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司马氏

在城门口为贾诩造势之后,李易又对着百姓挥了挥手,便带上众人进了城池。

入府之后,众人各自散去,李易简单洗漱一番,便单独将贾诩请进了书房。

贾诩刚刚落座,便对着李易说道:“主公适才如此盛赞属下,属下,实在惶恐。”

“先生这是哪里的话。”

李易虚扶了一把,笑道:“我让先生奔波千里,如此辛劳,我确实有愧,再加上扬州之事干系甚大,先生肩负之重亦是众人之最,于情于理,我都应当为先生树立威信,让人敬畏,以防有些家伙不知轻重,万一做出糊涂之事,将来害人害己!”

说到最后的时候,李易的神色已经颇为严厉。

之前城门的那些交谈,固然是李易对贾诩真情流露,但同时也是给旁人的警告。

因为贾诩虽然是李易最最倚重的谋臣,但他在荆扬两地的影响力却并不算高。

贾诩一直都是留守南阳的,与襄阳之间只是有一些正常公务往来,和襄阳一系的官员关系比较淡薄,特别是随着李易对蒯越荀攸等人的重用,无形中贾诩的话语权就更低了。

至于说扬州这边的官员,那就更别提了,今日还是他们第一次与贾诩相见。

李易自身威望足够,他手下人对他都服气,根本不敢生出异心,但古往今来,不管是哪里,地方上对空降下来的大领导很少有人会持欢迎态度。

贾诩到达扬州之后,虽然大多数人会固守本分,老老实实做事,但肯定也会有些自不量力的家伙觉得贾诩既无多少功劳,亦无什么根基,不过尔尔,难后就做出一些阳奉阴违,甚至欺生的事情出来,给贾诩的工作带来麻烦。

李易不想看到那种情况,他非常厌恶内耗,哪怕这种内耗是他承受得起的,李易也不想看到。

所以,李易就趁着在城门口的见面,直接将贾诩的位置抬得很高,高到让那些愚蠢短视之辈无法生出他念,也让那些聪明人看到李易的决心,让他们不敢与贾诩争权。

在这种前提下,今后要是还有人想阳奉阴违,做一些小动作,直接杀了就是,那种人死了活该。

除贾诩之外,李易也顺带捧了张辽与徐晃一把,既给众人树立榜样,同样也肯定了他们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如今李易的摊子越来越大,麾下文武官员多到李易自己都数不过来,而人一多,很容易就会形成拉帮结派的现象,而一旦派系形成,就很容易在内部引发争斗,比如后期的袁绍势力,那内斗简直是叫人眼花缭乱。

这种派系对一个势力的发展是很不好的,但是,想杜绝派系的出现,是几乎不可能的,最起码李易自己就没那种手腕,所以,李易干脆决定主动树几个靠谱听话的山头出来,压一压那些潜在的苗头。

这种手段或许不能长久,但李易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支持到他一统天下就可以了,至于再往后,那帮家伙只要别想着造反,别祸害百姓,爱斗斗去,李易还能享受一下当棋手的乐趣。

“主公用心良苦,属下必不负主公厚望!”

贾诩郑重了应了一声,俯身对着李易一拜,不过李易看着贾诩的目光却是有些奇怪,因为以往贾诩与他相处是比较随意的,可今天不知怎地,贾诩不时的就他一种好像是在表忠心的感觉

李易琢磨了一下,感觉这老小子应该没干啥亏心事,便也没多想,而是将前些天在襄安的事情给贾诩说了一遍,请教贾诩的看法。

那日之后,李易只是从指导思想上决定改变,但在具体事情上,除针对了许攸一次,并未作出其他实际行动,在这方面李易还是很小心的,想法错了随时可以修正,但具体做事,他还是要慎重,肯定要听从贾诩,蒯越这些老成持重之人的意见。

贾诩仔细琢磨了一阵,说道:“属下对主公决定并无意义,如今主公胜算大于袁绍,确实没有主动退让的道理。”

李易见贾诩也肯定他的想法,面露笑容,继续请教道:“我有几个想法,先生且听听看,给些意见。”

贾诩拱手:“属下洗耳恭听”

“第一,渗透豫州,孔融这个州牧在我看来,就如同小儿持金招摇过市,再加上孔融迂腐不善军事,我取豫州应当不是难事,但是,古今战事,以一县之力牵制数万大军的情况不在少数,所以,为以防万一,我觉得还是早早下手布局,汝南与颍川,或明或暗,我至少要占其一,当然,如果能够尽取是最好的。”

略微顿了顿,李易有些遗憾的道:“可惜,因为拒绝天子入荆州,我与长安已经生出嫌隙,不然,直接举荐徐晃替代汝南太守,倒是可行,可惜了。”

说到这里,李易便看向了贾诩,希望贾诩能给他一些好的法子。

贾诩轻轻摇头道:“长安之事主公无需遗憾,朝廷在扬州尚且不愿让出对主公让利,更何况豫州?且孔融入豫州,本就有挟制主公之嫌。”

李易表情顿时一滞,随即拍了拍脑门,道:“是我想差了。”

贾诩笑了笑,然后正色道:“不过,虽然不能借朝廷名义,但稍微用些手段,也不是不能不战而胜。”

李易眼睛一亮,拱手道:“先生请讲。”

贾诩沉吟了一会,问道:“主公可知河内名门,司马氏?”

李易眉头一挑,眯了眯眼睛,问道:“你说说看。”

贾诩因为专注盘算事情,并没有注意到李易的神色变化,自顾自的说道:“颍川太守司马儁,便是出身河内司马氏,其祖父乃是征西将军司马钧,今司马儁年逾六旬,无论是在河内,还是颍川,都是颇有威望,很得人心,其子司马防,曾任洛阳令,迁都之后赋闲,后又任京兆尹,虽然位阶不低,但因为李傕掌管京畿,司马防不过空有其名罢了。”

“属下建议主公联络司马防,许其一个太守之位,另外其长子司马朗年少有才,主公亦可征司马朗入荆州为官,以主公威名,以长安局势,司马家必欣然应允,有此关系,颍川太守虽为司马儁,但与主公手中又有何区别?”

贾诩笑了笑,有些得意的说了自己的算计,本以为会得到李易称赞,但等了一会不见李易出声,转头一看,却见李易脸色竟然有些阴沉。

贾诩不明所以,想了想,也没明白哪里不对,只能小心问道:“主公,可是属下所言有不当之处?”

李易呼出口气,摇头道:“非是先生之过,而是……”

李易略微犹豫,最终还是说道:“司马一家,天生反骨,与我气运相冲,数十年后可能祸害天下,若是征召司马父子,我将来怕是要背上杀戮功臣的恶名。”

“啊?”

贾诩张着嘴巴,眼睛瞪大,少有的在李易面前失态了。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只是随便提个建议,却竟然捅出了一个貌似很了不得的事情。

不过,贾诩毕竟是贾诩,虽然李易的话语让他意外且震惊,但他还是马上就稳定了心神。

接触李易这么久,贾诩自然知道李易身上有神异之处,但作为一个非常圆滑的人,贾诩不会主动过问这些事情,他只是知道,但凡是李易用神棍口吻说出的话,不管能否理解,只要坚决执行就可以了。

更何况,这一次贾诩还从李易的语气中发现了一丝特别的味道,那就是李易的杀心很重,从言语细节来推断,多半是要灭门。

这让贾诩既庆幸有后怕,因为如果让他在南阳继续多留上一年半载,他真的有很大可能会把司马朗招到自己麾下,然后再引荐给李易。

天知道到时候李易会是什么脸色。

李易看到贾诩陷入沉思,倒也没有催促他,毕竟司马家的事情他没有与旁人说过,贾诩没有心理准备很正常。

其实,刚才李易也有过动摇,犹豫是否就按照贾诩说的,先用几个司马家的人,后面的事情等后面再说,反正他在先知先觉的条件下,司马懿不可能兴风作浪。

甚至,情况不同,司马懿很可能都压根就不会有作乱的想法。

但是,李易是个人,他有七情六欲,他有自己的喜好厌恶,比如曹操刘备这些人,李易固然选择了敌对,可在心里对人家是极为敬重的,但对于司马这一家子,虽然他们是三国最后的大赢家,李易却是丁点好感都欠奉,只想早点弄死他们。

颍川固然重要,可李易却任性的不想为一个颍川让自己心里不痛快。

过了好一会,贾诩理清了思路,呼出口气,说道:“既然司马氏心怀不轨,属下方才的话是欠缺考虑了,不过如此一来,想要取颍川,就稍稍有些麻烦了。”

李易暂时并不想就司马氏的事情多谈,便顺势问道:“那么先生可有妙计取汝南?”

贾诩顿了顿,有些无奈的道:“汝南太守徐璆,此人博学广文,为官清廉,早年征讨黄巾有功,乃是文武全才,但因为得罪宦官,被免官,逐出洛阳,孔融上任豫州之后,这才复起为汝南太守。”

“唉。”

贾诩叹了口气,道:“徐璆才能品性,皆为上等,虽然仕途坎坷,但不改初心,对汉室始终忠心耿耿,有他在,主公想兵不血刃拿下汝南,其难度怕是还要超过颍川数倍。”

李易皱着眉头道:“这不就是没办法了?”

“不然。”

贾诩说道:“先说颍川,颍川可取,只是主公需要等待机会。”

李易问道:“什么机会?”

贾诩答道:“如今吕布与曹操征战不停,兖州百姓已经无法安心生产,许多百姓为活命只能南逃,经豫州,入荆州,而吕布与曹操也因此越发缺粮,近来他们没少在豫州做那些劫掠之事,为此,孔融也让太史慈带兵去了豫州北部郡国,防范吕布与曹操劫掠,但收效甚微,甚至不少豫州本地百姓,也选择难逃,所以……”

贾诩轻声道:“若是能引得兖州乱兵大举入豫州,孔融不能保全豫州百姓,而主公在关键时刻以正义之师驱赶叛逆,救助百姓于危难,那么,豫州上下之后会听主公号令,还是听孔融号令?”

“好,此法甚好!”

李易赞叹的拍了下手,换做最开始的时候,他对于这种计策或许还有些不忍,但经历的战事多了,他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他只能保证,他不会直接把百姓往火坑里推,至于其他……他不愿多想。

不顾对于李易的欢喜,贾诩却是神色从容,继续道:“主公莫要着急欢喜,此中可能还有变化。”

李易问道:“什么变化?”

贾诩说道:“主公以属下为扬州刺史,并拒绝天子入荆州,属下以为,长安方面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否则朝廷威严无法保全。”

“自从得知主公任命之后,属下便做了几次推演,认为朝廷必任命州牧前来争夺扬州权柄,不过考虑扬州兵马尽数归主公所有,故而来人只能先在扬州附近落脚。”

“主公曾经救援徐州,糜竺与主公乃是姻亲,陈登也有交往,故而朝廷来人,很大可能会暂时客居豫州,招兵买马,同时让人在扬州内部联络人手起事,制造混乱,然后里应外合,争夺扬州。”

李易若有所思,道:“先生可是要说汝南?”

贾诩点头道:“不错,汝南乃是天下大郡,人口最多时足有两百余万,虽然因为种种战事,损失了不少,但想要征兵针对扬州,也唯有汝南可以一用,而且无论是徐璆,还是孔融,都会全力支持朝廷举动。”

“所以,属下以为,主公要图谋豫州,可双管齐下,第一,便是借用外力谋夺颍川等地,第二,就是等待朝廷从汝南向扬州用兵,只要汝南兵马一动,主公便可对其迎头痛击,然后提兵杀入汝南问罪,趁机夺去汝南土地,只要战事顺利,朝廷奈何?孔融奈何?”

“不过,这两道计策,先手皆在旁人掌握,主公虽然提前谋划,却不能主动行事,只能顺势而为,极易产生变数,这让属下有些不放心。”

第334章 蔡玉来了第533章 王朗献计第169章 刘表句句都是坑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719章 吕蒙第540章 赠剑第362章 火侯第393章 庞德公献宝第19章 欲谋大事,必先扬名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66章 又晕了一个第531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82章 傻子才跟你单挑第10章 放开那个女孩第488章 吕奉先,不弱于人!第164章 让权第644章 我与许褚有一面之缘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433章 軍元券第357章 高顺来访第612章 飞仙崖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52章 脸厚心黑转面无情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190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阳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坏(6000字大章)第430章 黄忠的眼泪第596章 途经豫州第570章 铁杵砸门第753章 河北近况第477章 典韦骂营第165章 别怕,我会保护你的第526章 豫章捷报第458章 你这逆子第758章 四十万大军第729章 赵云,见过襄侯第116章 大婚 谢谢“Guiltp???”的打赏!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120章 擂台规则第142章 又抢了一位妹妹第735章 许攸献毒计第214章 易数之法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123章 徐晃有大将之风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63章 伏家大门不可入第726章 东平陵内乱第268章 袁术与诸葛的二三事第468章 军令状第132章 襄乡县侯 谢谢“水水水冬天“的打赏!第714章 约战颜良第226章 他是怎么做到的第299章 坑姐第270章 准备坑黄祖第647章 有勇有谋,有担当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568章 孙策和周瑜第165章 别怕,我会保护你的第191章 不愧恶来之名第486章 温水煮青蛙第680章 丧家之犬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503章 取扬州,刻不容缓第638章 陈国刘宠第533章 王朗献计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这来了第48章 知我者,文远也第167章 金脚趾跑的快第191章 不愧恶来之名第534章 又得贤才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583章 泥潭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564章 赡养有功之人第194章 不胜而胜第242章 又见蔡邕第622章 吕布负伤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脸第74章 爱民如子的人设第638章 陈国刘宠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246章 再见蔡琰第459章 真的不甘心!第486章 温水煮青蛙第569章 郑家堡第748章 蒸汽机第495章 我对不住玄德公第327章 无法化敌为友第36章 性格决定格局第17章 遗世而独立第434章 甘宁的消息第645章 襄侯小心,有刺客第402章 鸿门宴与投名状第317章 诸葛瑾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涣第323章 陆康一退再退第431章 荆南的太守们
第334章 蔡玉来了第533章 王朗献计第169章 刘表句句都是坑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719章 吕蒙第540章 赠剑第362章 火侯第393章 庞德公献宝第19章 欲谋大事,必先扬名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66章 又晕了一个第531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82章 傻子才跟你单挑第10章 放开那个女孩第488章 吕奉先,不弱于人!第164章 让权第644章 我与许褚有一面之缘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433章 軍元券第357章 高顺来访第612章 飞仙崖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52章 脸厚心黑转面无情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190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阳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坏(6000字大章)第430章 黄忠的眼泪第596章 途经豫州第570章 铁杵砸门第753章 河北近况第477章 典韦骂营第165章 别怕,我会保护你的第526章 豫章捷报第458章 你这逆子第758章 四十万大军第729章 赵云,见过襄侯第116章 大婚 谢谢“Guiltp???”的打赏!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120章 擂台规则第142章 又抢了一位妹妹第735章 许攸献毒计第214章 易数之法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123章 徐晃有大将之风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63章 伏家大门不可入第726章 东平陵内乱第268章 袁术与诸葛的二三事第468章 军令状第132章 襄乡县侯 谢谢“水水水冬天“的打赏!第714章 约战颜良第226章 他是怎么做到的第299章 坑姐第270章 准备坑黄祖第647章 有勇有谋,有担当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568章 孙策和周瑜第165章 别怕,我会保护你的第191章 不愧恶来之名第486章 温水煮青蛙第680章 丧家之犬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503章 取扬州,刻不容缓第638章 陈国刘宠第533章 王朗献计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这来了第48章 知我者,文远也第167章 金脚趾跑的快第191章 不愧恶来之名第534章 又得贤才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583章 泥潭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564章 赡养有功之人第194章 不胜而胜第242章 又见蔡邕第622章 吕布负伤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脸第74章 爱民如子的人设第638章 陈国刘宠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246章 再见蔡琰第459章 真的不甘心!第486章 温水煮青蛙第569章 郑家堡第748章 蒸汽机第495章 我对不住玄德公第327章 无法化敌为友第36章 性格决定格局第17章 遗世而独立第434章 甘宁的消息第645章 襄侯小心,有刺客第402章 鸿门宴与投名状第317章 诸葛瑾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涣第323章 陆康一退再退第431章 荆南的太守们