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营救大学士

代表刘虞前来长安向蔡邕提亲的这位低调文士,名叫陈逸,是灵帝时期已故太傅陈蕃的儿子。

党锢之祸时,窦武、刘淑、陈蕃三人被天下人称为“三君”,为“一世之所宗”,即值得世上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陈蕃因为谋诛宦官事败被杀,在他死后,友人朱震弃官为陈蕃收葬,并将陈逸藏匿于冀州清河国治所甘陵附近,宁死不肯向宦官们说出陈逸躲在何处,终令陈逸免于被捕。

黄巾之乱开始之后,朝廷大赦党锢之祸中受到牵连的犯官家人,陈逸于是获得自由,终于不用躲避度日。不过当时冀州正是黄巾祸乱最为严重的地方,陈蕃于是跟随青州和徐州逃亡的百姓一起来了刘虞治理下的幽州。

刘虞得知陈逸的坎坷经历之后,收留了他,让他在昌平县内做了一名县丞,也算是让陈逸有了一处安身之所。

为了给儿子说一门合适的亲事,刘虞这次可是动了不少脑筋,也费了一番功夫。因为考虑到长安还被董贼控制,刘虞便请陈逸出面,替自己去一趟长安,看看蔡邕之女蔡琰是否嫁人,如果没有嫁人,便向蔡邕提亲,将蔡琰嫁给自己的儿子刘和。

刘虞之所以派陈逸来见蔡邕,那是因为蔡邕当初也是深受党锢之祸,与陈逸同病相连。而且,陈逸之父陈蕃当初在世时,那可是天下士人的榜样和楷模,深受蔡邕的敬重。

陈逸在幽州已经呆了七年,亲眼见识了刘虞治理幽州的功绩,也很感激刘虞给他提供了一处安心生活的平静之地,所以对于刘虞的委托非常上心,一路上都是风尘仆仆的赶路,从不多做歇息和耽误。

为了保证陈逸在路上的安全,刘和安排了陶宽等人伴随同行,顺便替他给段煨送一封密信。陶宽等人在关中地区生活过数年,又曾随段煨前往洛阳和陈留等地作战,所以对于沿途的道路十分熟悉,可以避免陈逸走岔了道路,遭遇不必要的麻烦。

陈逸一入长安,便听说董卓被杀的消息,他在心中高兴的同时,四处打听蔡邕的住处,结果被好心人小声提醒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蔡家,否则会被王司徒当成罪人抓进大牢。

陈逸大惊,让陶宽四处打听了一番,这才知道蔡邕因为一声叹息而被王允治罪,面临着被杀头的危险。

护卫陶宽向陈逸说:“卑职认识王司徒身边护卫王越王大侠,愿意前往王府打探口风。”

陈逸于是让陶宽带着礼物前往王允府上拜见王越。

陶宽作为当初追随刘和出南阳时的二十五骑之一,与王越师徒一路上相处了一个多月,自然是非常熟悉的。他很快便通过丁况来长安时暗中留下的联系方式找到了丁况,然后由丁况引荐,顺利见到了王越。

陶宽将自己这次护送陈逸来长安的意图告诉了王越,希望王越帮助陈逸搭救蔡邕,免得大公子媳妇还没娶到手,却先死了岳父。

王越听完陶宽的话,不由得皱起眉头,说道:“王司徒这次欲杀蔡学士警示朝中亲董文臣的态度很坚决,想要救出蔡学士实在困难!”

一旁的丁况着急说道:“师傅,难道搬出太傅刘大人出来也不管用么?”

王越思索片刻,说道:“王司徒是否会卖刘大人这个面子,现在还不好说。但刘大人既然意与蔡学士联姻,我们自然不能坐视蔡学士被处决,现在必须赶紧行动起来。”

经过一番商议,王越替陶宽出主意,让他陪着陈逸前往太尉马日磾府中一趟,先请马日磾出面拖住王允,避免蔡邕在近期被处死,然后再火速派人返回幽州向刘虞父子报告此事,由他们想办法跟王允斡旋,解救蔡邕出狱。

陶宽别无他法,于是向王越告辞,赶紧回客栈向陈逸报告。陶宽在离开的时候,询问王越要不要立即派人先将董卓被杀的消息带回幽州,结果王越告诉陶宽早在数日之前董卓被杀的第一时间,已经有人前往幽州向刘和公子报讯了。

陶宽本来还想询问丁况为何滞留长安数月,这次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情,也不亲自返回幽州,但他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自己一个护卫该问的,所以将疑问装回了肚子里,闭口不提。

陈逸从陶宽口中得知太尉马日磾前日曾经专门出面替蔡邕向王允求情,于是急忙带着原本是要送给蔡家的礼品,前往太尉府拜见。

马日磾得知陈蕃之子陈逸前来拜见,急忙来到府门口亲自将陈逸迎接了进去。

陈逸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马日磾听了之后,有些感慨地说:“王司徒这次在蔡学士的事情上确实有些过了。善待人才,这是国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命脉,而让国家的经典得以流传,则是重视国家制度和创作的保障。如今,王司徒不重视贤才,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就要治蔡邕死罪,阻碍国家经典的流传,我看他也不能长远。”

“上次我专门为蔡邕之事前往王府,向他陈述其中利害,可惜王司徒却是听不进去。如今我既然得知刘太傅意欲与蔡学士联姻,这件事情或许还有转机。你且在府中住下,我这便去联络士孙瑞、杨瓒等人,一起想办法,将刘大人抬出来当做挡箭牌,阻扰王司徒处决蔡学士。”

马日磾做事雷厉风行,答应了陈逸之后,立即行动起来。他亲自前往关押蔡邕的牢狱一趟,告诉蔡邕安心呆在狱中等候营救,千万不要一时想不开而做出自尽的傻事。

马日磾前来探视之时,其实蔡邕已经心生死志,若是老马同志再晚来半天,或许就只能替他收尸了。

蔡邕为了活下去,已经主动向廷尉认罪,还自请承受刺剑削足的酷刑以保全余生,就算这样王允却是无动于衷。蔡邕在牢中得知马日磾前日替自己求情被王允拒绝的事情,他想到连堂堂太尉出面营救自己都无法打动王允,所以对于活着走出牢狱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蔡邕不想继续呆在暗无天日的监牢中遭受侮辱,所以已经动了自尽的心思,只是有些舍不得自己那个苦命的女儿,因此还在犹豫和惆怅之中。

当蔡邕听马日磾说刘虞准备让儿子刘和娶自己的女儿为妻时,先是露出几分高兴的神色,然后苦笑了起来。

蔡邕对马日磾说:“马兄能为老儿这条贱命反复奔走,蔡某感激于内。刘太傅愿意让儿子娶我女昭姬为妻,我听了也很高兴。可是,你难道忘了么?昭姬她已于去年嫁到河东卫家为媳,而她的夫君卫宁娶了琰儿不久之后,便咳血而死,卫家的人都说吾女克夫,讨厌嫌弃她,逼着她自尽,琰儿不堪折磨,只得回到长安躲避。昭姬如今已是嫁过人的女子,而且还落下了克夫的名声,你说刘太傅知道这个事情之后,还愿意与蔡家联姻么?”

马日磾听完蔡邕述说自己女儿的悲惨遭遇,也是跟着叹息起来,不过他倒是不像蔡邕这么消极和绝望,反而安慰蔡邕说:“谁说昭姬嫁过人就不能再嫁刘伯安的儿子了?天下女子当中,才学最好的便是你家女儿,刘和那小家伙如果能娶了他,那是他的造化!再者说了,就算不能嫁于刘和为妻,不是还可以为妾么?你听我一句劝,不管刘伯安今后什么态度,但他远在幽州,现在并不知晓你的处境,所以现在必须将他抬出来阻止王允。你需要做的就是应允这门婚事,其余的事情我来替你张罗和操办!”

蔡邕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既然如此,一切都有劳大人!”

马日磾见过蔡邕之后,立即置办下许多彩礼,然后毫不犹豫地从陈逸手中接过了“月老”的任务,带着几个与他关系亲近的朝臣一起来到了蔡府。

此时的蔡府,门可罗雀,早已不复当初蔡邕在朝中担任左中郎将时的车水马龙。

因为蔡邕的忽然下狱,府中的下人都卷了府中财物出去逃命和躲避了,空荡荡的府邸中只剩下寡居娘家的蔡琰和一个贴身的丫鬟。

蔡邕人到中年时才得了蔡琰这个女儿,一直把她当成心肝宝贝一样养着,而蔡琰从小就表现出了惊采绝艳的才华,不仅记性特别好,而且善于赋诗和音律,因此甚得蔡邕的疼爱。

这日,蔡琰坐在父亲最为珍爱的焦尾琴前,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滴落,打湿了琴弦和琴台。

“难道我真的是一个不祥的女人么?我嫁到卫家不到一年,夫君便咳血而亡。我从河东逃回长安不到两月,结果父亲又要面临被处死的命运。”

“呜呜……可是,有谁知道我内心的苦楚?卫家当初娶我过去的时候,不过是想让我给他们的儿子冲喜!那卫宁得了顽疾,久治不愈,等我嫁过去时,已是油尽灯枯,他的去世根本就跟我没有关系!”

“呜呜……有谁知道?我现在顶着一个克夫的恶名,其实却是尚未破身的处子?呜呜……苦命的爹爹,你若是去了,让女儿怎么活?我还是随你一起去吧……呜呜……”

蔡琰哭到伤心处,如杜鹃啼血,把身旁的丫鬟也惹得眼泪汪汪,鼻子红红,不停地跟着抹泪。

PS:蔡琰妹子哭着说:乃们这群家伙,赶紧投推荐票和三江票啊,让南道给我个完满的结局啊!另外,中午的自动更新出问题了,南道刚从外面回家,赶紧手动更新了

第524章 大将军的手段第496章 未必学得了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307章 鲜于辅的小算盘第493章 天正道第491章 神医与医圣第92章 送颗人头去马城第290章 连锁反应(上)第181章 洛阳之殇第35章 烈火燎原第17章 大侠之威第66章 被人鄙视了第29章 坐地分赃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22章 军阀之心第230章 步步紧逼第248章 北访(下)第539章 政教合体第346章 分进合击第443章 满盘皆输(下)第461章 太傅离蓟第95章 从符号开始第514章 郭贾合谋第240章 卢植大事不糊涂第414章 马腾的显摆第261章 狮子大张口第372章 狗急跳墙第215章 抓几个蟊贼玩玩第321章 斗嘴第38章 相遇第472章 天不佑大汉第16章 七星龙渊剑第35章 烈火燎原第454章 天子还都第249章 乌桓三盼第251章 兴族方略第88章 有枣没枣打一竿第258章 监察署与司令署第158章 沙场相见是故人第255章 公孙氏落幕(上)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14章 战云密布第280章 东海水晶第317章 虎头蛇尾三江感言第288章 处置第139章 骂个狗血淋头!第410章 济水之会第255章 公孙氏落幕(上)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09章 青州乱,军阀兴第213章 离别三件事第383章 强忍血泪第276章 插翅难逃第220章 马踏南匈奴第107章 安平相刘备第6章 组团忽悠第107章 安平相刘备第270章 随性与通达第202章 环环相扣(上)第211章 精密的布局第211章 精密的布局第121章 父子相见,一顿忽悠第234章 初冬夜谈(上)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66章 渔阳屯田第459章 挖了几个坑第398章 乔迁之喜第250章 拐啦,卖啦!第519章 北方钱行(上)第143章 挑拨,抹黑!第237章 马城二三事第243章 没有吃白饭的第321章 斗嘴第186章 李傕凶猛第130章 神射第29章 坐地分赃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15章 抓几个蟊贼玩玩第3章 猛人出现第539章 政教合体第364章 布局与博弈第491章 神医与医圣第537章 三战定中原(上)第462章 接见第206章 惊喜连连第23章 造反好榜样第429章 网开一面第170章 战争没有如果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96章 谁是孙礼第159章 高手对决第99章 引狼入室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60章 信都会盟第165章 冠礼与亲事第213章 离别三件事第75章 强势上位
第524章 大将军的手段第496章 未必学得了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307章 鲜于辅的小算盘第493章 天正道第491章 神医与医圣第92章 送颗人头去马城第290章 连锁反应(上)第181章 洛阳之殇第35章 烈火燎原第17章 大侠之威第66章 被人鄙视了第29章 坐地分赃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22章 军阀之心第230章 步步紧逼第248章 北访(下)第539章 政教合体第346章 分进合击第443章 满盘皆输(下)第461章 太傅离蓟第95章 从符号开始第514章 郭贾合谋第240章 卢植大事不糊涂第414章 马腾的显摆第261章 狮子大张口第372章 狗急跳墙第215章 抓几个蟊贼玩玩第321章 斗嘴第38章 相遇第472章 天不佑大汉第16章 七星龙渊剑第35章 烈火燎原第454章 天子还都第249章 乌桓三盼第251章 兴族方略第88章 有枣没枣打一竿第258章 监察署与司令署第158章 沙场相见是故人第255章 公孙氏落幕(上)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14章 战云密布第280章 东海水晶第317章 虎头蛇尾三江感言第288章 处置第139章 骂个狗血淋头!第410章 济水之会第255章 公孙氏落幕(上)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09章 青州乱,军阀兴第213章 离别三件事第383章 强忍血泪第276章 插翅难逃第220章 马踏南匈奴第107章 安平相刘备第6章 组团忽悠第107章 安平相刘备第270章 随性与通达第202章 环环相扣(上)第211章 精密的布局第211章 精密的布局第121章 父子相见,一顿忽悠第234章 初冬夜谈(上)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66章 渔阳屯田第459章 挖了几个坑第398章 乔迁之喜第250章 拐啦,卖啦!第519章 北方钱行(上)第143章 挑拨,抹黑!第237章 马城二三事第243章 没有吃白饭的第321章 斗嘴第186章 李傕凶猛第130章 神射第29章 坐地分赃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15章 抓几个蟊贼玩玩第3章 猛人出现第539章 政教合体第364章 布局与博弈第491章 神医与医圣第537章 三战定中原(上)第462章 接见第206章 惊喜连连第23章 造反好榜样第429章 网开一面第170章 战争没有如果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96章 谁是孙礼第159章 高手对决第99章 引狼入室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60章 信都会盟第165章 冠礼与亲事第213章 离别三件事第75章 强势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