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视察长安

长安官员们最初的计划是让汉王及其家眷直接住进刚修缮完成的未央宫,但遭到了刘璟的反对,‘民田未治,先入奢侈,非兴邦之道也’,这是刘璟反对的理由。

长安官员们由此改变了方案,暂时关闭未央宫,让汉王和家眷入住西园宫,这是汉灵帝刘宏视察长安时的临时行宫,名义上是宫,实际上是一座占地百亩的大宅,远远不能和占地数千亩的未央宫相提并论,但也玲珑雅致,画阁长廊,清泉汇成湖泊,湖畔垂柳依依,别有一种意境。

王妃等家眷入住新居自有一番忙碌,而刘璟却直接来到北城外的大军营,视察并慰问将士,汉军在关中地区有十万驻军,在陇西、河湟及河西地区又有五万人,整个关陇地区有十五万大军,其中八万军队直接驻防长安四周,主要分驻三处,也就是著名的灞上、棘‘门’和细柳三座军营,由于所处地理位置重要,至今仍在沿用。

刘璟视察军营是长安的直戍营,位于北城外的长乐宫故地,有士兵两万人,主要负责长安城防和维持长安秩序,军营占地规模很大,长乐宫被拆除后,留下了平整的地基,正好用来驻军。

刘璟在赵云和张任的陪同下,登上了气势宏伟的西阙台,长乐宫的西阙台和未央宫的东阙台相互呼应,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双阙景观,汉高祖刘邦便是登上这座西阙台俯览天下,分封诸侯王。

不过此时的西阙台被改为阅兵台,可以俯览占地数千亩的军营,当然,也可以看见西面气势巍峨的未央宫,刘璟来到栏杆前,扶住栏杆向远方眺望,远处是滔滔渭河,向东奔流而去,凭栏而望,令人心‘胸’开阔。

阙台下则是密集的军营,可以看见士兵们在空地上列队训练,刘璟回头对赵云和张任笑问道:“怎么不见骑兵训练?”

张任上前道:“回禀殿下,这边是两万长安卫戍军,有三千骑兵,不过骑兵去西海军营集训去了,训练半年,要两个月后才能回来。”

去西海高原集训是刘璟制定的国策,几乎每名士兵都要去西海军营轮训半年,对于提高士兵体力有着显著的效果,这对于提高力量和体格皆较弱的南方士兵的战斗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璟点了点头,他俯览了整个军营全貌,又走下阙台,来到了士兵军营内,一群人走进了一座大帐,帐内几名刚训练完的士兵正在休息,忽见走进大群人,吓得他们纷纷站起身。

赵云笑道:“这是汉王殿下来看望你们。”

士兵们连忙上前行军礼,刘璟摆摆手笑道:“不用客气,请坐下说话。”

他坐了下来,三名士兵胆怯地坐在他对面,这时,又有几个营帐的士兵悄悄进来,围在两旁,刘璟回身对众士兵笑道:“大家都坐下吧!随便一点。”

士兵们纷纷席地而坐,刘璟笑问三名士兵道:“你们叫什么名字,都是哪里人?”

“回禀殿下,卑职杨青,河间郡人。”

“卑职罗小六,汉中人。”

“卑职钱川,陇西人。”

刘璟笑着问一名黑壮士兵道:“你居然是河间郡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当初被俘的士兵吗?”

黑壮士兵挠挠头说:“启禀殿下,卑职是今年才从军,听说关中税赋很低,我们全家七口人便从河间郡来关中谋生,我在家排行第三,为了多得二十亩军田,父母便让我从军了。”

士兵的坦率令众人都笑了起来,刘璟点点头,又笑问道:“那你们家现在在哪里?有多少土地?”

“卑职全家被安置在蓝田县,全家七口人,耕种一百二十亩土地,有两头犍牛。”

“土地是自己的吗?”刘璟又追问道。

“回禀殿下,七十亩是产田,属于自己,二十亩是军田,卑职只要从军满五年,军田就属于自己了,另外三十亩是租种的官田,只要连续耕作,不搁荒,五年内可免税赋。”

刘璟又回头问二十几名士兵道:“你们中间有多少人和他的情况一样?”

士兵中有十几人举起了手,这时,赵云在一旁道:“卫戍军士卒大部分都是新兵,七成以上是北方人,其中又以河北人居多,微臣有统计,河北籍士兵有八千三百余人。”

刘璟有些好奇地问黑壮士兵道:“为何你们河北籍士兵偏多?”

士兵叹口气说:“河北人大多怀念袁本初,曹‘操’统一河北后,对河北各郡收的税赋很重,加上大量壮丁被强行抓去从军,我们河北人一直对曹‘操’怀有恨意,我有两个族兄都死在赤壁之战中,我大哥也赤壁之战中被俘,后来汉王殿下放他回来,令我们全家感‘激’不尽,这次有同乡说,关中在募民,我父母便立刻决定带领全家迁移来关中,以报殿下当年释放大哥的恩德。”

士兵的述说也令刘璟颇为感概,他没想到当年自己的一个决定,便使得这么多人一直感念至今,可见民众心中都有一杆秤,孰是孰非,他们心中清楚得很。

这时,一名‘侍’卫挤进帐,在刘璟耳边道:“马校尉来了,在大帐外等候。”

刘璟点点头,起身笑道:“不打扰大家休息了,大家好好刻苦训练,请大家记住我的一句话,平时多流一滴汗,战时少流一滴血。”

众人一起躬身施礼,“遵令!”

刘璟走出大帐,等候在帐外的马钧立刻上前施礼:“参见殿下!”

“马校尉是几时回来的?”

“回禀殿下,微臣刚刚赶回来,请殿下随微臣去军械院视察。”

“辛苦马校尉了,我们这就出发!”

刘璟随即向赵云等人告辞,带领‘侍’卫和马钧一起走出了军营大‘门’。

...。。

军械院位于城西,是一片占地近千亩的旷野,四周围以营栅,东北角还有一条小河穿流而过,注入渭河,军械院的建筑部分占地约百亩,由几十座大大小小的房屋和院舍组成,目前军械的工匠和生徒共有两千余人,分为弩弓、盾甲、刀矛、火器、军船等等十个支院。

在刘璟的攻胡计划中,各种针对胡骑的新式武器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以远程攻击的弩箭为主。

事实上,这些年汉军针对曹‘操’的虎豹骑已装备了不少新式武器,比如打上方谷时用到的火油飞弹,‘射’程五百步,再比如改良大黄弩,将原本需要四、五人才能‘操’纵的十石大黄弩降低为七石后,削减了一半的重量,两个士兵便可以‘操’作,目前已造成两千部,杀伤‘射’程三百步,箭可穿甲。

刘璟之所以急着赶来军械院,就是因为他听到一个消息,马钧率领徒弟研制出了一种连续击发蜂弩,杀伤极大,这引起了刘璟的极大兴趣,甚至包括他这次急于赶来长安,也是有这个因素在内。

刘璟一行人跟随马钧进了军械院,马钧笑道:“殿下是要先参观军械院,还是先去看新蜂弩?”

刘璟笑道:“参观军械院以后再说吧!蜂弩让我期待已久。”

“既然如此,殿下就请随我来。”

众人直接进了弩弓支院,这是一座三进大院,前院是讲学堂,由五间堂屋组成,最多可容纳五百人同时听讲,中院则是研究新式弓弩之地,有二十几间屋舍组成,后院则是试弩场,是一片占地约十亩的空旷地,一共有大匠和生徒三百余人。

马钧称呼它为新蜂弩的缘故,是因为早在建安十年他们便在江夏匠学发明了水上蜂弩,利用大黄弩改装,安装在小船上,可对敌船进行近距离‘射’击,但这次发明的新蜂弩完全不一样。

在一间陈列室内,刘璟看到了马钧极力推荐的新蜂弩,确实和从前的水上蜂弩完全不一样,刘璟看到的是一架外形很像木牛的方形柜子,不过它有四只轮子,刘璟拍了拍柜子笑道:“这是什么,四轮木牛吗?”

马钧神秘一笑,在柜子后面扳动一个机关,柜子竟缓缓解开了,马钧的两名徒弟迅速拉开柜板,眼前便出现了一架十字形的弩架,纵轴长约六尺,横轴长四尺,皆是用坚硬细密的核桃木制成。

在弩架龙骨上则依附着一只长约两尺的铁盒子,铁盒子是由‘精’铁打造,磨得非常光滑,前端开有密集的小孔,足有三十个孔之多,每只小孔中放了一支箭,铁盒两端各有一股牛筋弦,另一端固定在十字形弩架的横轴上。

刘璟不由笑了起来,这不就是木牛上防御弩的放大吗?马钧明白刘璟笑意,便解释道:“这种蜂弩实际上是连弩的一种,木牛连弩和它是同一思路,不过木牛连弩‘射’程很短,只有五十步,而这种蜂弩的‘射’程有三百步,可以连续击发,威力要远远超过木牛连弩。”

马钧‘抽’出一支弩矢,递给刘璟,“其实研制的最难点就在这支箭矢上,殿下请过目。”

刘璟接过这支沉甸甸的弩矢,竟发现它是铁矢,长约一尺,这支箭矢至少重十两,他眉头一皱问道:“怎么会是铁矢?”

马钧说话很慢,但口齿已经很清晰,而且还能说较长的话,如果是第一次见他,怎么也想不到他几年前还是严重口吃患者,马钧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毅力,渐渐克服了从小困扰他的顽疾。

“箭的羽‘毛’多,平衡好,但飞行速度慢,弩矢的羽‘毛’少,但稳定‘性’差,容易在空中翻筋斗,而我们这支铁弩矢更是没有羽‘毛’,有羽‘毛’会严重影响发‘射’,刚开始我们是用木矢,但总是不成功,后来发现是因为太轻,受风的影响较大,于是我们便改为铁矢,稳定‘性’大大增加,不再被风吹飘。”

“用了铁矢就可以解决平衡问题吗?”刘璟又追问道。

“只是解决左右摇摆,但前后翻滚问题也耗费了我们很多心血。”

马钧取一支铁矢,横在手指间,对刘璟道:“殿下请细看这支铁矢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刘璟上前细看,虽然整支弩矢乍看起来很匀称,但若细看,就会发现前端略粗,矢尖呈纺锤型,他点点头道:“前重后轻!”

“不错,关键就在这里,数十支弩矢从一个仰角‘射’出,飞出一条弧线后,它会自己头朝下,利用铁矢本身重量,向下疾速‘插’刺,威力惊人,我们做过很多次实验,三百步外,可以穿透两层皮甲。”

刘璟按耐不住内心的期待,笑道:“我要亲眼看看他的威力。”

“可以,殿下请!”

第812章 小人物的谋划第906章 逼要名单第13章 无妄之灾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801章 无法回避第537章 关中消息第958章 匈奴来使第965章 顺水推舟第394章 最后的心结第99章 黄忠授艺第259章 初到邺城第897章 陶家抉择第919章 调兵遣将第409章 截断归途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317章 叔侄夜话第472章 甘露寺相见(下)第746章 反间之计第986章 河西对策第473章 意外发生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931章 六安敌踪第406章 势取江陵第372章 狭路相逢第434章 下雉危机第511章 益州内乱第382章 东山再起第912章 张辽之谋第471章 甘露寺相见(中)第735章 出使汉军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311章 迎头痛击第114章 下马威第1104章 中原大战(三)第619章 祁山道胡贼第556章 走投无路(上)第818章 生死一线第309章 扑朔迷离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404章 谋夺江陵第1081章 诸葛首战第830章 刺杀羌王第569章 连夜追击第151章 以公对公第160章 放长线钓鱼第226章 远到的贵客第28章 初临武昌第511章 益州内乱第626章 隔空过招第313章 内部纷争第806章 御史台新官第474章 反戈一击第162章 将计就计第585章 终进刘府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912章 张辽之谋第783章 携美游柴桑第1052章 旁敲侧击第957章 重镇沦陷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444章 应对西扩第538章 马超造反第460章 达成共识(下)第521章 武阳不利第20章 蔡氏剑馆第725章 苛刻条件第692章 关中收官(中)第1103章 中原大战(二)第614章 襄阳消息第334章 刘备之忧第336章 施压江东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369章 揣测上意第1057章 漓水建城第782章 江东风云(二十六)第1100章 攻克许昌第830章 刺杀羌王第459章 达成共识(中)第186章 浴血大战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596章 讨价还价第428章 周瑜到来第268章 刘表之死第257章 贾诩请辞第1070章 谁的责任第696章 合纵连横(中)第605章 庞统心事第1071章 危局升级第368章 疫病初现第289章 路遇贤才第636章 合肥激战(下)第620章 全歼氐胡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878章 并州匈奴第105章 大恩于陶第298章 紧急情报第829章 黑熊原狩猎第441章 柴桑突围(上)
第812章 小人物的谋划第906章 逼要名单第13章 无妄之灾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801章 无法回避第537章 关中消息第958章 匈奴来使第965章 顺水推舟第394章 最后的心结第99章 黄忠授艺第259章 初到邺城第897章 陶家抉择第919章 调兵遣将第409章 截断归途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317章 叔侄夜话第472章 甘露寺相见(下)第746章 反间之计第986章 河西对策第473章 意外发生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931章 六安敌踪第406章 势取江陵第372章 狭路相逢第434章 下雉危机第511章 益州内乱第382章 东山再起第912章 张辽之谋第471章 甘露寺相见(中)第735章 出使汉军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311章 迎头痛击第114章 下马威第1104章 中原大战(三)第619章 祁山道胡贼第556章 走投无路(上)第818章 生死一线第309章 扑朔迷离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404章 谋夺江陵第1081章 诸葛首战第830章 刺杀羌王第569章 连夜追击第151章 以公对公第160章 放长线钓鱼第226章 远到的贵客第28章 初临武昌第511章 益州内乱第626章 隔空过招第313章 内部纷争第806章 御史台新官第474章 反戈一击第162章 将计就计第585章 终进刘府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912章 张辽之谋第783章 携美游柴桑第1052章 旁敲侧击第957章 重镇沦陷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444章 应对西扩第538章 马超造反第460章 达成共识(下)第521章 武阳不利第20章 蔡氏剑馆第725章 苛刻条件第692章 关中收官(中)第1103章 中原大战(二)第614章 襄阳消息第334章 刘备之忧第336章 施压江东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369章 揣测上意第1057章 漓水建城第782章 江东风云(二十六)第1100章 攻克许昌第830章 刺杀羌王第459章 达成共识(中)第186章 浴血大战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596章 讨价还价第428章 周瑜到来第268章 刘表之死第257章 贾诩请辞第1070章 谁的责任第696章 合纵连横(中)第605章 庞统心事第1071章 危局升级第368章 疫病初现第289章 路遇贤才第636章 合肥激战(下)第620章 全歼氐胡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878章 并州匈奴第105章 大恩于陶第298章 紧急情报第829章 黑熊原狩猎第441章 柴桑突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