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突袭叶城

建业宫,天还没有亮,军师张昭便匆匆赶到了内堂,两名侍女在前面打着灯笼带路,一名老内侍带着他快步走向孙权的书房,内侍一边走,一边忧心地低声道:“吴侯这些天睡得很不好,昨晚两更时醒来,便一夜未睡,心事很重,军师开导开导他吧!”

张昭点点头,他心里明白孙权忧虑的原因,前几天曹操派人送来密信,在信中赤裸裸地威胁孙权,若孙权再不出力,一旦汉军灭亡江东,曹军绝不会插手。

而汉军虽然表面上从太湖撤军,但实际上却是撤出小船,换成了两千石的大军船,一百艘百石小船换成二十艘两千石大船,这哪里是撤军,分明是在强化对太湖的占领。

还有粮食问题,吴郡农民都跑去了会稽郡,吴郡的粮田谁来耕种?要知道吴郡一向是江东的粮仓,没有了这座粮仓,江东拿什么来养军队?

如此内外交困,孙权若还能安睡,那才是怪事。

走进内堂,只见孙权孤零零一人坐在堂上,目光怔怔地望着桌上地图,身旁的青铜油灯也格外昏暗,孙权似乎没有看见张昭进来。

张昭快步上前,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吴侯!”

孙权叹了口气,“军师请坐吧!”

张昭坐下,小声劝道:“吴侯还是想办法睡一睡,这样下去,身体会垮掉的。”

孙权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夜色深沉,漫天星斗,他不由歉然道:“这么晚把军师请来,影响军师休息,真是很抱歉!”

张昭知道孙权半夜将自己找来,必然有重大事情,他笑了笑,等待孙权继续说下去。

孙权点点头,又道:“我反复考虑了几天,决定还是按照曹操之策,走那边险棋。”

张昭知道孙权想做什么,他沉吟半晌道:“可是后果…。。吴侯想过吗?”

“我怎么可能没有想过,正是反复权衡利弊,我才决定采纳曹操的建议,我请军师来,是想和军师商量一下细节。”

张昭见孙权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便不再反对,他沉吟良久道:“微臣觉得,关键还是船的问题,汉军封锁了芜湖和濡须口江面,我们的民船过不去。”

“我知道,但我制定了一个方案,我认为可行。”

孙权拾起桌上的一只卷轴,递给了张昭,“军师先看一看吧!”

南阳郡,自从南襄通道被汉军打通后,战争的焦点便渐渐转到了合肥,曾经爆发大战的南阳郡也慢慢平静下来,似乎双方都接受了战争的结果,汉军占领包括宛城在内的南阳郡大部,而曹军只控制东北角的战略要地——叶县。

叶县被称为‘宛之喉,许之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担负着拱卫南都许昌的重任,同时它也是南阳盆地的东北入口,宛城门户,占领叶县,向南便是一马平川,对宛城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目前叶县有六千曹军,由大将李典守卫,而夏侯惇则率三万军驻防在许昌,随时可以支援叶县,合肥大战调走了太多的军队,夏侯惇不仅负责南阳一线的防御,同时也负责洛阳西线的防御,他不敢倾兵压到叶县,一旦汉军大举进攻洛阳,守洛阳曹军就将无兵支援。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汉军从宛城出兵之时,他立刻派出军队赶往叶县支援。

也正是如此,尽管合肥战事正酣,但夏侯惇却不敢掉以轻心,命令李典每天都要向他汇报宛城汉军的动静。

李典也派出三百名斥候,关注宛城汉军的动静,他们都很清楚,一旦汉军在西线破局,将对合肥战事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汉军在宛城有两万驻军,和曹军分散驻兵不同,汉军则将兵力集中于宛城,其余各县只有几百人,用以维持秩序,这也是汉军吸取了曹军的教训,不再重蹈覆辙。

几个月来,南阳汉军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训练降军,南阳战役中,汉军俘获了一万五千余名曹军战俘,其中南阳籍的战俘有近万人,所以将这万名战俘训练成汉军,便成南阳驻军的首要任务。

时间一晃便渐渐到九月初,秋高气爽,大片粟田开始灌浆,一串串粟穗变得饱满起来,南阳大地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就在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战争的美好时刻,战争的阴云却又悄然降临在南阳大地上。

这天下午,一支由一万五千人组成队伍,在叶县以南约四十里外的官道上疾速行军,一万五千军队全部都骑马而行,其中还有五千人配备了双马。

在汉军中配备双马的军种只有两支军队,一是关陇骑兵,其次便是重甲步兵,由于汉军在西征羌氐和北征匈奴的过程中缴获了大量战马,这些战马全部配备给了军队,无论骑兵还是步兵,在行军时都骑战马代步。

重甲步兵也不例外,只是他们兵甲十分沉重,再加上他们普遍身材高大,一匹战马难以负重,因此他们配备了双马,一匹战马专门用来驮负兵甲战刀。

这支前往叶县的汉军中确实有五千重甲步兵,由耀武将军刘虎率领,刘虎军队是五天前才从关中赶到南阳,他接到了汉王刘璟命令,令他赶赴南阳助战,协助南阳军队夺取叶县。

这就是刘璟决策中利用合肥之战拖垮曹魏财力的其中一环,多线作战,给曹魏施加战争压力。

当然,攻打叶县是南阳战役尚未完成的环节,夺取叶县,南阳战役也就圆满收官。

从宛城到叶县约一百余里,而从叶县到许昌约两百里,尽管曹军斥候会探查到汉军的行动,但斥候还要赶回去汇报,并报请许都增兵,直到曹军援军赶到,这其中环节颇多,曹军援军最快也要两天后才能赶到叶县。

而汉军只有行军迅速,一天内便可杀至叶县,这样汉军比起许昌的曹军便多了一天的时间,这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决定叶县的命运。

刘璟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命令刘虎率五千重甲步兵协助攻打叶县。

叶县远没有合肥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高不足三丈,周长十五里,人口三万余人,在中原也只能算一座中县,叶县的优势并不在于城池,而在于它距离许昌较近,可以及时得到许昌援军支持,也正是这个缘故,文聘迟迟没有发动对叶县的进攻。

此时,叶县主将李典早得到了汉军离开宛城,杀向叶县的消息,他第一时间便用飞鸽传信向许昌夏侯惇报告,现在汉军距离叶县已不足三十里,而夏侯惇的援军也应该出发了,从时间上算,夏侯惇的援军最快也要明天下午才能赶到叶县,而汉军再有半个时辰后就会杀到了。

李典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他当年曾被汉军俘获,后被释放,这给他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也正是那次被俘,使他很难获提升,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而当初与他同官职的张郃、张辽、臧霸等人都纷纷得到高升,封为乡侯、将军,而他至今也只是关内侯、中郎将。

而曹洪在宛城惨死,更是给李典带来巨大的压力,尽管他当时并不在城内,但他是曹洪副将,曹洪之死使他总有那么一点难以推卸的责任。

李典站在城头凝视着远方的官道,夜幕初降,天还没有黑尽,暮色昏明,鸦雀绕树林上空鸹噪,旷野里显得格外寂静,李典不由低低叹息一声,这种宁静很快就会被打断了。

正如李典的担忧,半个时辰后,一万五千汉军终于出现了两里外的高岗上,大片在高岗上栖息的鸦雀被惊飞,也惊动了城头的守军。

‘当!当!当!’城头的警钟声敲响,传遍全城,坐在城墙根下休息的数千曹军士兵纷纷起身,奔向城头,李典也上了城头,紧张地注视着两里外的汉军。

这时,城头士兵们大喊起来,只见一支军队纵马冲下山坡,直奔城池而来,吓得曹军士兵们纷纷张弓搭箭,李典厉声大喝:“不准慌乱!”

李典感觉这支军队似乎有点特别,竟是配双马而来,这难道是汉军的关陇骑兵?

李典却没有想到,来得并不是关陇骑兵,而是汉军中战力最强悍的重甲步兵,他们在距离城池约三百步外停住了战马。

三百步是重型投石机的射程,但汉军知道,叶县城池不宽,无法在城头安装重型投石机,只有轻型投石机,射程只有一百五十步,无法攻击三百步外的军队。

当然,蜂弩可以射到三百步外,同时蜂弩强大的铁弩矢也能射透重甲步兵的重铠,是重甲步兵的克星,只是曹军中的蜂弩数量不多,只有一千具,全部放在了合肥,也使汉军重甲步兵在不知情之下躲过了一劫。

其次还有床弩,能射出三尺长的大箭,杀伤射程两百五十步,力量强劲,也能射透重甲步兵的铠甲,在叶县城头就部署了五十部床弩,不过它们并不是用来对付重甲步兵,而是用来对付汉军的巢车和投石机。

汉军的重甲步兵已历经了数次升级,不仅是铠甲变轻变薄,而且更坚固,而且手中的斩马刀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铸造的工艺的进步,斩马刀经过几次改造,外形已渐渐接近后世的陌刀,全长约两丈,刃长六尺,外形如三尖两刃刀刀,可两面劈砍,也可刺杀。

重甲步兵使用斩马刀时,是以腰部之力挥动,投入战斗后,重甲步兵挥动斩马刀如墙推进,前敌骑兵皆为齑粉,是对付骑兵的最犀利的武器,但也不仅仅是对付骑兵,在攻城时也有奇效。

目前,整个天下的军队中也只有汉军装备这种使用斩马刀的重甲步兵,一方面固然是斩马刀打制艰难,是汉军的绝对机密,五百名刀匠被秘密保护。

而另一方面也是汉军主要在南方崛起有关,当年他们没有骑兵,为了对付曹操的虎豹骑,也只能利用重甲步兵,当然这也和国力有关,除了汉国和魏国外,江东军就没有配备重甲步兵的国力。

目前汉军中的重甲步兵有六千人,刘虎为主将,副将为雷铜,这次雷铜没有出征南阳,而是率一千重甲步兵留守潼关,保卫关中安全。

刘虎被誉为汉军第一刀,不是他武艺高强,而是他统领战斗力最强大的重甲步兵,使用最犀利的斩马刀,他和文聘打了赌,一个时辰内攻下叶县,此时他心中早已跃跃欲试,就在等待这个出名扬万的机会。

这时,一名士兵奔至刘虎身边道:“文都督请问将军,需要休息几时?“

刘虎傲然一笑,“不用休息,容我士兵穿戴整齐,一刻钟后即可进攻!“

士兵飞奔回去禀报,刘虎回头大声喝令道:“所有儿郎下马,准备作战!”

虽然重甲步兵不惧箭矢和滚木打击,但他们也有弱点,他们最大的弱点就是笨重,行动不便,自然不可能扛着攻城梯飞奔,所以用重甲步兵攻城,还需要其他军队替他们处理攻城前奏。

重甲步兵还在换装,但汉军主将文聘却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咚!咚!咚!“汉军巨大的战鼓敲响了,鼓声惊天动地,一万汉军士兵开始向叶县发动进攻,铺天盖地的士兵高举盾牌,扛着数百架大型跨城梯向城池冲来。

李典的脸色刷地变得苍白,汉军居然没有休息就开始攻城,他明白了汉军企图,汉军就是要利用援军未到的这段时间攻下叶县,而且还是夜间攻城。

尽管李典心中担忧军队夜战能力不足,但此时他已无暇考虑这些问题,他大声喊道:“投石机准备!“

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896章 地价的烦恼第593章 家贼难防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535章 汉中风云(五)第108章 鹿门书院第442章 柴桑突围(下)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490章 庞统之策第352章 贾诩会司马第89章 同进共退第722章 迎头痛击(上)第921章 满城搜捕第262章 胆识过人第911章 备战合肥第86章 初战于禁第356章 蕲春风云(三)第1093章 腹地插桩第756章 诸葛求和第898章 曹使到来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195章 吞并江夏第253章 蔡瑁抢功第1079章 布下陷阱第328章 危机一刻第803章 曹丕反击(上)第995章 激战会县第945章 江东决策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382章 东山再起第99章 黄忠授艺第48章 离别又重逢第1000章 科举消息第162章 将计就计第122章 意外收获第355章 蕲春风云(二)第333章 请君一见第1023章 蓄势等待第819章 威逼发令第930章 逃离吴县第373章 张机赴曹营第250章 偷袭南阳第922章 黄家之恩第910章 河西隐患第819章 威逼发令第799章 神秘来客第526章 激战成都(三)第844章 孙权遇刺第540章 刘备借粮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638章 被迫撤军第20章 蔡氏剑馆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593章 家贼难防第705章 严密搜查第976章 假道灭虢第881章 并州危急第70章 刘备的思虑第286章 鲁肃吊唁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97章 夜来风波紧第816章 初战匈奴第537章 关中消息第57章 饯别送友第602章 视察汉中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929章 吴郡破局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469章 再到江东第409章 截断归途第319章 难以抗拒的诱饵第406章 势取江陵第614章 襄阳消息第298章 紧急情报第129章 飞来横祸第1019章 出兵之争第874章 东援高奴第1章 绝地求生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914章 合纵连横(下)第274章 声东击西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673章 南阳牵制第717章 扫平陇西第336章 施压江东第533章 汉中风云(三)第1055章 试探进攻第832章 魏国来使第952章 强攻合肥第239章 拦路再献计第1087章 陈群归汉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978章 争粮事件第652章 大战合肥第451章 鲁肃使楚(下)第414章 果断与模棱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05章 严密搜查
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896章 地价的烦恼第593章 家贼难防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535章 汉中风云(五)第108章 鹿门书院第442章 柴桑突围(下)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490章 庞统之策第352章 贾诩会司马第89章 同进共退第722章 迎头痛击(上)第921章 满城搜捕第262章 胆识过人第911章 备战合肥第86章 初战于禁第356章 蕲春风云(三)第1093章 腹地插桩第756章 诸葛求和第898章 曹使到来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195章 吞并江夏第253章 蔡瑁抢功第1079章 布下陷阱第328章 危机一刻第803章 曹丕反击(上)第995章 激战会县第945章 江东决策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382章 东山再起第99章 黄忠授艺第48章 离别又重逢第1000章 科举消息第162章 将计就计第122章 意外收获第355章 蕲春风云(二)第333章 请君一见第1023章 蓄势等待第819章 威逼发令第930章 逃离吴县第373章 张机赴曹营第250章 偷袭南阳第922章 黄家之恩第910章 河西隐患第819章 威逼发令第799章 神秘来客第526章 激战成都(三)第844章 孙权遇刺第540章 刘备借粮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638章 被迫撤军第20章 蔡氏剑馆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593章 家贼难防第705章 严密搜查第976章 假道灭虢第881章 并州危急第70章 刘备的思虑第286章 鲁肃吊唁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97章 夜来风波紧第816章 初战匈奴第537章 关中消息第57章 饯别送友第602章 视察汉中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929章 吴郡破局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469章 再到江东第409章 截断归途第319章 难以抗拒的诱饵第406章 势取江陵第614章 襄阳消息第298章 紧急情报第129章 飞来横祸第1019章 出兵之争第874章 东援高奴第1章 绝地求生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914章 合纵连横(下)第274章 声东击西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673章 南阳牵制第717章 扫平陇西第336章 施压江东第533章 汉中风云(三)第1055章 试探进攻第832章 魏国来使第952章 强攻合肥第239章 拦路再献计第1087章 陈群归汉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978章 争粮事件第652章 大战合肥第451章 鲁肃使楚(下)第414章 果断与模棱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05章 严密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