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引兵北上战广陵(九)

太史慈领兵而去,从南湖镇往高邮城约莫要走上4天,战事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

而在海陵县这边,侍卫司军司马吕岱也刚刚率兵赶到。

吕岱作为海陵县人,对于这里自然很是熟悉。

熟悉的城墙,熟悉的树木,甚至还有熟悉的人。

吕岱已经并不年轻了。

相比年纪轻轻,小他十来岁的周瑜、徐盛,人家已经是手掌上万大军的一方都督。

相比年纪不小,大他七八岁的黄盖、程普、韩当和朱治,这四人也都是中郎将的身份,手中也至少有5000兵马。

而吕岱,三十出头的中年人,还只是个小小的侍卫司军司马。

这不得不让他心中焦急。

大丈夫生来便要做出一番事业,否则白白惹人耻笑。

因此,迅速有效的拿下海陵县,是吕岱要交给孙策的第一份答卷,他要让孙策看到他吕岱吕定公的能力。

海陵县城并不算是一座大城,城小且城墙低矮,夯土的城墙,连一层砖也没有包。

海陵县人口也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两三万人,户数不足万户。

海陵县长是吕岱的熟人。

也曾经是他的好朋友,徐宣。

徐宣,字宝坚。

历史上的徐宣曾经在曹魏担任高官,死后被追赠为车骑将军。

徐宣起初为躲避战乱来到江东,后来因为拒绝孙策任命而回到广陵郡。

但这是曾经的历史,伴随着孙策的穿越,很多应该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比如说,陈矫和徐宣都曾经避乱江东,且拒绝孙策的任命和征召。

当然,吕岱可不会知道这一茬。

此时的吕岱,一身铁甲,威风凛凛,骑在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上,手中一杆长枪,端是个英武男儿。

在他身后矗立的1000侍卫司士卒,各个身披皮甲,或持刀盾,或执长矛。

微风之下,旌旗飘飘,鼓声震天响。

一通鼓之后,身为海陵县长的徐宣终于出现在了海陵县低矮的城墙上。

海陵县是个小县,地理位置也不是很重要,所以只有区区500士卒驻守县城。

率领这500士卒的乃是魏续手下的一个军侯。

魏续战败的消息,这军侯已经知道了,此时的他,心中异常忐忑!

降,或是不降,是个问题。

徐宣此时倒没有像历史中记载的那般,对孙策抱有恶感。

毕竟,孙策的所作所为与历史上大有区别。

况且,就目前来看,孙策的势力也算是比较大的诸侯了,也是个很值得投效的主公。

天下乱世,主择臣,臣亦择主而事之。

历史上,徐宣和陈矫之所以拒绝孙策,不外乎是因为嫌弃江东势力不够大,再加上孙策又杀伐过盛,出身也不高罢了。

而这两人后来效忠曹操,也不过是因为曹操的势力更加大罢了。

要说出身,曹操还是阉竖之后呢。

而且,在对待世家豪门的问题上,曹操也是向来持打压态度,君不见杨修与孔融?

所以说,目前,徐宣也并没有多么强烈的坚定的意志,要死守海陵县。

吕布的死活,跟他徐宝坚有什么关系呢?

徐宣之所以做这个海陵县长,还不是为了回报陈太守的知遇之恩!

况且,决定降与不降的权利也不在徐宣手中。

而是在徐宣身边的这位黄军侯手中。

这个黄军侯,全名黄康,字健安。也算不上是个有能力的武将,不过是跟随魏续久了而已。

而且,黄康在魏续麾下也不是很受宠信。从他驻守在海陵县就能看得出来。

黄康倒也不是死忠之人,魏续既然都战败了,自己这500兵马能济了什么事?

就算黄康想要给魏续尽忠,可他麾下那500士卒也不答应啊!

好死不如赖活着,干嘛要打生打死的?

就城下那么精锐的1000士卒,真要打起来,海陵县这么低矮的城墙可是屁用都没!

黄康虽然有了投降的打算,可是真要让他立马打开城门,竖起白旗,他还真拉不下这个脸。

人吗,总是想要有点面子的。

吕岱可不管那些,只见吕岱看了看城头,朗声说道:“宝坚,事已至此,何不与我同为讨逆将军效力?”

吕岱还是把徐宣当做自己的好朋友,话语里多少留了些面子。

若是不然,吕岱只见威胁他投降便是。

徐宣皱了皱眉,而一旁的黄康也听出了些意思。

“徐县长认得城下武将?”黄康开口问道。

徐宣踌躇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黄军侯,此人为我昔日好友,吕岱,吕定公!”

黄康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下,开口说道:“徐县长,可否与城下吕将军通融一二,给我手下这500兄弟留出一条生路!”

徐宣闻言,双眉一挑。

“黄军侯,可是要投降?”徐宣沉声问道。

黄康摇了摇头,缓缓说道:“非我要投降,只恐将士不敢战!”

黄康正说着,城下已经响起了震聋欲耳的吼叫声!

“降!降!降!”1000将士齐声高喊,那气势震天动地,排山倒海。

城头上,黄康和徐宣闻之尚好,多少还站的安稳。

可有些士卒就不行了,竟然还有人脚步不稳,跌倒在城墙之上,那样子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黄康和徐宣左右看了看,都沉默下来。

如此军心,怎能一战?

如此士气,可堪效死?

答案是肯定的,这仗没法打了。

一身甲胄的黄康,叹了口气,拿下了头盔,放在城墙之上,沉默不语。

一身皂衣黑靴的徐宣有些无奈,却又不得不去。

总要去面对,徐宣在心中安慰自己,或许孙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开城门吧!”徐宣淡淡的说道。

他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既然决定了,就尽力做好。

黄康闻言,心中一喜,扭头对身后的亲兵说道:“还不快去开城门!”

几个亲兵也是面带喜色,忙不迭的去开城门。

吕岱骑在马上,静静地看着城头上发生的一切。

果然如他所料,紧闭的城门,随着“吱呀吱呀”的声音,开了。

吕岱知道,海陵县城被自己拿下了。

104、彭祖之死67、顾氏有女初长成56、自荐枕席14、老将黄汉升7、引兵北上战广陵(五)29、攻城难37、孙策西巡(二)93、粮食81、谁能想到10、激烈交锋38、秣陵火起21、吕布的反击13、江东孙郎美名扬56、自荐枕席12、兵围吴县5、引兵北上战广陵(三)105、濡须都督94、劫粮19、美艳不可方物(二)42、刘繇去豫章19、孙伯符大破祖郎(二)76、迎亲49、血战柴桑(七)109、十胜十败论20、沔口水战(二)93、粮食89、于吉再现72、平山越(十四)61、偷袭海盐县7、蕲春城降31、神出鬼没马日磾29、攻城难79、薄雾56、去阳羡看看70、平山越(十二)36、樊能之死51、沙盘和形势11、围魏救赵之计55、山越战事(二)86、短兵相接34、牛渚之战71、三司衙门27、淮北混乱战不休(一)45、血战柴桑(三)38、救人15、袭扰襄阳51、沙盘和形势55、山越战事(二)17、渔盐之利(一)143、书院考试(一)7、黑衣鱼服亲卫军71、被改变的历史151、朦胧夜66、平山越(八)58、山越战事(五)41、庞统偷听33、孙策出兵151、朦胧夜123、传檄而定36、孙策西巡(一)3、石炭油80、彭泽都督4、火烧下雉城114、淮南战事(一)32、炽焰焚城55、家事33、江都夜宴4、火烧下雉城106、战前琐事80、建安二年129、巡视庐江110、妫览和戴员103、观江阁之乱(二)13、江东孙郎美名扬19、孙伯符大破祖郎(二)84、再见赵灵儿79、薄雾6、青山有幸埋英雄155、寒夜出城56、自荐枕席105、鄱阳水军141、于吉之死127、九江事20、战会稽(二)50、孙策有女140、偷袭和背叛15、马日磾持节慰关东47、血战柴桑(五)151、朦胧夜145、书院考试(三)23、护山越都督府112、封赏群臣9、引兵北上战广陵(七)85、孙瑜劝兄63、悲剧的红胡子15、袭扰襄阳10、枫桥80、彭泽都督41、庞统偷听
104、彭祖之死67、顾氏有女初长成56、自荐枕席14、老将黄汉升7、引兵北上战广陵(五)29、攻城难37、孙策西巡(二)93、粮食81、谁能想到10、激烈交锋38、秣陵火起21、吕布的反击13、江东孙郎美名扬56、自荐枕席12、兵围吴县5、引兵北上战广陵(三)105、濡须都督94、劫粮19、美艳不可方物(二)42、刘繇去豫章19、孙伯符大破祖郎(二)76、迎亲49、血战柴桑(七)109、十胜十败论20、沔口水战(二)93、粮食89、于吉再现72、平山越(十四)61、偷袭海盐县7、蕲春城降31、神出鬼没马日磾29、攻城难79、薄雾56、去阳羡看看70、平山越(十二)36、樊能之死51、沙盘和形势11、围魏救赵之计55、山越战事(二)86、短兵相接34、牛渚之战71、三司衙门27、淮北混乱战不休(一)45、血战柴桑(三)38、救人15、袭扰襄阳51、沙盘和形势55、山越战事(二)17、渔盐之利(一)143、书院考试(一)7、黑衣鱼服亲卫军71、被改变的历史151、朦胧夜66、平山越(八)58、山越战事(五)41、庞统偷听33、孙策出兵151、朦胧夜123、传檄而定36、孙策西巡(一)3、石炭油80、彭泽都督4、火烧下雉城114、淮南战事(一)32、炽焰焚城55、家事33、江都夜宴4、火烧下雉城106、战前琐事80、建安二年129、巡视庐江110、妫览和戴员103、观江阁之乱(二)13、江东孙郎美名扬19、孙伯符大破祖郎(二)84、再见赵灵儿79、薄雾6、青山有幸埋英雄155、寒夜出城56、自荐枕席105、鄱阳水军141、于吉之死127、九江事20、战会稽(二)50、孙策有女140、偷袭和背叛15、马日磾持节慰关东47、血战柴桑(五)151、朦胧夜145、书院考试(三)23、护山越都督府112、封赏群臣9、引兵北上战广陵(七)85、孙瑜劝兄63、悲剧的红胡子15、袭扰襄阳10、枫桥80、彭泽都督41、庞统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