。

而刘琮虽然是次子,但他母亲出自蔡氏,蔡氏作为荆州自刘表以下第一大家族,其势力庞大,再加上刘琮自小聪慧深得刘表宠爱,继位的可能性就比刘琦要大得多了。

本来这些要等刘表决定的,但现在刘琦可能会病故,这让他们不得不尽早跑去表忠心,因此襄阳城这两天迎来送往热闹非凡。

然而这场风波因为刘琦的苏醒而结束,最起码表面上襄阳城很平静。

第269章 甘宁杀到第132章 辩解第78章 并入荆州第28章 神秘少女第322章 出兵汉中第247章 惊闻变故第70章 激战第45章 成长的代价第62章 奸细第27章 单福徐庶第309章 请愿书第213章 宛城捷报第349章 寻找机会第96章 大乔有请第335章 阴狠杨松第188章 诸葛亮意动第319章 交换第431章 首战第136章 风雏回荆第326章 阎圃之谋第76章 撤退第398章 意取凉州第215章 贾诩屈服第332章 取剑阁第366章 激战第195章 颠倒黑白第151章 密谋第130章 轩辕剑第125章 中伏第233章 马谡第283章 伏皇后第342章 撤第184章 胡车儿第65章 兵败第39章 甘宁战黄忠第375章 激战第127章 马忠第264章 凌操的自信第18章 锦帆八百骑第29章 出征第147章 又见刺杀!第86章 掌控第81章 孙策的马第33章 霍峻第110章 吴老夫人第332章 取剑阁第275章 余孽第298章 攻入桂阳第251章 襄阳局势第203章 荆州世家第313章 局势反转第120章 巨型军弩第261章 脱身第276章 冀州局势第59章 血色黄昏第302章 蔡勋亡第148章 退敌第402章 同往凉州第312章 告状第409章 虎豹骑动第54章 玉玦华佗第218章 张松送枕头来了第286章 你当如何?第250章 对策第60章 徐庶赶到第254章 局势吃紧第39章 甘宁战黄忠第194章 各怀心思第176章 四女见面第111章 小霸王亲征第46章 攻城战第221章 宛城之战(一)第98章 防守第98章 防守第12章 蒯氏的决定第327章 盟约?第90章 大战前夕第366章 激战第394章 益州大军第250章 对策第122章 偷袭埋伏第325章 谋划第285章 反间计第346章 诸葛被困第267章 目标彭泽第395章 大势已去第395章 大势已去第400章 风波第212章 宛城之战(二)第138章 步步为营第225章 宛城之战(四)第351章 黄忠战张任第150章 中年人再现第336章 攻下百牢关第332章 取剑阁第234章 刘表的苦闷第33章 霍峻第87章 离开江东第328章 法孝直第232章 刘表的防范
第269章 甘宁杀到第132章 辩解第78章 并入荆州第28章 神秘少女第322章 出兵汉中第247章 惊闻变故第70章 激战第45章 成长的代价第62章 奸细第27章 单福徐庶第309章 请愿书第213章 宛城捷报第349章 寻找机会第96章 大乔有请第335章 阴狠杨松第188章 诸葛亮意动第319章 交换第431章 首战第136章 风雏回荆第326章 阎圃之谋第76章 撤退第398章 意取凉州第215章 贾诩屈服第332章 取剑阁第366章 激战第195章 颠倒黑白第151章 密谋第130章 轩辕剑第125章 中伏第233章 马谡第283章 伏皇后第342章 撤第184章 胡车儿第65章 兵败第39章 甘宁战黄忠第375章 激战第127章 马忠第264章 凌操的自信第18章 锦帆八百骑第29章 出征第147章 又见刺杀!第86章 掌控第81章 孙策的马第33章 霍峻第110章 吴老夫人第332章 取剑阁第275章 余孽第298章 攻入桂阳第251章 襄阳局势第203章 荆州世家第313章 局势反转第120章 巨型军弩第261章 脱身第276章 冀州局势第59章 血色黄昏第302章 蔡勋亡第148章 退敌第402章 同往凉州第312章 告状第409章 虎豹骑动第54章 玉玦华佗第218章 张松送枕头来了第286章 你当如何?第250章 对策第60章 徐庶赶到第254章 局势吃紧第39章 甘宁战黄忠第194章 各怀心思第176章 四女见面第111章 小霸王亲征第46章 攻城战第221章 宛城之战(一)第98章 防守第98章 防守第12章 蒯氏的决定第327章 盟约?第90章 大战前夕第366章 激战第394章 益州大军第250章 对策第122章 偷袭埋伏第325章 谋划第285章 反间计第346章 诸葛被困第267章 目标彭泽第395章 大势已去第395章 大势已去第400章 风波第212章 宛城之战(二)第138章 步步为营第225章 宛城之战(四)第351章 黄忠战张任第150章 中年人再现第336章 攻下百牢关第332章 取剑阁第234章 刘表的苦闷第33章 霍峻第87章 离开江东第328章 法孝直第232章 刘表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