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匆匆又两年(下)

刘宏的话语,让朝堂之上暂时安静了下来。

袁隗当即出列上奏:“百姓受到特区蛊惑久矣,很难分辨是非对错。特区不过是朝廷为了安抚山越所设,若山越彻底汉化,终究是要接触特区这个存在的。

如今看来,特区的存在,对山越汉化成效如何姑且不知,但在蛊惑人心上却是出类拔萃。久而久之,百姓只怕都只知道特区,不知道我大汉正统!

再则,如今百姓群起抗议,就能逼迫朝廷改变诏令。那日后举国上下,只怕无人不反!”

袁隗这话有点诛心,但也的确是得到了不少文武大臣的认可。这是百姓第一次反抗朝廷,若是不管只怕朝廷的声望和尊严会遭到打击。这也就算了,甚至这给其他百姓带了个坏头,以后岂非有更多的百姓会加入到造反的队伍之中?

最后刘宏迫于舆论,正式下达诏书:泾县百姓者,限一个月内迁徙到特区范围。若不迁徙,则必须要遵守大汉法度,否则将以谋逆论处。

诏书下达后,九成百姓搬迁到了特区范围内,泾县顿时十室九空。新任县令算是彻底悲催,无奈只能上书求援,好在这年头空闲的百姓开始增加,于是迁徙了一批百姓过去,总算是把这个空子给填了起来。

“所以说,刘宏这是什么意思?”李煜非常不满的拿着诏书,向林铭询问到。

要说舆情才逼迫刘宏,把泾县给收走什么的,李煜可不信。刘宏和世家的争斗开始逐渐白热化,关键是明年他就要倒霉了。这个时候他更应该的是拉拢好所有能拉拢的势力,而不是算计自己。

不管是下诏,还是后来煽动百姓起来抗议,里面不仅有刘宏的意思,甚至还有墨门钜子和部分长老参与其中。好在李煜一直戒备这几个长老,否则只怕更多的县城会跟着一起闹起来。

“刘宏的想法很简单,他已经知道能闹起来的,只有泾县,才专门针对泾县下手;他正是打算通过这种手段,来看看你在百姓之中有多大的声望,顺便打算吸引一下世家们的注意;三则也正是因为世家已经注意到了我们,所以我们只能继续加强和他的联盟,否则的话……”林铭大概知道事情的经过,不过对于没办法控制泾县的问题,他多少有点内疚。

“这是打算让我们给他分担压力啊?你说我们是不是要做点事情,让他了解到我们自己也是不好被人利用的?”李煜反问道。

“让人在枞阳那里闹上一闹,然后想办法出兵前去剿匪,顺便赖在那里不走怎么样?”林铭也知道需要在别的地方弥补一下,于是绞尽脑汁为他出谋划策。

枞阳就在长江边上,与特区刚好隔江而望。林铭的意思是,打下枞阳,为特区争取到一个渡江的据点。如此要越江作战,至少不会那么被动。

“善!”李煜仔细权衡了一番,点头应是。

泾县靠近丹杨郡的治所宛陵,其实从几年前开始李煜就已经意识到,这里会有争议。

刘宏当时忘记了这个可能性,不过以他的智商应该注意不到,换言之完全是故意为之。或许当时就在布局这件事情,看看李煜的治国能耐,还有大汉在特区还有多少威信。

风险也有,这直接导致几个长老被林铭以传承者的身份押解,内部执行了门规。在法治社会来说,这种私刑不可取,不过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也没有法律话说他们不能这样。

权衡利弊之后,李煜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宏的实验结果,让他自己心寒,也让真的引起了周围世家的注意。九成以上的百姓选择迁徙到特区,也不愿意继续留在泾县,大汉的威势可谓荡然无存。

李煜的威望如此之高,若是他真的振臂一呼,那么只怕吴越之地就要从此和大汉告别。有谋朝篡位之心的世家,也没办法忽视这个可能性。

不过如此一来,却是把一部分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李煜身上,若是能再转移一些火力,那么刘宏或许会更感谢李煜。

更大的好处不是没有,见识到了李煜拉拢人心的手段之后,刘宏当然不可能完全不学。

一方面,向朝臣妥协,真正收回泾县。一方面却是直接下达了命令,各州各郡即日起,要用半年时间,提前搞好明年的财政预算,然后用半年的时间进行审批和调整。

这个制度率先在司隶地区试行,五年后确定有效果,立刻全面实施。

财产公开刘宏想要搞,奈何没有这个能力,也有太多的顾忌。最后只能在司隶地区全面普及教育,建立小学和中学,太学更是进行扩建,增加寒门就读的概率。

其实以前刘宏就有搞过教育,建立过名为鸿都门学的学院。只是这个学院不教经文,不教武艺,教授的却是舞蹈和音律。

当时刘宏还处于弱势时期,想要中兴大汉也不是没有想过走曲线救国的道路。鸿都门学涉及音律,随着他的权势增加,继续增加君子六艺其他几门学科也未尝不可。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为专门为他培养人才的地方,地位或许会超越太学。

毕竟在太学上学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朝廷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结果却不能为他所用,奈何碍于原有的制度,所以他没办法改变这个情况。

只可惜,李煜出现以前,刘宏的情况一直得不到好转,公元179年时刘郃、陈球和阳球三个给人当枪使的家伙,还害得帝党遭受了强烈的打击。直至183年开始,帝党才重新恢复过来……

至于鸿都门学,也是被世家不断的贬低,最后连寒门的人都不来求学。刘宏当时的财政收入非常糟糕,一方面别人不来就学,一方面又没办法免费支援别人上学,于是只能关门大吉,曲线救国宣布失败。

如今倒是好,有了特区的‘先进经验’,刘宏再次建立起了小学和中学,甚至太学也开始向寒门扩招。不过真正要等到寒门入学,至少也要三年后才行。

不过只要小学和中学运转顺利,那么以后就能源源不断为他提供人才。

至于李煜这边,一开始就没有在泾县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就连安置百姓也尽量避开泾县。随着泾县那边出事,特区的损失也的确最大限度的压低。

这几年,李煜的发展重点,果然还是朝着南方进行。主要还是发展武夷山地区,不仅修了几条大路,使得武夷山和特区再无隔阂,同时也积极帮助地方百姓脱贫。

这里是社会党员最常惠顾的地方,他们甚至深入到最偏僻的乡村,了解当地的情况。能劝的就劝说他们下山,到武夷山经济区那里进行发展。无论是种地还是打工,到底比以前日子好过一些。

不能的,就想办法修一条山路出来,然后输送一些扶贫物资,甚至是帮助他们启蒙扫盲。这些都是社会党内部出钱,完全没有政府介入。物资不可能很多,但至少是让百姓们都记住了社会党这个组织。

随着两年的发展,社会党已经有两千名正式党员,三千多预备党员。每个都是经过认真考核,并且精挑细选的结果,绝对不会为了扩大政党,而胡乱收人。

社会党属于民间党派,但随着李煜宣布脱离墨门,加入社会党之后,越来越多人想要入党。只可惜社会党的党规党章非常严格,也不是谁想加入,就可以加入的。

和社会党相比,墨门更接近于共青团一样的角色,为社会党培养预备党员。不是内门弟子,就没有资格加入社会党,这是目前大家的共识。

这也是目前最滑稽的一点,明明墨门和社会党是两个不互相统属的民间机构,却都和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明明所有社会党的预备党员,都要先成为墨门内门弟子,但成为预备党员后,就必须要和墨门脱离关系。在党和墨门之间,要以党的利益为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静开始恢复传教,按照和李煜的协议,改太平教为太平道,真正意义上的创建道教宗门。黄静参考墨门的构成,分为俗家、外门、内门和核心弟子四等,主要受众便是以前的太平教信徒,还有几个渠帅。

宋朝以前的道教思想,主要还是长生。但并非说是肉身长生,而是通过服食‘金丹’巩固神魂,死后神魂不散,转修鬼道。若是世家者,以祖坟宗祠长期供应香火,可保神魂不散,凝练成鬼兵,继而成鬼将等。或依附名山河流,受香火练就神道。

这就是宋朝以前道家的主流修炼模式,别人本来就是想死快点,也难怪丹药都是含铅含汞。长生的理论,主要还是宋朝之后才提出,主要是肉体来之不易,弃之可惜。之后逐渐形成修真成仙的论调。

这个时代,别说什么玉皇大帝,天庭都没有概念,诸天众神更是没影的事情。

不过李煜自然不能允许自己的百姓嗑药,鬼神之事虚无缥缈,不能说没有,只是活得好好的何必求早死?

是故这几年把后世的修真成仙的论调告诉黄静,后者虽然觉得这和庄周学说有点忤逆,却是给道教开了另外一条大道。经过五年的修改和总结,终于完善了道教的理论。

道教主要收入是信者的捐赠,不能威胁、恐吓和诱导百姓捐款,不能限制信徒只能在道馆里面购买香烛纸宝。若有闲钱,可经营副业,但必须要遵守法纪,就如同墨门一样。

前期或许会有点苦,不过苦修总好过把宗教当成产业来经营。修炼的地方,还是不要闹得那么乌烟瘴气好些。

匆匆两年,很多东西都变得很快,东汉在李煜的推动下,发展速度提升了数倍有余。

第174章 献策与怀疑第46章 张衡占汉中第127章 最后的宁静第2章 新都城寿春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88章 杨浪谏李煜第28章 启程回雒阳第38章 传承者林铭(下)第9章 强歼兀突骨第75章 陆康的奏章第97章 迁至桃源镇第23章 特种兵初战第120章 调戏蜀汉军第71章 目标天柱山第47章 割地又赔款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84章 蔡邕和顾雍第58章 第一条铁路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05章 吕布的野望第73章 别小看世家第9章 麻烦找上门第50章 招揽祖大荣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5章 第一天行军第132章 海军的狂想第39章 公开审判会第13章 祖横的报复第15章 祖横的陨落第147章 究竟谁算谁第43章 荀采要出嫁第73章 别小看世家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94章 何人不识君第87章 刘备的机会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3章 李煜的外挂第12章 祖横要复仇第17章 绝对的碾压第18章 最后大决战第92章 骚动的夜晚第155章 系统的变化第78章 纸厂出新纸第25章 全歼白波军第127章 日常进行时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37章 传承者林铭(上)第101章 献上投名状第2章 黄巾乱爆发第85章 李煜的强势第97章 决战的准备第144章 遭遇地道战第114章 全民大扫盲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65章 大动乱开始第21章 河东徐公明第58章 幸福的烦恼第131章 良政或恶政第46章 战后庆功宴第86章 庐江自治区第65章 门徒徐元直第15章 汉联合帝国第113章 雕版印刷术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96章 欧阳行遭举第11章 李文戏孟获第13章 帝国的变故第3章 华夏的变化第25章 墨家与共产第10章 死间的启用第169章 登陆番禺港第133章 渔业带船业第18章 战后的安排第15章 祖横的陨落第138章 战祸又重启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61章 打虫和预防第20章 第二次赶集第107章 迁居与人事第79章 一朝天下惊第139章 血染的风采第58章 第一条铁路第46章 张衡占汉中第122章 狼狈的撤退第11章 村子的危机第152章 贯通的海路第一年春节第11章 村子的危机第155章 系统的变化第95章 李文VS吕布第62章 乱世的序幕第80章 各方的反应第131章 良政或恶政第135章 金瓜石金矿第164章 血虐倭国军第69章 刘辩被死亡第121章 张宁和黄乱第66章 大建设开始第57章 人才一箩筐
第174章 献策与怀疑第46章 张衡占汉中第127章 最后的宁静第2章 新都城寿春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88章 杨浪谏李煜第28章 启程回雒阳第38章 传承者林铭(下)第9章 强歼兀突骨第75章 陆康的奏章第97章 迁至桃源镇第23章 特种兵初战第120章 调戏蜀汉军第71章 目标天柱山第47章 割地又赔款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84章 蔡邕和顾雍第58章 第一条铁路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05章 吕布的野望第73章 别小看世家第9章 麻烦找上门第50章 招揽祖大荣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5章 第一天行军第132章 海军的狂想第39章 公开审判会第13章 祖横的报复第15章 祖横的陨落第147章 究竟谁算谁第43章 荀采要出嫁第73章 别小看世家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94章 何人不识君第87章 刘备的机会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3章 李煜的外挂第12章 祖横要复仇第17章 绝对的碾压第18章 最后大决战第92章 骚动的夜晚第155章 系统的变化第78章 纸厂出新纸第25章 全歼白波军第127章 日常进行时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37章 传承者林铭(上)第101章 献上投名状第2章 黄巾乱爆发第85章 李煜的强势第97章 决战的准备第144章 遭遇地道战第114章 全民大扫盲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65章 大动乱开始第21章 河东徐公明第58章 幸福的烦恼第131章 良政或恶政第46章 战后庆功宴第86章 庐江自治区第65章 门徒徐元直第15章 汉联合帝国第113章 雕版印刷术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96章 欧阳行遭举第11章 李文戏孟获第13章 帝国的变故第3章 华夏的变化第25章 墨家与共产第10章 死间的启用第169章 登陆番禺港第133章 渔业带船业第18章 战后的安排第15章 祖横的陨落第138章 战祸又重启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61章 打虫和预防第20章 第二次赶集第107章 迁居与人事第79章 一朝天下惊第139章 血染的风采第58章 第一条铁路第46章 张衡占汉中第122章 狼狈的撤退第11章 村子的危机第152章 贯通的海路第一年春节第11章 村子的危机第155章 系统的变化第95章 李文VS吕布第62章 乱世的序幕第80章 各方的反应第131章 良政或恶政第135章 金瓜石金矿第164章 血虐倭国军第69章 刘辩被死亡第121章 张宁和黄乱第66章 大建设开始第57章 人才一箩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